光学镜头概述及分类_第1页
光学镜头概述及分类_第2页
光学镜头概述及分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学镜头概述及分类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 简称镜头,其功能就是光学成像。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对成像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它对成像质量的几个最主要指标都有影响, 包括:分辨率、对比度、景深及各种像差。镜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差异也非常大,但一般用户在进行系统计时往往对镜头的选择重视不够, 导致不能得到理想的图像,甚至导致系统开发失败。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常见镜头的分类及主要参数介绍, 总结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者掌握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用技巧。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划分把摄影镜头安装在一很大的伸缩暗箱前端, 并在该暗箱后端安装一块很大的磨砂玻璃。 当将镜头光圈开至最大,并对准无限远景物调焦时,在磨砂玻璃上呈现岀的影像均位于一圆形面积内,而圆形中心部位,有一能使无限远处的景物结成清晰影像的区域,

在这个最大像场范围的这个区域称为清晰像场。照相机或摄影机的靶面一般都位于清晰像场之内,

这一限定范围称为有效像场。

由于视觉系统中所用的摄像寸,否则成像的边角部分会模糊甚至没有影像。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类:1/4英寸摄像镜头3.2mm1/4英寸摄像镜头3.2mmx2.4mm(对角线4mm)1/3英寸摄像镜头4.8mmx3.6mm(对角线6mm)1/2英寸摄像镜头6.4mmx4.8mm(对角线8mm)2/3英寸摄像镜头8.8mmx6.6mm(对角线11mm)

1英寸摄像镜头35mm16mm135型摄影镜头127型摄影镜头

12.8mmx9.6mm(对角线16mm)21.95mmx16mm(对角线27.16mm)10.05mmx7.42mm(对角线12.49mm)36mmx24mm40mmx40mm照相镜头 120型摄影镜中型摄影镜头大型摄影镜头

80mmx60mm82mmx56mm240mmx180mm根据焦距分类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大类。又可分为鱼眼镜头、短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四大类。需要注意的

依据焦距的长短,定焦距镜头是焦距的长短划分并不是以焦距的绝对值为首要标准,而是以像角的大小为主要区分依据,所以当靶面的大小不等时,其标准镜头的焦距大小也不同。 变焦镜头上都有变焦环,调节该环可以使镜头的焦距值在预范围内灵活改变。变焦距镜头最长焦距值和最短焦距值的比值称为该镜头的变焦倍率。 变焦镜头可分为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大类。变焦镜头由于具有可连续改变焦距值的特点, 在需要经常改变摄影视场的情况下非常方便使手动变焦电动变焦手动变焦电动变焦实际中常用的镜头的焦距是从 4毫米到300毫米的范围内有很多的等级, 如何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是在机器视觉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光学镜头的成像规律可以根据两个基本成像公式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来推导,

对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常见设计模型,

我们一般是根据成像的放大率和物距这两个条件来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的,在此给出一组实用的计算公式:物焦:像:l=f(1+1/m)f物焦:像:l=f(1+1/m)f=l/(1+1/m)h'=mh=h(l'-f)/f/m=h'(l-f)/f高:根据镜头接口类型划分镜头和摄像机之间的接口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工业摄像机常用的包括 c接口、CS接口f接口、v接口、t2接口、徕卡接口、m42接口、m50接口等。接口类型的不同和镜头性能及质量并无直接系,只是接口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也找到各种常用接口之间的转接口。c接口和CS接口是工业摄像机最常见的国际标准接口, 为1英寸—32un英制螺纹连接口, c型口和CS型接口的螺纹连接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c型接口的后截距为17.5mm,cs型接口的后截距为12.5mm。所以cs型接口的摄像机可以和c口及cs口的镜头连接使用,只是使用 c口镜头时需要加一个5mm的接圈;c型接口的摄像机不能用 cs口的镜头。f接口镜头是尼康镜头的接口标准,所以又称尼康口,也是工业摄像机中常用的类型,一般摄像机靶面大于1英寸时需用f口的镜头。v镜头。特殊用途的镜头micro10:132:1时也会选用显微镜头。微距镜头(macro),一般是指成像比例为 2:1 1:4的范围内的特殊设计的镜头。在对图像质量放大成像的效果。远心镜头(telecentric),主要是为纠正传统镜头的视差而特殊设计的镜头,它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围内,使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