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拟人)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2.(2分)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大多数诗歌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如《关雎》《式微》。B.庄子《北冥有鱼》中塑造的“鲲鹏”这一形象成为了后世昂扬向上、有远大理想的代名词。C.“四书”是儒学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个篇章。D.韩愈、柳宗元都是唐朝人,都属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成为了优秀人才的典故,而柳宗元“永州八记”则成为了山水游记的典范。3.(2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4.(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B.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要特别关注演讲者是怎样围绕观点来安排思路、组织内容的。C.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其中描写景物和抒发感受是写作的重点,需要详写;交代游踪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D.“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令”是敬辞,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令堂”这样的称呼。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B.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C.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由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组成的。D.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6.(2分)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晦暗漂移缄默强词夺理分崩离析B.陨石幅射迁徒不修边幅暴风骤雨C.严峻追溯枯燥格物致知自圆其说D.怅惘狩猎污蔑戛然而止怒不可遏7.(2分)下列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②人贵立志。③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④可见,对于一个人的事业的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⑤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A.①③⑤②④ B.①⑤③②④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⑤④8.(2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老子和庄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合称“老庄”。B.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C.成语“扶摇直上”“教学相长”“无人问津”分别出自《北冥有鱼》《虽有佳肴》《桃花源记》。D.《马说》是韩愈《杂说》的第四篇。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9、(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此刻,湖面褪去了往日的喧嚷,格外tián①静。田田的荷叶,在微风的吹拂下送来缕缕清香,蝶儿们在荷叶上方翩然起舞。采摘莲蓬的工人,棹一艘小船,在荷叶间yū②回穿梭,惊到的水鸟不知所cuò③,啼鸣着四散飞去,湖面上shà④时划出一道道凝碧的波痕。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参照画线句,续写句子,使之符合语境。茫茫的草原,____,____。10、填空。(8分)古诗文默写题(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____,___。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①繁花盛开的季节,蜜蜂在姹紫嫣红之间辛勤地劳作,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只蜜蜂的活动,就会发现蜜蜂对柑橘和咖啡花朵仿佛着了魔一般,而对其他植物的花朵视若无睹,这是为什么呢?②实际上从达尔文开始,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蜜蜂采蜜的专一性。蜜蜂是重要的花粉运输工具,花粉必须被运到另一朵同种植物的花上才能受精繁育出果实和种子。如果世界上只有桃花,那双方的交易就能很轻松地进行。但是世界上的植物不只桃花一种,如果每种花都敞开提供花蜜,那么蜜蜂在放开肚子大吃大喝的时候,就会沾上各种各样的花蜜,结果就是乱点鸳鸯谱——杏花的花粉可能“偷跑”到桃花的雌蕊上,如此非但没有结果,反而因占了“名额”而耽搁正常桃花花粉的“表白”,从而误了双方的繁殖大计。所以对植物们来说,避免这种浪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蜜蜂尽量专一地为自己工作。于是出现了蜜蜂单恋一枝花的现象,那么植物耍了什么样的“小花招”呢?③原来植物跟蜜蜂之间有专门的“接头暗号”。就像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招牌一样,不同的花朵也会打出自己的特色招牌——比如春兰花清香的气味和洁白的颜色,正如口味清淡的粤菜馆子;而颜色鲜艳气味浓烈的月季花,就像浓郁热烈的烤鸭馆子——来吸引蜜蜂。其实蜜蜂也是一个比较挑的主儿,对黄色和蓝色的花朵情有独钟。这与不同动物的视觉有很大的关系,鸟类对红色比较敏感,而蜂类则对黄色和蓝色比较敏感。④此外,植物还通过散发香味来吸引蜜蜂。因为鸟儿的鼻子不太好用,所以由鸟类服务的花朵通常没有气味,而蜜蜂的“专属”花朵通常有香甜的气味(那是酯类化合物的味道)。⑤除了颜色、气味不同之外,花朵们还会在花蜜中添加一些特别的“惊喜”——槲皮素或者阿魏酸的苦味物质——来赶走很多偷吃的虫子,避免花蜜被盗食。不过蜜蜂却会迎难而上,这点苦味对它们来说不算个啥。然而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植物又是怎样保证蜜蜂不会换口味的呢?⑥真相就是蜜蜂有着自己的记忆效应,特别是蜜蜂和熊蜂都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它们会把之前采集花蜜的经验运用在后续的工作中。可是即便有了工作经验的积累,蜜蜂还是喜欢偷懒,喜欢简单重复劳动。如果把不同形态的花朵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那么蜜蜂就会持续选择一种花朵进行采集;当不同形态的花朵被均匀分散在一个区域的时候,蜜蜂的懒惰劲儿就上来了,变得不那么挑剔了。蜜蜂在做出选择之前往往有4-5秒的考虑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发现了相同的花朵,那么蜜蜂可能会去采那朵相同的花朵。如果没有,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加选择地进行采集。为了“投其所好”,于是植物们经常大片大片地开花了。回到文章开头,柑橘和咖啡们显然不满足这一点,那她们又是如何让蜜蜂一心一意为自己服务的?⑦秘密就在于它们的花蜜中含有咖啡因。正如我们人类喜欢喝咖啡、喝茶一样,蜜蜂对这玩意儿也会上瘾。美国《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表明:咖啡因正是让蜜蜂忠诚专一的物质。正如咖啡因会刺激人类的大脑一样,这种化学物质也可以刺激蜜蜂的大脑,特别是其中一个叫蘑菇体的脑区域,这一区域跟气味的学习和记忆有关。咖啡因的摄入使得蜜蜂深刻地记住了在柑橘和咖啡花朵上采集花蜜这件事情。所以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蜜蜂都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了,所以蜜蜂会单恋一枝花也就不足为奇了。1.简要概括“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的原因。2.说说文章用“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作题目的妙处。3.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看花朱自清①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②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薔薇而已。那时只知道跑来跑去捉煳蝶,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③……④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⑤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⑥有一回,Y君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君,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儿,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那时已是黄昏,寺里只我们三个游人;梅花并没有开,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儿,已经够可爱了;我们都觉得比孤山上盛开时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课,和着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在园里徘徊了一会儿,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天是黑定了,又没有月色,我们向庙里要了一个旧灯笼,照着下山。路上几乎迷了道,终于到了岳坟。船夫远远迎上来道:“你们来了,我想你们不会冤我呢!”在船上,我们还不离口地说着灵峰的梅花,直到湖边电灯光照到我们的眼。⑦Y君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马湖。有一位S君,特别爱养花。他家里几乎是终年不离花的。我们上他家去,总看他在那里不是拿着剪刀修理枝叶,便是提着壶浇水。白马湖住了不过一年,我却传染了他那爱花的嗜好。⑧但重到北平时,住在花事很盛的清华园里接连过了三个春,却从未想到去看一回。“清华园之菊”是著名的,孙三先生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画了好些画。但那种一盆一千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⑨直到去年春天,恰好Y君也常来园中,我们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徘徊。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为了海棠,前两天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Y君告我那里的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却是横里伸张的。我说北平看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⑩这时候,我似乎不甚菲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有删改)1.文章围绕“看花”叙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看花之地所看之花情感态度少时,家中园内蔷薇、栀子花(1)(2)梅花兴致不高,对同伴态度吃惊浙江灵峰寺(3)可爱更有味,舍不得离去重回北平杏花、桃花、紫荆、海棠(4)2.品析划线句子的妙处。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3.请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结尾句“这时候,我似乎不甚非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的作用。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蚊子吸血也“挑食”吗?①夏天来了,恼人的蚊子也开始肆虐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被蚊子“一亲芳泽”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常常发现一群人在一起,有的人被蚊子“特别招待”,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难道蚊子在吸血的时候还会“挑食”?②长久以来,有关蚊子的“血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普遍的说法是:蚊子偏爱O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喜欢叮咬AB型血的人。事实上,蚊子是不会区分人的血型的。一位叫Thornton的美国科学家为了考察血型、出汗情况、肤色、体毛对蚊子叮咬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消除了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并在单独考察某种影响因素时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并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肤色和体毛也同样没有影响,而出汗的影响则很显著。③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血型的人,有的饱受蚊子“青睐”之苦,有的却能享受蚊子“冷落”之幸。④那么蚊子究竟是凭借什么依据来选择“偏爱”对象的呢?⑤蚊子追踪捕猎对象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嗅觉生物信息途径、视觉途径和温度感受途径。⑥人体可以产生约500种挥发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外界风向、人体移动和呼吸气流形成羽毛样的小气流(羽流)被蚊子嗅觉感受到。⑦研究发现,蚊子的下颚器通过受体可以感受到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羽流。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在此范围内,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由于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在蚊子的视野中所呈现的“图像”比较清晰,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会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气流,蚊子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就会闻味而至了。⑧人体汗液中也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蚊子的注意力。汗腺发达、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人,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较多,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更容易对蚊子产生吸引力。因此,有时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更招蚊子。⑨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嗅觉仪器对3900多种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许多种类的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因为含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所以使用含有硬脂酸的香水、发胶、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妆品以及黄油膏,被蚊子叮咬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⑩此外,在相对近距离、视力可及范围内,蚊子通过视觉途径更趋近于攻击黑色物质。蚊子昼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趋暗的习性,衣服颜色如黑色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不爱叮白色。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为蚊子吸血创造避光环境。而且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蚊子又喜欢叮咬体温较高的人,这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惑指数大涨。在夜里,如果穿着深色衣服,在夜间便会呈现一团黑影,蚊子会向着更暗的地方追逐而去。⑪最后,在更近的距离,蚊子可以通过温度感受系统感知并锁定具有发热和湿润(温血动物特征)特征的物体。蚊子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到,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这足以解释为何我们常在运动后,发现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多出了几个大“红包”。(文章有删改)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的作用。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3.阅读第⑨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向往,每个人都自己的追求,有的人渴望得到父母的夸赞,有的人渴望得到朋友的信任,有的人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你渴望得到什么呢?请以“渴望得到”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作文。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要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析】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D句“这是什么精神?”是一般疑问句,“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是答语。此句是先问后答,所以此句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故选D。2、A【解析】
《式微》并未运用赋、比、兴手法,故选A。3、D【解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故选D。4、D【解析】
D.“令”是敬辞,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令堂”这样的称呼。5、B【解析】
A.残缺宾语。句末加“的意识”。C.句式杂糅。去掉“由、组成的”或“的、构成部分”。D.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故选B。【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6、B【解析】
B.幅射——辐射,迁徒——迁徙。故选B。7、D【解析】
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先找到总起句和总结句。很显然,全段围绕“立志”来写,而②句“人贵立志”是这段话的引子;④句中“可见”是承接①③⑤句的,所以开头和结尾定下来之后,中间①句中“古往今来”垫定了时间顺序,宋代在前,明代在后,这样对应的选项自然就是D了。8、D【解析】
D项错误。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故选D。9、1.①恬②迂③措④霎2.示例:茫茫的草原,在皎洁的月色映照下如诗如画,夏虫的啾啾低鸣使整个草原显得更加宁静空旷。【解析】1.需要注意“恬”的偏旁,“霎”注意与“刹”区分开,这个字很容易读错,要重点识记。2.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仿写时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把握。示例:茫茫的草原,在夕阳余晖的浸染下如诗如画,成群的牛羊使草原更显辽阔。10、)君子好逑海内存知己落日故人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逑、庇、俱、撼、垂钓、羡”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一方面花朵通过蜜蜂比较敏感的颜色、香甜的气味、花蜜中的苦味物质来吸引蜜蜂;另一方面蜜蜂有着自己的记忆效应,甚至对某些花蜜中的咖啡因上瘾,形成“路径依赖”,所以才会“单恋一枝花”。2.①用设问句作文章的题目,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和兴趣。文章围绕“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这一中心问题,通过四个设问句,然后抽丝剥茧,层层揭密,使文章波澜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运用拟人手法,使文章富有情趣。蜜蜂“单恋”一枝花,赋予蜜蜂以人的感情,使得说明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吸引读者注意力。3.答案示例:①不能。②“可能”表示一种推测,说明对蜜蜂“路径依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话有余地;如果去掉,则意思回改变,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答案示例:①举例子、打比方。“比如春兰花清香的气味和洁白的颜色……来吸引蜜蜂”一句,运用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植物和蜜蜂之间有专门的“接头暗号”这一特点。②作比较。“由鸟类服务的花朵通常没有气味,而蜜蜂的‘专属’花朵通常有香甜的气味”一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蜜蜂比鸟儿的鼻子更加好用的特点,从而说明花朵通常会用香甜的气味来吸引蜜蜂。③引用。“美国《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表明:咖啡因正是让蜜蜂忠诚专一的物质”一句,通过引用美国杂志的报道,来说明花蜜中的咖啡因使蜜蜂上瘾这一特点,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5段的“除了颜色、气味不同之外,花朵们还会在花蜜中添加一些特别的“惊喜”——槲皮素或者阿魏酸的苦味物质”,第6段的“真相就是蜜蜂有着自己的记忆效应,特别是蜜蜂和熊蜂都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它们会把之前采集花蜜的经验运用在后续的工作中”等句分析整理即可。2.试题分析:考查文题的作用。答此题主要理解好标题“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使用的手法:设问和拟人手法。设问提醒读者注意,激发阅读兴趣,引人入胜。拟人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读来让人兴趣盎然。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可能”是推测之意,说明对蜜蜂“路径依赖”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只要答出说明方法,提取文句加以说明并说清楚对说明内容的作用即可。如作比较:“由鸟类服务的花朵通常没有气味,而蜜蜂的‘专属’花朵通常有香甜的气味”,突出蜜蜂比鸟儿的鼻子更加好用的特点。做比较的目的是突出一个方面,要根据文章的说明内容来确定突出的是哪个方面。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12、1.(1)乐意/便爱起花来(2)杭州孤山(3)梅花(4)觉得比别处更有意思2.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西府海棠是我的最爱,为后文写海棠、写到中山公园看海棠花作了铺垫。3.结构上:照应前文,“我”之前对“看花”并不是很热心,“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想干的”。内容上:含蓄地写出“我”的情感变化,“我”和诗人名士一起多次看花,让“我”理解了诗人名士看花的心理,理解了他们精神品格,进而,让“我”也爱上了看花。【解析】1.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本题作答可依据“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我说北平看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来概括填写题目中的四个空。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用“杏、小桃红、紫荆”和“最爱的海棠”做对比,突出作者的最爱,引出下文写海棠、写到中山公园看海棠花。表达作者对花的喜爱。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①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②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暗示主题,强化情感。结合上下文,结尾句与前文第④段中“我”之前对“看花”并不是很热心,“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想干的”相照应。“这时候,我似乎不甚非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这句话含蓄地写出“我”的情感变化,“我”现在理解了诗人名士看花的心理、精神品格,进而,让“我”也爱上了看花。暗示了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情感。13、4.第①段写了夏天有的人被蚊子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运用设问,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蚊子究竟是凭借什么依据来选择“偏爱”对象,从而引起下文对这一说明对象的介绍,同时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示例: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搜索范围的数据,准确地突出了蚊子的搜索能力强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光顾”是光临的意思,语境义是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后,会引来蚊子叮咬。运用拟人,把蚊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嗅觉生物信息途径是蚊子追踪捕猎对象的途径之一。“光顾”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在说明文中,开头引用小故事、名言等,其作用一般是:4.激发读者的兴趣。5.引出说明对象。然后结合具体文章分析即可。此文第①段写夏天有的人被蚊子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一厘米”“60公里”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列举了搜索范围的数据,准确地突出了蚊子的搜索能力强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品析。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在这个前提下,还可以生动形象,“光顾”本义是光临的意思,语境义是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后,会引来蚊子叮咬。运用拟人,把蚊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嗅觉生物信息途径是蚊子追踪捕猎对象的途径之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三、写作。(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起重机械作业特种操作证考试模拟试题解析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卷(社区教育与社会参与)
- 心态知识培训课件
- 老师发的数学试卷
- 2025年智能物流仓储设施租赁合同范本
- 软件开发详细设计报告模板
- 2025年高校后勤校园安保综合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南宁市事业单位招聘卫生类护理学专业知识考试试卷
- 2025年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教育类2025)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特种操作证考试试卷(安全评估)
- 2024年10月19日北京市下半年事业单位七区联考《公共基本能力测验》笔试试题(海淀-房山-西城-通州-丰台-怀柔)真题及答案
- 《中国动态血压监测基层应用指南(2024年)》解读 2
- 2025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 企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
- DB13T 5545-2022 选矿厂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 探索语文学习的有意义情境任务设计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2025
- JG/T 237-2008混凝土试模
- 智慧停车系统开发与运营合作
- T/SHPTA 102-2024聚四氟乙烯内衬储罐技术要求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