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页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选择题1.“汉代门阀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充分地表现出他们的优势。……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不但垄断官吏选举之权,凡州郡掌管中正的官吏,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这反映的社会深层次问题是A.九品中正制的开展B.土地兼并的加剧C.中央集权的加强D.门阀世家的壮大2.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假设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说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开展3.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每年春季阴历二月二的那一天,清朝皇帝都要沿袭从周朝传下来的礼制,在先农坛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众臣围观,仪式庄严隆重;同时,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如图〕材料说明A.清朝皇室依靠劳动自食其力B.清朝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D.自周至清经济政策丝毫未变5.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兴旺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经济商品化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C.封建地租货币化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6.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B.出现雇佣关系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D.商品经济高度开展7.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继汉代犁耕开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根本定型8.?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那么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根底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开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9.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该材料说明当地A.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B.日益成为江南棉织业的中心C.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雇佣关系D.商业开展突破了官府的控制10.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1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班固重视农业,无视商业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12.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商品经济向农村开始渗透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开展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3.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别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14.以下图文材料反映了〔〕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5.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说明唐代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16.康熙年间的衙门旧习,在朝廷税收定额之外,另行“加耗〞一成,用于维修县衙等公共设施。雍正元年,一位省级官员奏准实施“火耗归公〞:“知县征收钱粮,可加征百分之十的附加税,并将加征所得,大局部留在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经费。〞各级地方官员依职务上下,从中收取份额。“加耗〞合法化的政策()A.使清朝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剧B.旨在解决基层官员薪俸问题C.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现象D.表达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17.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开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农产品日益商品化B.工商业市镇兴起C.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8.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樊树志?晚明史?〕由此判断,牙行A.对市镇经济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B.是操纵市镇经济的地方黑恶势力C.属于官方管理工商业的职能部门 D.与商帮活动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19.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看出正确的一项〔〕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体劳动C.作为现代的历史学家必须把握某一时空的“总体〞趋势D.提出了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20.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桔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开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标准丝织行业秩序21.?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那么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给,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唐认识的发生源于〔〕A.重农抑商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天朝上国思想D.君主专制统治22.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③政府鼓励商业开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23.下表是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它反映出当时湖州地区县名镇名乌程乌镇南浔菁山妙西归安菱湖埭溪练市双林安吉马家渎递铺梅溪长兴四安和平合溪水口阜塘德清塘栖新市武康三桥埠上柏埠孝丰假设干A.自然经济瓦解B.商品经济开展C.农耕经济衰弱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4.明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说:“尝见人家子弟,厌田产之生息微而缓,羡贸易之生息速而绕,至鬻产以从事,断未有不全年尽没者。余身试如此,见人家如此,千百不爽一。〞这一段话A.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C.说明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B.表达了作者重农抑商思想D.说明小农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25.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开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明清政府“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26.下表反映了唐代官市(市署、平准署)官员的设置情况,其职责是直接主持官市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市场交易、物价、度量衡器的管理,官府所需物资的购进和所余物资的卖出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代〔〕官吏令丞录事府史监事典事价人掌固人数1—32—61—23—93—161—61—41—101—3官品六、七品八品无无无九品无无无A.官市的政治属性
B.城市建设的成就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市场管理的标准27.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商业开展已超过农业C.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28.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促进移民具有这一趋向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B.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C.政府对开发西南的有效推进D.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29.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30.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C.统治者耽于享乐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二、非选择题31.〔14分〕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宋王巩?闻见近录?材料二: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材料三:隋唐时,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王建?夜看扬州市?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李绅?宿扬州?诗曰:“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兴旺的松江、陶瓷业兴旺的景德镇、冶铁业兴旺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2〕唐朝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4分〕〔3〕结合材料四,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开展的主要原因〔4分〕,并概括指出明清城市经济开展的新特点〔4分〕。32.〔30分〕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斯波义信先生把南宋时杭州的商品集散和流通划分为三个层次〔环〕的市场圈。一环市场圈由杭州和它的近郊区组成;二环市场圈是杭州的中距离商业运输圈,它直接供给杭州150万人口的日常需要物资,如米谷、薪炭、油脂、鱼肉、生鲜食品、原料、建筑材料、茶、盐等,其范围涉及明州、衢州、镇江、黄池等地;三环市场圈是杭州的远距离商业运输圈,它联络全国,甚至涉及海外。其实各个城市都能够划分出大小不等的市场圈。市场圈是通过商品的消费和商品的吐纳构筑的。如果说市镇的兴起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开展的重要标志,那么市镇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的辐射带动。……这些市镇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城市的周边,依次递进,构成了市场网络的联结支点。它们的兴起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是分不开的。
——李晓?宋代城镇综合经济功能的增强与城乡经济一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经济开展的根本特征。〔8分〕材料二
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图表〔如以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城市化开展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趋势的原因有哪些?〔12分〕材料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很难依靠经营小块土地脱贫致富。如果把农民增收看作一个分子式,分母为农民数量,分子为增收渠道,那么只有缩小分母,扩大分子,才能提高其绝对值。新的实践正呼唤着新的农业革命和全方位的农村变革,其核心是解放农民,减少农民,投资农民,富裕农民,根本出路是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城镇的高预期收入客观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巨大的“拉动效应〞。农民转移进城能获得较高预期收入,这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城镇化“收入效应〞还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进城不仅使农民能够接受现代化的社会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等素质,而且还能够利用他们熟悉城乡经济而成为城乡经济社会互动的“经纪人〞,输送农村经济开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知识和致富的新理念。因此,城镇化是农民求生存、求开展的理想选择,是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的重要传导机制,是农民依靠自身力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宋元梁、肖卫东?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淡出研究?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化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有哪些积极影响?上述材料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10分〕33.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以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状况示意图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开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开展。——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材料三、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开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开展起来的。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到达了700多个。请答复:(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唐宋时期城市开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的理由。(2分)
试卷答案1.B土地兼并。解题关键是“社会深层次问题〞。材料是A和D的表现,不是“深层次问题〞,材料与C无关,一般认定是土地问题才是“社会深层次问题〞。故答案为B。2.C3.A4.C5.D6.C7.B8.C9.C10.D11.D古代中国商业的开展。班固认为“农〞和“货〞都是“生民之本〞,“食足货通〞才会“国实民富〞,据此可确定D项符合题意。A错在无视商业;B二者指农业和商业;C说法本身错误。12.C13.D14.A考点:此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考查学生对根底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难度中等。依据“恐霖雨至〞可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从图中耕梨的形状可判断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说明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①③④正确。材料没有关于铁犁牛耕出现时间的信息,②错误。故此题选A。15.D此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题干中强调的是唐代前期和后期南北方兴修水利的情况有所不同,其描述没有表达出问题中变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南北方兴修水利数量的不同,不能表达出南北经济开展失衡,故B项错误;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是在南宋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中唐代前期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而唐代后期那么是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这说明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故D项正确。16.C由材料内容可知,加“耗〞合法化索引清朝腐败问题受到制约,不能如过去一样,随意的征收,故A项错误;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地方政府的腐败,随意的加收赋税,不是为了征收官员的薪俸问题,故B项错误;将所有的税收都集中在一起,不能随意的征收,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故C项正确;此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与中央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17.D依据所学,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说明A理解正确;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开展,说明B理解正确;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说明C理解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材料无从表达,所以应选D。18.A考查古代商业的开展。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秩序,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开展。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19.A依据材料“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可知,A项符合题意。20.B?大明律?只是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不能说明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开展,故A项错误;龙凤在古代是封建皇族象征,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维护的是皇权,表达封建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大明律?规定主要表达是强化皇权,不是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官府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并不是标准行业秩序,故D项错误。所以应选B。21.B闭关锁国政策。题目中涉及的是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以前对世界盲目无知的描述,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造成的,长期不和外界交流的结果,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不符合题意。22.C农耕经济高度开展。解决此题有两种方式,一是正向选择,依据材料内容来分析选择,由材料中的“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可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由“乃棉花尽归商贩〞,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可知是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二是排除法,明朝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顶峰,所以③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的产生,但材料中并没有表达出这一点,所以排除④项。23.B24.C25.C26.A材料表格中表达官吏管理市场职能,实质上反映出了唐朝官市的政治属性,故A项正确;城市建设的成就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繁荣属于现象,不是实质,故C项错误;市场管理的标准属于材料反映出直接信息,不是实质问题,故D项错误。27.C材料中并未出现私营商业与官营商业的比照,难以得出私营商业占主导的结论,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不可能被商业所超过,故B项错误;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说明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衡量标准有二:商品贸易和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叶,故D项错误。28.A29.D30.B31.〔1〕从北方黄河中下游向南方、沿海、运河沿岸地区开展〔2分〕〔2〕商业大都会、手工业兴旺、外商云集、水运兴旺、夜市繁华〔任4点,4分〕〔3〕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反垄断宽恕制度适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生物农药技术应用与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云南东骏药业集团招聘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招聘2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医院定向招聘8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涪陵区街道办事处选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广东省选聘珠海市干部队伍储备人才2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中建西部建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香皂监督管理办法
- ALD工艺温度对性能影响-洞察及研究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骨科危重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 公司财务制度及管理制度
- 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T/CMAM W-6-2022维吾尔医常见病诊疗指南皮肤科
- 工程款退费协议书
- 2025上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