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4.1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共29张PPT)_第1页
课件 4.1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共29张PPT)_第2页
课件 4.1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共29张PPT)_第3页
课件 4.1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共29张PPT)_第4页
课件 4.1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共29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讲师:王敦宏明确目标学习目标课前解疑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地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了解随笔

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随笔往往旁征博引,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了解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了解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1561一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随笔》《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认识作者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认识作者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进行驳论,事先必须占有材料,对错误言论进行周密的分析,弄清它的症结所在,集中一点,才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思考探究明确:全文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1.反复诵读,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谈读书》比喻论证,如“读书补天然之不足……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比喻论证能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2.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如何?对比论证,如文章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另外“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对比鲜明,正反对比论证,可以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2.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如何?归纳论证。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详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使人信服。

2.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如何?1.“不求甚解”是何意?2.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3.本文的论证思路怎样?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作者的观点有哪些?你最赞同的是哪一观点?熟读文本,思考下列问题《不求甚解》

1.“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

2.“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求甚解”的意思学科网原创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来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纵观论证思路,即树靶子——作批驳——得结论。论述思路1.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2.例证法。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要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

论证方法作者的观点有:读书的要诀全在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观点审视1.都是谈论与读书相关的问题;2.都运用了举例论证;3.都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说理为主;4.两篇短文都表明了作者诚恳的期望:好好读书,读好书。相同点比较《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文的异同:1.论证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不求甚解》是驳论;2.《谈读书》主要围绕读书的益处展开论述,《不求甚解》主要谈论学习方法;3.《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不求甚解》则没有;4.《不求甚解》中引用了名言,而《谈读书》中没有;5.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具有古典风格,妙语连珠;《不求甚解》的语言明白如话,严谨质朴。不同点积累拓展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书籍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所以我们要“好读书”,但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也是读不完的,所以我们读书要有选择。一、学会读书

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两种: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个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是为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易中天二、积累谈读书的名言名句

读书要靠眼到、口到、心到,还是不够;必须还得自己动手,才有所得。例如:1.标点分段,是要动手的。2.翻查字典及参考书,是要动手的。3.做读书札记,是要动手的。……自己必须做一番手到的功夫,或做提要,或作说明,或作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胡适《怎样读书》

我国向来读书的方法,就速度而言,可分两种:一种为“一目十行”的读书法,就是只得大意,不求甚解的方法,也就是今所谓“略读”的方法;又一种为“读之千遍”的读书法,就是反复阅读,务期体会入神的方法,也就是今所谓“精读”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