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2分)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的审美情趣。A.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C.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D.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2.(2分)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迸(bèn)溅强聒(guā)不舍骈(pián)进翌(shù)日B.宽宥(yǒu)汪洋万顷(qǐng)恹恹(yān)潜(qiǎn)滋暗长C.婆娑(suō)热忱(chén)伫(chù)立虚与委(wěi)蛇D.毋(wú)宁迥(jiǒng)然不同笃(dǔ)信得逞(chěng3.(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帷幕梳理消声匿迹酣畅淋漓B.揉躏屹立沁人心脾眼花瞭乱C.找茬眷念有恃无恐黯然神伤D.炫酷委婉相形见拙应接不暇4.(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霭(ǎi)褶皱(zhě)斡旋(wō)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狩猎(shòu)蛮横(mán)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龟裂(jūn)彷徨(páng)接踵而至(zhǒng)D.寒噤(jīn)堕落(duò)拾级(shè)络绎不绝(zé)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翌日(yì)悬殊(shū)苍劲(jìng)名副其实(fù)B.汩汩(gǔ)诬蔑(miè)穹顶(qióng)戛然而止(jiá)C.颠簸(bǒ)告诫(jiài)拙劣(zhuō)不修边幅(fú)D.打嗝(gé)蛮横(hèng)盘旋(xuán)目眩神迷(xuàn)6.(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导致的。B.港珠澳大桥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C.嫦娥四号带着全新的使命再次奔向月球,将史无前例地实现人类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登陆,开展我国对月球探测的新旅程。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秦民大说说:(_____)②有一人徙之之:(_____)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3.翻译下面的句子。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4.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甲文中的“____”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5.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8、(3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请结合划线句,描绘出卖炭翁的外貌。2.围绕着卖炭翁的“卖炭”,诗歌写了哪三个层次的内容?9、(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3)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7)《爱莲说》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其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绿色技术①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②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③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④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选文有改动)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2.结合选文内容,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3.文段②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又是什么?4.“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的“主要”能否删除?为什么?5.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指什么?11、(15分)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影片《流浪地球》中的中国元素影片《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作为一部文艺作品,《流浪地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是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优秀成果。题材从人性到科幻,从本土到外来,从微观到宏观,任何视角都突出了中国的本土色彩,夹杂着人性和情怀,突出了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国的文化《流浪地球》注重将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既让观众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也让中国文化元素有了新表达。“乡土情怀”元素直抵人心。贯穿电影的一条主线就是“家”。以太阳急剧老化、带着地球“流浪”开篇,人类就开始了对“家”的守护和渴望。面对希望,航天员刘培强和以王磊为队长的救援队成员,选择为共同的家园战斗;陷入绝望,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乡土情怀”始终是中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中国人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论距离多远,遭遇怎样的挑战,都愿朝着家的方向努力前行。“与天抗争”元素蕴含希望。“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只有敢于“与天抗争”,才有生的希望。从山挡路移走山的“愚公移山”、海成灾填掉海的“精卫填海”、天破了补起来的“女蜗补天”,到筑人墙堵决口“抗洪水”、手扒废墟指甲脱落“抗地震”,“与天抗争”的豪情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而这与面对末世求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即便太阳急剧老化、2500年的“流浪之旅”未必定能成功,人类依然选择离开太阳系;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这就是中国人“与天抗争”的豪情,始终坚定“人定胜天”,不退缩、不放弃,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世界大同”元素助力共生。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几千年来,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中,全人类采用“饱和式救援”重启发动机也是起源与此。与西万科幻片不同,《流浪地球》并没有采用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惯用叙事套路,而是讲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成功拯救自我的故事,成为了科幻片中的“一股清流”。而这就是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清晰理解,对“世界大同”理念的深刻阐述。(选自荔枝网)来自中国的“家底”《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很多未来场景,以当前的技术储备,并非遥不可及。科幻文学的创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生活中进步的科学技术。领航员国际空间站、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这些电影中的“神器”充满想象力,但并非完全空想,大都可以从中国企业的“家底”里找到“影子”。在电影中,领航员国际空间站承担了全球通信、信息存储、开辟道路等各项使命,成为地球上全人类的中枢平台和未来希望。在现实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研发制造的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影片中,人类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建造了1万座行星发动机,其原理是“重核聚变”。在科幻世界中,核能是人类在驰骋宇宙、穿越黑洞、进行空间跳跃等时绝对的主力能源。20世纪人类极为重大的发现之一——核反应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有可能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圣杯”。走进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所实验大厅,便能看到一个呈橘红色、椭圆形、放射状的庞大实验装置,这就是中国的“人造太阳”装置,它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似。影片中,没有了太阳光照,地球的气温急剧下降,人类只能依靠地球本身的热量。地核温度高达6000℃,地下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因此,人类转入地下5000米的地下城。现实中,我国“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已经钻到了地下800米左右的深度,建造地下城,深度已经不成问题。目前,“地壳一号”日钻进速度最快可达到265米,最快机械钻速可达到每小时28.8米。顶尖的中国科幻背后是顶尖的中国科技,如果这些电影中的高科技都成了现实,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一种局面?(选自《科技日报》1.导演认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这部科幻影片对现实的映照。”阅读“来自中国的‘家底’”部分,填写下面表格。《流浪地球》中的高科技中国的“家底”的“影子”1领航员国际空间站“中国天宫”空间站2(1)________“人造太阳”3(2)________(3)________2.品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20世纪人类极为重大的发现之一——核反应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有可能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圣杯”。(加点的“之一”可以删去吗?为什么?)(2)目前,“地壳一号”日钻进速度最快可达到265米,最快机械钻速可达到每小时28.8米。(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作用。)3.阅读“来自中国的文化”,说说影片体现了哪些中国文化特色。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许多文学作品都涉及“选择”这一主题。选择是关系的割断又是情感的重识,选择是终结又是开启,选择是……请任选以下两部名著中的一部,结合“选择”事件谈谈你的发现。主题名著“选择”事件发现《水浒传》林冲面对高衙内调戏自己娘子选择忍气吞声。《水浒传》中林冲得知娘子被人调戏,匆匆赶来“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林冲就“自先软了”。当鲁智深要帮忙教训高衙内时,林冲一句“不怕官只怕管”硬是拦下了鲁智深。林冲因惧怕权威,怕丢了官职,在面对自己娘子被高衙内调戏时选择了忍气吞声,可是这一忍却将他推向了更黑暗的深渊,命运就此转折。所以,林冲的这次选择是他性格懦弱的体现,也是他命运转折的开始。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选择从低谷中走出来,开始了文学创作。《平凡的世界》孙少安找到弟弟孙少平希望两人一同经营砖厂。但孙少平却拒绝了。13、(5分)请你参加以“传承礼让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书写礼让)请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不超过20字。(图说礼让)近日,街头屡见车让人的情形,极大地减少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描述画面的内容。(赞美礼让)下面是一段赞美礼让行为的语段,请你仿照句子,将内容补充完成。“礼让”之风吹起,和谐之水奔走。礼让,宛如滋润根须的甘露,让善意的大树巍峨挺拔;礼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1)班级要举行演讲比赛,请你以“读书人是幸福的”为题,写一篇演讲稿。(2)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要求:①以上文题任选其一。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整洁。④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关联词语的选择,比较四个关联词,很容易选择D项。“审美情趣”前用“高雅”合适,其他搭配不当。根据这两个条件,很容易确定D项。2、D【解析】试题分析:A迸(bèng)溅,强聒(guō)不舍,翌(yì)日。B宽宥(yòu),潜(qián)滋暗长。C伫(zhù)立,虚与委(wēi)蛇。3、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应为“销声匿迹”;B项应为“蹂躏”“眼花缭乱”;D项应为“相形见绌”。故选C。4、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有误,应为斡旋(wò);B项有误,应为冗杂(rǒng);D项有误,应为寒噤(jìn),络绎不绝(yì)。故选C。5、C【解析】
C.告诫(jiè)。故选C。6、B【解析】
A.句式杂糅。去掉“造成”“导致的”。C.语序不当。改为“将史无前例地实现人类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登陆”。D.成分残缺。“学风建设”后面缺宾语“这个中心”。故选B。【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通“悦”,愉快。代词,指“木”(木头)。2.A3.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4.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5.不同意。示例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解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说”:通“悦”,愉快。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之”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断句错误的答案A项。改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译为: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募”“徒”“予”等字词的翻译。“民有能徒置北门者”定语后置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4.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的目的可从取信于民的角度作答。甲文中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可提取“讲信”作答。5.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大同社会”,然后根据文言文所描述的内容来分析。如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的特征。所以不同意这种说法。(一)译文:在政治上最高的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干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产,人们憎恶把它抛弃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二)译文: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然后终于发布法令。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8、1.卖炭的老人在烟熏火燎下,满头满面都是烧炭的尘,他两鬓已经斑白似雪,十个手指头都漆黑似碳。2.烧炭,运炭,炭被抢。【解析】1.考查对人物外貌的刻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诗人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面色,鬓发、手指,勾勒出一个历尽辛劳,备尝艰苦的烧炭老汉的形象。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写烧炭;“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是写运炭;“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是写炭被掠夺。9、山山唯落晖晨兴理荒秽。徙倚湖山欲暮时。征蓬出汉塞芳草萋萋鹦鹉洲山下兰芽短浸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落晖、荒秽、徙倚、征蓬、汉塞、萋萋、洲、浸、淤泥、濯、清涟”等字词容易写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绿色技术;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无害。2.是指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食品。3.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很快。4.不能,“主要”有限制作用,说明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是化石能源,不排除其他能源少量使用;如果删除,句意过于绝对,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示例: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没有暴力、凶杀、色情等危害内容。【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的把握,找说明对象尤其要注意: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本文标题是“绿色技术”,开头说明了什么是“绿色技术”,结尾又强调了“绿色技术”,所以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绿色技术”。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可得出“绿色技术”的特征是: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无害。2.此题考查给事物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字,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根据第二段“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来下定义即可。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辨析说明方法首先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画线句“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很快。点睛: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4.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主要”起限制作用。说明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是化石能源,不排除其他能源少量使用。据此回答即可。5.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内容的理解,文章重点介绍了绿色技术中的绿色食品和绿色能源,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污染。那么“绿色网站”中的“绿色”指的是不会污染青少年的生活,即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没有暴力、凶杀、色情等危害内容。11、1.“天宫”空间站;地下城;“地壳一号”万米钻探机。2.(1)不能删去。“之一”表明核反应可控核聚变只是20世纪人类极为重大的发现中的一项;若删去,就表明除了核反应可控核聚变,人类在20世纪就没有别的重大的发现了,与实际情况不符。(2)列数字,具体说明了我国“地壳一号”万米钻机钻地技术之先进,进一步说明了影片中的地下城有着来自中国科技的“影子”3.①直抵人心的“乡土情怀”;②“与天抗争”的豪情;③“世界大同”的理念。【解析】1.题目要求阅读“来自中国的‘家底’”部分,填写表格。仔细阅读,根据表格中原有提示,结合重要语句“走进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所实验大厅,便能看到一个呈橘红色、椭圆形、放射状的庞大实验装置,这就是中国的‘人造太阳’装置”“现实中,我国‘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已经钻到了地下800米左右的深度,建造地下城,深度已经不成问题。”提取信息作答即可。2.(1)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之一”表明核反应可控核聚变只是20世纪人类极为重大的发现中的一项;若删去,就表明除了核反应可控核聚变,人类在20世纪就没有别的重大的发现了,与实际情况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句子内容,从“265米、每小时28.8米”这些数字表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我国‘地壳一号’万米钻机钻地技术先进,进一步说明影片中的地下城有着来自中国科技的‘影子’”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3.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阅读《来自中国的文化》部分,由段落首句“‘乡土情怀’元素直抵人心。”“‘与天抗争’元素蕴含希望。”“‘世界大同’元素助力共生。”概括作答即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肆虐的病魔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了床榻上时,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保尔的这一次选择既获得了新生,又是他英雄主义事业的延续。示例二:《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头脑,在几年光景之下攒下了不少的积蓄,他没有忘记自己在黄原务工弟弟孙少平。因此找到孙少平希望兄弟两人一同经营砖厂。但是孙少平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内心的追求。破烂的空洞、消瘦的身材、破旧的被褥都不能够阻挡自己最为真实的想法。为了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他毫不犹豫的坚持着自己的理由。为了能够向世人证明自己能够干的更为出色,更好。他在劳动的过程中主动选择那些粗重的活干。在城市务工的日子里,他拼命的干活,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够比别人干的出色。他所领到的工资,每个月除了留下一小部分自己作为生活保障之外,大部分都寄给了家里人。每当寄出这些钱的时候,他内心就会充满一种自豪感。他选择了平平淡淡的生活,却收获了心灵的高贵和精神的富足。【解析】
名著探究题。首先要根据你对名著的日常积累,从题干所给的两个名著中选出你最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最有话说的一部。结合原著人物所做的事件,分析他是怎么选择的,这一选择对人物的命运产生什么影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他考虑的不是自己生命的长短,而是如何尽快重返战斗岗位。终于他找到了以笔代刀的战斗途径,实现了日思夜盼的重新归队的理想。保尔说:“选择了一条路。”这“一条路”,就是指以笔代刀的战斗道路。所以才有《暴风雨所诞生的》的问世。由此他创造出了奇迹,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受到了青年们的真诚爱戴和无比崇敬。这是保尔正确选择的结果。13、【书写礼让】示例:1、承礼让美德,做文明青年。2、礼让他人,愉悦自己.【图说礼让】示例:在一处斑马线上,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弯着腰吃力地过马路,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头上冒汗、脚下生风,向马路对面跑去。一辆汽车停在斑马线外,车上的两个人面带微笑,副驾驶座上的男子伸出手,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别急,我们等你们安全过”。【赞美礼让】示例:宛如和煦温暖的春风,让文明的花朵芬芳灿烂。【解析】
(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如,我排队、我文明、我礼让、我快乐!一次帮助、一份谦让,文明无处不在。(2)本题考查漫画内容的介绍能力。漫画内容的介绍,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画面内容简介即可。观察图画,可见画面的中心主体是一处斑马线上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何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向马路对面跑去。一辆汽车停在斑马线外,车上有两个人,副驾驶座上的男子伸出手,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别急,我们等你们安全过”。(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即可。如,好像照射花瓣的阳光,让和谐的花朵灿烂多姿。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读书人是幸福的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它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祟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产业园施工总承包与配套设施建设合同
-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及房产分配执行协议
- 网络直播平台签约主播才艺展示合作合同范本
- 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方法-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教育机构消防安全合规性评估及2025年整改实施报告
- 场地租赁合同经典版本2篇
- 智能家居交互界面适应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仓储协议(紫铜浮雕)6篇
-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与社会经济影响-洞察及研究
- 中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恶性贫血的动物模型构建和研究
- “余香萦绕”-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押题分析+学生习作+素材积累+金句积累
- 2024年全国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高频题(附答案)
- 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 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
- 1音名唱名音的分组
- 2024年河北邯郸引进博硕人才15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进修汇报
- 2023南头古城项目简介招商手册
- 木僵病人护理课件
-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行动(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