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B.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内江市的“创卫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C.全场观众的目光与欢呼声都集中到正在舞台中央忘我舞蹈的杨丽萍身上。D.“整本书进课堂”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2.(2分)下列各选项中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抉择寒噤告诫振耳欲聋B.沙砾狡辩稀疏轻歌慢舞C.缅怀浮燥致密名副其实D.演绎矗立争讼人情世故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各国的共同责任。B.国际社会正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各国仍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C.面向未来,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D.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4.(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心中也埋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例如托尔斯泰的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生都在受人摆布,日常琐事的牵绊,影响着他创作才华的发挥。B.《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位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心理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程。C.在塑造《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海明威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这一场景写得生动逼真。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静》一篇认为,许多闲人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必定要闲。5.(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B.姚明精湛的球技,使与他同场竞技的球星们都黯然失色。C.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D.林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6.(2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D.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7.(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龙岩学院两位90后毕业生创办的蒂客服饰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B.随着天气转暖,巍峨耸立的珠穆朗玛峰迎来了登山热潮,出现了大排长龙的景象。C.在央视专访中,任正非先生关于人才、教育和创新的诸多看法都闪耀着智慧的观点。D.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8.(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每当我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时,都会向父母寻求帮助。B.小女孩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口马路上的车辆从早到晚川流不息。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9、(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为什么要读书呢?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但我认为不能完全(A.代替、B.代表)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pō()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A.领会、B.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深刻意义的。(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3)上面的文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论点。10、填空。(8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微君之故,__________?(《式微》)(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知不足,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礼记》)(5)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题目。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具有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提名资格的一些国际人士,日前推荐中国人童增为今年该奖的候选人.推荐理由集中体现为,(A)童增发起了为战争受害者伸张权益,并坚持了近30年,弘扬了人类的和平精神。目前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的童增,也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发起民间对日索赔,从那时起至今,(B)他共收到万余封日本侵华战争受害者或家属来信,传扬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苦难。这些信件后来被媒体称为“童增书简”。(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2)(A)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之后加上“_________”。(3)(B)处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守电话的母亲①母亲拿着手机,愁眉苦脸地走进家门。手机不知怎么就静音了,来电话没有铃声,刚才找人修,也没有修好。②“这多耽误事啊。”母亲坐在窗前的老藤椅上,望着暮色沉沉的窗外,懊恼地自言自语。③千里之外的儿子几乎每晚都会给她打电话,这手机不响,怎么能接到他的电话?接儿子的电话,对她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了。儿走千里母担忧,儿子无论多大,在她心里都是孩子。虽然想念他,挂念他,但她很少打电话。儿子工作忙,有时晚上还加班,她怕打电话耽误他正事。于是,每天晚上,她就像一只待在巢里的老鸟,期盼着那动听的铃声。其实在电话里娘俩每天也总是那些内容,她问他今天怎么样?累不累?工作还顺吗?儿子总会嘱咐她在家保重身体。这样的话每天说,她依旧是津津有味。儿子的电话让她踏实、心安。④“唉!可真倒霉!”母亲摊开粗糙的手掌,看着那个出了毛病的手机,眉头紧皱。⑤坐了一会儿,眼看天慢慢黑了,她赶紧起身去厨房。⑥“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啊,我要想个法子。”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只读过小学五年级,这心里一急,嘴里嘣出来个成语,连她自己也觉着好笑,禁不住咧开嘴乐了。⑦吃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母亲把手机摆在饭桌上,边吃饭,边盯着手机,这样一来电话,她就知道。往常她总是看着电视,吃着饭,如今一心不能三用,盯手机就是她的主要任务。吃完了一碗饭,她起身匆匆去厨房盛饭,走几步又扭头看看,等地盛了饭出来,眼睛就像探照灯似地,“刷”地一下,先找手机,看看有没有动静。⑧吃过饭,她紧握手机,斜倚在沙发上看电视。往日这个时候,是她最悠闲清静的时光,边看电视,边等儿子电话。可今天她的心都在手机上,根本没有心思看电视,以至于电视剧演半天了,她也没看懂剧情。这让她有点心烦意乱,起身关了电视。⑨今晚,客厅里的灯好像格外亮,雪白的光线倾洒下来,房间里像落了一层雪,耀眼地白。她忽然意识到,光线太亮,来电话时手机屏幕的亮度也许不够。她庆幸自己及早想到这一点,干脆起来关了灯,房间就倏忽一下陷在黑暗里了。⑩母亲摸索着走到阳台,又坐在老藤椅上。坐在这里,她才听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雨声淅淅沥沥,透着初冬的些许凉意。她把手机放在膝盖上,盯着手机,一动也不动,窗外昏黄、湿亮的灯光照进来,使她看上去像一尊雕塑。⑪下雨的日子里,人最爱怀旧。母亲又回忆起儿子小时候,她最喜欢把他搂在怀里,给他讲故事。儿子每次都听得入迷,黑亮的眼睛望着她,圆圆的小脸上全是专注。后来,她会的故事都讲完了,就给儿子现编,往往那故事编得漏洞百出,儿子也听不出来,仍旧听得津津有味。想到这里,她笑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多少年过去了,儿子长大成人,展翅高飞了,而她也已走入暮年。⑫正这样东想西想,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来。母亲就像个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以迅疾的速度按下接听键,高兴地叫着儿子的小名:“小暄啊,吃过饭了吗?”⑬儿子有些奇怪:“妈,你今天怎么接电话这么快,我刚拨通你就接了。”⑭“那是赶巧了。”母亲笑盈盈地说,手中的手机好像会变魔术似的,让她顷刻间眉开眼笑,满脸的皱褶一下子绽放开来。⑮两人在电话里聊了些家常,母亲就催促儿子赶紧挂电话,说今天忙活一天了,早点体息,注意身体。⑯挂了电话,母亲才觉轻松了许多,不用再惦记着接电话的事,她回到客厅打开灯,打开电视。电视剧正插播广告,母亲躺在沙发上,听着电视里的声音,有些犯困,眼睛渐渐闭上了。在进入梦乡前,她心里迷迷糊糊地想,明天要去买个新手机,不能误了电话……1.文章主要写了4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段落主要内容概括1—4事件1:手机出现故障,母亲懊恼5—8事件2:9—11事件3:阳台怀旧,母亲感慨时光匆匆12—16事件4:2.“母亲把手机摆在饭桌上,边吃饭,边盯着手机”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母亲手机静音了,为什么不主动给儿子打电话?4.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5.选文⑦、⑧两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13、(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最后一次演讲(节选)闻一多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來!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③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缺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今天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做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缺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地鼓掌)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⑤你们杀死一个李公补,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者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地鼓掌)⑥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地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⑦“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⑧反动派挑拨离问,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署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⑨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⑩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1.文中从哪些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2.阅读第5段,画横线处句子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光明”和“打破这个黑暗”的含义各是什么?3.请结合演讲词的特点,试着分析第②段的语言特色。(从修辞,句式及人称角度进行分析)三、写作。(50分)14、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请以“,真有意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二:智能化的方向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将走进我们的生活。设想你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个智能机器人礼物,和它相处,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请合理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想象文。要求:(1)请补充完整或自拟题目,将其书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析】

A.没有语病。B.缺少成分,可在句尾加上“……的道路”。C.搭配不当,可删去“与欢呼声”。D.“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2、D【解析】

A.振耳欲聋-震耳欲聋;B.沙砾-砂砾;轻歌慢舞-轻歌曼舞;C.浮燥-浮躁;故选D。3、D【解析】

A项语序不当,将“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交换位置;B项缺少宾语,句末加上“挑战”或“问题”;C项缺少主语,在“愿”前面加上“我们”。4、C【解析】

A: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B:心理学——哲学。D:“许多闲人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必定要闲”——“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故选C。5、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默默无闻”比喻人或事物没有名气,句中指人们不知道海啸的来临,不合语境;B.正确;C.“指日可待”是不久就可以实现的意思,与前面的“多年“相矛盾;D.“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句中指的是不加标点符号,该成语使用不当。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6、C【解析】试题分析: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贬义词。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7、B【解析】

A.成分残缺,在“一体”后加“的企业”;C.搭配不当,“闪耀”与“观点”搭配不当,“观点”改为“光芒”;D.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由于……诱发的”杂糅,改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或“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故选B。8、D【解析】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能形容“明亮的路灯”。使用对象错误。故选D。9、(1)颇jǐng(2)AB(3)道理论证读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需要注意“颇”的字形,这是一个易错字,要重点识记。(2)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区分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选择。“代替”意思是以甲换乙,起乙的作用。“代表”意思是人或事物表示某种意义或象征某种概念。据此判断一空应为A“代替”。“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悟”:领会;理解。据此判断二空应为B“领悟”。(3)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文中引用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名言,这是道理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的观点。10、(1)俄顷风定云墨色(2)胡为乎中露(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5)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俄顷、撼、坻、屿、嵁”等字词容易写错。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二、阅读理解。(42分)11、(1)国际人十推荐童增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2)权益的运动(3)传扬控诉【解析】

(1)为新闻拟写标题,标题是新闻最核心部分,拟写时要紧扣导语“具有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提名资格的一些国际人士,日前推荐中国人童增为今年该奖的候选人。”,抽取关键要素谁:国际人士;干什么:推荐中国人童增为今年该奖的候选人。据此概括。(2)【A】处画线句子缺少“发起”的对象,即宾语,故“权益”后面应补上“的运动”作宾语。(3)【B】处画线句子“传扬”与“苦难”不能搭配,“传扬”应改为“控诉”。12、1.事件2:紧盯手机,母亲心烦意乱事件4:接到电话,母亲心情轻松2.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母亲担心接不到儿子电话的紧张状态,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爱和牵挂。3.儿子工作忙,有时晚上还加班,她怕打电话耽误他正事。从侧面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疼爱。4.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慈母,她时时牵挂自己的孩子,却很少主动打电话,怕耽误儿子正事。她也是一位孤独寂寞的老人,儿子的电话成了她晚年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作者隐晦地表达了对老年群体的同情关注。5.对比。通过往日和今日的对比,突出母亲焦灼和懊恼的心态,表达出母亲对接到儿子电话的期待,表现母子间的深情。【解析】1.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文章叙写的是母亲接听儿子电话的故事,其具体内容依次叙写了:母亲的手机出现故障,心里非常懊恼;晚饭时候,两眼紧盯手机,生怕错过儿子的电话,导致心烦意乱;在阳台上,面对小雨回顾往事,感慨时光的流逝;最后叙写母亲接了儿子的电话,心情轻松,恢复了平日生活。据此仿照给出的事例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母亲把手机摆在饭桌上,边吃饭,边盯着手机”中的“盯着”,是集中视力看着,不放松。通过这一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等待儿子电话时的紧张状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虽然想念他,挂念他,但她很少打电话。儿子工作忙,有时晚上还加班,她怕打电话耽误他正事”这句话来概括作答。4.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虽然想念他,挂念他,但她很少打电话。儿子工作忙,有时晚上还加班,她怕打电话耽误他正事”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牵挂儿子且善解人意的人;从“接儿子的电话,对她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了”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孤独寂寞的老人;从“两人在电话里聊了些家常,母亲就催促儿子赶紧挂电话,说今天忙活一天了,早点体息,注意身体”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深爱自己儿子的人。据此概括作答。5.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文章第7、8两段把母亲今天的情形与往日的做法进行对比,突出地表现了母亲今天因手机出现故障而担心接听不到儿子电话的焦躁的心态,从而表现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提示了文章的主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点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13、1.三方面: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②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③杀了人为推卸责任嫁祸于共产党。2.①表明反动派做垂死挣扎,斗争更残酷(比喻);②革命胜利;③推翻反动统治.3.答到任意两点即可满分。示例:①开始以设问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直指特务,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这帮凶恶残暴的敌人。突出演讲词针对性强、情感强烈的特点。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接着三个感叹句,短促有力,虎虎生威,直逼敌人,紧跟着一句厉声的斥问,大义凛然,势不可犯。增加演讲词的表达效果。③用第二人称表述(极大地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战斗力,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当面指着特务斥问,表达情感更强烈直接,打击力度更大。突出演讲词,第二人称的使用易激发听众情绪,发人深思。④“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层进式的语句愤然揭露敌人无理心虚,耍弄造谣诬蔑淆乱视听、嫁祸于人的卑劣伎俩。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感染力。⑤反复的修辞,连用三个“无耻”,怒斥敌人,并反衬出“李先生的光荣”“昆明人的光荣”,这些语句鲜明地表现演讲词的鼓动性,富有感染力。【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由文中第一段“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第二段“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概括作答。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是比喻,意思是:反动派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斗争壁之前更残酷、更疯狂。“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3.本题考查品析演讲语言的能力。议结合演讲词文体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1)从逻辑用词的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①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品析。②从限制词语的使用上品析。③从语言的逻辑上品析。(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性和生动的感情色彩。这是一篇演讲词,本文语言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第一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运用了感叹句式,揭露了敌人的虚伪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采用了反问句式,语气凌厉,强烈地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三、写作。(50分)14、(1)读书真有意思小时候我便有一个梦想--我要环游世界!但是梦想始终是梦想,在时间与家境上都得不到允许。自认为天资聪明的我找到了另一种帮我实现梦想的办法--书。看书其实很有意思呢?从我懂得“abcd”时候,我便开始阅读注音文物,一步一步了解各国文化,渐渐地,我不满足阅读此类书报。年龄稍长一点,我对四大名著开始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羡慕《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佩服《水浒传》里豪爽的梁山好汉,感叹《三国演义》其中既生瑜何生亮?悲哀着《红楼梦》里林黛玉与贾宝玉的错过而惋惜。再大些,我就看起了民间故事。《白蛇传》里许仙与白素贞的爱情人妖故事令人感动;《梁山伯与祝英台》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至死不渝的誓言,甚至到死也要化蝶缠绵翩飞;《牛郎织女》其间天河之隔却留恋不舍的爱人塑造七夕鹊桥情人节;《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凄美绝伦的人仙之恋使我泪下。直到现在,我还在书的世界中遨游,穿梭于古代与现代徘徊,气愤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的败落,叹息虞姬与项羽生离死别的爱情,惋惜乾隆时期鼎盛至衰落,怨恨日本人向中国侵略,从庐沟桥事变到南京大屠杀再至百团大战,死了多少革命烈士,鲜血洒战场,日本人的欺凌我们怎能忘怀?书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虽然我的梦想至今还未实现,但是我要读多的好书,充实我的知识。看书实在太有意思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