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师范大亚太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北京师范大亚太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北京师范大亚太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北京师范大亚太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北京师范大亚太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撺掇(cuānduo)漩祸(xuánwō)迁徒(xǐ)轻歌漫(màn)舞B.磅礴(pángbó)龟(jūn)裂彷徨(pánghuáng)挑拨(tiǎobō)离间C.缄(jiān)默蛮横(hèng)窈窕(yǎotiǎo)戛(jiá)然而止D.穹(qióng)顶懈怠(xièdài)推搡(sǎng)销声匿(nì)迹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D.即将在我市举行的第十三届省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到班里同学在篮球赛团结拼搏情景,使班主任很受感动。B.樊振东是一位中国很出色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C.议论文一般的写作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今年芒果收成将是几年来芒果收成最好的一年。4.(2分)文化积累——下列文学常识、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人,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C.《名人传》叙述了文学家罗曼·罗兰、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维克托出卖,被白匪给关了起来。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眺望tiào矗立chù龟裂jūn戛然而止jiáB.妩媚wǔ翌日yì虔诚qián草长莺飞zhǎnɡC.绚丽xuàn缄默jiān褶皱zhě强词夺理qiánɡD.斡旋wò砂砾lì撺掇cuān挑拨离间jiàn6.(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自新丰城往西北,出殇阳关,便是一望无际的荒原,鹰翔千里,草长莺飞,举目皆是颓败的景象。B.当音乐声戛然而止的时候,音乐大厅出奇的寂静,接着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C.一些老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银幕上下名副其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即使生活有困难,也不在金钱面前缴械投降。D.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7.(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2019年中国国际数博会六盘水分会场活动于5月25日上午在六盘水市会展中心拉开帷幕。B.窑上水库与龙贵地水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绘成美妙绝伦、恰如仙境的六盘水瑶池景区。C.六盘水白雨竖洞有“世界第一竖洞”之称,其洞内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让人不知所措。D.2019凉都·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赛将于7月28日开赛,届时,各地运动爱好者将纷至沓来。8.(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大陆台湾两地血脉相连、亲如一家,不会受人挑拨离间。B.他的文章针对时弊,震耳欲聋,受到人们的好评。C.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如日中天,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D.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一大特产,因早春茶芽萌①(A.ménɡB.míng)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仿若红袍披树,故名“大红袍”。其条形壮硕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兼有红茶的甘chún②(A.醇B.淳)、绿茶的清香。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甲(A.精湛B.精美)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茶界泰斗陈椽老先生认为武夷岩茶乙(A.精彩绝伦B.无与伦比)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值得中国人民骄傲。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__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两首》)(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讲信修睦。(《<礼记>二则》)(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写洞庭湖的名联。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毕业赠言胡适诸位毕业同学: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_________________。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1.这篇演讲的中心是什么?2.本演讲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示全文思路:提出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希望与祝愿。3.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义。4.请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另外再补充一个恰当的同类事例。12、(16分)阅读《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一文,完成小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与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选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有删改)1.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3.请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13、(12分)阅读《洁身自好的莲花》,回答下面的问题。洁身自好的莲花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植物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1.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5.“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三、写作。(50分)14、在教室里,我们听一位位老师授课,学习知识,收获道理。是否有一些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沉淀在你的记忆里。请以“真喜欢这样的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可用A老师、B同学来称呼。②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析】

漩涡,迁徙,轻歌曼舞。故选A。2、D【解析】试题分析:A语义重复。去掉“停下脚步”或“驻足”。B动宾搭配不当。“开启”与“开辟”对调即可。C关联词搭配不当。把“但”改为“也”即可。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3、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缺主语,去掉“使”。B词语顺序颠倒,把“中国”放在“男子”前边。D词语赘余,去掉“芒果收成”。4、C【解析】

C.《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故选C。5、C【解析】

C.强词夺理qiǎng。故选C。6、B【解析】

A.“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与后文“颓败的景象”不符。C.“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与实际一致、相符合。应该改成“表里如一”。D.“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应该改为“振聋发聩”。故选B。7、C【解析】

A.帷幕:电影、话剧舞台上的大幕布。拉开帷幕:通常用在形容性语句中,表述事件开始。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D.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故选C。8、B【解析】

A.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污蔑、中伤的说法。使用恰当;B.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句子的意思是用文章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是指对思想的影响。所以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C.如日中天:好像中午时的太阳。比喻事物正在最兴盛的时候。使用恰当;D.自圆其说:意思是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使用恰当。故选B。【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9、(1①A②A(2)甲A乙B(3)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的美誉。【解析】

(1)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萌”不是取半边字的读音,读作“ménɡ”,“醇”酒味厚。“淳”意为质朴敦厚。应写作“甘醇”。(2)精湛:形容做工良好,极好。精美:精致而美好。“精湛”符合语境。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无与伦比”符合语境。(3)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美誉”。10、(1)蒹葭苍苍(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寂寞沙洲冷(4)浮云游子意(5)选贤与能(6)气蒸云泽梦波撼岳阳城【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蒹葭”“庇”“撼”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不要抛弃学问。2.论说学问的重要性指出怎样做学问3.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读书,不愿读书条件再好也没用。4.示例:鲁迅先生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他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终成一代大家。(凡能写珍惜时间成大器者均可。)【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演讲目的的理解。从文章的题目《毕业赠言》和文章第1段“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可知,这篇演讲词的演讲的中心是“不要抛弃学问”。2.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本文作者提出赠言——“不要抛弃学问”;接着,从“学问的重要性”和“怎样做学问”两全方面进行阐述,最后表达对学生的希望与祝愿。据此可概括填写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含义类问题,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语句“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中的“图书馆”不能只理解成现实生活中的图书馆,应该理解为“读书的条件”。整个句子的意思是:那些要等有了条件才肯读书的人,即使是有了条件也不肯读书,也就是说,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想办法创造条件读书,不愿意读书,条件再好也不愿意去读。据此理解概括作答。4.试题分析: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本题作答,补充的事例应该是“因珍惜时间,最后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的事例即可。答案是多元的。12、1.(1)举例论证(2)阅读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从而引起外在的改变2.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阅读伟力”的论述;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3.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4.曾有一段时问,学业考试复习让我忙碌不堪,心生抱怨,我读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书中福楼拜在忙碌中依然会捕捉生活之美,这种做法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懂得了“人可以忙碌却不可庸碌”的道理,在忙碌中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解析】1.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可知,“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列举了两个人的例子,以此来论证本段的论点,即中心句“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属于举例论证。2.本题考查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常常有: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论点,形式新颖,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第一段描述了照片中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引出文章论题“阅读伟力”及所要论述的论点“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且是运用了事实论据论证了此论点,以故事开头,形式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能力。作者的观点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标题即点明了作者的观点——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然后从“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等方面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最后得出一个关于阅读的明确的判断,即“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总括标题和结尾,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4.本题考查发散思维。要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阅读经历来谈。先结合文章找到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如“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等,然后结合选定的观点谈自己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如阅读了什么样的文章或哪一部名著,观念或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注意一定要切合观点,可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的形式。13、1.形象地点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答出两个要点,意思符合即可)2.叶面上的灰尘经雨水清洗能变得清洁干净。(意思符合即可)3.列数字作比较4.①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或: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②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5.使得叶面不沾水滴,保持清洁;能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不易生病。【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开头的作用。说明文开头的作用通常有: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文章开头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写起,表现了莲的高洁,很自然的引出说明对象“莲花的自洁功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答题时要注意题干里的提示语,题干中已经将范围圈定在第二段,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答成“莲花效应”的作用和功能等。选文第二段的结尾说“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这里我们只要分析清楚“这”指代的内容即可。根据“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一句可以看出莲的叶面上的灰尘经过雨水的冲刷变得清洁干净。据此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一句很明显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莲的自洁特点。4.此题考查的是对指代性词语所指代内容的理解能力。解题时首先感知文本内容,从文中提炼概括信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找出该词语指代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指代的内容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如果是某一段开头的句子,还要联系前一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首先把加点词所在的句子还原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1)句是一个第五段首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因此我们要锁定第四段,围绕“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等来作答即可。(2)句同样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首句,所以我们要联系第五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细读第五段可以找到“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该句概括了莲的自洁功能。据此作答。5.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细读第五段,我们可以搜集到:首先“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其次像莲花这样的植物,本来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由于自身的特点“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所以它不容易得病。三、写作。(50分)14、例文真喜欢这样的课“不对,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嗯,你们听听我的看法……”“对,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咱们向老师请教一下好不好?”……时光飞逝,一年的时光在这些激烈的讨论中快活地度过。我们学校小班化教学实行一年,我们这批“小白鼠”也充分体会到了它的优越性。记得那节别开生面的政治课,六个人一个小组围着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