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会上横眉怒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慷慨淋漓,振奋人心。B.班干部无论在工作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带动同学共同进步。C.鲁滨逊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地面对各种困难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知识渊博。2.(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B.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C.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D.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3.(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眶喧哗慢不经心销声匿迹B.妩媚驰聘自圆其说和颜悦色C.恭顺腑瞰风云变幻震耳欲聋D.浮躁襁褓川流不息天衣无缝4.(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陨石浮躁川流不息怒不可恶B.褪色赋予厉厉在目自圆其说C.指摘震撼名副其实阳奉阴违D.狡辨翰旋世外桃源销声匿迹5.(2分)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获茅盾文学奖。B.在弟弟孙少平的指引下,哥哥孙少安最终由赞助电视剧转变为重修村小学。C.田润生最后突破世俗的偏见和侯玉英结婚了。D.小说结尾孙少平拒绝脱离苦难矿工生活,回到大牙湾煤矿。6.(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lí)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líng)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B.我们拾(shè)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C.证据如此确凿,还能容他强(qiáng)词夺理,混淆黑白吗?D.春雨姑娘悄悄来到田圃,看到麦苗还躺在大地的襁褓(qiángbǎo)中熟睡,她温声细语地轻轻呼唤,终于唤醒了麦苗,唤醒了大地。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回答小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垂:悬挂B.志怪者也志:记载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D.去以六月息者也息:平息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 B.不知其几千里也C.水击三千里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B.本文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C.本文引用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一书,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D.本文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8、(3分)古诗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B.“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D.“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2.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9、(7分)古诗文默写。(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___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5)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摇晃的街市李春雷①十月下旬的一天,我到无锡访友,夜宿南长街上一家旅舍。②南长街,北倚长江,南偎太湖,东邻苏州,西接常州,漫长的时光里,这里是水陆驿站的并行交汇处,是长江太湖走廊的咽喉。③如果说江南是中华母亲的锦绣鲜衣,那么无锡就是一枚精致的纽扣,明亮地闪烁在胸前。而大运河呢,则是锦衣包裹着的身体内里的血脉,串通江南江北,融通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这,便是国家的大动脉,便是一统的大中华。④黄昏时分,友人邀我在街上一家餐馆相聚。虽是小小餐馆,却是黄酒世界。各种味道,琳琅满目,桂花酒、梅子酒、糯米酒、玫瑰酒,香雾熏熏,沁人心脾。还有几碟特色小菜,颇能勾引食欲,最鲜美者,乃太湖三白:白鱼、银鱼、白虾。这些天赋异禀、精灵稀奇的尤物啊,细嫩鲜异、引爆味蕾。它们在唇舌之间狂轰滥炸、叱咤风云之后,又一路旗开得胜、顺风顺水地占领了我的肠胃,转眼之间,似乎又回归原型,在我的周身血液里游泳,在我的神经末梢上蠕动。渐渐地,我的体内犹如太湖春潮,风起云涌,烟波浩淼,眼前更是氤氤氲氲,混混沌沌。此时,内心高筑的城堡悄然垮塌。我的意志,我的性情,不由自主地舞蹈,摇晃起来。⑤南北气候不同、文化不同、贫富不同。千百年来,本土人类酿造成了一种特有的体质、性格和气度,男人多精细,女人偏妩媚。音乐、美术、饮食、言谈、笑声,皆异于北,有一种糯米的黏,黄酒的甜,茉莉的香,越剧的软。北国出猛将,南方多才子,此之谓也;塞北苦旱地,江南温柔乡,良如是也。⑥餐后,街上散步,正是晚上七八点钟,夜幕四合,华灯璀璨,香风习习,丽人翩翩。脚下是光光黝黝的青石路面,两侧是灰灰白白的徽派建筑,街上飘浮着五彩缤纷的音乐。女人们永远是夜市的主角,一个个粉面妖娆,春风杨柳,手擎甜食,款款而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侧的杂货店铺,各自敞开门扉,花花绿绿、鲜鲜艳艳,仿佛扒开胸膛、把五脏六都摘了出来,一家茶馆的门内,静若禅院,两个古装女孩,在琴声渺渺中,对弈黑白,灯光雪亮,纤毫毕现,十指尖尖,宛若玉雕。⑦不知不觉走上清名桥。这是江南运河之上一座年龄最大的单孔石拱桥,通体石砌,不着寸铁。此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寄畅因主秦堰的两个儿子捐资。因兄弟俩的名字分别是太清、太宁,便各取一字,曰清宁桥。后来,因避道光皇帝名讳,改为清名桥。咸丰十年,太平军兴,桥毁;同治八年,原样重建,至今。⑧静默地站在桥上,抬头看,一轮明月高悬,仿佛宇宙的眼睛,黄酒的怂恿,街市的诱引,意念的迷乱,更使得我脚步摇晃,心旌摇晃。⑨于是,踩着摇晃的街市,顶着摇晃的天空,披着摇晃的晚风,听着摇晃的音乐,看着摇晃的人群,摇摇晃晃地走进旅舍,摇摇晃晃地迈进房间,摇摇晃晃地歪进床褥,进入摇摇晃晃的梦乡……(选自《人民政协报》2019年5月30日,有删改)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线索组织材料的?请写出有关地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2.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1)而大运河呢,则是锦衣包裹着的身体内里的血脉,串通江南江北,融通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从修辞的角度)(2)漸渐地,我的体内犹如太湖春潮,风起云涌,烟波浩淼,眼前更是氤氤氲氲,混混沌沌。(从词语或句式角度)3.从全文来看,文章第⑦段写清名桥修建始末有何作用?4.最后一段在文中意蕴丰富,试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饮茶的历史有多久(节选)陈博君说到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茶经》,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完整、最全面、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茶经》的作者、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则被世人誉为“茶圣”。《茶经》共分二卷十节,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以及茶之图等不同角度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不仅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阐述茶文化的论著,它将普通茶事升华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首开中国茶道先河。关于茶,陆羽在《茶经》中给出这样的定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我国,茶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演绎出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早在原始社会后期,茶叶就成为可交换的货物。战国时期,茶叶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如“谁谓茶(荼即茶)苦,其甘如荠”“采茶薪樗,食我农夫”等。我国最古的辞书——《尔雅》也涉及苦茶。古籍《周礼·地方篇》记载,当时设有掌管茶事的官员。如果说周有茗饮,那么到两汉,茶已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饮茶对佛教徒来说很有益:一是坐禅时可以提神,使人彻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借以摒绝尘念。王褒《僮约》中令“阳羡买茶”之事,《雨山墨谈》中赵飞燕赐茶的记载,都说明茶在贵族间已渐趋普及。西汉年间,湖南就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即“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这不仅表明西汉时湖南等地已产茶,而且说明茶开始受到特别重视,尤其是它的药用价值。东汉著名医药家华佗的《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由此说明吃茶可增进思维。茶与社会生活、与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伴随茶叶生产的发展和饮茶的普及,茶学蓬勃兴起,茶学兴起的反馈,又使得茶叶生产更快地向前发展。自魏晋南北朝起,敬茶礼仪逐渐深入民间。据史料记载,当时,市场上已出现蜀妪卖茶之事。这说明,茶已向民间发展。到了南朝时,已形成“滂时浸俗,胜于国朝……以为此屋之饮”之势。传说隋文帝有头痛病,一位僧人献上治头痛的秘方:“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常服之有效。”隋文帝坚持饮茶,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纷纷采掇这种治病救人的茗草,饮茶之风蔓延开来。及至唐朝,茶叶更为昌盛。陆羽所著《茶经》将中国饮茶及茶文化推向高潮。唐代茶叶的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和普及发展,茶的加工和煮饮技艺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技艺。唐代茶饮的最大进步是茶的加工和煮茶技艺,其中在加工上,采用早在三国时期出现的即蒸青做饼的方法,从中加以改革完善。成书于8世纪的《封氏见闻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之物。当时,不仅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等,而且茶还成为文人墨客争相诵咏的重要题材。有统计说,在《全唐诗》中,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中谈及了茶。宋朝之后,开始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茶艺、茶俗更趋丰富。茶道大行,茶成为国饮,历久不衰。如今,虽早已进入现代社会,但茶俗在我国仍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一旦家中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依旧是必不可少的。为客人沏上一杯香茶,表达的是对来客的尊重和欢迎。敬茶、奉茶与喝茶中也有很多讲究。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文章中主要介绍了茶的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功用。(2)饮茶的历史主要经历了“周朝成为茗饮”“______”“______”“______”“宋朝之后成为国饮”五个阶段。2.文章第一句话连用了三个“最”,有什么作用?3.文章多出运用了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具体分析其作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对《名人传》中人物的描述,请将匹配的人物序号填在括号内。①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追求完美,夜以继日地工作;堕入偏执的癖性中;只以极少的食物维持生活;受尽教会压迫,贫病交加,却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______)②他出身贫寒,十三岁辍学,十七岁挑起家庭重担,二十五岁耳朵开始失聪,之后爱情受挫。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他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获得成功。(______)③他“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______)A.托尔斯泰B.米开朗琪罗C.贝多芬(3)下面关于《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A.孙少安是一个心底善良,善于思考,敢于奋斗的农村青年,他想通过自己拼命的劳动来摆脱贫困,脱离苦难,让一家人能填饱肚皮,过上安适的生活。B.贺秀莲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受到现代思想的熏陶,从小在农村劳动中长大,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C.孙少平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农民的儿子,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生的阶层,追求更广阔的生活夭地和更丰富的精神需求。D.田润叶出生于干部家庭,从小生活在城市,她继承了父辈们善良的品质,接受了现代文明的陶冶,性格中充溢着生命的力量,身上透着一股现代生机。13、(5分)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古典诗词内容凝练,语义丰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你所在班级开展了“走进汉字”和“漫步诗苑”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汉字起源)“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选取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理由是。(诗苑漫步)请写出一句含有“采”字的诗句,并说说诗句中的“采”字的含义,并说说包含着怎样的情味。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按要求作文请以“请让我生活在这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析】

A.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B.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语境使用错误。D.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故选C。2、A【解析】

B.“四书”是特殊称谓,把书名号改为引号即可。C.“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属于设问,要把“呢”后的句号改为问号。D.“无所畏惧”与“无可指摘”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即可。故选A。3、D【解析】

A.慢—漫;B.聘—骋;C.腑—俯。故选D。4、C【解析】

A.怒不可恶-遏;B.厉厉在目-历历;C.正确;D.狡辨-辩;翰旋-斡;故选C。5、C【解析】

C.侯玉英——郝红梅。故选C。6、B【解析】

A.棱角(líng)-(lénɡ);C.强(qiáng)词夺理-(qiǎnɡ);D.襁褓(qiángbǎo)-(qiǎnɡbǎo)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D2.A3.C【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D.“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息”是“气息,指风”,不是“平息”的意思。故答案为D。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与掌握。“通假”就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A.“北冥有鱼”中的“冥”通“溟”,“海”的意思。故答案为A。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庄子在文章中假借所谓《齐谐》的话,并加以发挥,对于鹏飞刺天的情景,又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描写,说明鹏的飞行之异,既表现了其“真实”,又极力渲染了鹏迁徙时的恢宏的气势,营造了雄奇阔大的境界。所以,C项所说的“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点睛】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8、1.D2.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解析】1.D.有误。“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意思是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写出词人的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0-9]{1,}.(9分)[0-9]{1,}.(9分)[0-9]{1,}.(9分)9、(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2)所谓伊人(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半匹红绡一丈绫(5)潭影空人心(6)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解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庇”“绡”“绫”等字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以“我”的游踪为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亦可),旅馆——餐馆——街上——清名桥——旅馆(答出餐馆——街上——清名桥亦可)。2.(1)运用比喻,将大运河比作身体里的血液,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运河的珍贵,同时也将大运河贯穿南北,一统中华,在融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性突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大运河的赞美之情。(2)示例一:运用叠词,将作者食用细嫩鲜异、引爆味蕾的太湖三白后那种畅快、享受、回味无穷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令人如临其境,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表达了作者对太湖三白的赞美之情。示例二:长短句结合,以短句为主,并与长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将作者食用细嫩鲜异、引爆味蕾的太湖三白后那种畅快、享受、回味无穷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答多用四字短语,让文章典雅优美或典雅生动亦可)3.清名桥是捐资而建,不仅赞扬了古人行善的美德,也增添了无锡南长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浓浓的传统文化色彩。4.结构:点题;首尾呼应。内容:总结全文,将作者在无锡南长街的所见所闻所感全方位的展现了出来。不仅写出了无锡南长街景色宜人,菜肴迷人,黄酒醉人,还将自己沉醉于无锡南长街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淋漓尽致的通过“摇晃”一词展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无锡南长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1.考查文章的线索并写出有关地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看看全文是围绕着什么组织材料的;第二问要找到关键词句。如线索为“我”的游踪。标志性词语可直接提取第1段的“旅舍”,第4段的“餐馆”,第6段的“街上”,第7段的“清名桥”,第9段的“旅舍”。2.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和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1)“而大运河呢,则是锦衣包裹着的身体内里的血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运河的珍贵,突出了大运在融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答出对大运河的赞美。(2)“氤氤氲氲,混混沌沌”运用叠词手法,淋漓尽致的展现出食用太湖三白后的畅快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太湖三白的赞美之情。同时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当然也可从长短句结合、四字短语的使用等角度赏析。注意在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手法对抒发作者情感的意义。3.考查语段的作用。具体考查文章第7段写清名桥修建始末的作用。读懂第7段大意后,再结合全文的内容或中心思考其作用。“此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寄畅因主秦堰的两个儿子捐资”表现了古人行善的美德。“因兄弟俩的名字分别是太清、太宁,便各取一字,曰清宁桥”等句增添了文化内涵。由此突出了对无锡南长街赞美的主题。4.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点明中心的作用。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即作者通过对无锡南长街景色宜人、菜肴迷人、黄酒醉人、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描写或叙述,赞美了无锡南长街的无穷魅力。11、1.(1)饮用药用文化礼仪(2)两汉时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到隋朝,茶逐渐深入民间唐朝茶业更为昌盛2.“最”字表示程度,连用三个“最”字强调说明了《茶经》在茶类专著中的地位之高及其重要性。3.示例:文章中引用东汉华佗的《食论》中的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来说明两汉时期茶尤其是它的药用价值开始受到特别重视,使说明更具体、更充实,更有说服力。【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1)分析文章内容第五至十一段的内容可知,文章主要介绍了茶的饮用、药用、文化礼仪三个方面的功用。(2)根据第五、七、九段的内容,提炼有关饮茶的历史的相关文字,可知饮茶的历史主要经历了“周朝成为茗饮”“两汉时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到隋朝,茶逐渐深入民间”“唐朝茶业更为昌盛”“宋朝之后成为国饮”五个阶段。2.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最”,表示程度,文章第一句话连用三个“最”字强调说明了《茶经》在茶类专著中的地位很高。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辨析说明方法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例如第5段引用东汉华佗的《食论》中的记载,有力地说明了两汉时期茶尤其是它的药用价值开始受到特别重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炼”字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推残等磨炼。(2)①B②C③A(3)D【解析】

(1)赏析标题,赏析标题可以从修辞、句式、关键词、标题的作用等角度进行。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修辞);“炼”字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推残等磨炼(抓关键词)。(2)《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由①句中“受尽教会压迫,贫病交加”可知是米开朗琪罗;由②句中“二十五岁耳朵开始失聪”“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可知是贝多芬;而③句中“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小眼睛”“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正是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3)田润叶是生在农村,养在县城,而非从小生活在城市。故选D。【点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13、【汉字起源】本意:①摘理由: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漫步诗苑】示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本句中的“采”包含的情味是自由愉悦或天真美好。示例: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本句中的“采”包含的情味是婉曲动人;思念远人;情意恳切。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本句中的“采”包含的情味是悠闲自在;回归自然;向往自由。【解析】

(1)考查汉字字形的理解。“采”字的上部分是手的变形,下部分是木,所以可以理解为用手在采摘东西;(2)考查诗词默写及关键字的理解。根据题意,写出与“采”有关的诗句,并理解诗句中“采”的含义。如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一句中的“采”包含的情味是自由愉悦或者天真美好。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参考例文请让我生活在这一刻“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地边的刹那火焰……惊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