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之《山行》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已经明确了预习的基本任务,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开始进行定向预习。教师设计预习要求,课前学生根据要求,已完成以下预习:1.了解杜牧,知道“大杜”、“小杜”分别指的谁;2.自读《山行》,学习本诗中两个生字“径”、“霜”,做到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3.有节奏的朗读古诗,在疑问处做上标记;4.思考这首诗写的哪个季节,找出相关依据。根据文本特点,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是:1.学生对“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理解;2.学生不善于品读文字,很难品文字中所传达的作者的感情。二、教学课题《古诗二首》之《山行》三、教材分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林秋色图。这首诗不同于一般文人对秋悲凉、萧索的描绘,诗人把“霜”这一物象与枫叶放在一起,形成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客观的景带着诗人主观的情——“寒山”带着凉意,“石径”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可见山行不容易;白云飘浮处有几户“人家”,暗含那是诗人借宿歇息之处;“枫林晚”是夕阳下的枫林景色,说明天色已晚,诗人更应继续赶路,为何“停车”,一个“爱”字道出因由,“坐”当“因为”讲;前三句都为第四句做铺垫,“霜叶红于二月花”突显秋日山林的生机勃勃。“于”是“比”的意思,“霜叶”比二月花还要红艳,不仅仅说明枫叶色彩的鲜艳,更突出枫叶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这是一首秋的赞歌,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本诗有教学价值的内容是:1.解释重点词语,理解诗义,诵读诗文。2.由诗举象,透过文本,在脑中形成山林秋景图。3.由“爱”入情,体味秋之赞歌、诗人情怀。4.感受不同的秋(“秋”之凄凉),抒发个人感受。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正确、有节奏、充满感情的诵读《山行》,理解“坐”的意思。2.在读中,感受秋日山林的美景,在脑中勾勒出山林秋景图,并用自己的话作介绍。3.在读中,感受秋日山林的生机勃勃和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4.感受秋可以带给人不同感受,写一写秋带给自己的感觉。重点:感受秋日美景,用自己的话介绍山林秋景图。难点:品读“霜叶红于二月花”,感受诗情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本课学习需要,在教学中以诵读引领学生感悟诗境,感受诗情,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创作中品味诗文,并辅以必要的电教手段,让学生在读中赏景,在读中感受秋日山林的生机勃勃,感受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示学习内容,板书课题。2、从诗题你知道了什么?3、这首诗的作者是——,关于杜牧你有哪些了解?二、初读正音,把握节奏,读出味道1、请学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读的字正腔圆;第二遍注意停顿,把诗读的有节奏。2、指名朗读。(1)读准字音,注意诗中两个生字的读音(2)有节奏的读诗,指出停顿4-3(3)读出诗的味道:2、学生读诗(1)一生读诗,指出生字“径”、“霜”;再指名读诗,说出“径”的意思,给“径”组词。(2)一生读诗,学生试着说一说停顿处,并在书中标示;指名读、齐读。a.你从哪一句、哪一个字读出了诗人的感情?(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爱)b.诗人爱什么?c.你从哪里看出了诗人爱“枫林晚”?d.诗人因为爱“枫林晚”才停下了车,哪个字是“因为”的意思?(3)读诗句,读出喜欢、喜爱之情。从停下车体会作者非常喜欢枫林晚景,理解“坐”的意思,并写在书上。三、品读古诗,举象悟情,整体诠释。1、勾勒诗中画面。要求学生默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的哪个季节?找出相关依据。看课文插图,思考画面中景色。根据学生回答PPT呈现: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从“寒山、石径斜”感受山路绵长,路途遥远;从“白云生处”、“人家”体会作者要继续赶路,才能借宿休息;从“枫林晚”感受作者喜爱之情;从最后一句感受秋天山林的生机勃勃,从红“于”感受枫叶色彩红艳,经得起风霜的考验,表露诗人内心世界。2、由景感受诗情你能用一个词或者几个词说一说诗中的某一景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在学生谈到最后一句时,板书:霜叶红于二月花)理解“于”是“比”的意思,思考能不能把“霜叶红于二月花”改成“霜叶红如二月花”?3、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义。a.让我们一路与诗人同行,轻吟古诗——b.一路走来,你看到了什么?(说诗义)(1)齐读古诗(2)用自己的话介绍山林秋景四、吟诵“爱”情,感受“悲”情,抒发感情。1、读诗,感受“爱”情。学生在古琴曲《山行》中吟诵古诗2、师:小杜的《山行》是一首秋的赞歌,透着诗人对秋景的喜爱。大杜也写过秋的诗句,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你体会的还是喜爱之情吗?你读出了什么情?体会“秋”的悲情,从“无边落木萧萧下”谈自己读出读出的感情。3、秋天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的,请用上这样的句式写一写:秋天是……,你瞧,……。4、读诗,结束新课。板书设计:山行
霜叶红于二月花爱七、教学反思《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几点: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网储能项目安全性评估方案
- 四氯化硅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xx经济开发区综合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磷酸铁锂电池再生材料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乡镇民宿出租合同协议
- 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目标构建
- 买卖二手铲车协议合同
- 无纸化展览展示技术方案
- 三方工厂协议合同范本
- vi设计系统合同范本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参考资深同传
- 多功能注氧仪说明书课件
- 科隆电磁流量计培训课件
- 全集举一反三课件奥数五年级(数学)
-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实务
- 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三版)第01章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高中美术《初心与使命 时代的美术担当》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