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全国获奖_第1页
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全国获奖_第2页
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全国获奖_第3页
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全国获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谢芳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张陌生的面孔,紧张吗?(紧张)放轻松,先来和在座的老师们打声招呼:老师们好!为了给这些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课上你打算怎样好好表现呢?(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那好,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上课!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图片(跨鸭绿江支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教师解说:1950年10月25日,中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出示图片(与朝鲜人民分别的场面)教师解说:1958年3月15日,朝鲜人民在车站含泪送别踏上列车即将回国的志愿军战士,志愿军也挥手告别,彼此的嘴里深情地喊着:再见了,亲人!(指名说,全班齐读)教师相机板书。二提出质疑,教师归纳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再见了,亲人》,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我质疑:预习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师:现在将你的疑惑在小组内读一读,由组长负责整理,归纳。2、小组汇报问题预设1、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把朝鲜叫“亲爱的土地”?预设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预设3、小金花的妈妈死了他都没有流泪,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这一天,她为什么落泪了呢?预设4:、赞扬了中朝两国怎样的友谊?预设5、“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三合作、交流、探究、点拨、展示师: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值得我们探讨。但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现在就让我们发挥小组的力量来攻克一个个难关,有信心吗?(小组合作解惑)小组汇报:(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小组一:我代表我们小组来解答第二个问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因为在抗战中,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付出了很多。比方说: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补衣服,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累的昏倒在路旁,为就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这不是亲人是什么?又如:小金花的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与敌人同归于尽。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双腿。这些都能看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师:发生在大娘、小金花、大嫂身上的故事有力的说明了这就是亲人!对于这个问题别的组还有不同的见解吗?小组二:(补充)我们组认为,出了三个故事以外,临行前志愿军对朝鲜人民所说的话(劝慰)也能看出他们是亲人。比如: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再如: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记您。(生作具体的分析)师:一句句温暖心窝的话,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到他们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这个问题还有需要补充的嘛?小组三:我们组认为前三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也能看出他们是亲人。(生读后进行简单说明)师: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关,其他的问题那个小组能解决?接着汇报。小组四:我们组解决的是第3个问题。小金花落泪是因为志愿军战士要离开朝鲜返回自己的祖国了,小金花依依不舍,对志愿军叔叔充满了爱。小组五:我们小组解答的是“为什么说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志愿军战士在朝鲜这片土地上抗战了8年,8年里,有无数个战友将自己的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有许许多多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默默的奉献着,这片土地记录着他们和朝鲜人民的点点滴滴,对这片土地有了眷恋之情。小组六:解答第5个问题。中朝两国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师: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此刻战士们登上了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亲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发出了喊声――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课件出示)师:列车开始启动,紧紧拉着的手松开了,列车前行,亲人向后退去。战士们多想再看他们一眼呀!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生: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课件出示)师: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战士们只好挥手,大声呼喊着――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课件出示)师:我们亲眼见证了他们分别时的场景,最后一个问题你解决了吗?师: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度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么不感动天地?怎能不令人牵肠挂肚?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看到列车已启动,汽笛已长鸣,志愿者只能满含泪水挥着手深情地呼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课件出示)四当堂检测、课后作业1、文中用深情的语言,鲜明的事例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临行前对朝鲜人民的所说的话,如果时间定格,作为朝鲜人民,他们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笔,写一些吧!2、收集有关抗美援朝中出现的感人小故事,开个英雄故事会。我们的课已接近尾声,同学们起立,向在座的老师们道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下课!板书设计:学生质疑问题:学生质疑问题:预设1、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把朝鲜叫“亲爱的土地”?预设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预设3、小金花的妈妈死了他都没有流泪,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这一天,她为什么落泪了呢?预设4:、赞扬了中朝两国怎样的友谊?预设5、“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14再见了,亲人不是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朝鲜人民志愿军课后点评:《再见了,亲人》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符合我校高年级组的课改模式,“预案+143”模式即:根据预案自主学习(课下完成)——学生质疑,提出问题(5分钟)——合作、交流、探究、点拨、展示(20分钟)——达标测试(15分钟)。“143”中的“1”含有两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图片(跨鸭绿江支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与朝鲜人民分别的场面)加上教师的解说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再见了,亲人》。简短精炼的开头把学生带到了朝鲜车站二提出质疑,教师归纳。此环节每个学生提出的疑惑我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整合,因为学生的问题有很多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是有很多种问法,组长整理归纳后,便于找到一些学生关注的、共性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解决。教师再给据每个小组的问题当堂进行整合。“143”中的“4”也就是:三合作、交流、探究、点拨、展示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成员针对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边讨论边在书中圈画,做上记号。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巡视、点拨。讨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汇报问题的时候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由组长部署汇报问题的同学,或是小组内成员人人发言,这样一来,给每个同学展示的机会。“143”中的这个模式的呈现就是要改变全体教师的旧观念,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培养学生良好地习惯入手,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会学习的教学目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