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脱脂棉、滤纸、蚕丝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完全水解能得到葡萄糖

C.汽油车在行驶过程中,热能首先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再转化为动能

D.嫦娥5号上携带的“高科技国旗”是以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的复合材料

2.CO?与NE可应用于工业合成尿素[CO(NH2)2]。下列相关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的电子式:H'H

B.CO(NH2)2的结构简式:

H,N-

C.CO2的结构式:O-C—O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02+2NH3=CO(NH2)2+2H2

3.LDFCB是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

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如图),丫的最外

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Z的沸点最高

B.W、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原子半径:Z<Y<X<W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分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三种情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F>0>N>S

4s3d

B.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TfjlIITtITirtT]

C.SO/的中心原子为sp2杂化

D.白磷晶体为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5.下列装置或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A.证明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电(\化学平衡的影响

W制备少量含NaClO的消毒液

液有色房探究铁的析氢腐蚀

浸泡NaCI溶

精的铁钉

6.一种铁的氧化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糖翱,。

A.该晶体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

B.该物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为Fe2()3

C.与。2-紧邻且等距离的。2-数目为4

D.一个该晶胞中所含离子总数为8

7.某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两个反应并达到平衡

①C()2(g)+3H2(g)=CH30H(g)+H2O(g)△H1=-49.5kJ.moL

1

@CO2(g)+H2(g)=CO(g)+H2O(g)AH2=+40.9kJ-mo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增大压强,反应②平衡不发生移动

B.升高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C.通入电,则CO2转化率升高

D.反应②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S>0

第2页,共24页

8.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结构简式如图)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

B.该分子中碳原子只存在sp2一种杂化方式

C.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3溶液反应

D.1mol该物质与漠水反应,最多消耗5moiB「2

9.碳酸二甲酯KCH30)2C0]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电化学合成碳

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加入两极的物质均是常温常压下的物质)。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石*1极质子交换膜石用2极

A.石墨1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B.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和阳极消耗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C.石墨1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H30H+C0-2e-=(CH3O)2CO+2H

D.H+由石墨1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2极移动

10.下列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

A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

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向黄色的Fe(NC>3)3溶液中滴加氢碘

3+

B溶液变为紫红色氧化性:Fe>12

将S02气体通入稀硫酸酸化的KMnOq溶液的颜色褪

CSO2具有还原性

KMn()4溶液中去

室温下分别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CH3coONa对应的pH

D酸性:次氯酸〉醋酸

度的NaCIO、CH3coONa溶液试纸颜色深

A.AB.BC.CD.D

11.反应CO(g)+2H2(g);CH30H(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为探究温度、CO2等因

素对该反应的影响,进行了4组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序号1234

反应温度/汽225235225235

CO3.03.02.82.8

反应前气体的物质的量/molco2000.20.2

7.07.07.07.0

H2

平衡时CH30H的体积分数/%4.98.836.550.7

A.对于上述反应,235久比225。(:更有利

B.少量CO?能提高平衡时CH30H的体积分数

C.当容器中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D.CH30H含量增大的原因是CO2起了催化作用

12.过氧化钙(Cao?)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实验室

常用CaC03为原料制备过氧化钙,流程如下:CaC'O.一二;,•滤液氨水学水过呼涤

白色结晶(Ca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钙可与酸反应,属于碱性氧化物

B.逐滴加入稀盐酸后,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CO2

C.生成Cao?的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

第4页,共24页

D.产品依次用蒸储水、无水乙醇洗涤,其中乙醇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

的水分

13.水系钠离子电池有成本低、寿命长、环保等诸多优势,未来有望代替锂离子电池和

铅酸电池。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放电和充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照-,__

A.放电时,电极N上的电势低于电极M上的电势

B.放电时,若导线中流过2moiel理论上有2moiNa+移入M电极区

C.充电时,TiC>2光电极不参与该过程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2e-=写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相等的C^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

c(Na2cO3)<c(CH3COONa)

B.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储水②O.lmol•IT】盐

酸③O.Olmol-IT】氯化镁溶液④O.lmol•硝酸银溶液中Ag+的浓度:①>③>

②二④

+2

C.O.lmol.L的NaHA溶液,其pH=4,则c(HA-)>c(H)>c(H2A)>c(A-)

D.0.2mol•LT的Na2c2O4溶液与O.lmol•广】的NaHC2()4溶液等体积混合:

5c(Na+)=3[c(C20r)+c(HC2O;)+c(H2C2O4)]

15.在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二元弱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pC与溶液

pH的变化关系如图(pC=-lgx,x表示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B.pH=3时,溶液中c(C2。寸)=c(H2c2O4)>C(HC2OJ)

C.pH由0.8增大至U5.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nDc(Cz。;>c(H2c2。4)一in*1n—4.5

-―西前5——10x10

16.以银精矿(主要成分为AgzS)为原料采用“预氧化湿法提银”工艺流程如图。

KC1O,盐酸

Nu*),溶液N;H4.NaOH

胆精矿用银

漉液滤满

(1)N2H4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N原子核外有种不同的运动状

态的电子。

(2)“分离转化”时,加入KQC)3的目的是;若不力UKClOs,直接加氯化物,

依据反应Ag?S+2CrU2AgCl+S2-,(填“能”、“不能”)实现其较完

全转化,并说明理由:(己知:Ksp(Ag2S)=1.6x10-49,Ksp(AgCl)=2.0x

IO-】。)。为提高Ag2s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列举2条)

(3)“浸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4)“还原”时,2[Ag(SO3)2]-+N2H4+20H-=2AgI+4S01-+N2T+H2T

+2H2O,该反应中每有ImolN-H断裂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o

17.随着氮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日趋严重,如何消除大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

物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I.利用NG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中除去NO的主要反应如下:

4NH3(g)+6N0(g)#5N2(g)+6H2O(1)△H<0。

(1)如何提高NO的转化率(任意写出一种)。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n(NH3):n(NO)=1:3充入反应物,发生

上述反应。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第6页,共24页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有lmolN-H键断裂的同时,有ImolO-H键断裂

D.n(NH3):n(NO)保持不变

日式小。)保持不变

XS

(3)已知该反应速率v正=k正•C(NH3)-cy(NO),丫逆=卜逆•C(N2)-c°(H2O)(kiE.

k

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a:,则*=,y=

(4)某研究小组将4moiNH3、6moiNO和一定量的0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Ag?。催

化剂表面发生上述反应,N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从开始到5min末,温度由420K升高到58OK,该时段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

速率V(NH3)=。

②从图象可以看到,如果在有氧条件下,温度升高到580K之后,NO生成队的转

化率开始降低,其可能产生的原因是。

II.用尿素[(NH2)2C0]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NO和NO2不同配

比混合气通入尿素溶液中,总氮还原率与配比关系如图。

0.5I1.522.533.54

NO/NO2(V/Vt

⑸用尿素[(NH2)2C0]水溶液吸收体积比为1:1的NO和N02混合气,可将N元素

转变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产物中的非极性分子o

(6)随着NO和NO2配比的提高,总氮还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18.乳酸亚铁晶体[CH3cH(0H)C0012Fe•3H2。为288易溶于水,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剂,

可由乳酸[CH3cH(OH)COOH]与FeCC>3反应制得。

I.碳酸亚铁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C的名称是;实验操作如下:打开Ki、K2,加入适量稀硫酸,关

闭Ki,使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其目的是o

(2)接下来要使仪器C中的制备反应发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3)仪器C中混合物需要经过滤、洗涤得到FeCO3沉淀,那么洗涤FeC()3沉淀的方法

是。

U.乳酸亚铁的制备及铁元素含量的测定果

(4)向纯净FeCOs固体中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75T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滤,在

的条件下,经低温蒸发等操作后,获得乳酸亚铁晶体。

(5)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案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①甲同学通过酸性KMnO,溶液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所得纯度总是大于100%,

其原因可能是的影响造成的。(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改用碘量法测定铁元素的含量并计算样品纯度.称取2.880g

样品,灼烧至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取所有可溶物配成100mL溶液。吸取

20.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O.lOOmol-L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已知:I2+2s2。歹=S40j-+2I-)

当溶液,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3次,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平均用量为

19.60mL,则样品纯度为%。(保留1位小数)

尾气处理

NH.HC化解液

依力搅作嚣

第8页,共24页

19.药物颠茄酸酯(J)常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及溃疡病的辅助治疗,其合成路线如图。

HBr「NaOH水溶液-Cb

--------►<-__________AD.........-

电白(CgH,,Br)△(CKHI0O)CU.A

①新制Cu(OHhA

②取化

H2

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芳香煌B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ImolB充分燃烧可生成72g的水,

且反应1为加成反应,则B的化学名称为,X的分子式为o

(2)G-H的反应类型为o

(3)D的结构简式为,G的分子式为=

(4)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o

(5)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有种,写出其

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②能与FeC%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且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碳化硅是无机物,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

分子材料,故A错误;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脱脂棉、滤纸的主要成分均为纤

维素,完全水解能得到葡萄糖,故B错误;

C.汽油车在行驶过程中,化学能首先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D.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极大,因此国旗材料要求具有耐高低温、防静电等多

种特性,是以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的复合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A.碳化硅是无机物;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汽油车在行驶过程中,汽油燃烧化学能首先转化为热能;

D.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征性质的材料。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

大。

2.【答案】B

【解析】解:A.氨气属于共价化合物,N原子核外有1孤电子对,达到8电子结构,其

电子式为故A错误;

H

B.CO(NH2)2分子中c的化合价为+4,即与N、0原子共用4对电子对,其中一NH2只能

()

共用1对,则存在C=0键,所以CO(NH2)2的结构简式:],故B

€—NH,

正确;

C.C02是直线形分子,中心原子是C,结构式为0=C=0,故C错误;

D.C02与NH3生成[CO(NH2)2]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C>2+2NH3=

CO(NH2)2+H20,故D错误;

故选:Bo

第10页,共24页

A.N也分子中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B.CO(NH2)2分子中C的化合价为+4,结合碳四键分析其结构;

CIO2分子空间构型是直线形,中心原子为C;

D.C02与NH3合成尿素[C0(NH2)2]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原子守恒写出方程式。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结构式

及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即可解答,试题

侧重考查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3.【答案】C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B,X为C,丫为O,Z为F元素,

A.水分子间含氢键,且氢键数目比HF分子间多,则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丫的

沸点最高,故A错误;

B.W、Z形成的化合物为BF3,B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W>X>Y>Z,故C正确;

D.金刚石为共价晶体,Y、Z的单质可形成分子晶体,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对应

的单质不可能为金属晶体,故D错误;

故选:Co

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丫形成2个共价键,X形成4个

共价键,丫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则丫位于VIA族,X为C、丫为0;

Z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Z为F,W形成4个共价键且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W为

B,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即3+4+6+7=20,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化学键

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

难度不大。

4.【答案】A

【解析】解:A.一般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且N比

S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强,则电负性:F>O>N>S,故A正确;

B.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i°4s],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3d4s

C.SO歹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言=4,不含孤对电子,则中心原子为sp3杂化,故C

错误;

D.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内可能含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Ao

A.一般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

B.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SOV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产=4;

D.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本题考查电负性及微粒的空间构型,为高频考点,把握电负性的比较方法、分子杂化与

空间结构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A为解答的难点,题目

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应在小试管中,图中试剂的位置应互换,可对比

稳定性,故A错误;

B.只有温度不同,可研究温度对NO?、N2O4化学平衡的影响,故B正确;

C.应使饱和食盐水的下方生成氯气,上方生成氢气和NaOH,则应将电源正负极互换,

故C错误;

D.食盐水显中性,发生吸氧腐蚀,不能探究析氢腐蚀,故D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化学平衡、电解及电化

学腐蚀、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A由晶胞结构可知O原子的个数为1+12X;=4,Fe原子的个数为8X:+

6x2=4,化学式为FeO,不具有磁性,为黑色晶体,故A错误;

B.亚铁离子易被氧化,则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为FesO"故B错误:

C.以体心。2-看,与棱心。2-的距离最近,则与。2-紧邻且等距离的。2-数目为12,故C

错误;

D.FeO为离子化合物,阳离子数、阴离子数之和为离子总数,结合选项A可知一个该晶

胞中所含离子总数为8,故D正确;

第12页,共24页

故选:Do

A.由晶胞结构可知O原子的个数为1+12X;4,Fe原子的个数为8x16X;4;

B.亚铁离子易被氧化;

C.以体心-看,与棱心。2-的距离最近;

D.为离子化合物,阳离子数、阴离子数之和为离子总数。

本题考查晶胞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晶胞结构、原子占据的位置、亚铁离子的性质为

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7.【答案】A

【解析】解:A.增大压强,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HzO(g)的浓度增大,使反应②的平

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

B.反应②正向吸热,升高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通入也,反应①②均正向移动,则CO2转化率升高,故C正确;

D.反应②正向吸热、△H>0,反应②能够自发进行,则△H-T△S<0,即△S>祟>0,

故D正确;

故选:Ao

A.增大压强,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出0(8)的浓度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D.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H-T△S<0。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涉及反应自发进行条件的应用、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知

识,掌握理解化学平衡影响因素是解题关键,注意A选项是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A.由结构可知不对称,苯环上含6种H,则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

氯代物有6利打故A错误;

B.甲基、亚甲基上C为sp3杂化,苯环及双键上C为sp2杂化,故B错误;

C.含酯基,可水解生成竣酸,且水解产物均含酚-0H,则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3

溶液反应,故C正确;

D.酚-0H的邻对位与澳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则Imol该物

质与滨水反应,最多消耗4moiB「2,故D错误;

故选:Co

A.由结构可知不对称,苯环上含6种H;

B.甲基、亚甲基上C为sp3杂化;

C.含酯基,可水解生成较酸;

D.酚-0H的邻对位与滨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

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酯、竣酸、酚、烯烧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石墨1为阳极,石墨2为阴极,阳极与电源正极相接,

故A正确;

+

B.阳极反应为2cH30H+C0-2e-=(CH3O)2CO+2H,阴极电极反应为02+4e-+

+

4H=2H2O,根据电子守恒可得2cH3OH+2c0-4e-=2(CH3O)2CO+4H+,则阴极

和阳极消耗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

C.石墨1为阳极,甲醇和CO在阳极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阳极反应为2cH3OH+CO-

Ze-=(CH3O)2CO+2H+,故C正确;

D.石墨1为阳极,石墨2为阴极,电解池工作时,阳离子由阳极移向阴极,即H+由石墨

1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2极移动,故D正确;

故选:B„

该装置有外接电源,是电解池,由图可知。2得电子生成出0,则电极石墨2为阴极,与

电源负极相接,阳极产生的H+通过质子交换移向阴极,氧气在阴极得电子、与H+结合

生成水,阴极电极反应为Ch+4e-+4H+=2&0;电极石墨1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

接,甲醇和CO在阳极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阳极反应为2cH3OH+CO-2e-=

+

(CH3O)2CO+2H,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即

可解答,注意结合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A.常温下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

生,故A错误;

B.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可氧化碘离子,由操作和现象不能比较Fe3+、I2的氧化性,故

B错误;

第14页,共24页

C.二氧化硫可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NaClO溶液可使pH试纸褪色,应选pH计测定盐溶液的pH来比较对应酸的酸性,故

D错误;

故选:Co

A.常温下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

B.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可氧化碘离子;

C.二氧化硫可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

D.NaClO溶液可使pH试纸褪色。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A.根据1、2组数据或3、4组数据可知,温度升高,甲醇的体积分数增大,

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1、3组数据或2、4组数据可知,少量CO?能够大幅度提高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

数(即使CO投料还少了一点),故B正确;

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压强改变,所以压强不变时,即各组分物质的量不变,

总物质的量不变,总压强不变,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移动,即催化剂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或

产物的产率,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1、2组数据可知:CO和%的起始量相同时(均为3.0mol、7.0mol),225久和235汽

时的甲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9%和8.8%,或根据3、4组数据可知:CO、CO?、”的起

始量相同时(均为2.8mol、0.2mol、7.0mol),225冤和235久时的甲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6.5%和50.7%,即温度越高,更有利于甲醇的生成;

B.根据1、3组数据可知:少量CO?存在时,甲醛的体积分数由4.9%提高到36.5%,或根

据2、4组数据可知:少量CO?存在时,甲醇的体积分数由8.8%提高到50.7%,即少量CO2

能提高平衡时CH30H的体积分数;

C.抓住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压强改变,所以压强不变时,即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各

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移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读表的能力,通过表格,读出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

知识点本事难度不大,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

12.【答案】A

【解析】解:A.过氧化钙可与酸反应生成盐、氧气和水,而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

和水,可知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为防止二氧化碳与氨水反应,且防止盐酸过量,则逐滴加入稀盐酸后,将溶液煮沸的

作用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CO2,故B正确;

C.因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则生成CaO?的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故C正确;

D.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为CaOz,微溶于水,用蒸储水洗涤后,再用乙醇洗涤可除去晶体

表面的水分,且可防止固体溶解,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Ao

由流程可知,碳酸钙溶于盐酸后,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防

止二氧化碳与氨水反应,过滤后,滤液中加氨水、过氧化氢发生CaCh+2N%•也0+

H202=CaO2I+2NH4C1+2H2。,反应在冰浴下进行可防止过氧化氢分解,再过滤、

洗涤得到过氧化钙,可选乙醇洗涤除去水,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制备原理为解答的

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A.由图中可知,放电时为原电池,电极N为正极,电极M为负极,电极

N上的电势高于电极M上的电势,故A错误;

B.放电时为原电池,溶液中的Na+由负极M电极区移入正极N电极区,故B错误:

C.太阳光照下TiC)2光电极能使电池充电,TiC)2光电极反应为3r-2e-=I3,即TiO?光

电极参与充电过程,故C错误;

D.在充电时,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由图可知,阳极电极反应为3「-2e-=I3.

故D正确;

故选:D。

A.由图中信息可知,放电时为原电池,电极N为正极,电极M为负极;

B.放电时为原电池,阳离子Na+移向正极;

C.由图可知,太阳光照下Ti()2光电极能使电池充电,「7g;

D.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为解答

第16页,共24页

关键,注意掌握电极的判断方法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题目难度中等。

14.【答案】A

【解析】解:A.NaOH为强碱,碳酸钠、醋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且碳酸根离子比醋酸

根离子水解程度大,等浓度时NaOH的溶液的pH最大、CHsCOONa溶液的pH最小,则

常温下,pH相等的C^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Na2CO3)<

c(CH3COONa),故A正确;

B.加硝酸银可增大银离子浓度,加氯离子可使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导致银离子浓度减小,

则溶液中Ag+的浓度:©>@>@>(3),故B错误;

C.NaHA溶液的pH=4,可知HA-的电离大于其水解,则存在c(HA-)>c(H+)>

2

c(A-)>C(H2A),故C错误;

D.0.2mol-L的Na2c2O4溶液与O.lmol•L的NaHCz()4溶液等体积混合,由物料守恒可

知存在3c(Na+)=5[c(C20i-)+c(HC2Oj)+c(H2C2O4)],故D错误;

故选:Ao

A.等浓度时NaOH的溶液的pH最大、CH3coONa溶液的pH最小;

B.加硝酸银可增大银离子浓度,加氯离子可使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导致银离子浓度减小;

C.NaHA溶液的pH=4,可知HA-的电离大于其水解;

D.结合物料守恒判断。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比较,为高频考点,把握电离与水解、溶解平衡移动、盐类水解、

物料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

难度不大。

15.【答案】B

【解析】解:A.a点C(HC20£)=c(H2c2O4)时,H2c2O4的1=c(H+)==ICT。%

故A正确;

B.pC越大,其浓度越小,由图可知,pH=3时,C(HC2OJ)>c(C20i-)=c(H2C204),

故B错误;

C.c(HC2。1)=c(C2。%一)时,=c(H+)=10-5.3,He?。1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

液呈酸性,酸抑制水电离,酸中c(H+)越小,水电离程度越大,pH由0.8增大到5.3的过

程中,溶液中c(H+)逐渐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C正确;

lp,,c(C2Oi-)c(H2C2O4)=C(C2OV)<(HZC2O4)工丝虫=幽

D.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22

人」C(HC2OJ)—C(HC2OJ)C(H+)-Kal

普=1.0X10-45,故D正确;

故选:Bo

液的pH越小,溶液中c(H2c2。4)越大,其pC越小;pH越大,溶液中c(CzOr)越大,其

pC越小,由图可知,I表示HC2。1的pC与pH关系、HI表示CzOj-的pC与pH关系、II

表示H2c2O4的PC与pH关系;

A.C(HC2OJ)=c(H2c2O4)时,H2c2O4的Kai=c(H+)=10-PH;

B.pC越大,其浓度越小;

C.C(HC2。1)=。仁2。厂)时,Ka2=c(H+)=10-53,HC2OZ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

液呈酸性,酸抑制水电离,酸中c(H+)越小,水电离程度越大;

DC(CZO『>C(H2C2O4)=C(C2O;)C(H2c2O4)X£0^2=Ka2

22

'C(HC2OJ)-C(HC2O;)c(H+)-KaJ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电离平衡常数、离子浓度的关系、pC

与浓度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

题目难度中等。

16.【答案】sp37将Ag2s转化为AgCl和S不能><=豁=益察高=4x10-3。,

K较小,几乎不能转化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减小颗粒直径或适当升高温度等AgCl+

3

2sog=[Ag(SO3)2]-+Cl-1

【解析】解:(1)N2H4的电子式为N上含1对孤对电子,且形成3个单

HH

键,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N的核外电子数为7,则N原子核外有7种不同的

运动状态的电子,

故答案为:sp3;7;

(2)“分离转化”发生3Ag2s+6HCI+KCIO3=6AgCl+KCl+3S+3H2。,可知加入

KCIO3的目的是将Ag2s转化为AgCl和S;若不加KCQ,直接加氯化物,依据反应Ag2s+

2

2Cr^2AgCl+S-,1<=船=君霁葛=4x10-3。,K较小,几乎不能转化;为

提高Ag2s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减小颗粒直径、适当升高温度等,

故答案为:将Ag2s转化为AgCl和S:不能;K=二=4x10-3。,K较

C(LI)(N.UXJ.U)

小,几乎不能转化;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减小颗粒直径或适当升高温度等;

3

⑶“浸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2sog=[Ag(SO3)2]-+cr,

第18页,共24页

3

故答案为:AgCl+2S0i-=[Ag(SO3)2]-+C1-;

3

(4)“还原”时,2[Ag(SO3)2]-+N2H4+20H-=2Ag1+4S0p+N2T+H2T+2H2O,

由反应可知,Ag、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且转移4moi电子时有

4molN-H断裂,则该反应中每有ImolN-H断裂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Imol,

故答案为:1。

由流程可知,银精矿加盐酸和氯酸钾浸取主要发生3Ag2s+6HC1+KC103=6AgCl+

KQ+3S+3H2。,过滤1分离出滤渣中含有S、AgCl,加Na2sO3溶液发生AgCl+

2Na2sO3=Na3[Ag(SO3)2]+NaCl,过滤2分离出滤渣为S,滤液为Na3[Ag(S()3)2]和

NaCl,在滤液中加N2H4,发生[Ag(SC)3)2]3-+N2H4+40H-=4Agl+8S0T+N2T

+4H20,得到粗银,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发生的反

应、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

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17.【答案】降低温度BE460.228mol/(L-min)平衡逆向移动电、C02NO在尿

素溶液中溶解度较低,未参与反应的NO增多

【解析】解:(1)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

提高NO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

(2)A.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着

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说明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B错误;

C.有ImolN-H键断裂,说明消耗[mol氨气,同时有ImolO-H键断裂,说明消耗:mol

水,二者消耗速率之比为2:3,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初始MNH3):n(NO)=1:3,两者按照2:3的比例反应,所以未达到平衡时n(NH3):

n(NO)发生改变,当MNH3):n(NO)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E.水为液态,浓度视为常数,式也0)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错误;

故答案为:BE;

(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则於瑞毁瑞=K=反部而贝k=4,

y=6,

故答案为:4;6;

(4)①从开始到5min末,温度由420K升高到580K,△n(NO)=6molX(59%-2%)=

3.4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AMNE)=|x3.42mol=2.28moL丫(叫)=4鬻:=

0.228mol/(L-min),

故答案为:0.228mol/(L・min);

②由图可知,反应在580K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

衡逆向移动,NO生成电的转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平衡逆向移动;

(5)体积比为1:1的NO和NO2混合气体,说明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NHz%,。+N0+N02=2N2+C02+2H2O,其中电和CO2分子正负电荷中

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N2SC02;

(6)由于NO在尿素溶液中溶解度较低,未参与反应的NO增多,大量的NO通入之后不

能反应,导致总还原率降低,

故答案为:NO在尿素溶液中溶解度较低,未参与反应的NO增多。

(1)提高NO的转化率,即使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结合

勒夏特列原理分析;

(2)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I"正=丫逆(同物质),口.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以

及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标志如压强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气体的颜色

不再变化等等,以此为判断依据;

(3)根据方程式可知,K=C/NO),即可得出x、y的值;

(4)①从开始到5min末,温度由420K升高到580K,△n(NO)=6molX(59%-2%)=

3.42mol,根据方程式得出AMNE),结合丫=能计算;

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5)体积比为1:1的NO和NO2混合气体,说明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叫)2篁)+N0+N02=2N2+C02+2H2O;

(6)N0和NO2配比的提高,说明NO的量增多。NO在尿素溶液中溶解度较低,未参与反

应的NO增多。

第20页,共24页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侧重考查学生

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勒夏特列原理,此题难度大。

18.【答案】三颈烧瓶生成Fes。,溶液,且用产生的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

K2FeS04+2NH4HCO3=(NH4)2SO4+FeCO31+C02?+H20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力口

入稀盐酸酸化,再滴入BaCk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无氧5Fe2++MnO;+

+3+2+

8H=5Fe+Mn+4H2O-OH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98.0

【解析】解:(1)由仪器图形可知C为三颈烧瓶;打开K|、七,加入适量稀硫酸,Fe与

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且用B中产生的H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故答案为:三颈烧瓶;生成FeSO,溶液,且用产生的电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待装置内空气排出后,再关闭L,反应产生的氢气使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可将

B中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排到装置C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S04+2NH4HCO3=(NH4)2S04+FeCO3I+C02T+H20,

故答案为:关闭嵯;FeS04+2NH4HCO3=(NH4)2S04+FeCO3I+C02?+H20;

(3)FeC()3是从含有SO/的溶液中过滤出来的,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是否含有

sot判断。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酸化,滴加一定量的

BaCk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洗涤液中不存在SO/,即可判断FeC()3沉淀洗涤

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稀盐酸酸化,再滴入BaCk溶液,若无白色沉淀,

则洗涤干净;

(4)乳酸根中含有羟基,可以被酸性高锌酸钾溶液氧化,Fe2+也可以被氧化,因此提纯

应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故答案为:无氧;

(5)①亚铁离子被高锌酸根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高镒酸根离子自身被还原成二价铳

2++3+2+

离子,据此写出方程式:5Fe+MnO;+8H=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