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_第1页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_第2页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_第3页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_第4页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鹅是什么鹅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狗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蜗牛

烧鹅味道既好吃又美味,说到鹅那断定要说说世界上最大的鹅了,而且它是出自中国的某个地方。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鹅,梦想能帮到你。

体型最大的鹅

狮头鹅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鹅,10周龄公鹅体重达6~7千克,母鹅体重达5.5~6.5千克。

狮头鹅为中国农村培育出的最大优良品种鹅,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原产广东饶平县浮滨乡。多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该鹅种的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颔下肉垂较大。嘴短而宽,颈长短适中,胸腹宽深,脚和蹼为橙黄色或黄灰色,成年公鹅体重10~12公斤,母鹅9~10公斤。生长急速,体质强健。成熟早,肌肉丰厚,肉质优良。但年产卵量少,仅有25~35个,每个卵重平均约有203克左右。极耐粗饲,食量大。75~90日龄的肉用鹅,体重为5~7.5公斤。行动迟钝,觅食才能较差。有就巢性,现已向全国各地推广。

狮头鹅有着自己独特的王者形象:体形硕大、躯似方形、颈粗蹼阔,尤其是头部之内髻,内垂奇怪兴隆,形成一个向前方突出的巨型肉瘤,骑盖于喙的上方,喙却短小呈黑色,颌下咽袋兴隆,一向延迟至颈部,两颊有左右对称的黑色肉瘤1~2对,使头部肉瘤更为明显突出,正面看,雄壮威信,颇具狮子王的气象;身上羽毛以灰色为基调,象戎装一样庄重大方。这个弥漫"霸气'的王者造型,使它有了一个威信凛凛的名字:狮头鹅。狮头鹅。无论从体重到体型,从神态到气质,狮头鹅都是真正的"鹅王'。

狮头鹅的生长习性与饲料特点

雏鹅生长急速,饲料转化效率高,4周龄公雏平均体重2.0~2.5千克,料肉比(1.5~1.6):1;母雏平均体重1.8~2.2千克,料肉比(1.55~1.65):1。育雏期应供给全面足够的(养分)供应,使雏鹅急速生长。小鹅(5~8周龄)(消化)器官开头兴隆,消化道容积日渐增大,粗纤维利用率高,可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比例,促进消化道容积增大,培养鹅的粗饲性,为后期的肥育打好根基,同时降低饲料本金。随着日龄增大,料肉比也相应降低。当全身羽毛长齐,肉鹅的脂肪沉积到确定程度,就应适时上市。假设持续(饲养),鹅的食欲将稍为下降,并转入其次次换羽,长膘严重放缓,产肉效益降低。

雏鹅自身体温调理才能弱,对环境适应性差,应加强育雏期的保温调湿工作。温度太低,鹅的抗病力降低,易受寒(感冒),消耗的能量大,对生长不利。温度太高,鹅会开头串动、"出汗'、喝水,一旦遇冷又易着凉。小鹅喜睡,喜挤群聚积,易受惊,因此应使用防护栏(竹栅)将鹅舍分隔成面积约10平方米的小格单元,防止鹅只因大量聚积而发生压死或窒息死亡。从小鹅阶段开头,鹅就热爱游水,游水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食欲、加速羽毛发育,对生长发育极为有益,因此应为鹅只下水(游泳)供给适合场所。狮头鹅易于建立简朴的条件反射,合群性强,适于规模饲养。

鹅的饲料与养分

鹅的精料指合作饲料;青料即是青绿饲料,主要包括黑麦草、玉米草、柱花草等;粗饲料主要是稻谷壳。

表1肉用鹅养分需要量

养分成分0~4周5~8周9~10周

粗蛋白%16~1713.5~14.512.5~13.5

代谢能MJ/kg11.83~11.8711.75~11.7912.54~12.62

粗纤维%3.80~3.863.89~3.953.03~3.09

钙%0.80~0.840.79~0.830.57~0.61

可利用磷%0.36~0.380.34~0.360.26~0.31

表2肉用鹅饲料参考配方

原料0~4周5~8周9~10周

玉米(%)606375

麦皮(%)16.721.210.2

豆粕(%)2113.513

鱼粉(%)000

骨粉(%)1.21.21

壳粉(%)0.30.40.2

磷酸氢钙(%)0.60.50.4

食盐(%)0.20.20.2

多种维生素(g/t)202200200

微量无毒添加剂(g/t)500500500

蛋氨酸(g/t)800500800

赖氨酸(g/t)1001000800

鹅舍的搭建和设备安装

鹅舍一般应建在地势高、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方,排水良好;邻近应有清洁的沟渠或池塘等水源,便当鹅游水。鹅舍一般分为育雏舍、育成(小、中鹅)舍和运动场。如条件许可,可将运动场延迟至水面。

1.育雏舍的创办规模饲养,雏鹅育雏一般采用网上育雏法,即在育雏舍内搭建网床举行育雏。育雏舍采用一般密闭禽舍,大小视饲养规模而定,以利于保温、通风、防漏、防鼠害。网床可以建成单层,也可建成品字形双层布局。网床用角铁焊成网架,用1.7厘米1.7厘米的铁丝网铺设。网床高约40~50厘米,宽120厘米,长度按饲养规模而定,但应用铁丝网分隔成150厘米为一长度单元,裁减雏鹅聚积挤压,便于饲养管理。网床离地40~50厘米,各个网床间可单独搬动,便当日常操作。网床下面铺设略为倾斜的水泥地板,利于清洁卫生。

育雏保温一般采用红外线灯或炭火。可在网床间拼接处距网面50厘米上方挂红外线灯,灯顶装伞形灯罩,或在网床一侧通道安设炭灶。这样设置热源可让雏鹅感到冷时靠近热源,感到热时远离热源。安设炭灶应同时安装烟囱,以利燃烧产出的废气能实时排出舍外。

每个网床可放1~2个自动饮水器,1~2个精料槽。7日龄内的雏鹅可在网床上铺织塑布,利于雏鹅喂食。

2.育成舍的创办采用开放式的简易禽舍,一般与运动场相连。禽舍建筑面积视饲养规模而定(参照饲养密度而定),但须用60厘米高的竹栅将鹅舍横向隔成约10平方米的小隔,裁减鹅只随处跑动或发生挤压。鹅舍建成水泥地面。

运动场可片面用遮光网遮光或种树,利于防暑降温。料槽安放的数量与位置以鹅群同时进食不发生拥挤为度。

鹅的育雏管理

1.温度与湿度进雏前应将育雏舍内升温至30℃,第一周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周温度下降2~3℃,直至降至20℃左右举行常温管理。为保持雏鹅有平稳的温度,可用麻袋围在网床四周或顶部举行保温;也可将麻袋铺在网面,供鹅休息,但留神要勤换垫料,以防受潮。雏鹅体内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又易发生下痢,因此湿度应保持在60%~70%。10日龄后体重增加,呼吸和排粪量也增多,育雏舍内易潮湿,湿度应操纵在55%~60%。当鹅叫声拉长,挤在一起,表示温度太低;当鹅叫声杂乱,仰头串动,表示温度过高。最适的温度状态是鹅只在网床上平匀分布休息。测温时温度计应与网面同一水平面。温湿度的调理一般通过产热源及开闭门窗来实现。

2.饲养密度15日龄内15~20只/平方米网面,15~30日龄10只/平方米网面。

3.饮水与采食雏鹅饮水采用自由饮水。第一次饮水应在雏鹅上网后半小时,人工逐只加以辅佐。通常在水中参与多种维生素,促进鹅体新陈代谢。上网后6小时即开头调教食料,可用浅红色塑料布铺在网上,将饲料撒在上面,诱鹅啄食。饲喂次数从每天6~7次递减至转舍时的每天3次。整个育雏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但前7天应增加切碎青料量,防止雏鹅失水。

4.通风换气与离网锻练通风换气可于中午温度较高时举行,留神舍内温度变化须操纵在2~3℃范围内,防止鹅受凉,同时结合清洁卫生。雏鹅饲养至20天左右,舍外气和暖和就可下地户外锻练。一般开头2天在中午下地,以后扩大至白天在地上生活,夜间上网。下地锻练对提高雏鹅的适应才能作用很大。雏鹅一般育雏25~28天即可转入育成舍。

鹅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

1.日常管理小鹅可全天在户外活动,假设阳光充沛,那么让鹅自由下水游泳,晚上赶回舍内休息。若遇冬春气温较低,对25~35日龄的小鹅需用红外线灯保温,使舍内温度操纵在20℃左右。35天后小鹅体温调理才能巩固,夜间操纵好门窗,保持通风良好,气流不宜过速。经常查巡鹅舍,使鹅只平匀分布,制止展现挤压。5~8周龄仔鹅舍内饲养密度10只/平方米,9~10周龄仔鹅舍内饲养密度6~8只/平方米。

2.饲养管理为便当管理和裁减鹅只堆挤,一般可按400只一群,分开管理。

30日龄后鹅生长发育还是很快,消化器官兴隆,青粗饲料利用力强,可加大青粗饲料的投饲量,降低饲料本金。

30~50日龄又是鹅长骨骼的时期,通过粗饲,使鹅躯体增大,为后期肥育打好根基。

25~30日龄可在精料中参与稻谷壳20%(按总体积比),

30~40日龄可参与稻谷壳30%,40~55日龄可参与稻谷壳40%。

30~55日龄日喂3次,以每次根本吃完为宜。

饲养理应达成:鹅只刚强,体型适中,下腹空盈,体格大,食欲旺盛,羽毛明净有光泽。假设下腹充实、脂肪沉积多,就应增大粗料投放量,减缓脂肪沉积;食欲减退那么应增加青料量,促进食欲。

55日龄鹅即进入育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