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河中石兽 (共38张PPT)_第1页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河中石兽 (共38张PPT)_第2页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河中石兽 (共38张PPT)_第3页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河中石兽 (共38张PPT)_第4页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河中石兽 (共3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基础巩固名师点睛拓展阅读基础提升以练助学课时达标拓展提升能力达标第二课时阅读探究综合运用2名师点睛以练助学课时达标34566.文言句式(1)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应为“当于上流求之”)(2)固定句式不亦颠乎(“不亦……乎”应理解为“不也……吗”)(3)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4)省略句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后省略宾语“之”)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帐”后省略介词“于”)③棹数小舟,曳铁钯(句前省略主语“寺僧”)789.品味赏析寓理于事,通俗易懂。这篇短文重在寓理于事。作者在最后一段清楚地表明了写作意图:“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9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0经过,经历。终了,最后。颠倒,错乱。倒塌。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正确的言论。11埋没。寻找。逆流。研究、探求事物的道理、规律。D12BA1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冲)走呢?(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像这样一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这样)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怎么可以(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147.填空。(1)《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文体)《_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___代学者、文学家____________。乾隆年间,他曾主持编纂《____________》。(2)《河中石兽》一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四库全书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5第二课时阅读探究课内阅读。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16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用“/”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17CA184.【四川成都中考】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D195.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6.你从这篇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本文寓理于事,告诉了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现实因素,全面深入地探究不同事物的特殊性及其发展规律,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切忌片面、主观地下定论,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20基础提升拓展提升能力达标C21DB224.【湖南株洲中考】初三复习时,老师请小红翻译“凡河中失石……”一句,小红将“凡”译为“凡是”,老师指出了小红的错误,小红不解。老师提示说:“课文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哦。”小红恍然大悟,并从河流的特点出发举出了不能于上流求石的两种情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从河床角度,如河床太陡等从水流角度,如水流常年很浅、很缓等235.【浙江杭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C246.【四川广安中考】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B257.【山东东营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拓展阅读26【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缊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27……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宋祁《雁奴后说》)【注释】①瞑:同“眠”。②陂薮(bēi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缊:乱麻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2829(2)翻译下面的语句。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3)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致“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而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4)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认知,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308.【2019·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选自刘基《郁离子》)31323334B35(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示例:①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②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③做事情应当适应形势,抓住机遇。④劝说他人时要先了解对方的需要。3610.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清朝时,大臣和珅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园,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便要他题个亭额。纪晓岚略加思索,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珅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悬挂在亭台上。一天,乾隆皇帝来游园子,见到匾额上的“竹苞”二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和珅在一旁赔着笑,谁料皇帝说道:“

”请结合文意设计一句乾隆皇帝所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示例:好一个纪晓岚!这“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吗?

综合运用3711.【山东青岛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