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B.《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选自《朝花夕拾》。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小孩”。D.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2、下面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冗(róng)员迁徙(xǐ)纨绔子弟(kù)哺乳动物(pǔ)B.瑕疵(cī)狩猎(shǒu)阡陌交通(qiān)怒不可遏(è)C.挑衅(xìn)陨石(yǔn)给水系统(jǐ)黄发垂髫(tiáo)D.褶皱(zhé)干酪(lào)招摇撞骗(zhuàng)味同嚼蜡(jiáo)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归省(shěng)酿酒(ràng)玷污(zhān)戛然而止(gā)B.冗杂(y6ng)淋漓(1ì)溺坑(nì)销声匿迹(1ì)C.臀部(diàn)追溯(shù)垂髫(táo)此中人语(yǔ)云D.悄怆(chuǎng)寂寥(1iáo)芼之(mào)寤寐(méi)思服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①“化”本义为变化、生成、造化,引申为改造、教化、培育等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③包含着一种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⑤“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A.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 C.⑤①④③② D.⑤②①④③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节日是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C.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D.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B.面对国民党的残暴行为,闻一多怒不可遏,拍案而起。C.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息万变,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D.这里经过大地震后,到处一片分崩离析的景象,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以前的山清水秀。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京张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B.2019年3月12日,十余个国家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天文台公约的签署仪式。C.对于知网不断涨价的问题,有人评论说学术资源的分享和共享,是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起码机制之一。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转发用户短信功能,已经累计救助渔民约万人左右。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C.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D.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延安精神之一。9、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芳。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美池、良田、桑竹之属。E.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F.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②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⑥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①古代诗歌中讲究色彩的运用,如李贺《雁太门守行》中的“塞上燕脂凝夜紫”,《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这些句子不难看出,“诗中有画”主要是借助于色彩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巧妙搭配,形成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意境美。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①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②因此,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③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④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曰,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贏了比寨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的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達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達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相互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万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原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机_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的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1.2.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人与人有哪些区别。3.4.文章第四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5.6.文章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7.8.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9.10.在关注了“人机大战”李世石输给“阿尔法围棋”的新闻后,同学们很是担忧:人类智慧会被人工智能彻底打败吗?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劝勉同学们要对智能机器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12、阅读《壶口瀑布》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題。但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竞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B.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而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C.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D.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2.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足()A.《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运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B.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C.文章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D.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水”,先写石,后写水,借物喻人。3.下列对选文中瀑布的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齐整有力 B.凝重猛烈 C.从容奇绝 D.至柔至和4.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简洁凝练、言简意赅 B.古朴隽永、整散结合 C.沉郁顿挫、寓庄于谐 D.畅达自然、典雅凝练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④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注释:①选自《小仓山房文集》。②庋(guǐ):搁起来。③通籍:出仕,做官。④索蟫(yín):白鱼,指书里的蠢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________)(2)摩玩之不已(________)(3)姑俟异日观(________)(4)其切如是(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2)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3.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是什么原因所致。1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砍)B.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C.不可久居(居住)D.俶尔远逝(忽然)2.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1、2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四、作文(40分)15、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嘱托……请以“留只耳朵听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选项中“近体诗”应为“古体诗”;B选项中《社戏》选自《呐喊》;D选项中“宋朝”应改为“唐朝”。故选C。2、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冗(rǒng)员,哺乳动物(bǔ)。B狩猎(shòu)。D褶皱(zhě)。3、D【解析】
A.归省(xǐng),酿酒(niàng),玷污(diàn),戛然而止(jiá)。B.冗杂(rǒng),淋漓(1í),销声匿迹(nì)。C.臀部(tún),追溯(sù),垂髫(tiáo),此中人语(yù)云。D.悄怆(chuàng),寤寐(mèi)思服。故选D。4、D【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仔细阅读这段话,并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⑤②句说文解字,一般从字的本义出发解释,然后是其引申义,应是第一二句;①句讲完了“文”再讲“化”,是第三句;结合④句“这些”理解,这句话承接了上句句意,是第四句;③句承接上句句意,完成一个完整的表述。据此分析可排序为⑤②①④③,故选D。5、C【解析】
C.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合语境。故选C。6、D【解析】
A.震耳欲聋:指某件事使人震动很大。使用正确。B.怒不可遏: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使用正确。C.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使用正确。D.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望文生义;故选D。7、D【解析】
D.语义重复,把“约”或“左右”去掉一个。故选D。【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8、B【解析】
B项“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9、EF君子好逑萧萧班马鸣零落成泥碾作尘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城阙辅三秦但余钟磬音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解析】
(1)A.芳-方。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C.岐路-歧路。D.“有美池、良田”应该是“有良田、美池”。故选EF。(2)(3)小题是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逑、萧萧、班马、碾、抟、城阙、磬、鬓、俄顷”等字词容易写错。10、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解析】
(1)第①句语序不当,句子的主干是“读书是过程”,应该把“一个”放在“长期的”“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这两个修饰语的前面。(2)第③句中的引用属于完整引用,应该把句号放在引号的里边。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2.①智能机器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②智能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它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或答:智能机器人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③智能机器只是模仿人类的某项功能。3.4.不能删去,因为“最”表示程度,起限制作用,突出强调了人脑复杂、神奇的程度之深,进而说明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之大。删去后,就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两个“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5.6..列数字。通过列举制造一个仿生机器人所需的处理器、信息中转器的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7.8.逻辑顺序9.10.示例:同学们,人工智能是人赋予的,所以不必恐慌和害怕。同时科学家也会意识到安全性的问题,给它装上类似“阀门”的东西,控制它去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所以我们应该为人工智能的进步高兴,它并不是洪水猛兽。【解析】本题是对说明文知识的考查。整体浏览文章,筛选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明方法的作用。1.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伴侣之外的问题”,第三段中的“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的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最后一段中的“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可提炼作答。3.4.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在说明文中,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最表示程度之深,起到了限制的作用。突出人脑的复杂与神奇,如果去掉,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点睛】答题技巧:
不能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5.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根据划线句的内容可知,其中出现了准确的数字,所以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准确的说明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7.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需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人工智能是为人类服务的,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忧虑来表述。12、1.C2.D3.B4.D【解析】1.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识。A.比喻修辞;B.比喻修辞;C.拟人修辞;D.比喻修辞。故选C。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文本对选项逐一分析。D.作者的立足点是“沟底的石头旁”,所描写的内容是“先写水,后写石”。故选D。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依据“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可知,作者笔下的瀑布特点是“凝重猛烈”的。故答案为B。4.考查对语言特色的理解。从“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可以看出语言的生动形象;从“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看出语言的简练形象;从“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可以看出语言的凝练畅达;从“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則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可以看出语言的典雅凝练。据此,可以看出本文的语言特色是“生动形象、畅达自然、典雅凝练”。故选D。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借(2)停、停止(3)等、等待、等到(4)这、这样2.(1)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事物都这样。(2)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在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3.从“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说明拥有书的人总会把书高高的放着,搁起来藏起来,不是惜时如金,而是明日复明日的自我安慰,直至书蒙灰生虫。(这书不是借来的,自然就不会担心别人要,就会无忧无虑。)【解析】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年代:清参考译文:读书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去读。你没听过那些藏书的人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读书的皇帝有几个呢?汗牛充栋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除此之外那些祖辈、父辈积藏(书籍),子辈、孙辈丢弃(书籍)的事例就不必谈论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手中,明天就要离开我了,我不能再见到这个东西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好搁在高处收藏,说‘姑且等待以后再看吧’,如此而已。“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穷,很难买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在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看过的书,就会牢牢记住。做了官以后,用俸禄去买书,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书。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本。这样以后我感慨借书的人是多么专心,而我少年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跟我当时相同;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借给别人与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似乎并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不幸而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本来幸运而遇到我呢?(黄生)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假”是“借”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非独:不仅仅;然:这样;与:给。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提炼作答。阅读文章可知,拥有书的人总觉得书是自己的,不会担心别人要,有的是时间来读,所以会把书高高的放着,搁起来藏起来,一日复一日的拖延时间,直至书蒙灰生虫。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4、1.C2.D3.C【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的义项。C项加点的词解释错误。“不可久居”的“居”是“停留”之意。2.试题分析:D项“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翻译不正确。改为: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3.试题分析:C项“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也是从侧面写水的清澈见底。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四、作文(4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办公室装修合同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要求
- 2025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含供应链金融服务)
- 二零二五版光伏发电工程承揽合同模板-施工与运营维护
- 二零二五年绿色能源项目劳务分包合同标准
- 二零二五版金融资产管理合同集
- 二零二五年绿色建筑法人股东股权转让合同
- 2025版木地板施工与智能家居安防系统集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并购担保合同模板7
- 2025版建筑零工建筑管道施工服务合同
- 2025版文化产业投资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煤矿整合关闭风险评估方案
- 工程测量3章-角度测量
- 我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培训课件
- 2024年江苏省气象行业综合业务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工地临建房合同范本
-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2024年棚户区改造合作协议书
- DZ∕T 0274-2015 地质数据库建设规范的结构与编写(正式版)
- 2024年江苏南京市玄武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渣土类建筑垃圾道路施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