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百年期待盼变频
1.0题解
异步电动机变频可以调速的原理,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异步电动机发
明于1889年,而变频调速技术进入推广普及阶段,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人们企盼了将近一个世纪!
1.1望眼欲穿近百年
1.1.1结构简单价低廉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发明在电力拖动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的
转子电路不需要和外电路相联接,转子绕组由两侧端部互相短接的铜条或铝
条(俗称鼠笼条)构成,可以自成回路,形状像个‘‘鼠笼",故常称为笼形电
动机,如图1—1所示。
"鼠笼"转子
洞导条铸铝
图i-i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在所有电动机中,这种结构在简单、坚固方面是首屈一指的。这带来了使用
寿命长、易于维修、以及价格低廉等极为突出的优点,使它在整个电力拖动
领域独占鳌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约占工农业生产机械中电动机总
量的85%以上。
1.1.2生产要求转速变
随着各种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生产机械对无级调速的要求也越来越迫
切。以50年代龙门刨床刨台的拖动系统为例,其拖动系统采用G-M(发电
机一电动机组)调速系统,如图1-2所示。
图1-2刨台的原拖动系统
图1-2中,直接拖动刨台的是直流电动机DM,DM由直流发电机G1提供电
源,G1又由交流电动机AM来带动,AM在带动G1的同时,还带动一台励
磁发电机G2。G2发出的电,一方面为DM和G1提供励磁电流,同时也为
控制电路提供电源。除此以外,为了改善DM的机械特性,还采用了一台结
构复杂、价格昂贵的交磁放大机DMA。
可见,为了实现无级调速,简直已经到了不惜工本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了:
生产机械对电动机进行无级调速的要求是多么地迫切!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2
1.1.3变频难产失欢颜
三相交流电动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便是旋转磁场,它是三个交变
磁场合成的结果。这三个交变磁场的特点是:
(1)产生磁场的交变电流在时间上互差三分之一周期(773),这由三
相交流电源本身的特点所决定;
(2)三个磁场的轴线在空间位置上互差2万/3电角度,这可以通过三相
绕组在定子铁心中的安排来实现。
旋转磁场的转速称为同步转速,由下式决定:
式中,
"o—同步转速,r/min;
f—电流的频率,Hz;
p—旋转磁场的磁极对数。
而异步电动机之所以被冠以“异步”二字,是因为其转子的转速〃M永远也跟
不上旋转磁场的转速”0。两者之差称为转差:
/”="()一"M(1-2)
式中,
/“一转差,r/min:
〃M—电动机的转速,r/min。
转差与同步转速之比,称为转差率:
△〃一一〃
s-----------------------(1-3)
九0
式中,S—转差率。
由式(1—1)和式(1-3),可以推导出:
_60/厂、
------(1S)(1-4)
P
式(1-4)表明,要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除了改变频率以外,只有两种
办法:
(1)改变磁极对数
这可以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接法来实现,如图l―3a)所示。
图1-3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a)改变磁极对数b)改变转差率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一台电动机最多只能安置两套绕组,每套绕
组最多只能有两种接法。所以,最多只能得到4种转速,与无级调速相去甚
远。
(2)改变转差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通过滑环与电刷改变外接电阻值来进
行调速,如图l-3b)所示。
显然,这是通过改变在外接电阻中消耗能量的多少来调速的,不利于节能。
此外,由于增加了滑环与电刷,从而增加了容易发生故障的薄弱环节。
1.1.4变频调速难实现
式(1-4)是在发明异步电动机的当时就知道了的,所以,变频可以调速是
和异步电动机“与生俱来”的。
一方面,生产机械迫切地要求无级调速,另一方面,改变频率可以实现无级
调速的原理又是如此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而变频调速装置却如此地难产,
成为了人们翘首以盼地期待着的拳技术!
变频调速技术真正地进入到能够推广普及的实用阶段,己经是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了。人们企盼了将近一个世纪!
是什么原因使变频调速技术如此地姗姗来迟呢?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4
1.2开关器件最关键
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交一直一交变频器,今通过其基本结构,来看看要
实现变频调速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交一直一交变频器的基本框图如图1—4所示。
交流直流交流
0~380V
0~100Hz
图1一4交一直一交变频器的主电路框图
其工作过程是:先将电源的三相(或单相)交流电经整流桥整流成直流电,
又经逆变桥把直流电“逆变”成频率任意可调的三相交流电。其中,变频的
核心部分是“逆变电路”,其构成和原理如下述。
1.2.1变频核心是逆变
首先从比较简单的单相逆变桥入手,其构成及工作过程如图1—5所示。图中,
VI、V2、V3、V4为开关器件,组成单相逆变桥,接至直流电源P(+)与
N(-)之间,电压为UD;ZL为负载。
a)b)
图1一5单相逆变桥及其工作过程
逆变电路的工作情况如下:
(1)前半周期
令VI、V2导通;V3、V4截止。则负载ZL中的电流从a流向b,ZL上得到
的电压是a斗”、b“一”,设这时的电压为“+”。
(2)后半周期
令VI、V2截止;V3、V4导通。则负载ZL中的电流从b流向a,ZL上得到
的电压是a-”、b“+”,这时的电压为“一"。
上述两种状态如能不断地反复交替进行,则负载ZL上所得到的便是交变电
压了。这就是由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逆变”过程。
三相逆变桥的电路结构如图1―6所示。其工作过程与单相逆变桥相同,只要
注意三相的相位之间互差三分之一周期(773)就可以了。
图1—6三相逆变桥及其工作
1.2.2逆变器件有条件
上述逆变过程看似简单:无非是若干个开关反复地交替导通而已。但问题的
关键恰恰在于这些开关器件上。因为,这些开关器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能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
(1)电压
我国三相低压电网的线电压均为380V,经三相全波整流后的平均电压为
513V,而考虑到在过渡过程中,由于电感及负载动能反
馈能量的效应,开关器件的耐压应在/000V以上。
(2)电流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6
以中型的/50kW的电动机为例,其额定电流为250A,而电流的峰值为353A。
考虑到电动机和变频器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该变频器开关器件允许
承受的电流应大于700A。
上述条件对于有触点开关器件来说,是早已做到了的。
允许频繁地接通和关断
如上述,逆变过程就是若干个开关器件长时间地反复交替导通和关断的过程,
这是有触点开关器件所无法承受的。必须依赖于无触点开关器件,而无触点
开关器件要能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却并非易事。可以说,正是这个要
求,阻碍了变频器的出现长达近百年之久。
接通和关断的控制必须十分方便
最基本的控制如:频率的上升和下降、改变频率的同时还要改变电压等等。
1.2.3电力电子基础奠
上面所说的无触点开关器件,实际上就是半导体开关器件。半导体器件在初
期阶段只能用于低压电路中,当半导体器件终于能够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时,
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电力电子学。而变频器和变频调速技术也应运而
生了。
起步始于SCR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功率晶闸管(SCR)首先亮相,变频调速也因此而得
到了实施,出现了希望。
图1一7晶闸管在直流电路中
a)门极加正信号b)撤消门极信号c)门极加脉冲信号
晶闸管VR在直流电路中的工作情形如图1—7所示,当门极G与阴极K之
间加入正电压信号UG时,VR导通,如图a)所示。
当门极与阴极之间撤消UG时,VT将继续保持导通状态,如图b)所示。故
晶闸管在直流电路中,一旦导通之后,是不能自行关断的。
所以,只要在门极与阴极之间加入一个脉冲信号WG,则VR即可保持导通状
态,如图c)所示,"G称为触发脉冲。
由晶闸管构成的逆变桥如图1—8所示,UD是直流回路的电压,设平均值为
UD=5/3V。
如上述,晶闸管在直流电路中不具有自行关断的能力。要想关断已经导通的
晶闸管,必须令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0,或加入反向电压。
VVR1VVR3VVR5__________
AlCH3BlC?.5JCl匹=附
57VD1二乙VD3立VD5
\ZVD4立VD6\?VD2
J7VR4》VR2
图1-8晶闸管逆变电路
图1—8a)的大致工作情形如下:
假设晶闸管VR1已经处于导通状态,这时,A1点的电位与直流正端(P端)
相同,而如果VR3和VR5都处于截止状态的话,则B1点和C1点都是0电
位。如要关断VR1,必须令VR3或VR5导通,今假设VR3导通。在VR3
导通的瞬间,B1点的电位突然上升5/3V,由于电容器C13两端的电压是不
能跃变的,故A1点的电位也同时上升5/3V,使VR1的阴极电位高于阳极电
位,从而迫使VR1截止。
由于晶闸管逆变桥是由同一侧的晶闸管相互关断的,所以,输出的电压波是
矩形波,如图1—8b)所示;而电流波则如图1—8c)所示。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8
晶闸管变频器除了电压和电流波形不好外,并且因为用于相互关断的电容器
要求电压较高、容量也较大,故价格昂贵。除此以外,在不同的负载电流下,
晶闸管的关断条件也并不一致,这又影响了其工作的可靠性。
所以,晶闸管虽然使变频调速成为了可能,实现了近百年来人们对于变频调
速的企盼。但由于缺点较多,故并未达到普及推广的阶段。
普及归功GTR(BJT)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力晶体管GTR问世,把变频调速推向了实用阶段,于
八十年代初开始逐渐推广。
电力晶体管实际上是由两个或多个晶体管复合而成的复合晶体管(达林顿管)
构成,如图1—9所示。也称为大功率晶体管(GTR)或双极晶体管(BJT)。
a)b)
图1-9电力晶体管的内部电路
由于在变频器内,开关器件主要用于逆变桥,故常把两个GTR集成到一起,
做成双管模块如图b)所示,也有把六个GTR集成到一起,做成六管模块的。
又因为在变频器中,各逆变管旁边总要反并联一个二极管,所以,模块中的
GTR旁边,都已经把反并联的二极管也集成进去了。
就基本工作状态而言,电力晶体管和普通晶体管是一样的,也有三种状态:
放大状态、截止状态和饱和导通状态。
GTR变频器的逆变电路如图1—10a)所示,其主要特点有:
(1)输出电压
可以采用脉宽调制方式,故输出电压为幅值等于直流电压的强脉冲序列,如
图b)所示。
(2)载波频率
由于GTR的开通和关断时间较长,故允许的载波频率较低,大部分变频器的
上限载波频率约为1.27.5kHz左右。
(3)电流波形
因为载波频率较低,故电流的高次谐波成分较大,如图c)所示。这些高次谐
波电流将在硅钢片中形成涡流,并使硅钢片相互间因产生电磁力而振动,并
产生噪音。又因为载波频率处于人耳对声音较为敏感的区域,故电动机的电
磁噪音较强。
(4)输出转矩
因为电流中高次谐波的成分较大,故在50Hz时,电动机轴上的输出转矩与工
频运行时相比,略有减小。
a)c)
图1-10GTR变频器的主要特点
a)逆变电路b)电压波形c)电流波形
提高全靠IGBT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开发成功,使变频器
在许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电力晶体管
(GTR)相结合的产物。其主体部分与GTR相同,也有集电极(C)和发射
极(E),而控制极的结构却与MOSFET相同,是绝缘栅结构,也称为栅极(G),
如图1-11a)所示。其工作特点如下: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10
(1)控制部分
控制信号为电压信号"GE,栅极与发射极之间的输入阻抗很大,故信号电流与
驱动功率(控制功耗)都很小。
a)结构特点b)基本电路
图1-11IGBT的基本特点
(2)主体部分
因为与GTR相同,额定电压与电流容易做得较大,故在中小容量的变频器中,
IGBT已经完全取代了GTR»
就是说,IGBT是一种以极小的控制功率来控制大功率电路的器件。
变频器所用的IGBT管,通常已经制作成各种模块,如图1—12所示。
CIOO
Gio-------G50
E56
E1O-----------
plo------V
4G6
G2O-------1人4E6
E2O-----------
E2O——O
a)b)
a)双管模块b)六管模块
图1-12IGBT模块
以IGBT为逆变器件的逆变电路与GTR的逆变电路基本相同,如图1—13a)
所示。其主要特点如下:
(1)载波频率高
大多数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可在(3〜15)kHz的范围内任意可调,其电压波形
如图b)所示。
(2)电流波形大为改善
载波频率高的结果是电流的谐波成分减小,电流波形十分接近于正弦波,如
图c)所示,故电磁噪声减小,而电动机的转矩则增大。
(3)功耗减小
由于IGBT的驱动电路取用电流极小,几乎不消耗功率。
(4)瞬间停电可以不停机
这是因为,IGBT的栅极电流极小,停电后,栅极控制电压衰减较慢,IGBT
管不会立即进入放大状态。故在瞬间停电或变频器因误动作而跳闸后,允许
自动重合闸,而可以不必跳闸,从而增强了对常见故障的自处理能力。
P(+)
a)c)
图1-13IGBT变频器的主要特点
a)逆变电路b)电压波形c)电流波形
可以说,IGBT为变频调速的迅速普及和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结论期待百年的最根本的关键是: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了符
合要求的开关器件。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12
1.3变频变压须简便
变频调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当频率下降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将随转速的
下降而下降,但输入功率和频率之间却并无直接关系。于是在输入和输出功
率之间将出现能量的失衡,这种失衡必将反映在传递能量的磁路中。所以,
要说清楚变频变压的问题,必须从电动机的能量传递环节入手。
1.3.1能量传递靠磁通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能量传递过程如图1—14所示。
图1—14异步电动机的能量传递过程
a)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b)工作原理c)能量传递过程
工作原理
图1-14a)是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它说明:三相绕组在
空间位置上是互差2%/3电角度的。
图b)是它的工作原理:当电源的三相交变电流通入电动机定子的三相绕组
后,其合成磁场是一个旋转磁场,转速是“°。旋转磁场被转子绕组(鼠笼条)
切割,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2。感应电流又和旋转磁场
相互作用,便产生电磁转矩TM,在TM的作用下,转子将以转速旋转。由
于转子绕组只有在切割旋转磁场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感应电动势E2和感应
,2。
所以,
永远小于同步转速,川,两者之差称为转差,用/N表示.
能量传递过程
图C)表示了异步电动机的能量关系,具体说明如下:
(1)输入功率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就是从电源吸取的电功率,用修表示,计算
公式如下:
Px=3U\l\cos<px(1-5)
式中,
Pi一输入功率,kW;
小一电源相电压,V;
八一电动机的相电流,A;
cosm一定子绕组的功率因数。
(2)电磁功率
输入功率中减去定子绕组的铜损pcu,和铁损pFS后,将全部转换成传输给转
子的电磁功率PM,计算公式如下:
P^(=3E\1\cos(p\(1-6)
式中,
PM—电磁功率,kW;
Ei一定子每相绕组的反电动势,V。
定子绕组的反电动势是定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的结果,其有效值计算如下:
Ei=4.44KJNg[(1-7)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14
式中,
M一定子每相绕组的匝数;
一定子每对磁极下基波磁通,Wb;
KE一绕组的电势系数。
式(1—7)表明,当频率一定时,©的大小直接反应了磁通孙的大小。
(3)转子侧的电磁功率
转子是通过电磁感应得到从定子传递过来的电磁功率的,其大小由下式计算:
PM=3E?'I?'cos<pz(1—8)
式中,
民’一转子等效绕组每相电动势的折算值,V;
/2,一转子等效绕组相电流的折算值,A;
COS92一转子等效绕组的功率因数•
这里,所谓转子的等效绕组,是一组效果与实际绕组(鼠笼条)完全相同的
假想绕组,其结构与定子绕组相同。等效绕组中的各物理量,都缀以
是转子等效绕组切割旋转磁场的结果,其有效值计算如下:
E2'=4.44KffNy<P\(1-9)
比较式(1-7)和式(1-9)可以看出,由于转子等效绕组的结构和定子绕
组完全相同,因此:
反'=Ei
(4)输出功率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就是轴上的机械功率,其大小由下式计算:
(1-10)
9550
式中,
TM—电动机轴上的电磁转矩,Nm;
"M一电动机的转速,r/mino
电磁转矩是转子电流与磁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大小计算如下:
TM=Ii*COS(()2(1-11)
式中,
KT一绕组的转矩系数。
磁通在定子等效电路中的反映
如图1-15,在定子磁通中,有两种情形:
(1)主磁通
主磁通是能够穿过空气隙与转♦绕组相链,从而把能量传递给转了的部分。
主磁通在公式中常常用基波分量内表示,也有时用振幅值0m表示。
定子绕组切割主磁通所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小,是定子电路内与外加电压相抗
衡的主要成分,称为反电动势。
图1-15磁通在定子等效电路中的反映
a)定子磁通b)定子等效电路
(2)漏磁通
漏磁通是承做舞舞空鳍朦有转子绕组相链,从而并不传递能量的部分,它在
电路中,只能起电抗的作用,称为漏磁电抗,用表示。
1.3.2磁通大小不能动
磁通减小的后果
如式(1-11),电动机所产生电磁转矩的大小,是和转子电流和磁通的乘积
成正比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是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的,否则电动机会因过热
而损坏。因此,如果磁通减小的话,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将达不到额定值,从
而使带负载能力下降。
磁通增大的后果
(1)磁化曲线
在电动机的磁路里,磁通0的大小和励磁电流/()的关系,称为磁化曲线,如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16
图1-16所示。
图1-16励磁电流的波形
a)磁路未饱和b)磁路饱和
其特点是:
在开始阶段,。与/o基本上呈线性关系,但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磁路将
饱和。这时,励磁电流再增大,磁通。将增加得很少。
(2)励磁电流的波形
当磁路未饱和时,励磁过程在磁化曲线的线性段进行,励磁电流的波形如图
l-16a)所示.图中,曲线①是磁化曲线:励磁电流的波滕
当磁路饱和时,其曲线如图b)中之曲线①所示,而励磁电流的波形则如图b)
中之曲线③所示。由图知,励磁电流的波形将发生严重的畸变,是一个峰值
很高的尖峰波。即使磁通增加不多,励磁电流的峰值也会增加得很大。
所以,在进行变频调速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是磁通。必须保持基
1.3.3变频偏把要害捅
当电动机的工作频率&下降时,各部分功率的变化情形如下:
(1)输入功率
在式(1—5)中,与输入功率Pi有关的各因子中,除cospi略有变化外,都
和人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可以认为,&下降时,Pi基本不变。
(2)输出功率
由于在等速运行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7M总是和负载转矩相平衡的。所以,
在负载转矩不变的情况下,TM也不变。而输出轴上的转速〃x必将随人下降
而下降,由式(1-10)知I,输出功率P?也随人的下降而下降。
(3)电磁功率
由图1—8。可以看出,当输入功率P不变而输出功率尸2减小时,传递能量
的电磁功率PM必增大。这意味着磁通。也必增大,并导致磁路饱和。
这是异步电动机在电流频率下降时出现的一个特殊问题。
1.3.4WVF出了笼
保持磁通不变的准确方法
式(1-6)中,4.44区是常数,针对某一台具体的电动机,每相定子绕组的
匝数M也是常数。故式(1-6)又可写为:
E产巾孙(1-12)
式中,
卷'=4.44KEM一常数。
由于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e,决定于磁通的变化率:
e尸一姓(1-13)
dt
式中,
如一磁通的变化率。
dt
故式(1-12)的物理意义可由图1—17来解释:
(1)比较图a)和图b)可知,频率增大时,磁通的变化率增大,反电动势
的有效值也增大。
(2)比较图a)和图c)可知,磁通的振幅值增大时,磁通的变化率也增大,
从而反电动势的有效值也同时增大。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18
图1-17反电动势的大小
a)一般情况b)频率增大c)磁通的振幅值增大
可见,反电动势的大小,既和频率大小成正比,也和磁通的振幅值(或有效
值)成正比。
所以,如能保持:
(1-14)
则磁通孙将可保持不变。
但反电动势Eix是线圈自身产生的,无法从外部控制其大小,故式
所表达的条件将难以实现。
保持磁通不变的替代方法
图l-15b)中的定子等效电路,可以形象化地画成如图1-18所示。
图1一18定子的一相等效电路
由图1-18得知,反电动势&x是从外加电压3x中,减去定子绕组的阻抗压
降/后的结果。
由于定子绕组的阻抗压降/U所占比例较小,因此,用比较容易从外部进行
控制的外加电压Uix来近似地代替反电动势々X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即:
U.y、
=const(1-15)
A
所以,变频的同时也必须变压,目的是为了保持磁通基本不变:
U不
---lx-=const-*01const
fx
调频比与调压比
设当频率下降为八时,电压下降为Ux,贝I:
除=区(1-16)
fN
称为频率调节比,或简称调频比。
ku="(1-17)
UN
称为电压调节比,或简称调压比。
以上两式中,人和UN分别是频率和电压的额定值。
当阮=炸时,电压与频率成正比,其Ux=/(/x)曲线将通过原点,如图1一
19所示,称为基本U/7•线。
1.3.5脉宽调制多采用
要实现变频又变压,可以考虑的方法有: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20
PAM(脉幅调制)
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即:在频率下降的同时,使直流电压也随着下降。
因为晶闸管的可控整流技术早已成熟,所以,人们很容易想到利用可控整流
技术使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与频率同步下降,如图1—20所示。
图1-20PAM调制
a)电路框图b)频率较高时c)频率较低时
图b)是频率较高时的情形,这时,脉冲周期较短(频率较高),而脉冲幅值
较大;图c)是频率较低时的情形,这时,脉冲周期较长(频率较低),而脉
冲幅值则较小。
由于PAM调制的结果是使逆变后的脉冲幅度下降,故称之为脉幅调制。
实施PAM的线路比较复杂,因为要同时控制整流和逆变两个部分。并且晶闸
管整流后直流电压的平均值并不和移相角成线性关系,也使两个部分之间的
协调比较困难。
PWM(脉宽调制)
将变频器输出波的每半个周期分割成许多个脉冲,通过调节脉冲宽度和脉冲
周期之间的“占空比”来调节平均电压,如图1—21所示。
a;
b)c)
图1—21PWM调制
a)电路框图b)频率较高时c)频率较低时
占空比的定义是:
d——(1—18)
%
式中,
d—占空比;
fp一脉冲宽度,gs;
tc一脉冲周期,JXSo
图b)是频率较高时的情形,这时,脉冲周期较短(频率较高),而占空比较
大;图c)是频率较低时的情形,这时,脉冲周期较长(频率较低),而占空
比则较小。
PWM的优点是不必控制直流侧,因而大大简化了电路。
经PAM和PWM调制后,所得到的电动机电流的谐波分量将是很大的。
SPWM(正弦脉宽调制)
如果脉冲宽度和占空比的大小按正弦规律分布的话,便是正弦脉宽调制
(SPWM),如图1-22a)所示。当正弦量较小时,脉冲的占空比也较小;
反之,当正弦量为振幅值时,脉冲的占空比也较大。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22
图I-22SPWM调制
a)SPWM的含义b)SPWM调制的电流波
SPWM的显著优点是:由于电动机的绕组具有电感性,因此,尽管电压是由
一系列的脉冲构成的,但通入电动机的电流却十分逼近于正弦波,如图b)
所示。
1.3.6调制载波得脉冲
经过正弦脉宽调制后的脉冲系列中,各脉冲的上升沿与下降沿是由正弦波和
三角波的交点来决定的.这里,学:源晨嘱波,正触回调制■.所以,可
以说,SPWM的脉冲系列,是调制波调制载波的结果
单极性调制
单极性调制虽然已经很少应用,但就产生脉冲系列的基本过程而言,和双极
性调制是相同的,而单极性调制则比较容易说明问题。
单极性调制的特点是,三角波是单极性的,如图1—23所示。
图1-23单极性SPWM
a)载波和调制波b)Uxm较大时脉冲系列C)“Xm较小时脉宽冲系列
变频时:
(1)正弦波的频率随给定频率而变;三角波的频率原则上也跟着一起变化,
但变化规律在不同品牌的变频器中不尽相同。
(2)正弦波的振幅按比值Uix/人和给定频率及同时变化;三角波的振幅则
不变。图中,当“IX的振幅值较大时,所得到的脉宽调制波如图b)所示;而
当"IX的振幅值较小时,所得到的脉宽调制波如图c)所示。
双极性调制
实际变频器中,更多地使用双极性调制方式。其特点是,三角波是双极性的,
如图1-24所示。
5JV
WQUUQHW
图1一24双极性调制方式
双极性调制后的脉冲系列也是双极性的,如图中之UU、"V、"W。但合成后的
线电压脉冲系列则是单极性的,如图中之"UV所示。
要具体地实施SPWM,必须实时地求出各相的正弦波与三角波的交点。它们
的周期根据用户的需要而随时调整;并且,正弦波的振幅值也随周期而变。
只有在微机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时地计算出
正弦波与三角波的所有交点。并使逆变管按各交点所规定的时刻有序地导通
和截止。
这是近一百年中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变频器基础技术培训手册1.24
1.4机械特性要领先
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一直是人们公认的佼佼者。所以,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能否和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
便成为了变频调速系统能否复盖全调速领域的试金石。
1.4.1电压顶替转矩小
满足U/_f=Const的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在满足&U=XF(U/片const)条件下的机械特性如图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 2025年易经资格证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财务会计劳动合同范本
- 2025起重机租赁合同(按月租)
- 医药研发项目风险管理考试题及案例分析
- 应对宠物不同品种美容的面试题
- 研发工程师新产品开发与测试安排
- 高级包装工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CIO岗位行为面试题处理IT危机与跨部门协作
- 研发总监年度考核指标与权重设置
- 2025年南陵县县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5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试行)
- 科学认识天气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2018年版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
- 徐悲鸿作品简介课件
- RB/T 131-2022绿色钢材产品评价要求
- 瑞士CYBELEC DNC 60系统使用说明书
- 生产部3S管理检查表
-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威宁县市级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