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6《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古诗《咏鹅》,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2.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表演读等方式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能正确朗读,了解古诗主要内容。3.通过和家长、老师等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引发兴趣。出示古诗插画,引出鹅。导入语:同学们,仔细瞧,图中画的是什么?预设:鹅。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鹅吗?它长什么样?预设: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过渡:白鹅优美、高贵,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唐代时,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骆宾王。他七岁时,有一次,与小伙伴在湖边玩耍,见到了湖面上几只漂亮的白鹅正在戏水、欢叫,他非常喜欢它们,就为它们写了一首诗。骆宾王笔下的白鹅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咏鹅》。2.初读古诗,练习朗读。(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①学生听读,教师正音。教师提示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2.注意断句和节奏。点拨:“曲项向天歌”的“曲”应该读“qū”,一声。②指名读。教师就学生朗读进行指导,强调“曲”这个难读的音。③同桌互读,纠正读音。④猜猜“咏”的含义。引导:仔细观察“咏”字,它的偏旁部首是什么?预设:咏是口字旁,和嘴巴有关。点拨:“咏”字的左边是一张小嘴巴,代表歌咏,“咏鹅”的意思就是夸奖鹅。⑤学生齐读,教师可播放情境课文(跟读版)。3.细读古诗,了解大意。(1)作者介绍。出示骆宾王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大家好,我是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字观光,文集有《骆宾王文集》。(2)理解诗文大意。提问:请同学们借助插图和古诗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①理解词语。项:脖子。②理解句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译文:鹅,鹅,鹅,一群白鹅伸着弯曲的脖子歌唱。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3)把握诗文内涵。①提问:诗里写了白鹅哪些身体部位?分别有什么特点?圈画“曲项”“白毛”“红掌”。在“曲”“白”“红”下面加点。预设:写了白鹅的脖子、羽毛和脚掌。白鹅的脖子是弯曲的,有漂亮的曲线。它的羽毛是白色的,脚掌是红色的。②提问:请你说一说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为白鹅画一幅画像。圈画“白”“绿”“红”。预设: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白”“绿”“红”。指名学生展示白鹅简笔画。4.情境诵读,形象感知。播放情境课文(诵读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白鹅的特点,及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5.情境背诵,理解记忆。(1)点拨:你能根据黑板上的简笔画背一背诗歌吗?边背边想象画面:大白鹅身上的羽毛雪白雪白的,它们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快活地在水中摆动着红掌游动。(2)同桌互背。(3)男女生接龙背。6.古诗拓展。过渡:《咏鹅》一诗写出了白鹅的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咏物诗《苔》。出示古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①出示古诗,教师诵读,学生跟读。②指名读。教师就学生朗读进行指导,强调“苔”应读“tái”。③同桌互读,纠正读音。(2)细读古诗,了解大意。①作者介绍。出示袁枚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大家好,我是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代表作有《随园诗话》《子不语》等。②理解诗文大意。提问:请同学们借助插图和古诗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a.理解词语。白日:太阳。苔:苔藓。如:像。b.理解句子。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译文: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苔藓却能长出绿意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译文: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绽放。(3)把握诗文主旨。提问:为什么苔藓能在没有阳光的地方生长?点拨:因为苔藓的生命力旺盛。苔藓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障碍,焕发青春的光采。提问:作者说苔藓像米,突出了苔藓什么特点?点拨:突出了苔藓微小的特点。提问:苔藓如此微小,却也要像牡丹花一般热烈绽放,体现了苔藓怎样的品质?点拨:苔花虽微小,但它生命力旺盛,从不放弃自己,自信绽放。认真履行大地赋予的使命,执着地证明自己的存在。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积累、诵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使学生从中感受诗歌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了解传统古诗词在当代社会中的生机与魅力。二、我爱阅读过渡:学完了古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读这个故事和读其他课文不同,我们要“和大人一起读”。1.初步交流,了解共读。(1)提问:课堂上,老师先和大家一起读。回家后,你们可以和谁一起读故事?预设: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邻居阿姨一起读故事。(2)提问:在家里,你一般是怎么和大人一起读的呢?预设1:一般都是爸爸妈妈读故事,我认真听故事。预设2:有的时候大人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预设3:当故事里有很多角色的时候,我会和大人一起表演着读。过渡:和大人一起读的形式有很多,我们可以多多尝试,让阅读变得更有趣。接下来,你们就先和老师一起读,看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2.多样朗读,感受共读的乐趣。(1)师读生听,感受听读的乐趣。①教师读故事,学生听故事。教师明确要求:请你认真听我读,感受听读的乐趣。②提问:听大人读故事有趣吗?为什么?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③交流分享:谁来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合作朗读,感受跟读的快乐。①学生跟读: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老师再次读故事,学生指着对应的段落跟着读。②师生合作读:学生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老师读故事的其他内容。(3)表演体验,感受表演读的快乐。①引导:刚才大家都喜欢读小白兔种白菜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来表演读。A.借助图片理解难懂的词语,如“翻土、施肥”等。提问:小白兔是如何种白菜的?请你圈画出来。圈画“把地翻松了”“种上菜籽”“浇水”“施肥”“拔草”“捉虫”。B.老师读故事,学生尝试做动作。可邀请一位学生上台配合表演。C.同桌合作朗读表演:一位学生读故事,一位学生表演。D.提问:小白兔辛勤耕种的时候,小灰兔在干什么呢?预设:小灰兔不干活了,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点拨:小白兔辛勤劳动,小灰兔贪图享受,他们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②引导:后来,小灰兔的白菜吃完了,又到老山羊家要白菜时,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学着用表演读的方式,一起来读一读小白兔和小灰兔最后在老山羊家见面的部分。A.师生表演读:学生表演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话,教师读其他部分。B.提问:小朋友们,老师读完这个故事,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小白兔有吃不完的白菜,而小灰兔没有白菜吃?预设: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提问: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预设: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有所收获。3.分享阅读,畅谈共读的快乐。提问:从大家高兴的表情中,老师感受到小朋友和大人一起读的快乐。谁来说一说,老师和大家是怎样一起读故事的?小结:和大人一起读时,可以认真听大人读故事,可以和大人一起读故事,可以和大人一起边读故事边表演,还可以讨论不懂的问题,这样读书特别有趣。4.拓展阅读。过渡:通过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和大人一起读的快乐。接下来,让我们再读一读《狗熊请客》的故事吧。(1)出示文章,合作朗读,感受跟读的快乐。狗熊请客①狗熊有好多朋友:山猴啦,羚羊啦,野猪啦,斑马啦,犀牛啦,兔子啦,花猪啦,等等。②狗熊要在他生日那天请朋友们来吃饭。③狗熊刚刚搬过家,大伙儿都不知道他现在住的房子在哪儿。④他决定给每一个朋友写一封信,把新房子的标记告诉大家。⑤狗熊走出房子看了看,瞅见房顶上正栖息着一只鸽子。⑥狗熊高兴极了,不禁自言自语地说:“对,我就在信上说,我家房顶上有一只鸽子,这就是标记。这样,朋友们一定很容易认出我的新房子!”⑦生日那天,狗熊为朋友们准备了十分丰盛的饭菜,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⑧但是,狗熊从清早一直等到天黑,始终不见一个客人来,他纳闷极了。⑨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2)提问:为什么狗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