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教育概论1第1页/共54页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内容青春期性健康和艾滋病防治2健康教育概论1口腔保健和常见口腔疾病防治33常见传染病防治(肺结核、流感、水痘、肝炎、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44呼吸、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防治5泌尿系统常见疾病防治36常见突发事件自救与互助37第2页/共54页
2004年,企业资产总规模达到25亿元的均瑶集团原董事长、著名民营企业家王均瑶突患直肠癌英年早逝。38岁的他,在去世前不久,还雄心勃勃地准备创办自己的航空公司。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累死的!
2012年4月12日晚,一条“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微博在网上流传,在万人转发、评论中我们得知:一个长发披肩、笑容迷人的美丽姑娘,25岁的美女硕士潘洁不幸去世了。去世原因,则可能是过度疲劳导致身体虚弱,在身患病毒性感冒后,由于工作繁忙和自己的疏忽,没有好好休息,更没得到及时医治,最终诱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第3页/共54页健康的重要性健康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人们把健康比做人生最大的财富。首先,健康是事业成功的物质保障;其次,健康是享受成功喜悦和生活乐趣的必要条件;再次,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最后,失去健康,患上疾病害人害己。第4页/共54页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身心健康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中,有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心理素质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低,不能正确对待出现的身心疾病,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完成,甚至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5页/共54页健康教育的目标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健康问题,正是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在座的学生都成为医生,而仅仅是为了不让你们成为患者。健康的获得,生命质量的提高不能全部依靠医生,最重要的是依靠自己努力,重视自我健康来实现。第6页/共54页健康的定义传统的生物概念:身体没有疾病,这是传统的、狭义的概念,这只注重了躯体方面,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第7页/共54页1989年,联合国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的概念:健康的躯体(身体)、健全的心理(精神)、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几个方面,即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性均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第8页/共54页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肌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亚健康属于非疾病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第9页/共54页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疾病在古代是两个词,“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察觉的小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中医学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第10页/共54页我们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应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同时还要预防疾患的发生。《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待疾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第11页/共54页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第12页/共54页五禽戏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戏,即游戏、戏耍之意。所谓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第13页/共54页虎扑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本动作作用于华佗挟背穴和督脉,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背痛、脊柱炎等病。第14页/共54页鹿奔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怡然之态。本动作可强腰肾,活跃骨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并锻炼腿力。第15页/共54页熊运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本动作有健脾胃、助消化。活关节等功效。第16页/共54页猿摘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本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健壮肾腰。第17页/共54页鸟飞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本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可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第18页/共54页中医养生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健康观,强调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自然界的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学倡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起居有常,动静和宜,衣着适当,调配饮食,以适应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均是顺应自然养生的体现。第19页/共54页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自然界
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弦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缓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浮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第20页/共54页五行与五脏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第21页/共54页五官与五脏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口中必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第22页/共54页五色、五志与五脏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怒发冲冠心在志为喜过喜则心气涣散脾在志为思思则气滞肺在志为悲悲则气消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第23页/共54页
酸味入肝:肝虚血枯者宜食酸味,如:橙子、橘子、橄榄、柠檬、枇杷、葡萄、芒果、石榴、调味品醋等,它们都有开胃、收敛、固涩的作用,但有脾脏病的人应少食。 苦味清心:心火较重的宜食苦菜、苦瓜、大头菜、百合、白果等苦味食物,有泻下、清热、燥湿、健脾、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但是有肺脏疾病的人应少食。甘味入脾:脾虚者宜食甘味食物,如:西红柿、茄子、蘑菇、胡萝卜、土豆、黄瓜、冬瓜、南瓜、藕、梨、桃、苹果、香蕉、西瓜、鸡肉、蜂蜜等,有补益、缓和、和胃、生津等作用。辛味入肺:所以肺虚有寒者,有感冒等表症以及气血阻滞等情况的人适合食用有辛味的食物,如:生姜、胡椒、辣椒、葱、蒜、韭菜、花椒等,但患有肝脏病的人应少食。 咸味入肾:肾虚者宜食咸味,如:苋菜、紫菜、海带、海参、螃蟹、火腿等,都具有补肾等作用,但是患有心脏病的人应少食。第24页/共54页春季在五行里为木,主生长、升发,与人体肝、胆的特性对应;夏季为火,主温热、升腾,与人体心、小肠对应;夏末为土,主承受、接纳,与人体脾、胃对应;秋季为金,主肃降、收敛,与人体肺、大肠对应;冬季为水,主向下,湿凉,与人体肾、膀胱对应。相应的时节养人体相应的部位(五脏六腑),如春为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踏青郊游--调理肝胆。夏季烈日当空--农作物茁壮成长--多动出汗--接纳--成长。秋天遍地金黄--收割上仓--收心养性。冬藏--应是休息好--少动【学乌龟、蛇】--适量进补。第25页/共54页人们以为春之温邪、夏之暑邪易伤阴,春夏当养阴;秋之凉邪、冬之寒邪易伤阳,秋冬当养阳。为何《内经》独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第26页/共54页春夏养阳: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第27页/共54页秋冬养阴:秋冬阴令也,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之时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第28页/共54页且于春夏,人们知养阴而不知养阳;于秋冬,人们知养阳而不知养阴。故春夏之际,有因求养阴却伤及阳者;秋冬之时,有因求养阳而伤及阴者。《内经》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养生之圣人能识之,故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四时阴阳之变,是谓“以从其根”。第29页/共54页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非病非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轻度心身失调:与健康紧紧相邻,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等为主症。占人群的25%-28%“潜临床”状态:已呈现出发展成为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占人群的1/3。第30页/共54页“前临床”状态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严格地说,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占10%左右。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做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第31页/共54页符合健康标准者占人群总数的15%轻度心身失调25%-28%潜临床1/3前临床10%患病的不健康状态占15%左右第32页/共54页大学生健康的标准生理健康方面:发育正常、体格匀称;精力充沛、富有活力、组织器官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无异常。心理健康方面: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对负性刺激反应适度;意志健全,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尊、自信、自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诚守信,人格健全;有一定的幽默感;心理特点符合生理年龄;能发挥气质的积极特征和控制不良性格的外显。第33页/共54页环境健康方面: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遵守校规和社会公德;能与家庭、社会正常交往;人际关系融洽;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有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吸烟、不醺酒;关心他人和集体,乐于助人;言语举止文明;文化娱乐有度;恰当地运用医疗保健服务;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强。道德健康方面:即健康者履行应尽的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荣誉与耻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以此获得心地踏实、心境平和,并产生一种价值感和崇高感。第34页/共54页影响健康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将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分为7个方面:生物遗传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个人习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服务;个体健康潜能。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并从社会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大卫生观”出发,将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分为四大类:生物遗传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卫生服务因素占8%,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占60%。第35页/共54页(一)生物遗传因素1.致病性生物体指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和寄生虫(有原虫、蠕虫等)。这些因素能否使人体患病,不仅取决于病毒本身的特性,还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抵抗力。2.先天遗传因素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是两个不同类的疾病前者指胎儿父母的生殖细胞是正常的,但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损害而引起的疾病。后者指父母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缺陷或生殖细胞本身的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胎儿的疾病。第36页/共54页病因诱因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感染受凉、淋雨和过度疲劳全身或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老幼体弱或有呼吸道疾病第37页/共54页
这是一块充满神奇的土地,可以成长出无数鲜艳的花朵,但是,没有一朵花能够占据绝对优势。这就是中国的感冒药市场。第38页/共54页第39页/共54页复方氨酚烷胺片对乙酰氨基酚金刚烷胺人工牛黄、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第40页/共54页中医的三种感冒症型区别及选药
病型症
状选
药风寒感冒恶寒重,出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酸痛等如感冒软胶囊、通直理肺片(丸)、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剂、午时茶颗粒、感冒疏风片等
风热感冒
身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等如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冲剂风热感冒剂、桑菊感冒片、银翅解毒片、柴胡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
暑湿感冒
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肢体酸痛,头昏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饮,胸闷,泛恶,小便黄等霍香正气软胶囊、广东凉茶、六和定中丸、清凉油、十滴水、仁丹等第41页/共54页3.免疫反应免疫是人体的重要的防御功能,但在异常条件下,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转化,反而引起机体的损伤,引起“免疫性疾病”:一种是“免疫性缺陷”;另一种是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第42页/共54页(二)环境因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因素及社会的经济状况等对人们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1、自然环境:各种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物理因素如高温、寒冷;化学物质如煤气、烟酒等都可直接或间接损伤人体的正常结构和机能。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经济状况等因素也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第43页/共54页政治环境:政权通过它的政治制度、政治观点和理想目标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意识形态包括哲学、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渠道、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支配、调节着人们的行为。经济状况包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模式、生产和分配方式、国家的经济实力、国民收入等因素,它们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人们只有在物质条件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情况下才能改变传统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促进个人和群体的身心健康。第44页/共54页(三)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第45页/共54页(四)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家庭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良好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降低损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它包括经常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平衡的膳食、保持充足适宜的睡眠,能对精神紧张和压力予以放松和处理、安全的出行习惯、不吸烟、节制饮酒、不吸毒、无不正当的性行为等。第46页/共54页不良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WHO界定,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来自遗传因素和客观条件,这其中15%来自遗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而除此之外的60%靠建立自己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第47页/共54页预防医学体重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治市人民医院发育异常诊断考核
- 2025第三人民医院教学主任住培学员带教能力考核
- 2025年土方处理可行性报告
- 2025年中国塑料网项目创业计划书
- 赤峰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年度质量与安全评估
- 大同市中医院肿瘤介入医师操作资格认证
- 2025年银行可行性报告范文
- 2025年土壤工程修复技术方案书
- 北京市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疗效评估考核
- 2025年铺布机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 CT维保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体育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上外杯”上海市高中英语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TB-T 3356-2021铁路隧道锚杆-PDF解密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创新创业教程(第四版)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套教学课件
- 设备部新员工入职培训
- 民兵伪装教学方案
- 广告策划之大白兔奶糖
-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化小说阅读专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