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利

2.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是按()。

A.环境的性质分类的B.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的C.环境的主体分类的D.环境的质量分类的

3.判断下面多样性指数高的群落是()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4.世界人口的增长动态是()

A.增长率上升B.出生率增加C.死亡率降低D.老龄化严重

5.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A.前顶极B.后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

6.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7.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x-x0).Y中,x0代表()。A.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一段时间的天数D.总积温

8.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全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增加体重1千克,浮游植物的重量为

A.10千克B.50千克C.100千克D.1000千克()

9.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铅C.砷D.镉

10.下列概念中,由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的是()。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

11.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12.下述生态系统中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B.农业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植食动物,植食动物的数量又()食肉动物。

A.小于,小于B.大于,大于C.小于,大于D.大于,小于

14.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15.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16.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A.1~2B.2~3C.3~4D.5~6

17.蛇、蜥蜴进入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的理化特性

18.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在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消失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9.在一定范围内按不同密度播种的三叶草,其最终产量与播种密度无关,这是()

A.养分制约的结果B.空间制约的结果C.密度制约的结果D.人为影响的结果

20.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21.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22.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23.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24.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增强温室效应D.保护生物多样性

25.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26.温带草原在半湿润区的群落类型是()

A.草甸草原B.典型草原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27.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28.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作用起直接作用的是()

A.温度

B.海拔高度

C.坡向

D.坡度

29.下面四种生物属于K型生长的是()。

A.苍蝇B.大象C.稗草D.盐虾

30.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

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

31.草原弃耕地上的演替按照时间划分是属于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都不是()

32.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A.温度和降水B.光照和温度C.降水和风D.光照和风

33.将蜜蜂引入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所增加的环节是()

A.一般生产环B.增益环C.高效生产环D.减耗环

34.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35.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36.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37.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38.领域的特性不包括()。A.更换性B.排他性C.伸缩性D.替代性

39.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4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41.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生物因子

42.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43.阴性植物叶片长期处于弱光照下所形成的生理适应表现为()。

A.质地较厚,叶面上常有很厚的角质层覆盖

B.枝下茎高较长,树皮通常较厚

C.茎的内部结构是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厚

D.叶绿素含量大

4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

45.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46.生态学是研究()A.水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C.环境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D.气候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47.红树林是热带地区适应于()的常绿林或灌丛。

A.赤道南北的热带地区生态环境

B.热带地区海岸和河湾生态环境

C.所有海岸和河湾生态环境

D.热带以南、温带以北的中纬度地区生态环境

48.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A.内环境B.外环境C.微环境D.区域环境

49.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50.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

A.群系B.群落C.群丛D.种群

二、填空题(20题)51.在完全发育的森林群落中,地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______、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52._____________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它能与新合成多肽N端信号序列结合,并引导新合成的多肽及与其相连的核糖体与ER结合。

53.对植物群体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______和光合能力。

54.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______。

55.高等动物常见的婚配制度是__________。

56.绿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

57.典型草原是()内陆气候条件下的产物。

58.珍贵的大熊猫一般只以箭竹为食,大熊猫属______性生物。

59.物种成分混杂,群落内植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使整个群落的郁闭度增加,通风、透光性能减弱,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植物枯枝落叶加厚,使土壤质地发生变化。这些环境的变化,为新种的迁入和定居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是群落发育______期的特点。

60.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61.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由湖岸向湖心的方向伸入,植物带呈______分布。

62.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贮存、流动与转化,可表现为不同的能量形式,常见的有日光能、化学能、动能和______四种。

63.凡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64.在干旱地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

65.生物的______作用就是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66.黑白瓶法通过测定水体中的______浓度来测定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67.靠风传播花粉和种籽的植物是______。

68.节律变温包括昼夜变温和一年内的______两方面。

69.在热带雨林中,______植物是附生关系的一种特殊类型。

70.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_法则。

三、判断题(10题)71.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理群落是同义词。()

A.正确B.错误

72.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7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74.丹麦生态学家Raukiaer选择生活型系统的基础是活动芽。[]

A.正确B.错误

75.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A.正确B.错误

76.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A.正确B.错误

77.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存环境。()

78.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A.正确B.错误

79.

80.哺乳动物大多属于K对策生物。()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8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83.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8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什么关系?

85.简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五、论述题(2题)86.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87.论述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六、单选题(0题)88.黑猩猩之间为了争夺配偶而进行的斗争是()

A.种内斗争B.竞争C.他感作用D.利他作用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B超顶极也称后顶级,是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南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例如,草原区内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

6.A

7.B

8.D

9.A

10.C

11.D

12.B

13.B

14.B

15.D解析:次级生产力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海洋中能量流动与贮存多维持在消费者层次中,故其次级生产力最高,选D。

16.D

17.B

18.A

19.C

20.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21.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22.D

23.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24.C

25.A

26.A

27.D

28.A

29.B

30.A

31.C

32.A

33.C

34.A

35.A

36.A

37.D

38.A

39.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40.D

41.D生物因子指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种群结构、密度、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等。

42.C

43.D

44.B

45.A

46.B

47.B

48.A

49.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50.D

51.乔木层乔木层

52.SRP(信号识别颗粒)

53.光合时间

54.能量守恒定律

55.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56.生产(或初级生产)

57.半干旱半干旱

58.窄食

59.末末

60.种群

61.同心圆状

62.热能

63.自然生态系统

64.线性

65.他感他感

66.O2

67.风媒植物

68.季节变温季节变温

69.绞杀绞杀

70.贝格曼

71.A

72.N

73.N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分解者(小型消费者)。

74.B

75.A

76.A

77.N

78.B

79.N

80.Y

81.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

8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

8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

8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进行流动是通过物质作为载体。当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以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能量的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伴随能量的传递物质才能够完成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进行流动是通过物质作为载体。当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以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能量的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伴随能量的传递,物质才能够完成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85.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越来越明显,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煤、石油、天然气、铀等石化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2)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3)生物能源的多层次、多级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86.(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