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风向标地方卷历史高考令人鼓舞的史证能力考查新动向_第1页
高考风向标地方卷历史高考令人鼓舞的史证能力考查新动向_第2页
高考风向标地方卷历史高考令人鼓舞的史证能力考查新动向_第3页
高考风向标地方卷历史高考令人鼓舞的史证能力考查新动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风向标地卷历史考令人鼓舞的史证力考查新动向2014年高考山东文综第题史兴趣小组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分)甲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凤鸣„„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分)(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分)(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分)该题以24分之重磅,依托三种不同材料——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连环画、根据专著制作的历代节妇烈女柱状图及年《大公报》报道,以探究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主题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材料的分类、鉴别能力,证据的系统性,论证的规范性,史论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实证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求真精神,彰显了一种令人鼓舞的史学素养考查指向。“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性是凸显中学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核心特质之一言必有据据必有证证必充分的史证意识应在教师的引领下成为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核心意识故历史材料的搜集分类和鉴别等史证素养理应成为历史高考的常规考点然而奇怪的是目前我国大陆一直比较重视考察史证素养和能力只有上海历史高考卷学科特色的缺失是一个巨大的失误。上海历史科高考自1985年开始单独命题,经过近年的酝酿与探索,到90年代,逐渐形成“海派特点”。1995年,课程教材改革全面启动,当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全部使用上海自编教材。这为进一步深化历史命题改革提供了契机时也对考试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和考查有一个可操作的依据上海制订了历史学科能力目标体系分为识记鉴别领会解释、分析综合、评价辩证四个逐次累积的层次,为命题提供了基本准则和能力目标框架。识记鉴别能力内含两个方面记忆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阶段特征及其发展过程对历史及有关的材料在记忆水平上进行直接的判断识别其真伪对错或是非该时期的史证能力考查刚刚起步,尚在散发状态,如年的选择题:确立“中国人种自生说”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A.传说、记载和遗址B.遗物、遗址和传说C.遗址、遗物和记载D.化石、遗址和遗物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上海又大胆而稳步地改革命题立意、完善考查目标、开发命题资源、创新命题技术。年问答题第37题开发了“探究学习”形式的考查。37.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西汉中央政府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13)请回答以下问题:(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分)(2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的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墓中女主人的头像进行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图略),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该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科学的求证培养研究意识真精神和方法论的思考。它彰显了高考试题的探究意味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指向,有力地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标志着史证能力考查步入正轨,此后每年都会涉及。年高考山东文综第38题的立意可以说与上2001的老山汉墓探究题完全一致在时间上整整落后13年处有一个小插曲5月底笔者参加泰安市泰山区同课异构活动,与区内初中历史骨干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教研室徐老师因令爱马上高考让我预测一下山东历史高考的重点当然说无能为力,但根据近年来地方卷的趋势,提醒徐老师注意有关史证意识等史学基本素养,有幸言中近年有关史证素养的高考题在地方试卷中现身的频率明显增加,一线教师的关注亦有所增强,但总体上仍属本能和偶发状态海之外注重考查史证意识和能力广东川浙江卷比较突出,笔者相信其他地方卷也将逐渐流行相较而言多年来全国卷在考察史证意识和能力方面出题寥寥无几,几率是最少的。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35题考查了学生对中日双方有关1894年7月25发生的丰岛海

战的史料的辨析但官方人士仍认“这种考察带有探索的意味并不强求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