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检测10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检测10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检测10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检测10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检测10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1.用可溶性钡盐溶液检验SOeq\o\al(2-,4)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其作用是()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排除SOeq\o\al(2-,4)以外的其他阴离子及Ag+的干扰D.排除Ba2+以外的其他阳离子的干扰解析:选C检验SOeq\o\al(2-,4)时需加入Ba2+,其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在检验SOeq\o\al(2-,4)时要先加入稀盐酸以排除Ag+及其他阴离子的干扰。2.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eq\o\al(+,4),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A.①② B.④⑤C.①③ D.①④⑤解析:选BNHeq\o\al(+,4)的检验方法是在含有NHeq\o\al(+,4)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产生的气体使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eq\o\al(+,4),所以一定不会用到的是④蓝色石蕊试纸和⑤稀硫酸。3.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用来洗涤铂丝的试剂是()A.硫酸 B.烧碱溶液C.稀盐酸 D.蒸馏水解析:选C不能用NaOH溶液,因为有Na+;硫酸不易挥发;用稀盐酸洗涤。4.某物质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钾元素D.该物质可能不含钠元素解析:选B焰色反应为黄色是钠元素的特征颜色,不论是游离态钠,还是化合态钠,其焰色都是黄色,A、D被排除;由于黄色可以掩盖紫色,所以该物质中可能含有钾元素,C被排除。5.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显碱性B.无色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溶液是钠盐溶液C.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Ca(OH)2D.无色溶液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中含NH3解析:选AB选项,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该溶液也可能是NaOH溶液;C选项,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也可能是Ba(OH)2;D选项,无色溶液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溶液中含NHeq\o\al(+,4)而不是NH3。6.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②KCl③NaOH④CuSO4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A.④③①⑤② B.④①⑤③②C.①⑤③④② D.③④①⑤②解析:选A首先通过物理方法,观察颜色,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4溶液;然后再用CuSO4溶液作试剂,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NO3)2溶液;接下来再用Ba(NO3)2溶液作试剂,可鉴别出Na2SO4溶液,最后剩下的为KCl溶液,故鉴别顺序为④③①⑤②。7.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选CA操作不正确,不能排除COeq\o\al(2-,3)等的干扰;B操作不正确,因为Ag2CO3与HCl反应时,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D操作不正确,用盐酸酸化,引入了Cl-,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8.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解析:选D本题以一个出现浑浊的化学反应为例,通过出现浑浊的快慢来说明温度和浓度两个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D项温度均为35℃,但B、D项c(Na2S2O3)比A、C项大,即D项温度最高,反应物浓度最大,故反应速率最快,最先出现浑浊。9.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eq\o\al(2-,4)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解析:选CA项,Na2CO3、K2CO3等物质也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O2;B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D项,加入稀盐酸时,引入了Cl-。10.下列对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火焰颜色②先把铂丝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测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微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C.仅有⑤不正确 D.全部正确解析:选D①在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测的物质进行焰色反应,正确;③盐酸易挥发,灼烧时可挥发掉以达到洗净的目的,正确;④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测物质的颜色,应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正确;⑤光洁无锈的铁丝本身无颜色,故可用来进行焰色反应,正确。11.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SOeq\o\al(2-,4)、COeq\o\al(2-,3)还是OH-、Cl-,下面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是()A.检验COeq\o\al(2-,3):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检验SOeq\o\al(2-,4):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C.检验OH-: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D.检验Cl-:向待测液中依次加入AgNO3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浑浊物出现解析:选B待测液与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浓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与盐酸反应的离子不一定是COeq\o\al(2-,3),还可能是HCOeq\o\al(-,3)或SOeq\o\al(2-,3)等,故A错误;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排除SOeq\o\al(2-,4)以外的其他阴离子及Ag+的干扰,再用BaCl2检验SOeq\o\al(2-,4)的存在,故B正确;溶液中若有OH-,OH-会使溶液变成蓝色,故C错误;AgNO3溶液和稀HCl混合也会产生白色浑浊物,故D错误。12.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经检查装置气密性合格后加入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②Ⅰ中产生的现象为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③Ⅱ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浅红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如下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现象是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CO2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H2CO3酸性很弱,所以只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浅红。13.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方案:(1)操作①为________。(2)操作②~④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判断SOeq\o\al(2-,4)已除尽,简述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沉淀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过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要在溶液中进行,故首先要将被提纯物质加水溶解。(2)SOeq\o\al(2-,4)用Ba2+除去,Mg2+用OH-除去,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分别选用Ba(NO3)2、KOH。过量的Ba(NO3)2可用K2CO3除去。Ba(NO3)2必须在加入K2CO3之前加入,而KOH可在加入Ba(NO3)2之前或在加入K2CO3之后或在Ba(NO3)2和K2CO3中间加入。(3)如果SOeq\o\al(2-,4)已除尽,则滤液中不含SOeq\o\al(2-,4),向滤液中加入可溶性钡盐,没有白色沉淀生成。(4)生成的沉淀可一次性过滤,如果分步过滤会使操作复杂化。(5)使溶液呈中性不能用盐酸,而应该用硝酸,否则会引入杂质Cl-。答案:(1)加水溶解(2)Ba(NO3)2、K2CO3、KOH[或KOH、Ba(NO3)2、K2CO3或Ba(NO3)2、KOH、K2CO3](3)取少许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Ba(NO3)2溶液,若不变浑浊,表明SOeq\o\al(2-,4)已除尽(4)不需要因为几个沉淀反应互不干扰,所以最后只过滤一次即可,可减少操作次数(5)不严密加入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会引入杂质Cl-14.某同学在进行“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时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温度升高,有大量气泡逸出。经检验,生成的气体为氢气。该同学先从理论上猜想产生上述现象的多种可能原因,再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他取了四根洁净的铝丝分别与不同试剂反应,现象记录如下:实验编号①②③④试剂氯化铜溶液热水硫酸铜溶液饱和氯化钠热溶液溶液酸碱性酸性中性酸性中性现象气泡较多,反应剧烈只有在开始时有少量气泡气泡较多,但比氯化铜溶液少气泡比热水稍多,但比硫酸铜溶液少(1)请分析设置实验②③④各是为了验证何种猜想。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生成氢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实验②中铝与热水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铝能与热水反应;实验①、③对比可以得出氯离子对铝和水(或酸)的反应起到了促进作用;实验①、④对比可以得出铜盐呈酸性,铝与溶液中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生成氢气的主要原因是铜盐呈酸性,H+与Al反应生成H2,Cl-促进该反应的发生,起催化作用。答案:(1)水温升高后,铝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氯离子对铝和水(或酸)的反应起到了促进作用铜盐溶液呈酸性,铝与溶液中的酸反应放出氢气(2)铜盐溶液呈酸性和氯离子的促进作用15.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KCl、NH4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含有KCl,一定不含有CuSO4B.固体混合物X中,CaCO3、Na2CO3至少含有一种C.在无色溶液B中通入CO2气体,可能有白色沉淀生成D.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NaOH溶液,未检测到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X中不存在NH4Cl解析:选B加过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E,则E为氯化银,但是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氯化钾或者氯化铵,氯离子可能来自加入的稀盐酸,混合物X中不一定含有氯化钾,故A错误;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A,则A为CO2,可以推测混合物中有碳酸钙或碳酸钠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故B正确;由无色溶液B可以排除硫酸铜,溶质可能为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钾等,通入二氧化碳,不会有沉淀产生,故C错误;若存在铵根离子,加入氢氧化钠还需要加热,才会看见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步骤中没有加热,故D错误。16.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SOeq\o\al(2-,4) B.一定有COeq\o\al(2-,3)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eq\o\al(2-,4)是否存在解析:选A①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BaCO3、AgCl等;②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为CO2,溶解的白色沉淀为BaCO3,原溶液中含有COeq\o\al(2-,3),不溶解的白色沉淀为BaSO4或AgCl;③取上层清液再加入BaCl2溶液至无沉淀产生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为AgCl,①③中BaCl2、②稀盐酸中均含Cl-,因此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也不能确定SOeq\o\al(2-,4)是否存在。1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实验探究CO2的性质(NaHCO3与CO2不反应)。(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中反应开始后,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去掉B装置,C中现象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探究CO2的性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右端的导管口,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实验现象,探究了CO2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装置图,A中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CO2,反应放热,也会使HCl气体挥发,所以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若去掉B装置,HCl气体进入C,C中石蕊溶液会变得更红,无法检验CO2能否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溶液变浅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NaHCO3+HCl=NaCl+CO2↑+H2O(3)除去CO2中的HCl石蕊溶液会变得更红无法检验CO2能否使石蕊溶液变红色D中可能看不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木条熄灭(5)CO2能够使石蕊溶液变浅红色;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能够灭火18.金属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