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教案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教案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教案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教案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教案8*池子与河流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不同形态的池子与河流的图片。2.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清澈的池子、流淌的河流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画面,互相交流:你们喜欢池子还是河流,为什么?2.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喜欢河流,也有部分同学喜欢池子。当然,池子和河流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寓言诗,看看诗中的池子和河流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板书课题)操作指导:教学时指导学生直观看到池子与河流的动态画面,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板块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活动1初读课文,了解诗歌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2.思考:这首诗歌与以往学的诗歌有什么不同?3.教师点拨:本文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首寓言诗。寓言诗以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开叙事,诗歌共10小节。活动2学习生字,巧记认读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提示:注意区分“尊”和“遵”。2.学生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预设:蜿蜒、任凭、淤塞、推究、行吟诗人。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和预设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查字典。蜿蜒:指曲折延伸。(结合插图)任凭:不论,不管怎样。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行吟诗人:指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3.把握课文内容,弄清课文中两个主要角色。(1)梳理课文内容。提问引导: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预设:第一部分(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第二部分(第9、10小节):池子与河流的结局。(2)弄清角色。启发思考:课文第1~8小节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这几个小节大多没有说话人的提示语,请仔细看,分清楚,哪些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第1~6小节:池子说的话。第7、8小节:河流说的话。点拨:诗歌第1~6小节写池子说的话,第1~5小节都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6小节才出现后引号。这是因为一个人连续说了几段话,且小节与小节之间没有提示语,可以在小节前标引号,小节后不标引号。讲完所有话,最后一个小节末尾再标后引号。第7、8小节同理。(3)认识角色。①出示池子的话。提问:池子满意她自己的生活吗?她说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气?(满意、沾沾自喜)池子喜欢河流的生活吗?(池子觉得自己的生活安逸、清闲、平静,而河流的生活太辛苦了。她不喜欢也不屑于河流的生活。)②出示河流的话。河流的看法和池子一样吗?(不一样。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河流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坚定、有气势)③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第1~8小节,读出两个角色不同的语气。④同桌展示读,全班交流点评。操作指导:课文中“池子”与“河流”的角色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弄不清,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引号的特殊用法。教师一定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弄清角色和她们所说的话及各自的观点。板块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活动1细读诗歌,感悟品味1.比较人物,梳理观点。提问:池子与河流各自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各自胸怀怎样的志向?最后是怎样的结局?2.学生默读课文,摘录关键词,也可以自己归纳、提炼,把表格补充完整。人物生活方式志向结局池子河流3.仔细辨析,讲清理由。提问: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你选择做池子还是河流?为什么?预设1:我更欣赏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预设2:我们在紧张焦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学习一下池子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活动2讨论交流,明白寓意1.学生讨论交流,感知寓意。2.小结: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在一生中不可以虚度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活动3展开想象,续编故事1.导思:池子的安逸带来了干涸,河流的进取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如果时光能倒流,池子重返干涸前,她会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续编这个故事。3.学生续编故事,课后写在作文本上。操作指导: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追求的基础上,感悟寓意,获得正确的认知。在学文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感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本课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有感情朗读,体会人物的特点,发现人物本质追求上的不同。分角色朗读则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更好地展现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悟人物品质,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