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空气的存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1 空气的存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1 空气的存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1 空气的存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1 空气的存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2.1年月9A.C.B.D.A.B.C.D.A.B.C.D.A.B.C.D.()A.B.C.D.℃A.B.C.D.A.B.C.第1页,共15页D.9.A.C.B.D.10.A.B.C.D.11.A.B.C.D.12.A.B.C.D.第2页,共15页413.14.))))))15.16.。51帕。第3页,共15页117.第4页,共15页答案和解析1.A【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查了大气密度、大气压、水的沸点及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发生的变化A.根据大气密度度随高度升高的变化进行解答;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升高的变化进行解答;C.根据水的沸点随高度升高的变化进行解答;D.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的变化进行解答。【解答】A.大气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水的沸点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2.A【分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升高10米,气压值减少100Pa。高原反应主要是由于气压减小引起的,气压减小又是由地理高度引起的,同时地理高度还可以导致氧气稀薄,这就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解答】第5页,共15页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比较高,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高原上气体稀薄,氧气的浓度也比在平原上少很多,缺氧也是导致头晕头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的原因之一。A符合题意。故选A。3.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①大气压强的证明实验;②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③大气压大小的影响因素,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第一个通过实验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故A正确;托里拆利实验是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1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760mmHg),故B正确;C.由于人是处在大气的最底层,越到高处,气体的密度越小,气压应越低,故C错误;D.大气压的变化与阴雨天有关,在气压变化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也会随着变化,故D正确。故选C。4.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强与高度关系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强和天气、温度、高度等有关系,一般情况下,高度越高气压越小。【解答】气压随地势升高而下降,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空气稀薄,球内气体压强大于球外大气压,气球不断膨胀,可能破裂。故B符合题意。故选。5.D【分析】(1)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2)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当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第6页,共15页的沸点高于100°C,当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C。【解答】A.当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C,有可能有105°C的水,故A错误;当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C,水在90°C时,可能会沸腾,故B错误;C.气压为760mm汞柱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C,故C错误;D.以上说法都不对,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D选项是正确的。6.A【分析】该题考查大气压强相关知识。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样的气压差。【解答】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将药液注入的,故A与大气压无关;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B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C.首先用力将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通过手的挤压排出了吸盘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这样外界大气压将挂衣钩压在墙壁上,故C利用了大气压;D.用吸尘器吸尘土时,吸出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尘土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尘器中,故D利用了大气压。故选A。7.D本题考查的是大气压的应用,比较简单。A.用吸管吸饮料是应用的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用抽水机抽水是应用的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第7页,共15页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是应用的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D.将注射器针管中的药液注入人体内应用的是液体的压强,不是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故选D。8.B【分析】在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它所能支持的水柱或其它液体的高度都可以通过公式p=ρgh求出,为我们的解题提供依据。瓶内不存在空气,是大气压强托住了瓶中的水,只要确定大气压与瓶中水产生的压强谁更大,就能判断大气压能否支持住这瓶水了。【解答】瓶中的水所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可以通过公式p=ρgh进行估算,我们知道,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水银柱的高,而水的密度远低于水银的密度,计算可知,大气压能支持约10m高的水柱,瓶的高度不过才几十厘米,水的压强远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完全可以托住它,因此,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充满水,故B正确。故选。9.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确定哪里的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便产生了什么现象。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解答】第8页,共15页当列车驶进站台时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A正确。故选A。10.A【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大气压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答】向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纸内外存在压强差,使纸片合拢,符合题意;吸管吸饮盘被压在墙上、用滴管取液体液体不落,这些现象都是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分析】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人造空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人造空气中,这种空气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因此属于混合物;“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正确,同种物质性质相同.【解答】人造空气这种空气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因此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选项错误;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正确,同种物质性质相同,故选项正确;第9页,共15页D.氮气不能供给宇航员呼吸,因此人造空气”中的氮气是多余的错误为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故选项错误。故选C。12.D【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风;近地面空气受热则气流上升,近地面空气受冷则气流下沉。【解答】①处空气上升,气压低,阴雨天气,A错;④处空气下沉,气压高,晴朗天气,B错;⑥处空气下沉,气压高,晴朗天气,C错;①处空气上升到②,水汽凝结,阴雨天气,故故选D。D正确。1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气压的证明实验及沸点和压强的关系。(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而最著名的实验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历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他借助水银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据该规律分析即可判断;(2)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降低,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解答】第10页,共15页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减小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故答案为:大气压减小。14.××√×√√(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风的形成,比较简单。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解答】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风的形成原因,难度不大。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解答】空气的垂直运动产声气压差异,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高气压到低气压的力是水平梯度力;第11页,共15页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有高气压到低气压做水平运动形成风风是靠水平运动形成的,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风的形成原因,难度不大。【解答】风是空气的流动,所以就是空气多的地方流动到空气少的地方进行平均,然后就是温度高的空气流动到温度低的地方,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空气水汽含量与气温的关系,比较简单。气温高会使水蒸发速度增大,空气中的水汽数量增大。【解答】气温升高,水蒸发的速度增大,空气中水汽数量增大;气温降低,水蒸发速度减小,空气中水汽数量减小;故空气中所含水汽的数量与气温有关;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湿度的定义。温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难度不大。第12页,共15页【解答】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达到饱和后,便不再增加。【解答】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能够达到饱和,其中所含的水汽是有限的,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5.【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1)根据在图示的状态下,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的气压,使管内的水面高与瓶内水面;(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李亮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大气压减小,使得管内水位升高、水柱高度增加。【解答】(1)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如果此处的气压等于瓶外的大气压,管内和瓶内的水面应该相平;(2)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大气压减小,管内水柱高度会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答案填:(1)大于;(2)升高;减小。16.DC(1)【分析】①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第13页,共15页②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3×105帕;③根据真空压缩袋的形成,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④天气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此题是大气压的综合考查。需要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以及大气压的变化规律等。【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5B.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帕,等于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故B正确;C.真空压缩袋是用抽气筒把袋内的空气抽完,外界大气压把棉被压扁,故C正确;D.大气压的高低与天气有关,高气压区常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故D错误。故选D。(2)【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2)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实例即可,属于基础题。【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正确;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正确;C.白天,近地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