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医学的学习材料_第1页
刮痧医学的学习材料_第2页
刮痧医学的学习材料_第3页
刮痧医学的学习材料_第4页
刮痧医学的学习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刮痧医学的学习材料第1页/共58页教学目标

掌握刮痧护理技术熟悉刮痧法的操作

了解刮痧法的注意事项了解全息刮痧的运用第2页/共58页讲课内容一、适应症一二、刮痧前准备二三四三、操作方法四、常用刮痧部位五五、刮痧法护理及注意事项第3页/共58页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人,女,41岁,总觉得身体不适,最近去医院进行了全身的身体检查,没查出任何的病证,有人对她说:“你这是亚疾病状态,应该去刮刮痧、拔拔罐子可能会好些,你认为这样的建议对吗?

第4页/共58页复习旧课1、后背部主要的经脉循行是哪几条?2、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第5页/共58页一、适应症刮痧法: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铜钱、瓷勺、硬币、小陶瓷、酒盅或水牛角、玉等特制的刮痧板,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痧斑或痧痕,以达到解表驱邪、行气止痛、开窍醒神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第6页/共58页一、适应症另外还有保健、美容的作用。乳腺增生肠胃病心脑血管病哮喘、糖尿病肩周炎腰腿痛颈椎病头痛第7页/共58页一、适应症正确的刮痧方法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给细胞补氧祛瘀,增加活力,是改善亚健康状态既简便,又有效的好方法。

在微循环障碍的部位刮拭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迫使淤积的有害代谢产物从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存在于皮下肌肉组织之间,这就是我们看到”痧”。只要有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出现紊乱,刮拭后就一定会有痧出现,轻度的微循环障碍会出少量的红色、紫红色的痧点,重度的微循环障碍会出较多的暗青色、青黑色的痧斑。刮拭出痧会排除内毒素,解除局部的血脉瘀滞,降低血液粘度,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气血由阻滞变为通畅后,组织器官的细胞得到了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素的供应,活力增强。第8页/共58页一、适应症

刮痧的常规解释:

刮痧时各部位所出现的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的,存在于组织之间,皮肤之下的离经之血,这些离经之血成为身体的异物,他们被机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识别出来后,将其化解,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体内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活力正常,体内痧则清除的快,反之则慢。经常刮痧,使体内清道夫的排异能力增强,可以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现代医学认为:清除体内有害异物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痧消退的过程相当于不用注射自家血液的血清抗原疗法。所以刮痧疗法除了当时迅速改善微循环,疏通经络的效果之外,痧消退的过程可提高自身清除异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这是刮痧的后效应。第9页/共58页二、刮痧前的准备

1、备齐物品,如治疗盘、刮痧油等润滑剂、刮痧工具、75%酒精、棉签、卫生纸、并携至床旁。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刮痧前的准备:2、核对医嘱(保健除外),并向患者讲清操作程序。

3、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损伤皮肤。

4、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第10页/共58页三、操作方法

1、对刮痧部位先消毒。

2、术者手持刮痧工具蘸刮痧油,从上至下、从内至外的刮动。

3、刮至有干涩感时,蘸润滑剂再刮,直至皮下出现红色或紫红色斑点为止。

4、刮痧的常用顺序是自上向下,先头部、背部、腰部或胸部操作方法:腹部、后四肢。

5、每个部位先刮阳经,再刮阴经,先刮身体左侧,再刮身体右侧。

6、刮背部、胸部时注意沿肋间神经呈弧形刮动。

7、刮痧动作要柔和,并且顺一个方向刮动,不要来回刮。

8、小儿及皮肤细嫩者可用棉线、头发、麻团等进行刮痧,以防损伤皮肤。

第11页/共58页第12页/共58页第13页/共58页第14页/共58页三、操作方法刮痧方法主要有四种:

平刮

竖刮

斜刮

角刮点按、按揉、拍打法、疏肝理气。刮痧方法第15页/共58页垂直图片列表(1)平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2)竖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竖直上下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3)斜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本法主要适用某些不能进行平、斜刮的部位。(4)角刮:用刮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平刮

竖刮

斜刮角刮第16页/共58页三、操作方法刮痧的补泻手法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第17页/共58页三、操作方法1、补法

(1)刺激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

(2)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能活跃器官的生理机能;

(3)刮拭速度较慢具有以下特点的刮痧手法为补法(4)选择痧痕点数少;

(5)刮拭顺经脉循行方向;

(6)刮拭后加温灸。第18页/共58页三、操作方法2、泻法

(1)刺激时间长、作用深,对皮肤、肌肉、细胞有抑制作用。

(2)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能抑制器官的生理机能。

(3)刮拭速度较。具有以下特点的刮痧为泻法(4)选择痧痕点数多。

(5)刮拭逆经脉循行方向。

(6)刮拭后加拔罐。第19页/共58页三、操作方法3、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问,具体有3种。

(1)刮拭按压力大,速度慢;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2)刮拭按压力小,速度快;

(3)刮拭按压力及速度适中。第20页/共58页四、常用的刮痧部位

1、背部: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从第七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始沿肋间向外侧斜刮。常用的刮痧部位2、头部:取眉心、太阳穴。及全息穴。

3、颈项部:项部、双肩。

4、胸部:取第2、3、4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乳房禁刮。

5、四肢:臂弯、膝弯常刮,还可根据病证特点选择合适的经脉刮痧。第21页/共58页第22页/共58页头部对应人体示意图第23页/共58页全息头部图还有顶额前斜带顶额后斜带额中带额旁1带额旁2带额旁3带额顶带第24页/共58页五、刮痧法护理及注意事项刮痧法护理及注意事项:1、保持室温,避免患者受寒。2、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如出现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冷汗不止,或神志不清,脉沉伏等症状时,要立即停止刮痧,并报告医生,或对症处理。3、刮痧后应避风并稍作休息,禁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肠胃功能,必邪于里。4、将使用过的刮具清洁,消毒,擦干备用。第25页/共58页五、刮痧法护理及注意事项

刮痧健康法对于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但有以下情况的人不宜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析减少等需慎刮;

3.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禁刮;

4.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刮;

5.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第26页/共58页五、刮痧法护理及注意事项

刮痧前后要注意些什么?1.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2.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第27页/共58页例如:刮痧法治疗感冒刮痧法治疗感冒:头部:督脉——百会至哑门胆经——双侧风池大肠经——双侧迎香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胸部:肺经——双侧中府上肢:大肠经——双侧曲池、合谷肺经——双侧列缺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头、手、足对应人体穴区(每次选1-2个全息穴区)头部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颈椎头部对应区(背部彩图)脊椎肺脏对应区(背部彩图)全手掌、重点是心肺区(手掌部彩图)全足底部,重点是心肺区(足底部彩图)第28页/共58页第29页/共58页第30页/共58页第31页/共58页第32页/共58页第33页/共58页第34页/共58页第35页/共58页面部对应人体示意图第36页/共58页第37页/共58页第38页/共58页第39页/共58页小结一、适应症二、刮痧前准备刮痧法及护理三、操作方法四、常用的刮痧部位五、刮痧法护理及注意事项第40页/共58页谢谢大家!第41页/共58页第42页/共58页第43页/共58页第44页/共58页第45页/共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