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外币业务会计_第1页
第七章外币业务会计_第2页
第七章外币业务会计_第3页
第七章外币业务会计_第4页
第七章外币业务会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外币业务会计第一节外币业务及外币

业务会计

•外币及外币业务

•外汇及其汇率

•外币业务会计的核算内容一、外币与外币业务(一)外币—ForeignCurrency1.概念:外币原本是指外国的货币,即指企业编制财务报表采用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广义的外币是指所有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够用以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2.功能货币(记账本位币)(FunctionalCurrency)

功能货币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功能货币一经选定,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应以此作为计量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就国内企业(domesticEnterprise)而言,功能货币本国货币就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而言,涉及到功能货币的选择.

母公司的报告货币?

子公司所在国的货币?宜于以母公司报告货币作为功能货币的条件是:①直接影响母公司的现金流量,经常地汇回母公司②销售市场主要在母公司所在国,以该国通用货币标价③财源主要来自母公司,或依靠母公司偿付债务④公司间经常存在大量的内部交易…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一般适宜于以子公司所在地货币作为功能货币.(二)外币交易(外币业务)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以及计价等经济业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外币交易主要包括:①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②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③接受外币投资;④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⑤期末对外币交易事项的折算调整;⑥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国际会计准则21》规定:

外币业务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要求以外币结算的业务,包括企业进行的下列业务:

①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②借入或借出以外币结算的资金而形成的应付或应收款项;③充当尚未履行的外币业务合同的一方;④购置或处理外币资产,承担或解散外币债务.二、外币及其汇率等概念(一)外汇、汇率1.外汇(foreignexchange)

外汇是“国外兑汇”或“国际兑汇”的简称。兑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汇资金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转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

外汇是一种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具体包括:

银行外币存款库存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其他外币资金

2.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汇率也称汇价或外汇汇价,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比率。其标价方法有两种:(1)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e):

是以外币为基准,将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方法.如:美元外汇牌价1:6.1555欧元外汇牌价1:8.0728澳元外汇牌价1:6.3458港币外汇牌价1:0.7934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e)以本国货币为基准,将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合为某种外币.如:美元外汇牌价1:0.1625欧元外汇牌价1:0.1239澳元外汇牌价1:0.1575港币外汇牌价1:1.2604

……

3.汇率的分类(1)按汇率的制定和使用方式分:市场汇率(marketrate)法定汇率(officialrate)※在会计处理上,经外汇市场进行的外币实际兑换,应采用市场汇率.

(2)按汇率入账的时间分:现行汇率(currentrate)历史汇率(historicalrate)

现行汇率:是指交易发生当日或会计报表日的汇率.

历史汇率:是指最终取得外币资产或承担外币负债时日的汇率.

(3)按从事外汇经营的银行和经纪人角度分:①买入汇率(bidrate):

是指银行向客户买入外币时所采用的汇率,即买入价.②卖出汇率(offerrate):是指银行向客户出售外币时所采用的汇率,即卖出价.※在实际工作中,普通的惯例是采用中间价(mid-rate).

(4)按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分:①即期汇率(spotrate):指外币买卖双方成交后即时交割所采用的汇率.②远期汇率(forwardrate):指外币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即时交割,而是约定以后一定期限内交割所采用的约定汇率.

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的差额,叫外汇升水(exchangepremium).

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的差额,叫外汇贴水(exchangediscount).(5)汇率制度①最初是1816年英国首先实行货币制度的金本位制.

②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定采用固定汇率制.③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不加以固定,而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自由汇率制

:完全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管理浮动制:

由政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采用一定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使其不发生剧烈波动.

※我国实行的是

管理浮动制

(二)外币折算与外币兑换1.外币折算(foreigncurrencytranslation)

外币折算:指把不同的外币金额换算成本国货币的等值或另一种外币等值的程序,它只是在会计上对原来的外币金额进行重新表达.

2.外币兑换(foreigncurrencyexchange

外币兑换:指将一国货币按一定汇率兑换成另一国货币.包括把外币换成本币,把本币换成外币,或把一种外币换成另一种外币.

※外币兑换通常是在专门的外汇市场(foreignexchangemarket)上进行.

(三)汇兑损益(exchangegainandloss)P36

汇兑损益:企业在进行外币业务处理时,由于采用不同的汇率换算而产生的折合记账本位币金额上的差额.包括两个方面:交易损益报表折算损益

1.交易损益:指在清偿外币应收应付项目时,兑换所用的汇率与发生交易时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利益或损失.2.报表折算损益:将国外财务报表转换成本国货币单位时,外币表示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化而导致的利益与损失.汇兑损益交易损益报表折算损益交易财务报结算入账财务报日期告日期日期日期告日期未结算交易损益已结算交易损益P36

(四)货币性项目——企业拥有的货币和以货币结算的项目.

货币性资产货币性项目货币性负债

短期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长期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P36

(五)几个特殊的概念1.结汇和购汇

结汇(settlementofexchange):是指企业或个人将外汇卖给银行,银行按买入价(bidrate)兑换成人民币并转交给企业或个人.购汇:即企业或个人从银行买入外汇,银行按卖出价(offerrate)折算.2.合同汇率和市场汇率(thecontractrate/marketexchangerate)

合同汇率:是指企业合资经营订立合同时确定的汇率.

市场汇率:是指实际收到出资额时的当日汇率.*采用合同汇率可以避免账面实收资本与合同规定的注册资本比例不一致的情况.

*若没有合同汇率,则按第一次收到出资时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折合.

3.经常性项目与货币性项目

经常性项目: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项目.

货币性项目:国际收支中因资本输出和输入而产生的资产与负债的增减项目.三、外币业务会计的核算内容(一)外币交易会计

1.外币购销产生的债权债务

2.外币兑换、外币投资、外币借款等外币交易

3.外币报表折算(二)期汇合同会计第二节外币交易会计一、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

1.外币业务发生后,在入账时应根据实际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

2.期末编制报表时应按期末实际汇率,将外币金额进行折算;

3.期末将按不同汇率折算成本位币所产生的差额(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4.我国对汇兑损益的处理原则.①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开办费②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财务费用③清算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清算损益④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有关的汇兑损益购建资产的价值

二、外币交易会计的处理方法(一)单一交易观(singletransaction)

单一交易观将外币业务的发生和以后外币账款的结算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交易

汇率变动引起的差额款项发生日

增减收入或成本

结算日

基本步骤:1.交易发生日:

按当日的汇率折算入账;2.跨越财务报表编制日,编报日:

按编制日的汇率入账;3.在结算日:

按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同时调整其相关存货或收入账户的金额。

**美国某出口商于2009年11月10日赊销商品给我国某机电公司,账款按美元结算,计20000美元。当日汇率为美元:人民币=1:6.83,账款期限为60天。年末,汇率为1:6.827,到第二年1月9日的汇率为1:6.823。我国进口商的会计处理:(1)赊销日,按当日汇率折算Dr:在途商品(20000×6.83)¥136600Cr:应付账款(USD$20000)¥136600

(2)年末,按当日汇率予以调整20000×6.827=136540(元)136540–136600=-60(元)Dr:应付账款(USD)¥60Cr:在途商品¥60(3)2010年1月9日货已收,进行账款结算,按当日汇率调整

20000×6.823=136460(元)136460–136540=-80(元)

Dr:应付账款(USD)¥80Cr:在途商品¥80

♦若当年购进的货物当年全部销售,则还要结转销售成本并记入当年利润,再转入利润分配.Dr:应付账款($20000)

¥136460Cr:银行存款($)

¥136460

(二)两项交易观:(twotransactions)

“两项交易观”认为:

外币购销交易及账款结算是两项独立的交易.

购销日至结算日这一段时间发生的汇率变动造成汇兑折算差额,应作为汇兑损益来处理.

1.交易发生日:

按当日汇率折算后入账;2.如果账款结算不跨期、不跨年度,在编报日之前汇率发生变动,应确认为:

已实现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3.如果结算日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则编报日按当日汇率折算,并确认为:

未实现的汇兑损益有两种处理方法:(1)即期确认法:将编报日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在当期立即确认,并作为当期损益计入损益表.上例中,(2)年末Dr:应付账款(USD)¥60Cr: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60

(3)交货时,Dr:应付账款(USD)

¥80Cr:财务费用—汇兑损益¥80实际支付款项时,Dr:应付账款(USD$20000)¥136460Cr:银行存款¥136460(2)递延法:将编报日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进行递延,到结算日才将递延的汇兑损益确认为:

结算期的汇兑损益,计入结算期的损益表中.上例中,年末Dr:应付账款(USD)¥60Cr:递延汇兑损益¥60交货时,Dr:应付账款(USD)¥80Cr:递延汇兑损益¥80Dr:递延汇兑损益¥140Cr:财务费用¥140支付款项时,同上.P39例题货物出口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一)单一观与两项观的区别1.论点依据不同购销决策引起(单一观)外币折算差额财务决策引起(两项观)2.外币折算差额的处理方式不同3.对期间损益影响不同

(二)单一交易观的不足1.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不符合权责发生制.2.没有客观地反映外币交易的汇率风险.3.会计处理方法比较烦琐.

(三)即期确认法与递延法的比较1.即期确认法:

反映了汇率变动跨越两个会计期间的实际过程.

当汇率单向变动时并未引起争议.2.递延法:

在汇率变动逆转时,即期确认法上一会计期末确认的汇兑损益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导致了前后两个会计期间的报告损益失真.

所以,应采用递延法。

*如果跨越期限较长,汇兑损益较大,在汇率变动逆转的情况下,递延法可起到“收益平稳化”的作用.

大多数国家在其会计准则中,均规定遵循“两项交易观”,多数国家采用即期确认法;

国际会计准则21—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1993年修订,于1995年1月1日起生效)也主张两项交易观及即期确认法。荷兰的会计惯例也比较独特,它把汇兑损益记作准备,直接列入股东权益.

例如:某企业外币业务采用经济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作为折合汇率,年终时按年末的市场汇率对外汇类账户进行调整,该企业某年度发生下列外币业务,试编制会计分录。1.3月10日销售一批商品,售价22000美元,当日汇率1:6.82,货款尚未收到.Dr:应收账款-美元户($22000)¥150040Cr:主营营业收入¥150040

2.5月4日,从银行借入10000美元,当日的汇率1:6.82,银行卖出价为1:6.83.

Dr: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68200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00Cr:短期借款-美元户($10000)¥68300

3.5月5日,收到上述销货款中的18000美元结售给银行,当日汇率1:6.84,银行买入价1:6.83.Dr:银行存款-美元户($18000)¥122940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80Cr:应收账款-美元户($18000)¥1231204.6月10日,用美元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90000美元,当日汇率1:6.825.Dr:应付账款-美元户($90000)¥614250Cr:银行存款-美元户($90000)¥6142505.从境外购入一台不需安设备,价款30万美元当天汇率1:6.825,关税20万元人民币,增值税382075元。外币款项尚未支付,人民币款项已支付。Dr:固定资产2247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82075Cr:应付账款-美元户($300000)2047500银行存款5820756.12月31日,市场汇率1:6.82,该企业有关外币类账户的余额如下:银行存款余额15000美元,RMB102420元;应收账款余额20000美元,RMB150000元;应付账款340000美元,RMB2320160元;短期借款60000美元,RMB409560元.

Dr:应付账款-美元户1360短期借款-美元户360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2000Cr:银行存款-美元户120应收账款-美元户13600

四、外币交易其他事项的会计处理外币交易其他事项:除外币购销以外的外币交易.

接受外币投资外币兑换外币借贷期末汇兑损益汇兑损益递延汇兑损益清算期间的汇兑损益(一)接受外币投资业务

接受外币投资业务——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需要按实际收到投资款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计入“实收资本”账户。P431、签订合同时,确定合同汇率(a)2、实际收到投资款时,按市场汇率(b)折算记入存款户。Dr:银行存款(按b折算)Cr:实收资本(股本,按b折算)

例如:根据与某外商签订的投资合同,外商分两次投入外币到本公司。第一次收到外币投资额30万美元,汇率1:6.3321;第二次收到投资额30万美元,汇率为1:6.3282。则:Dr:银行存款-美元户($30万)

¥1899630Cr:实收资本($30万)

¥1899630

Dr:银行存款-美元户($30万)

¥1898460

Cr:实收资本($30万)

¥1898460

(二)外币兑换业务外币兑换业务——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涉及到汇兑损益.

兑换时,应将某种外币换成人民币,然后再用人民币换成另一种外币。关于兑换,先用的汇率叫银行买入价(bidrate),后用的叫银行卖出价(offerrate).P41例题

例如:某企业因采购需要港币100000元,按照当地银行的要求,需以美元兑换港元.兑换日,美元的市场汇率为1:8.1;港币的市场汇率为1:1.25;兑换银行美元与人民币的买入价为1:8,卖出价为1:8.2;港币与人民币的买入价为1:1.2,卖出价为1:1.3.该企业美元账户的账面汇率为1:8.15.

要求:编制该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

分两步进行会计处理:第一步:按港币卖出价需要的人民币为:100000×1.3=130000(元)第二步:按美元买入价需要的人民币为:130000/8=16250(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以美元兑换人民币.Dr:银行存款-人民币$16250/¥130000财务费用[(8.1-8)×16250]¥1625Cr:银行存款-美元$16250/¥131625

2.以人民币兑换港币.Dr:银行存款-港币HK$100000/¥125000财务费用[(1.3-1.25)×100000]¥5000Cr:银行存款-人民币HK$100000/¥130000

以上两项合并后,Dr:银行存款-港币HK$100000/¥125000财务费用¥6625Cr:银行存款-美元$16250/¥131625

*外币银行存款账户需要按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入账,而不能按账面汇率入账.

如:银行存款—美元户(按市场汇率折算)

(三)外币借款业务

是企业外币筹资的主要方式.

例如:某公司某年7月1日从银行借入1年期贷款10000美元,利率为5%,当日市场汇率为1:8.2,当年末汇率为1:8.1,第二年7月1日还本付息时汇率为1:8.4.则该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第一年借款时Dr:银行存款-美元($10000)¥82000Cr:短期借款-美元($10000)¥820002.当年末

$10000×5%×6/12×8.1=¥2050Dr:财务费用¥2025Cr:其他应付款¥2025同时,记录汇兑损益Dr:短期借款-美元¥1000Cr:财务费用[10000×(8.2-8.1)]¥10003.第二年还款利息总额=10000×5%×8.4=¥4200上年应付利息=10000×5%×8.4×1/2=¥2100

上年应付利息中由于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汇兑损益=10000×5%×(8.4-8.1)×1/2=¥75Dr: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2025财务费用-利息支出2100-汇兑损益75短期借款-美元(10000×8.4)84000Cr:银行存款-美元(84000+4200)88200(四)期末汇兑损益的调整资产项目:

汇兑收益汇兑损失

期末折合额>账面余额

期末折合额<账面余额负债项目:

汇兑收益汇兑损失期末折合额<账面余额期末折合额>账面余额

(五)递延汇兑损益

采用递延法核算时会涉及.1.筹建期间发生的递延汇兑损益

——计入企业的开办费.2.经营期间发生的递延汇兑损益——予以递延.

(六)清算期间的汇兑损益

外币债权的收回债务的清偿以上业务中涉及到不同汇率的折算,其折算差额记入“待转汇兑损益”,以后再转入清算损益相关账户.

举例:

2009年12月,某公司发生下列交易事项,请作会计处理。1、12月2日以港币30000元购入甲公司H股10000股作为短期投资,当日汇率为1:0.88.月末由于市价变动,当月购入的该股变为35000港币,当日汇率为1:0.878.

2、从境外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价款750000美元,款未付,当日汇率为1:6.84.

3、从澳大利亚购入某种工业用原材料300吨,单价2000美元,当日汇率为1:6.838.进口关税为RMB410万元,增值税RMB70万元,货款尚未支付。关税和增值税用银行存款支付.

4、从中国银行借入美元450000,期限为半年,当日汇率为1:6.835,6个月后按期归还借款,汇率为1:6.831.5、收到外方投资60万美元,收到款项时的汇率为1:6.833。投资合同规定的汇率为1:6.83.

第三节外币报表折算P47一.外币报表折算的意义

外币报表折算:是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成母公司报表所用的货币.

适用:跨国公司编制合并报表,子公司按母公司所使用货币编制会计报表.

意义和目的:1.满足母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需要.2.向国外股东和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适用的会计信息.3.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债券.

外币报表折算的原因:由于汇率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外币报表折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现行汇率1.汇率的选择历史汇率报告期平均汇率2.折算损益如何处理?二.外币报表折算的基本方法

现行汇率法

时态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