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23年语文八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23年语文八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23年语文八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23年语文八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23年语文八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B.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C.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D.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2.(2分)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是()A.凫水(fú)严然(yǎn)挑拨离间(jiān)B.阻碍(ài)猛马(mǎ)招摇撞骗(zhuàng)C.连翘(qiáo)器皿(mǐn)历历在目(lì)D.襁褓(qiángbǎo)寒禁(jìn)怒不可恶(è)3.(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作家。B.马克·吐温是英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D.庄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4.(2分)下列桔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B.他是我的莫逆之交,今天他有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C.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功发射导弹卫星,港珠澳大桥通车,召开中非合作峰会……一件件振奋人心的事接踵而至。D.人生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奔涌之涧,声明刚是一去永无止息的奔涌之歌。5.(2分)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衔接最为自然恰当的一项是().多读诗,不单是能提高精神审美,更是能让我们做个情感丰富、丰盈的感性人。愁的时候,__________;乐的时候,_______________;小的时候,_____________;大的时候,____________。①伫倚危楼风细细②金风玉露一相逢③春风得意马蹄疾④卧看牛郎织女星A.④②③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6.(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踌躇颓唐盘旋唯妙唯肖B.虬枝洗涤慰勉和言悦色C.罅隙蔓延劳禄无动于衷D.映衬消逝簇拥春寒料峭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亭亭净植_________(2)而名之不可_________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香味:莲——_____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_的品性。8、(3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元曲,展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这种情感浓缩于此曲的____________”这一点睛之笔中。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曲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苍凉的气氛。B.全曲以乐景衬悲情,反衬游子孤寂愁苦的情绪。C.“小桥流水人家”,表达游子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想象。D.“断肠人在天涯”,篇末收束抒发了游子悲凉悲苦的心境。9、(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人们常用《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希望政府要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的愿望。(5)把李白《送友人》补充完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敦厚明前茶①民国文人中,我很喜欢梁实秋,理由是《雅舍谈吃》写得独一无二。那是一位老人辗转各处后留在台湾岛上,北望故乡而难回的怅惘。而那种淡淡的满足与遗憾交织在一起,一笔至细,最令人难忘的,无非是老北京人的敦厚人情。②梁实秋出身并非大富之家,但父母秉承要让孩子多有见识的原则,打小带着他们姐弟上饭店、酒楼学习为人处世的礼数。承蒙梁实秋的一支妙笔,我们可以窥见近一个世纪前,北平商家与顾客彼此间的和蔼声气,如一把熨斗一样熨平了心头的褶皱。③比如,当年在首屈一指的东兴楼,用餐高峰期,上菜难免稍慢,遇上年少气盛的客人敲盘叩碗地催菜,掌柜听到,不但有执事立马出来赔不是,当值的跑堂当即就要卷铺盖。梁先生且笑且噱地描绘道:“真个儿卷铺盖,有人把门脸儿高高掀起,让你亲见那个跑堂的扛着铺盖卷儿从你面前疾驰而过。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会从后门又转回来的。”④顾客知不知道这卷铺盖的一幕,仅仅是一味“消气散”呢?知道的,不过他已经被给足了面子,焉能失了风度?而跑堂的演这幕“去而复来”的独角戏时,自己也是偷乐不止的吧?跑堂的本无过错,因此挨的板子也是虚的;顾客本不占理,可他一时气性上来了,何不顺水推舟,给他额外的安抚?这里面的智慧,不比如今顾客与店家一言不合就动粗高明?⑤老北平人的敦厚人情,也体现在店家对顾客货真价实的关照上。秋天,最好的螃蟹运到正阳楼,店家令螃蟹催吐泥腥、涵养肥膏的“饲料”,竟是打成雪花状的鸡蛋清。梁先生当时还是小孩子,好奇心重,揭开店里养蟹的缸盖去看,果见雪白的蛋白泡沫一直涨到缸沿。伙计看到,不以为意,还送小客人黄杨木旋制的吃蟹工具一套。⑥吃完螃蟹,满桌剩下难啃的大螯无人问津,伙计便征得食客同意,当场剥出大螯肉,加上高汤、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的回锅老油条,做出一大碗鲜汤来奉送,让这席美味的蟹宴余味悠长。⑦总之,老派店家秉承惜物的美德,每样物事莫不极尽其用,方觉对得起顾客。客人吃烤鸭,片鸭肉剩下的鸭架,店家用荷叶妥妥包起,并奉送几枚口蘑,嘱你回家做打卤面吃;客人点了芙蓉鸡片、芙蓉干贝之类的菜,剩余的蛋黄,馆子里不声不响地另添了火腿末、荸荠末,做一道溜黄菜奉送。这是对老顾客的“外敬”。⑧有意思的是,馆子外敬得多了,客人也心下不安。但当时并不提起,等五月份家里的紫藤花开得累累重重、招蜂引蝶,就派家中十岁左右的孩子到馆子里去请伙计来摘下一筐紫藤花。这是做紫藤饼的原料,可以照应馆子的利润。⑨这些曲里拐弯、欲语还休的人情,被当时的人做得如此端方自然,让人恨不能穿越到那个时代去,做一日老派食客。(摘自《今晚报》2017年2月6日)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满足”“遗憾”在文中指的是什么?________2.第⑨段中加点词语“这些”在文中指的是什么?________3.请结合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谈谈对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曲里拐弯”“欲说还休”地理解。________4.请结合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这里面的智慧,不比如今顾客与店家一言不合就动粗高明?________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关于“十一黄金周”的主题阅读(材料一)假期由来黄金周制度,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设立的,是当时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通过借调周末而形成长假的举措。消费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标志,既与社会群体收入水平息息相关,也与民众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时间充裕与否密不可分。通过给予人们充足的休息时间,刺激人们的经济思维,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百姓的休闲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用于餐饮、购物、旅游、健身、娱乐的消费与以往相比大幅度增加,人们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向往。由于周末和节假日本来就是商业消费的集中时间,七天长假更是旅游、交通和商业集中时段,是有利于商家赚钱的商机,媒体称为,黄金周。(材料二)“数”说现状(1)今年国庆恰逢中秋,凑足8天长假被大众称为超级黄金周。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2)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消息,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渐成消费新时尚,供给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绿色共享、移动支付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增长新空间,消费供需结构升级有力增强了城乡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行业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0.3%。(3)新闻网报道:此次,十一‛长假期间,共有7.05亿人次选择出游度长假。也就是说,中国的国庆节让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踏上旅程;10月1日,约10万民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68周岁华诞;八达岭长城景区清洁工每日背十余吨垃圾下山;10月3日当天,浙江省旅游收入逾80亿。(4)近日,蚂蜂窝旅行网联合今日头条发布了《2017国庆出游趋势报告》统计显示:(材料三)专家言论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黄金周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满足的是民众对家庭团聚的传统精神需求,黄金周满足的是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现代精神需求。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应当设置三个固定七天长假:春节家庭团聚,五[0-9]{1,}.(9分)[0-9]{1,}.(9分)[0-9]{1,}.(9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十一黄金周的影响并非只有7天。假期临近,人心浮动,经过七天长途奔波,还要恢复体力,前后算起来大概是十天,劳动生产率会受影响。现在,黄金周‛出行人群中,有近2亿从事一线劳动的年轻人,按1人每天创造100元计算,10天损失2000亿……北京大学世界遗产问题研究中心谢凝高教授:“人满为患”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一些名胜古迹或坍塌或损坏,与其说是岁月的侵蚀,不如说是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他们不堪重负。(材料四)网友热帖范戈成都:10月1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堵车,2日在床上看各地景区排队,3日在家看全国酒店涨价,4日在家看景区公路变停车场,5日在家看游客到处被宰,6日在家看买不到火车票,7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堵,8日在家看北上广进不了城。杂谈五味: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十一黄金周给了我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去名胜古迹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去自然风景区直面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去繁华大都市目睹了城市的时尚、繁荣和人间百态。靓靓亮亮:有个十一真正好,七天的时间我做主,去和家人团个圆,去和朋友喝个茶,去到郊外采个风,再去图书馆看个书,生活因此变美好。(有删改)1.材料二中“数”说了哪些现状?简要概括。2.材料二中的《2017国庆出游趋势报告》统计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3.“十一黄金周”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请阅读相关材料,简要概括。4.最近,关于“是否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讨论异常激烈。你认为是否应该取消“十一黄金周”?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本书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B.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亲对儿子的真情流露。C.傅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家书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D.不管傅聪是去法国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后来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的成长。(2)“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火一般的激情。”上述语段出自___________(书名),保尔要写的这部书的名字是_______。13、(5分)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0行动”和搜狐网科学频道、绿色频道一起,共同向热爱环境保护的网友发出倡议,从11月28日开始在一周时间里每人减少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声援哥本哈根会议,为地球的命运投下自己实质的一票!材料二:12月24日,东营职业学院“绿色家园”志愿者社团的成员们装扮成圣诞老人走上东营街头,向市民宣传“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将环保小知识作为圣诞礼物送给行人。材料三: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250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材料四: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最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1)你从前三则材料中发现了什么?(2)阅读材料四,简要概括什么是低碳生活?(3)材料一中的“20行动”还开展了“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口号征集活动,请你积极响应,拟一则口号,要求语言生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方法。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请以“藏在中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从“书本”“故事”“诗词”“竞争”“节日”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除诗歌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的汉字书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还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B项句号应放到引号里面。2、C【解析】

A.严然(yǎn)改为“俨然”;挑拨离间(jiān)改为“jiàn”;B.猛马(mǎ)改为“猛犸”;D.怒不可恶(è)改为“怒不可遏”,襁褓(qiángbǎo)改为“qiǎngbǎo”;故选C。3、C【解析】

A.梁衡,1946年生人,主要作品发表在解放以后,所以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故“现代”错。B.马克•吐温是美国人。故“英国”错。D.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春秋”错。故选C。4、D【解析】

D.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不合语境,故选D。5、D【解析】

根据文段的大意,结合“乐”“愁”等词,依诗句意可判断。如“伫倚危楼风细细”后有“望极春愁”,所以可填一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是“乐”的表现。“卧看牛郎织女星”是“小的时候”的遐想。由此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故选D。6、D【解析】

A.惟妙惟肖;B.和颜悦色;C.劳碌。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立说出2.B3.(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4.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5.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识记、积累,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查“植”“名”的意思,注意积累。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需要结合该字所在的语句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兰花的香气,不是接近就可以闻嗅品赏的。所以,此句中“逼”的意思是“接近,迫近”。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要注意“而”“染”“濯”“清涟”“妖”的意思。点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用选文原句进行回答。如本题从【甲】文中可以找出描写“莲”香味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从【乙】文中可以找出描写兰品位的句子是“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5.试题分析:【甲】文将莲、菊和牡丹进行对比,突出莲的高洁。同时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用莲花的高洁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乙】文中的“文王、孔子、屈原”都是品行高洁之人,作者将兰比作这些人,实际上暗示着兰花高洁的品性。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译文:【甲】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乙】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是在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之间,纯粹以情韵取胜,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总有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同。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亲近,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8、1.断肠人在天涯2.B【解析】1.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相关诗句的能力。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2.“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是悲景衬哀情。所以“全曲以乐景衬悲情,反衬游子孤寂愁苦的情绪”错。故选B。9、⑴辗转反侧⑵气蒸云梦泽⑶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⑷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⑸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辗”“兀”“庐”“蓬”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遗憾”指的是梁实秋先生辗转各处留在台湾后,北望故乡而难回的长怅惘:“满足”指的是梁实秋先生用文字细书老北平人的敦厚表达出自己的乡思后的满足。2.东兴楼掌柜让跑堂的卷铺盖走人表演,给足了客人面子,温和地处理好了客人催菜的事;老北平人为人忠厚遵循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老北平人送汤让蟹宴余味悠长;老派店家给老顾客送“外敬”;客人送原料照应馆子。3.“曲里拐弯”在文中指的是商家敦厚待客、客人敦厚照应商家的关系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温和、憨厚:“欲说还休”在文中指的是老北平人敦厚的人情味让人难忘、悠运醇厚的乡情味让人难舍。4.“这里面的智慧”指的是老北平人给足客人面子,又会安抚跑堂的“卷铺盖卷”表演温和、宽厚地处理客人催菜,体现了老北平人的智慧,也写出了作者对老北平人智慧的赞许:后半句是反问句肯定地表达出作者对目前北平人(店家)处理与人(顾客)关系时的不够冷静和缺乏智慧。【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应结合上下文作答。上文“那是一位老人辗转各处后留在台湾岛上,北望故乡而难回的怅惘。”可概括“遗憾”的指代内容;下文“最令人难忘的,无非是老北京人的敦厚人情。”“承蒙梁实秋的一支妙笔,我们可以窥见近一个世纪前,北平商家与顾客彼此间的和蔼声气,如一把熨斗一样熨平了心头的褶皱。”“这些曲里拐弯、欲语还休的人情,被当时的人做得如此端方自然,让人恨不能穿越到那个时代去,做一日老派食客。”可概括“满足”的指代内容。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这些”在文章的结尾段,它指代的内容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文章第③—④段东兴楼的处理客人催菜的事,“当值的跑堂当即就要卷铺盖。”“顾客知不知道这卷铺盖的一幕,仅仅是一味“消气散”呢?知道的,不过他已经被给足了面子,焉能失了风度?”其实是温和的;第⑤段“老北平人的敦厚人情,也体现在店家对顾客货真价实的关照上。”第⑥段“吃完螃蟹,……当场剥出大螯肉……做出一大碗鲜汤来奉送,让这席美味的蟹宴余味悠长。”第⑦段“总之,老派店家秉承惜物的美德,每样物事莫不极尽其用,方觉对得起顾客。……这是对老顾客的‘外敬’。”第⑧段“这是做紫藤饼的原料,可以照应馆子的利润。”据此作答,做到语言简洁。3.本题考查结合语境品析词语。此类题的答题格式:解释加点词语的原意+加点词语的语境义(意思)+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曲里拐弯”形容弯曲多(原意),在本文是指商家温和地处理好了客人催菜的事、货真价实的关照、送汤让蟹宴余味悠长、对老顾客的“外敬”、客人送原料照应馆子,商家与客人的相处方式温和、敦厚(语境义+描写对象的特点),表现了老北京人的敦厚人情(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欲说还休”表达难于启齿的感情或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想说却又马上停下没有说(原意),在文中修饰“人情”,形容老北京人的敦厚人情使人难以忘却、乡情难以割舍(语境义+描写对象的特点),表现老北京人的敦厚人情(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4.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此类题的答题格式: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感情)本题题干要求“结合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首先理解加点词“这里面的智慧”,关键找准“这”的指代内容,“这”指第④段“顾客知不知道这卷铺盖的一幕,仅仅是一味“消气散”呢?知道的,不过他已经被给足了面子,焉能失了风度?而跑堂的演这幕“去而复来”的独角戏时,自己也是偷乐不止的吧?跑堂的本无过错,因此挨的板子也是虚的;顾客本不占理,可他一时气性上来了,何不顺水推舟,给他额外的安抚?”,据此简要概括其中的智慧,即是老北平人的智慧;其次是理解后半句,“不比如今顾客与店家一言不合就动粗高明?”运用反问手法,意思是“比如今顾客与店家一言不合就动粗高明”,可见今人处理关系缺少智慧,更表达作者对老北平人处理与顾客关系的智慧的赞许。【点睛】品析词语答题格式:解释加点词语的原意+加点词语的在这儿的意思(这个词语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表达了)……的情感(性格)。11、1.(1)今年国庆我国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大幅度增长(2)消费供需结构升级,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传统消费提至升级,形成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新时尚。(3)旅游垃圾加重景点负担2.(1)今年中国游客对境内游的关注度与去年相比大幅上涨,相比之下,中国对出境游的关注虽然也增长,但相对更为理性。(2)国庆期间错峰出游趋势不明显。出游人数从9月30日才开始猛增,在10月1日国庆节当天达到峰值。3.(1)对于一些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来说,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它们不堪重负。(2)黄金周中人们大量出行,导致能源资源的不必要流失。(3)黄金周中人们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和享受,影响长假前后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造成经济损失。(4)黄金周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4.示例一:我认为应该取消黄金周。因为黄金周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它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收益。材料中提到一些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因为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它们不堪重负,这个损失已经十分巨大了,而且黄金周中人们集中出游,处处人满为患,浪费了很多的能源和资源。可见,黄金周的存在并没有像它产生时的初衷那样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所以,我认为应该取消。示例二:我认为不应该取消黄金周。因为材料中的数据显示黄金周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和损失例如交通拥挤、景区混乱、垃圾如山、资源浪费、假期前后工作松懈等与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不无关联,不能单单归因为黄金周的存在。而且国家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国人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认为有序有益的黄金周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出现,黄金周不应该被取消。【解析】1.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仔细阅读材料二的内容,“数”通过数字看出反映出的问题,“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表现出今年国庆我国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大幅度增长;“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行业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0.3%。”“共有7.05亿人次选择出游度长假。”“10月1日,约10万民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68周岁华诞;”表现出消费供需结构升级,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传统消费提至升级,形成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新时尚。八达岭长城景区清洁工每日背十余吨垃圾下山;”表现出旅游垃圾增多。2.此题考查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此题就抓住境内游关注度、出境游关注度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即今年中国游客对境内游的关注度与去年相比大幅上涨;国庆期间错峰出游趋势不明显。3.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十一黄金周”因为放假时间长,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国内游和出境游。“假期临近,人心浮动,经过七天长途奔波,还要恢复体力,前后算起来大概是十天,劳动生产率会受影响。”“黄金周‛出行人群中,有近2亿从事一线劳动的年轻人,按1人每天创造100元计算,10天损失2000亿……”“‘人满为患’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一些名胜古迹或坍塌或损坏,与其说是岁月的侵蚀,不如说是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他们不堪重负。”概括即可。这些都是黄金周带来的不利影响。4.解此类开放性试题:要紧扣文章的主旨;要紧密联系实际谈感想和认识,要真切,从生活中来;要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鲜明等等。“十一黄金周”既有利,又有弊,能根据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取消或者保留“十一黄金周”的理由即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D(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的儿女》(或“《暴风雨所诞生的》”)【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D傅聪是去波兰留学,不是去法国。故答案为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本题依据识记的文学常识和小说的故事情节作答。13、答案示例:(1)全世界都在关注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2)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3)①愿我们地球的“碳”越来越少!②青山绿水常驻,鸟语花香永在。③排碳低一点,未来美一点。④绿色地球,低碳城市。【解析】

(1)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人材料一“倡议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材料二“宣传低碳生活”,材料三“环保专家预计歌手麦当娜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材料四“二氧化碳排放最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从四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可以看出“全世界都在关注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2)要求简要概括什么是低碳生活。要做到读懂材料四,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如可分析“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