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6章 育种练习 (共23张PPT)_第1页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6章 育种练习 (共23张PPT)_第2页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6章 育种练习 (共23张PPT)_第3页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6章 育种练习 (共23张PPT)_第4页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6章 育种练习 (共23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种练习1.生物育种方法的选择(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2.几种育种方法分析(1)杂交育种是最简捷的方法,而单倍体育种是最快获得纯合子的方法,可缩短育种年限。(2)染色体加倍可以是以秋水仙素等方法使其加倍,也可以是细胞融合,且细胞融合可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进行。(3)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运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诱变育种。[特别提醒]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则需要连续自交筛选直至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在子二代出现该性状个体即可。育种原理:①诱变育种的原理是

;基因突变②杂交育种的原理是

;基因重组③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④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⑤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

基因重组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细胞膜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⑦克隆动物(核移植)的原理:

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⑧试管婴儿的原理:

;有性生殖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常用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作物空间技术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幼苗优点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品种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配合发育延迟,结实率低举例矮秆抗锈病小麦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快速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1、请写出下面各项培育方法:(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得到烟草新品种的方法是

。(2)用60Co辐射谷氨酸棒状杆菌,选育出合成谷氨酸的新菌种,所用方法是

。(3)用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黑小麦的方法是

。(4)将青椒的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数周后返回地面,获得了果大、肉厚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青椒新品种,这种育种原理本质上属于

。(5)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和不抗倒伏、抗锈病的两个小麦品种,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的品种,所用方法是

。(6)用秋水仙素或硫酸二乙酯处理番茄、水稻种子,获得成熟期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这种方法是

。(7)将白菜与甘蓝的体细胞用酶处理,再用聚乙二醇使其融合,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新的植物品种。这种方法是

。(8)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受精卵中,培育出抗虫棉的方法是

。(9)生产“人工种子”采用的方法是

。单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突变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转基因育种

植物组织培养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D.细胞工程育种3、利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生产马铃薯,几代以后往往会因病毒感染而减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去毒马铃薯,这种方法是()A.选择抗病毒品种进行杂交育种B、利用单倍体育种提纯品种C.利用人工诱变产生抗病毒基因D.用根尖、茎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BDDDTT×ddttDdTt①①DtdtDDTT单倍体植株③④⑤D_T_D_ttddT_ddtt⑥ddTT(一)(二)(五)(三)(四)(六)(高秆抗病)(矮秆易病)(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方法Ⅱ依据的原理是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3)(二)过程中,D与d的分离发生在

期;(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两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ⅠⅡ单倍体育种基因重组DTddTT减数第一次分裂后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有丝分裂前期1/31/2DDtt:Ddtt:ddtt=1:2:1①AABB②aabbⅠ③AaBbⅡ④AAbb⑤AbⅢⅣ⑥AAaaBBbbⅤ(1)由图中Ⅰ一Ⅱ获得④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过程Ⅰ是

,过程Ⅱ是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

,其中Ⅲ表示

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3)由图中I→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由图中I→Ⅲ→Ⅳ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4)图中Ⅳ、V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5)品种⑥为

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

(有、无)子果实。杂交基因重组杂交自交单倍体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时间;子代全为纯种1/161/4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四有6、(15武汉理综)31.(10分)为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家畜和家禽等新类型,我国育种工作者发现并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茄子的早期栽培品种为二倍体,育种学家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茄子的

,选育出了四倍体茄子。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2)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的是杂交水稻。杂交育种是将

,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其遵循的遗传学原理是

。(3)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出了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的数百个农作物新品种。请推测培育这些新品种的育种技术(最可能)是

。(4)近年来,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和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重要方向。推测其研究的基础阶段关键是要寻找适宜的

(填“目的基因”或“基因运载体”或“基因受体”)。(5)各种育种方法中,能在较短年限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单倍体育种(1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2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分)基因重组(1分)两个或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2分)诱变育种(1分)目的基因(1分)7、(09海南卷)回答:(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

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原因是F1在

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

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_____种,杂合基因共有__________种。(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我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

;选择的作用是

。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2分)保留所需的类型(2分)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1分)减数分裂(1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2分)2n(1分)2n(1分)3n-2n(2分)获得基因型纯合的个体(2分)8、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

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他们的实质都是

。基因频率的改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定向改造生物性状基因重组1/89、(09浙江)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雄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10、(03年全国高考理综)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3代即可)11、通过杂交可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也可将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集中在一起。甲×乙为杂交模型,回答。(1)无子西瓜备受青睐,结无子西瓜的植株是由父本甲

与母本乙

杂交得到的,无子西瓜培育的遗传学原理是

,能够刺激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的过程是

。(2)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之为杂合体),生产上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通过杂交选育黄肉(Yy)、抗病(Tt)的马铃薯新品种,则杂交亲本甲的基因型为____,乙的基因型为___。(3)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Ⅰ矮秆感病有芒(aabbDD)、Ⅱ高秆感病有芒(AAbbDD)、Ⅲ高秆抗病无芒(AABBdd)。①为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应选择的杂交亲本甲、乙为________,获得F1后如让F1自交,则F2中表现为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占F2总数的_____,若要获取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需将F2中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继续_____,直至

。②如果在①中所述F1基础上尽快获得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写出后续的育种过程。

。Yytt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染色体变异第一步: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第二步: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然后选育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yyTt不发生性状分离Ⅰ、Ⅲ3/64自交植物细胞全能性2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1/4HHhhRRrr(4)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13、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获得纯合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

杂交,如果

,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

。单倍体(纯合)敏感型植株诱发基因突变抗该除草剂的能力加倍二倍体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F1都是敏感型该性状是由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控制14、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自交2/3ⅡC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适宜浓度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00%方法一: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杆,子二代高杆:矮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方法二: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5.如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品种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