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经过点(a,2),则a的值为()A. B.﹣1 C.﹣ D.﹣4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一次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3.某同学在体育备考训练期间,参加了七次测试,成绩依次为(单位:分)51,53,56,53,56,58,56,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53,53 B.53,56 C.56,53 D.56,564.如图,一次函数y=mx+n与y=mnx(m≠0,n≠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A. B.C. D.5.已知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人沿同一条公路匀速行驶,甲骑自行车以20千米/时从A地前往B地,同时乙骑摩托车从B地前往A地,设两人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若s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2小时两人相遇B.若乙行驶的路程是甲的2倍,则t=3C.当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60千米D.若两人相距90千米,则t=0.5或t=4.56.下列各式因式分解正确的是()A. B.C. D.7.如图,E、F、G、H分别是BD、BC、AC、AD的中点,且AB=CD.结论:①EG⊥FH;②四边形EFGH是矩形;③HF平分∠EHG;④EGBC;⑤四边形EFGH的周长等于2AB.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H分别是AB、BC、CD的中点,CE、DF交于点G,连接AG、HG.下列结论:①CE⊥DF;②AG=DG;③∠CHG=∠DAG.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0个 B.1个 C.2个 D.3个9.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6,点O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FOG=120°,∠FOG的两边OF,OG分别交AB,BC与点D,E,∠FOG绕点O顺时针旋转时,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①OD=OE;②;③;④△BDE的周长最小值为9,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函数y=36x-10的图象经过第______象限.12.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射击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相同,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5,S乙2=3.5,则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填“甲”或“乙“).13.如图,在Rt△ABC中,∠C=90°,若AB=15,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_____.14.距离地面2m高的某处把一物体以初速度v0(m/s)竖直向上抛物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其上升高度s(m)与抛出时间t(s)满足:(其中g是常数,通常取10m/s2).若v0=10m/s,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最高点距地面_________m.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3,点E是CD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直线AE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则线段CF的长度是______.16.如图,OP平分∠AOB,PE⊥AO于点E,PF⊥BO于点F,且PE=6cm,则点P到OB的距离是___cm.17.已知A地在B地的正南方3km处,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直行,他们与A地的距离S(km)与所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他们行驶3h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18.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60°,则∠C=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果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且满足∠APB+∠DPC=180°,那么称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补点”.(1)如图1,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M,求证:点M是正方形ABCD的对补点;(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1,1),C(3,3).除对角线交点外,请再写出一个该正方形的对补点的坐标,并证明.20.(6分)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相交于点和.(1)直接写出坐标:点,点;(2)以线段为一边在第一象限内作,其顶点在双曲线上.①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②试探索:将正方形沿轴向左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时,点恰好落在双曲线上.21.(6分)已知.将他们组合成(A﹣B)÷C或A﹣B÷C的形式,请你从中任选一种进行计算,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2.(8分)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以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则过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23.(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C点在轴上,A点在轴上,D(0,0),B(3,4),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点B落在AD边上的G处,E、F分别在BC、AB边上且F(1,4).(1)求G点坐标(2)求直线EF解析式(3)点N在坐标轴上,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M、N、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8分)计算:(1)﹣;(2)25.(10分)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1B1C1;(2)请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3)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6.(10分)在▱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且AF=CE.(Ⅰ)如图①,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Ⅱ)如图②,若∠BAC=90°,且四边形AECF是边长为6的菱形,求BE的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
把点(a,2)代入y=﹣2x得到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详解】解:把点(a,2)代入y=﹣2x得:2=﹣2a,解得:a=﹣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k-1>0,解k>1,则1-k<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与系数的关系可判断一次函数的位置,从而可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根据题意得k-1>0,解k>1,
因为k-1>0,1+k>0,
所以一次函数图象在一、二、三象限.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系数的关系:对于y=kx+b,当b>0时,(0,b)在y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当b<0时,(0,b)在y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当k>0,b>0⇔y=kx+b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k>0,b<0⇔y=kx+b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k<0,b>0⇔y=kx+b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k<0,b<0⇔y=kx+b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3、D【解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详解】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51,53,53,56,56,56,58,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6,众数为56,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C【解析】
根据m、n同正,同负,一正一负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当mn>0时,m、n同号,y=mnx过一三象限;同正时,y=mx+n经过一、二、三象限,同负时,y=mx+n过二、三、四象限;②当mn<0时,m、n异号,y=mnx过二四象限,m>0,n<0时,y=mx+n经过一、三、四象限;m<0,n>0时,y=mx+n过一、二、四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
由图象得到经过2小时两人相遇,A选项正确,由于乙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可知B选项错误,计算出乙到达终点时,甲走的路程,可得C选项正确,当0<t≤2时,得到t=0.5,当3<t≤6时,得到t=4.5,于是得到若两人相距90千米,则t=0.5或t=4.5,故D正确.【详解】由图象知:经过2小时两人相遇,A选项正确;甲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则乙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所以在乙到达终点之前,乙行驶的路程都是甲的二倍,B选项错误;乙到达终点时所需时间为=3(小时),3小时甲行驶3×20=60(千米),离终点还有120-60=60(千米),故C选项正确,当0<t≤2时,S=-60t+120,当S=90时,即-60t+120=90,解得:t=0.5,当3<t≤6时,S=20t,当S=90时,即20t=90,解得:t=4.5,∴若两人相距90千米,则t=0.5或t=4.5,故D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函数图象,从函数图像得出解题所需的必要条件.6、A【解析】
分别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判断得出即可.【详解】解:A、,故此选项正确;B、,故此选项错误;C、,故此选项错误;D、根据,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和平方差分解因式,根据已知熟练掌握相关公式是解题关键.7、C【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与AB=CD可得四边形EFGH是菱形,然后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平分每一组对角的性质对各小题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E、F、G、H分别是BD、BC、AC、AD的中点,∴EF=CD,FG=AB,GH=CD,HE=AB,∵AB=CD,∴EF=FG=GH=HE,∴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②错误,∴EG⊥FH,HF平分∠EHG;故①③正确,∴四边形EFGH的周长=EF=FG=GH=HE=2AB,故⑤正确,没有条件可证明EG=BC,故④错误,∴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⑤,共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与菱形的判定与菱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与AB=CD判定四边形EFGH是菱形并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C【解析】
连接AH,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与点E、F、H分别是AB、BC、CD的中点,容易证得△BCE≌△CDF与△ADH≌△D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容易证得CE⊥DF与AH⊥DF,故①正确;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证得AG=AD,继而AG=DC,而DG≠DC,所以AG≠DG,故②错误;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HG=DC,∠CHG=2∠G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DAG=2∠DAH=2∠GDC.所以∠DAG=∠CHG,④正确,则问题得解.【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AD,∠B=∠BCD=90°,∵点E.F.H分别是AB、BC、CD的中点,∴BE=FC∴△BCE≌△CDF,∴∠ECB=∠CDF,∵∠BCE+∠ECD=90°,∴∠ECD+∠CDF=90°,∴∠CGD=90°,∴CE⊥DF,故①正确;连接AH,同理可得:AH⊥DF,∵CE⊥DF,∴△CGD为直角三角形,∴HG=HD=CD,∴DK=GK,∴AH垂直平分DG,∴AG=AD=DC,
在Rt△CGD中,DG≠DC,∴AG≠DG,故②错误;∵AG=AD,AH垂直平分DG∴∠DAG=2∠DAH,根据①,同理可证△ADH≌△DCF∴∠DAH=∠CDF,∴∠DAG=2∠CDF,∵GH=DH,∴∠HDG=∠HGD,∴∠GHC=∠HDG+∠HGD=2∠CDF,∴∠GHC=∠DAG,故③正确,所以①和③正确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边角边,容易证明△BCE≌△CDF,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量代换即可证∠ECD+∠CDF=90°,从而①可证;证②时,可先证AG=DC,而DG≠DC,所以②错误;证明③时,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它们都等于2∠CDF即可.9、B【解析】
连接OB、OC,如图,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BO=∠OBC=∠OCB=30°,再证明∠BOD=∠COE,于是可判断△BOD≌△COE,所以BD=CE,OD=OE,则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S△BOD=S△COE得到四边形ODBE的面积=S△ABC=,则可对③进行判断;作OH⊥DE,如图,则DH=EH,计算出S△ODE=OE2,利用S△ODE随OE的变化而变化和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定值可对②进行判断;由于△BDE的周长=BC+DE=6+DE=OE,根据垂线段最短,当OE⊥BC时,OE最小,△BDE的周长最小,计算出此时OE的长则可对④进行判断.【详解】解:连接OB、OC,如图,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ACB=60°,
∵点O是等边△ABC的内心,
∴OB=OC,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
∴∠ABO=∠OBC=∠OCB=30°,
∴∠BOC=120°,即∠BOE+∠COE=120°,
而∠DOE=120°,即∠BOE+∠BOD=120°,
∴∠BOD=∠COE,
在△BOD和△COE中,,∴△BOD≌△COE(ASA),
∴BD=CE,OD=OE,①正确;
∴S△BOD=S△COE,
∴四边形ODBE的面积=S△OBC=S△ABC=××62=,③错误作OH⊥DE,如图,则DH=EH,
∵∠DOE=120°,
∴∠ODE=∠OEH=30°,
∴OH=OE,HE=OH=OE,
∴DE=OE,
∴S△ODE=•OE•OE=OE2,
即S△ODE随OE的变化而变化,
而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定值,
∴S△ODE≠S△BDE;②错误;
∵BD=CE,
∴△BDE的周长=BD+BE+DE=CE+BE+DE=BC+DE=6+DE=6+OE,
当OE⊥BC时,OE最小,△BDE的周长最小,此时OE=,
∴△BDE周长的最小值=6+3=9,④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将已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5,得,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将已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将已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能得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变形,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析】
根据y=kx+b(k≠0,且k,b为常数),当k>0,b<0时,函数图象过一、三、四象限.【详解】解:因为函数中,,,所以函数图象过一、三、四象限,故答案为:一、三、四.【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同学们应熟练掌握根据函数式判断出函数图象的位置,这是考查重点内容之一.12、乙.【解析】
根据方差反应了数据的波动情况,即可完成作答。【详解】解:因为S甲2=5>S乙2=3.5,即乙比较稳定,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在数据统计中的作用,即方差是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量。13、115【解析】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C的平方,大正方形的面积为BC的平方.两正方形面积的和为AC1+BC1,对于Rt△ABC,由勾股定理得AB1=AC1+BC1.AB长度已知,故可以求出两正方形面积的和.【详解】正方形ADEC的面积为:AC1,正方形BCFG的面积为:BC1;在Rt△ABC中,AB1=AC1+BC1,AB=15,则AC1+BC1=115,即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关键是根据由勾股定理得AB1=AC1+BC1.注意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14、7【解析】试题分析:将=10和g=10代入可得:S=-5+10t,则最大值为:=5,则离地面的距离为:5+2=7m.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15、【解析】
由折叠可得全等形,由中点、勾股定理可求出AE的长,得到三角形EFC是等腰三角形,利用三线合一和勾股定理使问题得以解决.【详解】解:过点E作EG⊥FC垂足为G,∵点E是CD的中点,矩形ABCD中,AB=8,AD=3,∴DE=EC=4,在Rt△ADE中,AE==5,由折叠得:∠DEA=∠AEF,DE=EF=DC=4,又∵EG⊥FC∴∠FEG=∠GEC,FG=GC,∴∠AEG=×180°=90°,∴△ADE∽△EGC,∴即:,解得:CG=,∴FC=,故答案为:.【点睛】考查矩形的性质、折叠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掌握图形的性质和恰当的作辅助线方法,是解决问题技巧所在.16、1【解析】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P到OB的距离等于点P到OA的距离,即点P到OB的距离等于PE的长度.【详解】解:∵OP平分∠AOB,PE⊥AO于点E,PF⊥BO于点F,∴PE=PF=1cm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关键.17、1.5【解析】
因为甲过点(0,0),(2,4),所以S甲=2t.因为乙过点(2,4),(0,3),所以S乙=t+3,当t=3时,S甲-S乙=6-=18、【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到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80°,又∠A-∠B=60°,故可知∠A=120°,∴∠C=∠A=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解本题的要点在于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三、解答题(共66分)19、(1)证明见解析;(2)对补点如:N(,).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到∠DMC=∠AMB=90°,从而得到点M是正方形ABCD的对补点.(2)在直线y=x(1<x<3)或直线y=-x+4(1<x<3)上除(2,2)外的任意点均可,通过证明△DCN≌△BCN,得到∠CND=∠CNB,利用邻补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DMC=∠AMB=90°.即∠DMC+∠AMB=180°.∴点M是正方形ABCD的对补点.(2)对补点如:N(,).说明:在直线y=x(1<x<3)或直线y=-x+4(1<x<3)上除(2,2)外的任意点均可.证明(方法一):连接AC,BD由(1)得此时对角线的交点为(2,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把点A(1,1),C(3,3)分别代入,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则点N(,)是直线AC上除对角线交点外的一点,且在正方形ABCD内.连接AC,DN,B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C=BC,∠DCN=∠BCN.又∵CN=CN,∴△DCN≌△BCN.∴∠CND=∠CNB.∵∠CNB+∠ANB=180°,∴∠CND+∠ANB=180°.∴点N是正方形ABCD的对补点.证明(方法二):连接AC,BD,由(1)得此时对角线的交点为(2,2).设点N是线段AC上的一点(端点A,C及对角线交点除外),连接AC,DN,B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C=BC,∠DCN=∠BCN.又∵CN=CN,∴△DCN≌△BCN.∴∠CND=∠CNB.∵∠CNB+∠ANB=180°,∴∠CND+∠ANB=180°.∴点N是正方形ABCD除对角线交点外的对补点.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把点A(1,1),C(3,3)分别代入,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在1<x<3范围内,任取一点均为该正方形的对补点,如N(,).20、(1)A,B;(2)①证明见解析②点C恰好落在双曲线(>)上【解析】试题分析:(1)分别令x=0,求出y的值;令y=0,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点B与点A的坐标;(2)①过点D作DE⊥x轴于点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OB≌△DEA,故可得出AB=AD,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即可得出AB⊥AD,由此可得出结论;②过点C作CF⊥y轴,利用△AOB≌△DEA,同理可得出:△AOB≌△BFC,即可得出C点纵坐标,如果点在图象上,利用纵坐标求出横坐标即可.解:(1)∵令x=0,则y=2;令y=0,则x=1,∴A(1,0),B(0,2).故答案为(1,0),(0,2);(2)①过点D作DE⊥x轴于点E,∵A(1,0),B(0,2),D(3,1),∴AE=OB=2,OA=DE=1,在△AOB与△DEA中,,∴△AOB≌△DEA(SAS),∴AB=AD,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k≠0),∴,解得,∵(﹣2)×=﹣1,∴AB⊥A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②过点C作CF⊥y轴,∵△AOB≌△DEA,∴同理可得出:△AOB≌△BFC,∴OB=CF=2∵C点纵坐标为:3,代入y=,∴x=1,∴应该将正方形ABCD沿X轴向左平移2﹣1=1个单位长度时,点C的对应点恰好落在(1)中的双曲线上.【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21、答案不唯一,如选(A﹣B)÷C,化简得,【解析】
首先选出组合,进而代入,根据分式运算顺序进而化简,求出即可.【详解】选(A﹣B)÷C=(=[]当x=1时,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正确运用分式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解析】
分别过点E作EF⊥x轴于F,过点E作EG⊥y轴于点G,再证明△BEG≌△AEF,得出EG=EF,从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过点E作EF⊥x轴于F,过点E作EG⊥y轴于点G,∵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E=AE,且∠AEB=90°,∴∠BEG+∠AEG=∠AEG+∠AEF,∴∠BEG=∠AEF,又∠BGE=∠AFE=90°,∴△BEG≌△AEF(ASA),∴EF=EG.所以设过OE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kx(k≠0),点E的坐标为(a,a),代入可得a=ak,解得k=1,∴过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是为y=x.故答案为:y=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析式的求法,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3、(1)G(0,4-);(2);(3).【解析】
1(1)由F(1,4),B(3,4),得出AF=1,BF=2,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GF=BF=2,在Rt△AG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那么OG=OA-AG=4-,于是G(0,4-);(2)先在Rt△AGF中,由,得出∠AFG=60°,再由折叠的性质得出∠GFE=∠BFE=60°,解Rt△BFE,求出BE=BFtan60°=2,那么CE=4-2,E(3,4-2).设直线EF的表达式为y=kx+b,将E(3,4-2),F(1,4)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EF的解析.(3)因为M、N均为动点,只有F、G已经确定,所以可从此入手,结合图形,按照FG为一边,N点在x轴上;FG为一边,N点在y轴上;FG为对角线的思路,顺序探究可能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位置与形状之后,利用平行四边形及平移的性质求得M点的坐标.【详解】解:(1)∵F(1,4),B(3,4),∴AF=1,BF=2,由折叠的性质得:GF=BF=2,在Rt△AGF中,由勾股定理得,∵B(3,4),∴OA=4,∴OG=4-,∴G(0,4-);(2)在Rt△AGF中,∵,∴∠AFG=60°,由折叠的性质得知:∠GFE=∠BFE=60°,在Rt△BFE中,∵BE=BFtan60°=2,.CE=4-2,.E(3,4-2).设直线EF的表达式为y=kx+b,∵E(3,4-2),F(1,4),∴解得∴;(3)若以M、N、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分如下四种情况:①FG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N点在x轴上,GFMN为平行四边形,如图1所示.过点G作EF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N1,再过点N:作GF的平行线,交EF于点M,得平行四边形GFM1N1.∵GN1∥EF,直线EF的解析式为∴直线GN1的解析式为,当y=0时,.∵GFM1N1是平行四边形,且G(0,4-),F(1,4),N1(,0),∴M,(,);②FG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N点在x轴上,GFNM为平行四边形,如图2所示.∵GFN2M2为平行四边形,∴GN₂与FM2互相平分.∴G(0,4-),N2点纵坐标为0∴GN:中点的纵坐标为,设GN₂中点的坐标为(x,).∵GN2中点与FM2中点重合,∴∴x=∵.GN2的中点的坐标为(),.∴N2点的坐标为(,0).∵GFN2M2为平行四边形,且G(0,4-),F(1,4),N2(,0),∴M2();③FG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N点在y轴上,GFNM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所示.∵GFN3M3为平行四边形,.∴GN3与FM3互相平分.∵G(0,4-),N2点横坐标为0,.∴GN3中点的横坐标为0,∴F与M3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M3的横坐标为-1,当x=-1时,y=,∴M3(-1,4+2);④FG为平行四边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读写为翼展思辨之光:汝州市实验中学高中英语教学新探索
- 中国公文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中国有机蔬菜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以词块为翼展读写宏图: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模式新探
- 2024年中国再生橡胶行业调查测报告
- 中国实时音视频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氧气治疗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含硼花生专用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混合信号片上系统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中国大型连锁超市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完整市政工程分部分项划分
- 《市场调查》考试题库及答案(复习用)
- 比亚迪宋PLUS EV说明书
- 2020长沙市一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
- 2022年大连市庄河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洗浴中心的物业管理方案
-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标准课讲义终稿(教师版)
- 盐酸安罗替尼三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试验
- 苏教版必修1《离子反应》优秀课件
- 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 二手车买卖合同电子版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