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报告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究发展中心华南虎调查中心组
<XX年12月30日>
致谢
华南虎系世界上最濒危的虎亚种,其生存现状,保护和拯救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准确掌握华南虎野外种群状况,从而科学制地定拯救华南虎的行动方案,1999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开始筹备再次开展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
这一工作得到美国虎和犀牛保护基金会,wwf-china的大力支持,使中方到XX年7月筹集到95万元人民币,为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此后,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指定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究发展中心组建了华南虎调查中心
组,并责成各相关省林业厅保护管理机构成立了华南虎调查组,开展了调查.
在调查工作进行过程中,美国虎和犀牛保护基金会,拯救中国虎联合会还资助了以rontilson先生为首的虎调查研究小组来华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实地调查,并向中方赠送了10套红外线自动照相装置和5个gps.以上支持,使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工作获得了许多新的信息,为推动该物种的保护和拯救提供了
新的依据.
在此,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究发展中心华南虎调查中心组,受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的委托,向美国老虎和犀牛基金会,wwf-china,拯救中国虎联合会和rontilson先生领导的虎调查研究小组,向各有关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和所有参加调查的专家,队员和信息员致以诚挚的感谢.
1.背景
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是世界上最濒危的虎亚种.为拯救该物种脱离灭绝的威胁,逐步推动其野外种群的稳定及自然发展,1995年原中国林业部将拯救华南虎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优先项目,并着手研究《中国拯救华南虎行动计划》和展开实施行动计划的准备工作.经过近五年的工作,中国国家林业局于XX年9月提出并发布了行动计划的纲要草案.
但是,该纲要草案所依据的数据,主要来自1990年至1993年原中国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合作开展的"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及其栖息地评估"上的结果和近年来零星收集的数据.因此,要确保行动计划的科学性
和准确性,还必须有更准确,更科学的华南虎野外种群基本状况信息.为此,在行动计划草拟过程中,中国国家林业局保护司于1998年再次着手组织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该项工作得到美国虎和犀牛基金,世界自然保护基金的大力支持,使中方得以于XX年筹集到约95万元人民币<较原定时间推迟了一年>,并于XX年全面启动了这一调查.
在中方组织开展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工作期间,美国老虎和犀牛基金会,英国拯救中国虎联合会还先后资助rontilson先生领导的虎调查研究队伍在华开展实地调查,对中方的工作予以了很大的支持.
2.调查工作安排
组建调查队伍<XX年7―XX年11月>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指定野生动植物研究发展中心成立华南虎调查技术中心组,由胡德夫博士任调查组组长,另有刘伟石,黄祥云,赵怀东和关侠4名成员,负责全面指导监督和参与各省调查及全国华南虎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分析.
XX,XX,XX,XX,XX省林业厅<局>保护管理机构均成立了省调查队,每队成员5―8人不等,共计32人.
按照XX年9月XX华南虎调查研讨会要求,有关省选择了林业干部,护林员,老猎人及熟知山地环境的当地人共同组成了该省的华南虎调查信息员体系,负责收集当地各种来源的华南虎信息.该体系共有218人.
在XX年3月XXXX华南虎调查培训上,根据XX,XX,XX所提供的信息,上述省,市先后被纳入调查范围,由本省,市成立调查队独立开展工作.限于时间,国家林业局华南虎调查组未参与这些区域的实地调查.
研讨会和培训班
XX华南虎调查研讨会:于XX年9月在中国XX省XX市举行,参会人员共23人.这次研讨会分析了以往的信息,确定华南虎潜在区域9万平方里,重点潜在区域万平方公里;研究拟定了调查实施方案,即由各省调查队实地调查重要的华南虎潜在区域,其它潜在区域主要通过华南虎信息员体系收集信息.
XX华南虎调查研讨会及技术培训班:于XX年3月在中国XX省XX市举行,参训人员33人.在本次研讨会上,rontilson先生领导的虎调查研究小组向中方人员传授了阻断式红外线自动照相装置和有关老虎调查的技术及经验,同时参会人员对各省一期调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研讨,安排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各省于XX年10月―11月,分别组织对本省华南虎调查信息员进行了有关华南虎调查基本知识的培训.
中方研制阻断式红外线自动照相装置
中方技术组在项目开始之初组织力量自行研制成功感应式红外线自动照相装置,后来又改进为阻断式红外线自动照相装置,共生产52台,发往相关省同、统一使用.
调查方法和技术
根据亚热带山地林区气候和植被的自然特征,借鉴以往这些区域野生动物调查的经验及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制定本次华南虎调查方法和技术如下:
历史资料收集:结合华南虎分布的历史资料及生境状况,着重收集近五年内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发现的华南虎活动信息,收集潜在的华南虎分布区的植被情况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初步确定华南虎野外种群的潜在分布区,进而确定华南虎调查重点区域.
访问调查:各省调查组和信息员向华南虎潜在分布区内的居民,猎户等,征询近五年来,尤其是近期发现华南虎踪迹和被捕食动物的具体情况;征询上述区域森林植被变化情况和人为活动情况.
实地调查:在确定的重点区域,以省调查队为主体,吸收当地老猎人,采药人,护林员和熟知林区环境的人员,共同进行实地踏查,搜集一切可疑的证据<如华南虎或其它被捕食动物的爪痕,脚印,粪便,食物残余物,毛发等>.
设置自动拍摄装置:一期采用了红外感应自动拍摄装置;二期改进为红外阻断式自动拍摄装置.
痕迹鉴定: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进行甄别和鉴定.
调查区域
调查之初确定了XX省,XX省,XX省,XX省和XX省为华南虎调查
省份,后续纳入了XX省,XX省,XX市和XX省.各重点调查区域见表1.
表1各省的重点调查区域及面积
省份地区<市>县或保护区调查区面积<02>
抚州宜黄,乐安,宁都等
XX铅山,婺源,玉山等XX
XX市瑞金,全南等
7000
XXXX庆元县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5
XX清流,明溪,宁化等
XX
XX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000
大东山-八宝山片连州,阳山,乳源,乐昌
XX
车八岭-黄牛石片始兴,翁源,连平
4000
桃源县乌云界自然保护区
XXXX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00
XX神农架,XX等500
XX赤习水林区赤习水林区所属三个自然保护区800
XX城口县大巴山自然保护区500
合计12个地区<市>19705
华南虎潜在分布区社会经济调查
在开展外业调查的同时,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现状,经济活动方式及其对野生动物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必要记录.
配合国外专家进行实地调查
XX年3月―XX年12月美国虎和犀牛基金和拯救中国虎基金联合会资助ronaldtilson先生的调查队伍来华开展了为期共5个月的调查工作,中方均委派人员全程陪同.
3.调查结果
历史和本项调查的资料收集
自1993至XX年6月,按国家林业局要求,各省采用信息员收集华南虎踪迹信息的办法,共收集到有关目击,虎啸,挂爪,足迹,粪便,毛发和被食猎物尸骨等各类信息2000余条.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的可能性,可靠性及与自然地理单元,地形地势和植被的关联性,尤其是结合本次华南虎各省区的调查结果,初步确认华南虎潜在分布的地理区<见图>.由此可看出华南虎的基本分布态势,即,目前华南虎的分布范围局限于6大山系,呈现为"w"型的分布区格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华南虎的信息均出自这些山系及其支脉.
本次华南虎调查共收集到相关证据326条,考虑到大型猫科动物的活动范围,以信息出处的县为单位,标示出华南虎的重点分布区,显示出华南虎重点分布区疏密不均,相互隔离的现状.经认真分析上述可能的华南虎信息,我们初步确认48条信息属于较为明确的华南虎信息,将其标于图上,其中有些信息出于同一地点.
证据类型数量
1.粪便<经dna鉴定>2
2.粪便<未经dna鉴定>6
3.毛发<经显微形态鉴定>4
4.足迹16
5.挂爪15
6.猎物残骸5
证据说明:<1>粪便证据:两份粪便证据,采用abi-394型dna合成仪,合成了基因探针pta1和pta2,进行了基因鉴定,并与华南虎,豹,云豹及其它有蹄类动物作比照,确认了粪便系华南虎粪便.<2>毛发鉴定:在大型动物卧迹中发
现的毛发,经毛发显微形态鉴定,确认系华南虎毛.<3>足迹认定:认定的足迹宽度均在14―17cm之间,挂爪宽度在―11cm之间.<4>猎物残骸:经专家对残留尸骸和爪痕形态的认定,确认为华南虎痕迹,猎食动物主要有野猪,苏
门羚和牛等.
调查区域猎物信息
在本次调查中对有关被食动物的痕迹进行了调查,结合全国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华南虎潜在分布区数据,结果汇总如下:
表2重点调查区域华南虎猎物的调查结果<括号内为全国野生动物普查数据
*>
地点样线数<条>样线总长<0>证据类型和数量合计
野猪足迹31<78>
野猪巢穴10<13>
黄麂足迹15<34>
黄麂粪便5<12>
苏门羚足迹20<41>
苏门羚粪便3<6>
水鹿足迹10<21>
水鹿粪便3<9>
野兔足迹8<17>
XX省18<25><>
野兔粪便50<90>
476
野猪足迹45<87>
野猪巢穴8<18>
黄麂足迹24<48>
黄麂粪便6<15>
毛冠鹿足迹11<27>
毛冠鹿粪便4<10>
獐足迹25<56>
獐粪便8<24>
野兔足迹16<32>
XX省
<武陵山系>
24<52><>
野兔粪便50<112>
626
野猪足迹41<85>
野猪巢穴6<15>
黄麂足迹10<22>
黄麂粪便5<11>
苏门羚足迹30<65>
苏门羚粪便5<11>
毛冠鹿足迹23<49>
毛冠鹿粪便5<13>
野兔足迹6<14>
XX省
<雪峰山系>
12<33><>
野兔粪便20<43>
479
野猪足迹45<101>
野猪巢穴5<10>
苏门羚足迹32<69>
苏门羚粪便5<10>
麂子足迹15<32>
麂子粪便3<8>
毛冠鹿足迹25<61>
毛冠鹿粪便4<8>
野兔足迹9<21>
XX省16<47><>
野兔粪便20<45>
528
野猪足迹45<102>
野猪巢穴5<13>
苏门羚足迹32<74>
苏门羚粪便4<9>
獐足迹15<36>
獐粪便5<8>
黄麂足迹31<65>
黄麂粪便6<11>
野兔足迹10<18>
XX省17<51><>
野兔粪便29<54>
572
野猪足迹50<111>
野猪巢穴4<8>
麂子足迹12<53>
麂子粪便7<9>
毛冠鹿足迹17<31>
毛冠鹿粪便6<4>
水鹿足迹10<33>
水鹿粪便6<5>
苏门羚足迹22<41>
苏门羚粪便4<8>
野兔足迹6<11>
XX省14<30><>
野兔粪便25<31>
514
总数101<238><>3195
*:以上全国野生动物调查<1997-XX>的数据涵盖本项调查的重点区域,但面积较之大.
生境概况
本次调查区域均属中国的亚热带丘陵和中低山区域,经济开发较早,在人口较少及经济活动较弱时,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尚可协调共存.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出现快速增长,土地开垦面积增大.由此
导致生态环境变化,野生动物数量趋于减少.经过近几十年发展,南方山地社会经济面貌呈现出,丘陵和山地的河谷平滩已开发成为农业耕种区,依土地面积形成大小不一的村落,从几户到几十户不等.部分山地缓坡已基本开挖成梯田,种植农作物或果树.有些地方如雪峰山脉,戴云山脉,苗岭山脉,村民甚至削平低山劈为农田.因山势地貌的差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从几人到几十人,平均约在10-30人.因此,可以说除保护区外,南方山地的人口已达土地
承载力的饱和状态.在连绵的山岭开辟出的小路,便道以及公路,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经实地考察,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华南虎栖息地基本上分布于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主要位于山体中部至山脊之间的区域.在山体中部的灌木林,次生灌木林到山体上部的高草丛植被类型,野生动物种类相对丰富.华南虎的猎物
种类有野猪,苏门羚,水鹿和麂等有蹄类动物<表4>,调查中发现野猪,麂和兔的数量较多.近十年来,国家林业局加大了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之山区人口逐渐减少,华南虎的食物资源处于上升趋势.
社会经济状况
传统上,南方山区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其它经济作物有玉米,红薯,果树,茶和蔬菜类,副业生产以挖掘竹笋,砍竹,采集药材等.限于土地条件,产量较之平原区低得多,生产规模也小.生活水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年收入一般低于千元,基本上属于温饱程度,部分地区尚未解决温饱.近XX年来,粮食生产主要满足自身需要,生产活动逐渐转向副业生产,竹笋,竹材,药材成为山地村民收入的主体.受山地交通条件的制约,农业向经济作物转型的困难很大,生产生活多年徘徊不前,经济上已无出路.随东部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山区富余劳动力逐渐流入东部地区和城镇,多数山村的青年劳动力流失,老年,妇女和儿童成为人口的主体,土地开始出现荒芜,山村生活显现萧条景象,部分小山村以致人去屋空,杂草丛生的地步.这种发展趋势有利于减少人为活动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对于恢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带来希望.
XX,XX,XX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期间,XX市和XX,XX两省提供了有关华南虎野外种群存在的证据,被纳入到调查范围.其后,上述三省,市保护管理机构组织调查队伍继续收集了有关华南虎的信息和证据,但因时间有限,华南虎调查中心组尚
未前往上述区域对信息进行确认.
4.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据本次华南虎调查掌握的证据和信息,在中国南方仍应生存有华南虎野外种群,并且不同种群间被地形所隔离,形成4处隔离分布区.具体如下:
分布区
汇总近年来的所有华南虎信息,框定出华南虎在中国南方8省市的大体分布态势<见图>,可看出总体上呈现为"w"型的山系格局,可以归为5个大区,即:
<1>东部分布区:以XX省百山祖保护区和XX省梅花山保护区为主体的武夷山,仙霞岭和雁荡山区域.其中,XX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通连的自然区域面积达6XX;XX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通连的自然区域面积达73002,清流县及周边自然相通区域面积达38002;
<2>西部分布区:以XX省壶瓶山和桃源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雪峰山,经武陵山至西部的大娄山,系XX高原向东北方向的突出部分.其中,XX壶瓶山保护区及周边通连的自然山地面积达64002,桃源自然保护区及周边通连
的自然山地面积达46002.
<3>中部分布区:以XX省宜黄,乐安丘陵和XX省莽山保护区为主体的武夷XX北余脉直至南北走向的罗霄山脉,并与XX,XX交界的丘陵山地区相联.其中,XX宜黄,乐安扩伸至崇仁,宁都的相通连的丘陵区域面积达1,200
02;与XX省莽山保护区通连的自然山地面积达248002.
<4>南部分布区:以粤北车八岭等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粤北南岭山脉,自然相通山地区域面积达165002.
<5>北部分布区:以XX省神农架保护区为代表的北部分布区,位于呈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大巴山与巫山相接的山区.该区域虎存在信息,有待进一步证实.
现在没有证据表明各大区之间仍然存有华南虎的生态走廊,以目前华南虎信息证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散性,我们认为华南虎各大分布区之间的生态通道已被阻断.
华南虎种群活动特征
截止目前,收集到的华南虎信息,均表现出相同地点出现的华南虎信息时间间隔较长而短期内出现的华南虎信息空间跨度较大的情况,且与当地人口密度相对照,华南虎攻击家畜的记录明显偏少.对此,分析其原因如下:
<1>华南虎在长期人类捕杀压力下,尤其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人们对虎的利害问题的认识发生重大偏差,将虎作为害兽大肆捕杀,毒杀,致使华南虎的生存行为发生改变,远遁人群生活环境,或行动极为谨慎,不轻易攻击家畜,也就是说,华南虎可能已形成刻意回避具有人群气味的事物和环境,也不易被人们发现;
<2>相对历史上的有蹄类动物密度,现今华南虎的食物资源已属稀少,迫使华南虎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寻觅猎物,加之华南虎个体数量很少,由此造成华南虎踪迹出现的频率较低.目前证据均可视为华南虎在较大空间游荡时暂居一地时留下的踪迹;
<3>在人类干扰,生境破碎和猎物密度相对较低的生存环境里,华南虎可能已不再保持着固定的领域行为.现存华南虎野外种群的行为特点,可以认为是该物种种群为适应当地自然及社会环境变化,在近50年以来形成的.这为调查和研究华南虎野外种群造成了困难,对拯救和保护该物种也必将增加困难.对此,今后还应作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目前华南虎野外种群分布区的保护简况
目前华南虎野外种群的有效生境,主要位于山体的XX部至山脊,沿山体呈现为狭长型生境,山谷基本为人群经济活动区,只有山脊才构成生境之间的通道,使华南虎得以在相对较大的空间内活动.但是,由于农业,公路和自然
地貌等原因,现几大主分布区之间的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赊销额度协议书
- 楼栋长志愿服务协议书
- 背书转让协议书
- 变更孩子抚养权协议书
- 综合还款协议书
- 考研录取协议书
- 房屋代买卖合同协议书
- 酒场休战协议书
- 道路绿化协议书
- 米油回收协议书
- 【MOOC】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3年驾驶台资源管理真题模拟汇编(共873题)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经济学(本)》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材料题40题(原卷版)
- 升职晋级与薪资调整管理制度
- 安徽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基层社区治理困境及化解路径研究分析-以XXX社区为例 行政管理专业开题报告
-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二(定心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