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硫的转化》同步练习第2课时选择题选择题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①“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②“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③“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⑤“厄尔尼诺”现象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⑥“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⑦“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⑤C.全部D.只有③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eq\o\al(2-,4)、COeq\o\al(2-,3)、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eq\o\al(2-,4),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C.NaOHD.NaNO33.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易溶于水B.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退色D.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酸性B.脱水性C.强氧化性D.吸水性5.下列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①H2②SO2③H2S④Cl2⑤NH3⑥HCl⑦CO2⑧HBr⑨COA.①②④⑥⑧⑨B.①②④⑥⑦⑨C.①②④⑥⑦⑧D.全部6.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①2NaCl(固)+H2SO4(浓)eq\o(=,\s\up7(△))Na2SO4+2HCl↑②C+2H2SO4(浓)eq\o(=,\s\up7(△))CO2↑+2SO2↑+2H2O③Cu+2H2SO4(浓)eq\o(=,\s\up7(△))CuSO4+SO2↑+2H2O④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S+2H2SO4(浓)eq\o(=,\s\up7(△),\s\do5())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H2SO42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9.类推的思想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故硝酸与镁反应也生成氢气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和铝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和铝钝化10.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C.在0.45mol与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11.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如图装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从Z导管口出来的气体中无CO2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在Z导管口无明显现象12.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填空题填空题13.在通常情况下,A是固体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A__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__。(2)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B→C____________;②C→D______________;③E→C___________。14.(1)填写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各表现的性质(用字母填在横线上)。A.难挥发性B.强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F.催化作用①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________。②往硫酸铜晶体中加浓硫酸,晶体变白________。③实验室制硝酸(反应式为NaNO3+H2SO4=HNO3↑+NaHSO4)________。④浓硫酸与铜反应________。⑤浓硫酸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________。(2)运用硫酸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鉴别两瓶等体积的硫酸,哪瓶是浓硫酸,哪瓶是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时,可能产生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4)如何稀释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如下:含硫燃气eq\o(→,\s\up7(O2),\s\do5(反应①))Aeq\o(→,\s\up7(O2),\s\do5(反应②))Beq\o(→,\s\up7(H2O),\s\do5(反应③))硫酸。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SO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能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4)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测试时间/h01234雨水的pH4.734.624.564.554.55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实验题实验题
16.(1)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将木炭粉氧化成CO2,本身被还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2)试用如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编号①②③④装置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退色,C瓶的溶液不退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6)洗气瓶A中品红溶液换成Ba(NO3)2溶液,则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7)若将A、C瓶中的品红溶液换成酚酞试液能否达到同样目的?________(填“是”或“否”)。答案和解析【答案】
1.解析:选D“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了解一些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才能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代烃引起,而NOx对“臭氧空洞”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光化学烟雾主要是NOx引起的;“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及NOx引起的,故③不正确;“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塑料引起的污染;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温室效应”,“厄尔尼诺”也由此而起;“赤潮”“水华”则是水体中由N、P等营养元素的过量引起的。2.解析:选B因为BaCO3也是一种白色沉淀,因此为了防止COeq\o\al(2-,3)的干扰,还需要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3.解析:选BCO不溶于水,SO2可以使品红退色;氮氧化合物和SO2、SO3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O可以使人中毒死亡,SO2会损伤呼吸系统。4.解析:选A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显示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不会显示酸性。5.解析:选B浓H2SO4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也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H2S、HBr等。6.解析:选B金属、金属氧化物(具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处于低价态)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非金属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只表现强氧化性。7.解析:选AA项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硫被氧化;浓H2SO4与铜片、木炭共热,都是浓H2SO4被还原为SO2;D项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8.解析:选D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气体(NH3);B项,参与反应的浓硫酸全部被还原为SO2,只表示强氧化性;C项,Cu与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浓度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时,变为稀硫酸,Cu与稀H2SO4不反应,故产生的SO2不足22.4L。9.解析:选DA项中CO2无还原性,不能使酸性KMnO4褪色;B项中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C项中CO2无漂白性,不能使品红褪色。10.解析:选A随反应进行,浓硫酸被消耗,浓度变小后铜片不与H2SO4反应所以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45mol。11.解析:选CCu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通入BaCl2溶液后生成HNO3,同时放出NO;C与浓H2SO4反应生成CO2、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后,SO2被氧化成H2SO4,故有BaSO4沉淀生成,但不会生成BaCO3沉淀;Z管口处的NO遇O2生成红棕色NO2气体。12.解析:选A火力发电将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同时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利用太阳能可减少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燃煤脱硫可减少SO2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发展沼气可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率,都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13.解析:B→C→D为连续氧化的反应特征,且D+H2O反应的产物能与Cu发生反应,因此推断E为HNO3或浓硫酸,又因为A单质为固体,所以该图为硫的转化关系,A为S,则可得出答案。答案:(1)SSO2H2SO4(2)①2H2S+3O22SO2+2H2O②2SO2+O22SO3③Cu+2H2SO4(浓)CuSO4+SO2+2H2O14.解析:(2)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可利用其性质差异。如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分别蘸取两试样在白纸上写字,变黑者为浓硫酸,或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分别加入铁片,有气体放出者为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浓硫酸(Fe钝化),或加入Cu片加热,有气体放出者为浓硫酸,无现象者为稀硫酸,或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鉴别,或根据其密度不同称其质量等。(3)锌与浓硫酸反应时放出SO2气体,但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减小,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是H2。(4)稀释浓硫酸时,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暴沸,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答案:(1)①C②C③AB④BE⑤BD(2)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白纸上写字,立即变黑者为浓硫酸,反之则为稀硫酸(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SO2和H2浓硫酸与锌反应放出S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H2(4)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15.解析:(1)由题意可知A、B是硫的氧化物。由B+H2O→H2SO4可知B是SO3,则A是SO2。(2)反应过程中只有③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eq\o(S,\s\up6(+4))eq\o(→,\s\up7(还原剂))eq\o(S,\s\up6(0))。(4)时间越长,pH越小,酸性越强,是因为H2SO3被氧化为H2SO4。答案:(1)SO2SO3(2)③(3)还原剂(4)2H2SO3+O2=2H2SO416.解析:(1)浓硫酸有氧化性,木炭粉有还原性,两者相互反应,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木炭粉则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三个气态产物是SO2、CO2和H2O。(2)实验目的是要将三种气态产物一一验证出来。由题中所给的各种装置可知:④是反应发生装置;①中有品红溶液,可联想是用来验证二氧化硫;装置③中装有某种溶液,显然③可用来验证CO2;②是反应管,可验证水蒸气。由于①、③中装的都是溶液,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先用②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然后再验证二氧化硫和CO2,不然就不能验证水蒸气一定是反应产物;由于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科目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省直文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鄂尔多斯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危急值报告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山西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树墩爷爷的秘密课件
- 2024年度福建“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GB/T 45911-202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存储安全要求
- 排污许可证审核及环境应急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驻京信访工作组管理办法
- 尿道下裂的诊断及分型
-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高朋律师事务所】RWA发展研究报告:法律、监管和前瞻(2025年)
- DB42∕T 2272-2024 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办公耗材应急方案(3篇)
- 新高中班级团建活动方案
- 护理执行医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