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zhē)

郡县(jūn)

诗赋(fù)

衔接(xián)B.吞没(tēn)

朝晖(huī)

骚人(sāo)

霪雨(yín)C.樯倾(qiánɡ)冥冥(mínɡ)

潜行(qiǎn)

波澜(lán)D.汀兰(tīnɡ)皓月(hào)

偕忘(xié)

神怡(y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腻烦

怨怅

倾颓

箪食壶浆B.腆着

商酌

发怔

如雷灌耳C.磕头

拜谒

疏懒

尖嘴猴腮D.促狭

讳言

岔气

唯唯连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C.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女生将剧中人物演得惟妙惟肖。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胶东红色文化基地影视展厅里,同学们都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心中充满对英雄的敬仰之情。B.邱娥国长期扎根于基层派出所,他的从警历程挽救了很多失足青年。C.据统计,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农业净收入至少下降了12%以上。D.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人写雪,手法不一。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①,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②,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③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④,观者莫不震骇。(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

【注】①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伛偻提携___________

(2)泉香而酒洌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__

(4)明皇数御楼设此戏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上大笑,令左右扶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多会于此B.临溪而渔

已而夕阳在山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山间之朝暮也D.常以正月望日为之

或异二者之为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

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明乙文中拔河游戏的规则有哪些。

6.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拔河”游戏,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游戏,从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和明皇的共同思想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②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A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③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④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⑤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乃疙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有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B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⑥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动弹不得。(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1.阅读选文,完成情节梳理。

2.《水浒传》的语言质朴生动,洗练明快,极具张力。请品读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

(1)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2)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3.在这一章回中,小语发现文本中共有十九次提到武松的哨棒,可见哨棒的重要,但在打虎过程中,作者却设置了“折棒”这一细节。请你帮小语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去分析这一设置的合理性。

4.小语对武松这个人物很感兴趣,于是他把有关武松的回目找出来集中阅读。你觉得这样的阅读方法好吗?请说明理由。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振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5.读到第三十二回时,小语发现武松竟然被一只大黄狗追得很狼狈,不禁产生疑问:武松杀得了老虎,竟战胜不了一条狗?请你结合《水浒传》全文及链接材料,从人物及主题两方面分析这样安排的合理之处。离那酒店走不得四五里路,旁边土墙里走出一只黄狗,看着武松叫。武行者看时,一只大黄狗赶着吠。武行者大醉,正要寻事,恨那只狗赶着他只管吠,便将左手鞘里掣出一口戒刀来,大踏步赶。那只黄狗绕着溪岸叫。武行者一刀砍将去,却砍个空,使得力猛,头重脚轻,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却起不来。冬月天道,溪水正涸,虽是只有一二尺深浅的水,却寒冷得当不得。爬起来,淋淋的一身水。却见那口戒刀浸在溪里,武行者便低头去捞那刀时,扑地又落下去了,只在那溪水里滚。(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点评:武松的一生以打虎开始,以打狗结束。以打虎成功开始,以打狗失败结束。所以他的一生被评价为“虎头狗尾”。五、诗歌鉴赏(共5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阳关曲·中秋作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熙宁十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这一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

1.对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词作者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B.第一首词作者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C.第二首诗中“玉盘”二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此生此夜不长好”中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D.第二首诗最后一句意思是: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2.试结合语句分析这两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