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楚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所恶(wù)

一箪食(dān)

一豆羹(gēng)B.蹴(cù)

苟得(gǒu)

不屑(xiè)C.弗(fú)

勿丧(sàng)

有所不辟(pì)D.礼义(yì)

万钟(zhōng)

得我与(dé)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且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宫阙

驽钝

玉帛(bó)

废寝(qǐn)忘食B.峰峦

嚷除

干戈(gē)

所向披靡(mǐ)C.寥落

诽谤

期(qī)年

妄自菲(fēi)薄D.裨益

顷覆

臧(zāng)否

夙(sù)兴夜寐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B.不一会儿,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智,因此,增强贫困地区教育体系,完善贫困地区教育供给,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B.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成功。这就是历史镜鉴。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协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D.法治是减少学生欺凌所必需的大环境,社会需要加快法治进程,杜绝暴力不得以各种方式进行传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文言诗文默写。

(1)________,曾不事农桑。(白居易《观刈麦》)

(2)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秋瑾《满江红》)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4)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避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B.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C.死亦我所恶

不以恶小而为之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予观夫巴陵胜状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断子之手足A.人皆有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送孟浩然之广陵D.醉翁之意不在酒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B.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C.【乙】文中墨子认为,大义,正义比生命还可贵。为了捍卫正义,也可以去厮杀,去战斗,去牺牲。“万事莫贵于义”表达了他的观点。D.【甲】文运用了举例、对比、设喻的方式,做到了通俗易懂,以理服人;【乙】文虽没有运用,但同样表达了他的观点。5.【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现在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请说明理由。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菜农①我静静地看着他,他静静地看着书。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家禽的叫喊、车辆的鸣笛以及买家卖家的讨价还价;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蹿来蹿去追逐打闹的小孩……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片喧闹中、一堆蔬菜前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来人。③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健硕的臂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完全就是一副典型的农民模样。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精致。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一本《陶渊明集》,差点跌破了我的眼睛!一个菜农,你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起了这高大上的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④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都徘徊着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神态;而每次想到这一画面,都会被我不无讥讽地贴上“虚伪”的标签。⑤直到那个傍晚,我们又一次相遇——⑥那天,我散步经过一个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那是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大家踩着同一个鼓点,扭着同一个舞姿,陶醉在同一个旋律里。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与画面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一只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就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⑦我好奇地观察着: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片水渍。我正准备上前阻止他,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柄,在地面上挥动起来。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我走上前去,地面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几行大字还未风干——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地面上的字,个个遒劲有力,刚柔兼济,圆滑顺畅,发力处如蛟龙升空,恢弘大气;收笔处如彩凤展翅,飘逸自然。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⑧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的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⑨第二天我去了菜场。菜场一如往日一样的喧闹,他也如往日一样在静静地看书,自顾自地默诵着。他左右的商贩,玩手机的,拉家常的,东张西望的……应有尽有,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纵使身边蝉噪蛙鸣,鸟语花香,他丝毫不为所动,静静地淡定地朝着既定的方向流淌。很难了,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一心一意地守着他的书,守着他的书法。当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时,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⑩他执意要回送我些什么,便随他来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书法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铺、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获奖证书——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屋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屋内,他铺开宣纸研起墨来。我环视左右,一下子明白过来:他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他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他读古诗古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更是为了培养自己“心远地自偏”的定力。⑪他送我的是一幅书法,上面是大大的十个字——⑫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崔杰/文,选自《意林》)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完全文,请你将作者写菜农的几件主要的事情概括出来。

第一件:____________第二件:________第三件: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除了描写菜农的外貌、肖像外,还写了他的动作、神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菜农在菜市场读书时的全神贯注的情态,表现了他对书本(知识)的虔敬(虔诚与敬意)和内心的宁静。B.第⑦段“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中“嗖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菜农写字的速度之快,表现了他写字技巧的娴熟。C.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菜农是一位憨厚朴实、热爱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做事专注认真、不怕别人嘲笑奚落的人。D.文章结尾用陶渊明的诗句“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揭示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对菜农的欣赏与敬佩之情。4.文中,我对菜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根据提示,将我态度变化的过程表述完整。

怀疑→(

)→(

)→(

)

5.本文的主人公是菜农,作者在描写他的同时,也写了其他人的活动,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6.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菜农身上受到什么启示?(请用对偶句形式作答)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2)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六、语言表达(共10分)古人在称呼上颇有讲究: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是“舍弟”,对邻居尊称为“高邻”。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称呼。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①(

)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②(

)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③(

)。”范进道:“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