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1页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2页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3页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4页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七标五分部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北山隧道位于合福铁路安徽段绩溪县境内,起讫里程DK252+000~DK261+464.129464.12m,隧道内设单面连续下坡,坡度分别为20‰、12.5‰,坡长分别为7550m、4500m,变坡点里程DK258+200。隧DK252+000~DK253+699.43别为8000m7995m;隧道洞身DK255+604.61~D261+220.36左7000m、6995m;DK261+501.41~隧道出口段位于右偏曲线上,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5500m和5495m。主要围岩为Ⅱ级围岩855m、Ⅲ级4930m、Ⅳ级2735m、Ⅴ级876.12m。洞身最大埋深约473m,最小埋深约3m。隧址区属于中低山丘陵地貌,为构造剥蚀山地,自然边度为25°-45°,测区内沟谷纵横、植被发育、灌木杂草丛生。进口段相对较平缓,中部和出口段地形陡峻,多陡崖峭壁,多为乔木及灌木,局部辟为毛竹林及茶园,进出口及中部低洼处有村落分布,房较密集,中局部布零星房屋,低洼处均有小河或小溪20°~30°,局部沟谷坡度达45°,出口段地形较陡峭。二、监控量测目的1、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状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2、供给推断围岩和支护系统稳定的依据,确定二衬的施作时间。3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供给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三、监控量测作业1、监控量测工程a、隧道工程应进展的日常监控量测工程见表一:表一:监控量测必测工程序号1监控量测工程洞内、外观看常用测量仪器现场观看、数码相机、罗盘仪备注2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3净空变化收敛仪、全站仪4地表沉降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b、隧道开挖后应准时进展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c、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展外表裂缝及进展、渗水、变形观看和记录。四、治理体系1、建立健全监控量测治理机构,工程经理部成立以工程总工为组长的监控量测治理领导小组。围绕治理目标开展工作,对监控量测进展有效的指导和监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程经理部工程部。办公室负责监控量测治理日常工作,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监控量测治理的打算和意见,保证治理体系的正常运作。工程经理部监控量测治理领导小组名单:组长:王磊副组长:明升亮王兴春成员:严向阳高杰陈鹏远李永全胡青崔文论李强五、监控量测各级人员职责1、工程经理部职责a、负责对本部的监控量测的实施状况进展检查和督导。b、组织相关技术、测量人员对设计供给的监控量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措施进展认真的复核,牵头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c、负责分部范围内监控量测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确保人员、仪器和设备配备满足要求。d、组织相关技术、测量人员对设计供给的监控量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措施进展认真的复核,依据工程工程经理部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作业指导书。e、负责对分部范围内与监控量测实施相互冲突的有关工作进展协调,确保监控量测的顺当实施。f、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g、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与归档。2、架子队职责a、负责日常监控量测和数据记录整理,对监控量测数据的复核分析同时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并向相关人员进展反响。b、负责验证支护构造效果,确定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供给依据。c、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开展、监控量测网的建立和日常维护。六、工作流程1、监控量测工作流程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应科学合理,具体的流程如图一:按设计、规按设计、规按要求进展资料整理位移治理到达Ⅲ信息反响信息处理并位移治理到达Ⅱ级,反响至现场技位移治理到达Ⅰ级,反响至现场技与设计不符加强支护及实行应与设计相符按原设计施七、工作主要内容

图一:隧道监控量测工作流程1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现场状况的初始调查;b、编制作业指导书;c、布设测点并取得原始监测值;d、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并将结论进展反响;e、提交监控量测成果八、技术要求1、监控量测技术要求a、监控量测应到达以下目的:①、确保施工安全以及构造的长期稳定性;②、验证支护构造效果,确定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支护方法供给依据;③、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④、监控工程对四周环境的影响;⑤、积存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供给依据。b、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依据设计要求及工程特点编制,内容应包括:①、监控量测工程;②、人员组织;③、元器件及设备;④、监控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⑤、数据记录格式;⑥、数据处理及预报方法;⑦、信息反响及对策等。c、监控量测工作必需随施工工序准时进展,尽快读取初始数据,并依据现场状况准时调整监控量测的工程和内容。九、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1、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状况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的布置如表二所示: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H0<2.5B2B<H0<2.5B20~50B<H0≤2B10~20H0≤B5~10注:H0B2、地表沉降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四周测点适当加密,隧道中H0+B,地表有掌握性建〔构〕筑物时,两侧范围应适当加宽。测点布置如图二所示:图二: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3、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布置按表三的要求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置在拱顶轴线四周。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表三: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布设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测点布置Ⅵ5图六Ⅴ5图五Ⅳ10图五Ⅲ30图四Ⅱ50图三图三 图五4、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一样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图四 图六相互验证。十、监控量测频率1、监控量测频率应依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分别按表四和表五确定。由位移速度打算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离开挖面的距离打算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承受较高的频率值。消灭特别状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监控量测频率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监控量测频率〔0~1〕B2/d〔1~2〕B1/d(2~5)B1/2~3d>5B1/7d注:B位移速度〔mm/d〕监控量测频率位移速度〔mm/d〕监控量测频率≥52/d1~51/d0.5~11/2~3d0.2~0.51/3d<0.21/7d2、开挖面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必要时,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频次应加大。十一、监控量测掌握基准1、监控量测掌握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等,应依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构造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四周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2、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当位移可参照表六。围岩级别隧道埋深h≤5050<h≤300300<h≤500围岩级别隧道埋深h≤5050<h≤300300<h≤500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Ⅱ—0.01~0.030.01~0.08Ⅲ0.03~0.100.08~0.400.30~0.60Ⅳ0.10~0.300.20~0.800.70~1.20Ⅴ0.20~0.500.40~2.001.80~3.00拱顶相对下沉〔%〕Ⅱ—0.03~0.060.05~0.12Ⅲ0.03~0.060.04~0.150.12~0.30Ⅳ0.06~0.100.08~0.400.30~0.80Ⅴ0.08~0.160.14~1.100.80~1.40注:①、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以在施工中通过实践资料积存做适当的修改。②、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的比值,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③、初期支护拱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1.1~1.23、位移监控基准应依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按表七要求确定。类类别1B(U1B)2B(U2B)(U1B)允65%U090%U0100%U0许值许值注:BU04、依据位移掌握标准,可按表八分为三个治理等级。治理等级距开挖面1B距开挖面2BⅠU<U1B/3U<U2B/3ⅡU1B/3<U≤2U1B/3U1B/3<U≤2U2B/3ⅢU>2U1B/3U>2U2B/35、承受分步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建立位移掌握基准,同时应考虑各分部的相互影响。67、一般状况下,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以下要求时进展:①、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②、水平收敛〔拱脚四周7d平均值平均值〕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度0.15mm/d。③、施作隧道二次衬砌前的累计位移值达已到达极限位移值的80%以上。留意:在高地应力脆弱围岩、膨胀岩等可能产生大变形,且变形长期不能趋于稳定的不良地质隧道,二次衬砌可提前施作,衬砌构造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十二、监控量测系统及元器件的技术要求纵向位移、隧底隆起测试精度为0.5~1mm,围岩内部位移测试精度为0.1mm,爆破振动速度测试精度为1mm/s。十三、监控量测方法1、现场监控量测应依据已批准的监控量测实施细则进展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准时反响信息,并依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特别状况准时调整监控量测打算。2①、施工过程中应进展洞内、外观看。洞内观看可分开挖工作面观看和已施工地段观看两局部。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展比照。③、洞外观看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状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展观看。3①、变形监控量测可承受接触量测和非接触量测方法。②、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承受收敛计或全站仪进展。测点应埋设在表三规定的测线两端。承受收敛计量测时,测点承受焊接或钻孔预埋;承受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承受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③、拱顶下沉量测可承受周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或全站仪进展。在隧道拱顶轴线四周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准点进展联测。3④、地表沉降监测可承受周密水准仪、铟钢尺进展,基准点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承受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承受水泥砂浆固定。当承受常规水准测量手段消灭困难时,可承受全站仪量测。十四、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响1、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应包括数据校核、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2、每次观测后应马上对观测数据进展校核,如有特别应准时补测。3、每次观测后应马上对观测数据进展整理,包括观测数据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4、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依据量测值绘制矢态曲线;②、选择回归曲线,推测最终值,并与掌握基准进展比较;③、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评价;④、准时反响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建议。十五、监控量测信息反响及工程对策1、监控量测信息反响应依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该处安全性进展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建议。2、施工过程中应进展监控量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①、实时分析:每天依据监控量测数据准时进展分析,觉察安全隐患应分析缘由并提交特别报告;②、阶段分析:按周、月进展阶段分析,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施工状况进展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指导后续施工。3、工程安全评价应依据表八分三级进展,并实行表九相应的工程对策。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见图七。监控量测全部资料和分析推断结论须随施工日志放置在隧道口备查。当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治理到达Ⅲ级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通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正常施工。当监控量测位移治理到达Ⅱ级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时于2小时内上报局指挥部总工程师、现场指挥部,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组织争论提出具体意见,指挥部8参建各方对涉及施工措施进展综合评价。当监控量测位移到达Ⅰ级治理值以及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到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准时通知现场技术主管、现场监理工程师暂停施工,并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2工程部。施工单位工程经理组织争论提出具体意见,局指挥部领导以及分部领8分部组织专家组争论工程措施。治理等级ⅢⅡ

表九:工程安全评价分级机相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正常施工综合评价设计施工措施,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实行相应工程对策Ⅰ 暂停施工,实行相应工程对策监控量测结果监控量测结果位移速率否连续施工是安位移速率否全综合评价断担忧采取特别措施位移速率是否是否超Ⅰ级治理暂停施工是图七: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4、依据工程安全性评价的结果,需要变更设计时,应依据有关铁路工程变更治理方法准时进展设计变更。附件:一、隧道净空变化测量数据记录表填写样式〔以上台阶为例〕增:开挖面确定附件一:增:开挖面确定合福铁路安徽段XX

第 页,共 页按表 观测断面里程:

DKxxx+xxx

HFZQ-7距离

〔1~2〕B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铁诚业监理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