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乘法》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乘法算式,能根据几个几相加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能根据乘法的含义观察简单生活现象,体会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稿:1、仔细观察课本第一页主题图,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图中一共有几只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一道加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想法吗?(2)图中一共有几只鸡?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一道加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想法吗?(3)2+2+2=6、3+3+3+3=12这两个算式中,第一道算式是()个2相加,第二道算式是()个3相加,这两道算式中的()都相同。2、完成“试一试”。边摆小棒边填写。3、仔细观察第二页主题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样计算?这个算式表示()个()相加。说明: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除了用加法来计算,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可以写成4×2=8或2×4=8,“×”叫“乘号”:“2”和“4”都叫做“乘数”,“8”叫做“积”。4×2=8读作“4乘2”,2×4=8读作“4乘2”。总结:“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几乘几”。家长评价:自我评价:《1-4的乘法口诀》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通过摆一摆,结合乘法的含义编写乘法口诀,掌握并熟记1-4的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在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熟记并熟练运用1-4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编写1-4乘法口诀。预学稿:1、仔细观察下面主题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一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表示()个2,1个2写出乘法算式是()或(),1个2就是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2)2个翘翘板上坐了()人,表示()个2,2个2写出乘法算式是()或(),2个2是(),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3)2×1=()用的是()口诀。2、观察下面的主题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1只荡船坐3人。表示()个(),写出乘法算式是()或()。编写乘法口诀是()。(2)2只荡船坐()人。表示()个(),写出乘法算式是()或()。编写乘法口诀是()。(3)3只荡船坐()人。表示()个(),写出乘法算式是()或()。编写乘法口诀是()。(4)想一想:3×1=(),用到的口诀是()3×2=(),用到的口诀是()3、下面的活动请你在明天课堂上完成。(1)仔细观察主题图,说一说每个车厢里有几人,2个车厢里有几人,3个车厢里有几人,4个车厢里有几人?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车厢的个数1234人数4(2)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或者便于操作的学具摆一摆,完成下面的表格:几个几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个4或2个4相加或3个4相加或4个4相加或(3)(4)(5)连一连(6)完成下面的填空题。家长评价:自我评价:《乘加、乘减》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利用乘加、乘减的算式帮助探索和记忆乘法口诀。预学稿:1、仔细观察主题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用加法怎样计算?(2)仔细观察鱼缸图,你有什么发现?(3)根据这个特点你可以先求出哪几个鱼缸里养的金鱼数?(4)求这几个鱼缸里的金鱼数就是求几个几?能用乘法计算吗?怎样列式?(5)求出前三个鱼缸里的金鱼数后,再加上第四个鱼缸里的金鱼数就是四个鱼缸里的金鱼数。所以根据上面的发现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6)计算3×4+2=时,先算(),再算(),计算结果是()。说明:像3×4+2这样的算式就是乘加算式,计算时先算乘法,再计算加法。遇到乘减算式时,同乘加计算顺序一样,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试一试3×4-2=先算(),再算()。3、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1)(2)(3)家长评价:自我评价:《5的乘法口诀》学稿姓名:教学目标:从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先引导学生列表计算几个5相加的和,再根据有序排列的几个5相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学具准备:小棒或者其它便于操作的圆片、三角、正方形等等图案。预学稿:1、先仔细观察主题图,再完成下面的预习题。可以借助小棒或者其它便于操作的学具。(1)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2)请你根据刚才的操作过程和计算结果,写出1个5、2个5……5个5的乘法算式,并编写出5的乘法口诀。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个5或2个5或3个5或4个5或5个5或2、先算一算,在说一说每题各用了那句口诀。3、下面的习题请你在明天课堂上完成。(1)(2)(3)计算。2×3+3=2×4+6=5×4-7=3×5+1=(4)一个鱼缸内有5条金鱼,3缸内有多少条金鱼?4缸呢?5缸呢?家长评价:自我评价:《6的乘法口诀》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编出6的乘法口诀,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编出6的乘法口诀,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预学稿:1、先仔细观察主题图,再完成下面的预习题。可以借助小棒或者其它便于操作的学具。(1)旋转木马1次可以坐几人,2次可以坐几人,3次、4次、5次、6次呢?请把你计算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2)请你根据刚才的操作过程和计算结果,写出1个6、2个6……6个6的乘法算式,并编写出6的乘法口诀。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个6或2个6或3个6或4个6或5个6或2、想一想。3、下面的题目请你在课堂上完成。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图形》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预学稿:1、观察主题图1:(1)右边两块地砖的面各有()条边。(2)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都是()形。2、观察主题图2:(1)右边的图形各有()条边。(2)有5条边的图形都是()形。(3)这两个图形都有()条边,都是()形。3、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课堂上完成。(1)(2)(4)(5)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先动手剪一剪,再互相交流。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除法—平均分(1)》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预学稿:1、动手分一分、画一画。(你有几种分法就画几种。)把6个圆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把你分成的结果画出来。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1)(2)(3)分成三堆可以怎样分?(1)(2)(3)如果分成四堆呢?(1)(2)(3)分成五堆呢?分成六堆呢?你认为这些分法中哪些分法比较合理?(请在分法合理的号码前打对勾。)为什么?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请你把这句话再认真地读两遍。)2、画一画: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你有几种分法就画几种。3、填一填:小猴分8个桃:如果每只小猴分()个,可以分给()只小猴。如果每只小猴分()个,可以分给()只小猴。如果每只小猴分()个,可以分给()只小猴。4、试一试。有困难的请你动手摆一摆,然后再分一分。先用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份。(3)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份。5、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1)(2)(3)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除法—平均分(2)》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预学案:1、小猴分桃。请你动手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然后完成下面的题目。(1)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2)把8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3)把8个桃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2、试一试。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先用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1)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2)平均分成3份,每份()根。(3)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4、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1)画一画,填一填。18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2)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除法—平均分(3)》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教学重难点:平均分的含义。预学案:1、分铅笔。12支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你有几种分法就画几种。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第三种分法:第四种分法:第五种分法:第六种分法:你能在明天的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的几种分法有条理地说给同学们听吗?2、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课堂上完成。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口诀求商(一)》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学习重点: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预学稿:一、仔细观察主题图,完成下面的数学问题。1、图中一共有()人小朋友打乒乓球,每()人一组。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这个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怎样列式?4、怎样计算10÷2=?(1)因为()个小朋友每()人一组,可以分为()组。所以10÷2=()。(2)因为二()一十,所以10÷2=()。这种方法叫做口诀求商。5、完成“试一试”。8÷4=()想:二()得八,商是()。12÷3=()想:三()十二,商是()。6、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口诀求商(二)》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预学稿:1、图中告诉我们一共有()个萝卜,如果每只兔吃()个,可以分给()只兔。列式为:用到哪句口诀:如果平均分给()只兔,每只兔吃()个。列式为:用到哪句口诀:2、完成下面的习题。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线段》预学稿姓名:教学目标: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预学稿:1、请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这根线是直的吗?答:2、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答: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3、请再将这根白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答:揭示: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而且有()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4、摸一摸桌子的边,是不是直的?答:两个端点在哪里?答:5、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6、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厘米》预学稿姓名: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预学稿:1、请看一看自己写字桌的宽。用自己的方法说说这条边有多长?说明: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2、 认识厘米/(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拿出学生尺,仔细观察认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2)看刻度回答并指给爸爸妈妈看:“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厘米;1到2是()厘米;3到4是()厘米。从刻度0到5是()厘米;从0到10是()厘米。(3)请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4)请你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给爸爸妈妈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3、量一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说明: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现在你会测量铅笔的长度吗?你测量出你的铅笔有()厘米长。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4、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1)(2)请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3)(4)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米》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习准备: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预学稿: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1、认识长度单位“米”。(1)认识米尺。介绍: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2)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厘米。(3)你能用手势表示1米的大约长度吗?(4)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答:2、估一估。(1)课桌大约长()。(2)你的身高大约是()。(3)张开你的双臂大约长()。3、完成下面的题目:(1)(2)家长评价:自我评价:《量一量》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学习准备: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预学稿:1、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常用工具有()、()、()。其中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尺和()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尺。2、量一量。用学生尺量一量下面长方形纸。纸上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纸下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纸左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纸右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从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答:3、认识一拃(zhǎ),一步和一庹(tuǒ)。和爸爸妈妈合作,量一量你的一拃大约长()厘米。你的一步大约长()厘米。你的一庹大约长()米()厘米。4、完成下面的题目。(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枝铅笔大约长20()。我睡觉的床大约长2()。一棵大树大约高15()。一列火车大约长80()。我的一拃大约长12()。(2)在里填“”、“”或“”。30厘米3米1米30厘米103厘米700厘米7米300厘米5米76厘米+30厘米1米2米-115厘米85厘米(3)判断。一条黄瓜长25米。()90厘米<1米。()黑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4)算一算。54厘米+6厘米=()厘米90米—60米=()米25厘米+40厘米=()厘米1米—25厘米=()厘米56厘米+44厘米=()厘米=()米(5)画一画。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一条线段。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一条线段。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确定位置》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问题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学习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学习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预学稿:1、仔细观察主题图,完成下面的题目。《口诀求商(二)》预学稿姓名:(1)从图中你知道小猴在第()排第()个,小熊在第()第()个。(2)从上面所给的信息你能说一说确定排数是按照()的顺序排列。确定个数是按照()的顺序排列。(3)你知道在第()排第()个。(4)你还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其他小动物的位置吗?请你写下来。至少写4个小动物的位置。2、完成“想想做做”。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东、南、西、北》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向。2、在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难点:正确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四个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预学稿:1、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早上,我们面向太阳站立。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2、你能说一说你家东面有(),西面有(),南面有(),北面有()。3、读一读,填一填。3、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课堂上完成。(1)(2)你能说一说你的南面、北面、东面、西面都是谁?(3)你能说一说学校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都有什么?(4)你面向西,你的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如果你面向南,你的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如果你面向北,你的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认识平面图》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1、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2、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能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预学稿:1、认真观察主题图后,完成下面的填空。(1)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是按()北()南()西()东绘制的。(2)先说一说校园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分别有什么?然后把这些名称填在表格中。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家长评价:自我评价:《7的乘法口诀》预学稿姓名: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乘法得意义,在理解乘法口诀得基础上,自编7得乘法口诀,并熟记口诀,准确计算7的乘法计算题。学习重难点:准确计算7的乘法口诀。预学稿:1、请你拿出小三角依次拼出1只、2只、3只………7只小船,然后填写下表。2、请你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个7或2个7相加或3个7相加或4个7相加或5个7相加或6个7相加或7个7相加3、把口诀补充完整。二七()()二十八六七()三七()()三十五()四十九()十四三()二十一4、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课堂上完成。(1)算一算,想一想。5×7=口诀:4×7=口诀:6×7=口诀:2×7=口诀:7×7=口诀:7×3=口诀:21÷3=口诀:14÷2=口诀:28÷4=口诀:42÷7=口诀:49÷7=口诀:35÷5=口诀:(2)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一七得七六七四十二五七三十五(3)在里填上“>”、“<”、“=”。3×74×76×76+72×56×37×530+54×66×45×65×76×67×67+77×2家长评价:自我评价:《乘法竖式计算》预学稿姓名:预学目标:1、初步学会乘法和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2、继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预学重点: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预学难点:积的个位与商的位置。预学稿:1、仔细观察主题图,完成下面的题目。(1)这幅图告诉你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图意,你能列出四道算式吗?(3)乘法也可以写成竖式。(4)试一试。想一想积的个位应写在哪里?乘数乘数积2、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课堂上完成。(1)(2)仔细观察习题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并列式解答。图意:算式:答:(3)7×()217×()=28()×()=14()×7=()(4)家长评价:自我评价:《除法竖式计算》预学稿姓名:预学目标:1、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预学重、难点:除法竖式的写法。预学稿:1、仔细观察主题图,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然后根据图意列出四道算式。(1)图意:(2)算式:(3)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这是竖式除法中除号的写法。书写除法竖式时,要先写被除数,再在被除数上的左上角写除号,在除号的左边写除数,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并和被除数的数位对齐,接下来在被除数的下面写除数和商的乘积,然后划等号线,在等号线的下面写0。保持商、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乘积、0要对齐。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6人平均分成2组,每组分得3人,一共分去6人,所以把2和3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原来一共有6人,分去6人后正好分完,所以把6减6的差0写在竖式的横线下面。2、试一试。想一想42除以7的商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42÷7=3、下面的题目请你在课堂上完成。(1)(2)请你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家长评价:自我评价:《8的乘法口诀》预学稿姓名:预学目的: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学重、难点:编制8的乘法口诀,熟记8的乘法口诀。学具准备:小正方形学具。预学稿:1、仔细观察右面图形,用了()个小正方体拼成这个大长方体。2、请你想一想,拼成这样的2个长方体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4个……….8个长方体分别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请把你计算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长方体的个数12345678所用正方体的个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快速计算出拼成长方体所用正方体的个数?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3、你能根据上面计算的结果编写出8的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个8或2个8相加或3个8相加或4个8相加或5个8相加或6个8相加或7个8相加或8个8相加4、把口诀补充完整。二八()四八()()得八()四十三八()()五十六()六十四()四十八5、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1)(2)(3)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解答。图意:算式:答:图意:算式:答:家长评价:自我评价:《9的乘法口诀》预学稿姓名:预学目标: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预学重点:记住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预学难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预学稿:1、这里有许多的智慧星,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1)图中每行有()颗星。两行有()颗星。(2)请你用简捷的方法快速填写下表。行数123456789星的颗数(3)请你根据填写上表的过程和数据编写出9的乘法口诀,并根据口诀写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口诀:算式:2、算一算。2×9=18÷2=3×9=8×9=9×9=27÷3=45÷5=9×6=63÷7=72÷8=63÷9=9×4=6×9=18÷9=27÷9=36÷4=9×9=9×8=7×9=72÷8=81÷9=3、完成“想想做做”。根据上面的表格填写下面的表格。1个9比10少()是92个9比20少()是()3个9比30少()是()4个9比40少()是()5个9比50少()是()6个9比60少()是()7个9比70少()是()8个9比80少()是()9个9比90少()是()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预学稿姓名:预学目标: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预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预学稿:1、完成下面计算题。12+13+56=45+50-63=56+8+9=23+63+4=73+18+9=95-5-90=100-70-29=56-6-26=98-89-9=79-9-53=小结:计算连加、连减时,按照从()往()的顺序进行计算。说明: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时,计算顺序同连加、连减,都是按照从()往()的顺序进行计算。2、尝试计算。5×3÷5=4×6÷3=2×6÷3=7×4÷7=计算5×3÷5时,先算()得(),再算()得()。48÷6÷2=2×3×4=36÷4×3=8×3÷6=3、口算接力。×9÷6×2÷7×3×5433综合算式:÷4÷8÷4×9÷8÷4321664综合算式:4、下面题目请你在明天的课堂上完成。(1)(2)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算24点》预学稿姓名:预学目标:1、在玩扑克牌算24点的数学活动中,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2、在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准备:每人准备点数分别为1、2、3…….9的扑克牌各一张。预学稿:1、仔细观察下面三张扑克牌,请你根据三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或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并把计算过程写出来。(1)(2)计算过程:计算过程:(3)(4)计算过程:计算过程:2、请你根据下面每组4张牌,算出24点。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沂沂南县教育系统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5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阜阳临泉技工学校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丹江口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合肥长丰县部分单位招聘39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内江市市本级部分事业单位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灯塔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真题
- 2025福建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选聘1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国庆节周记模板集合4篇
- 2025江苏无锡市锡山区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21人(长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国网三批招聘已发布(5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三年级信息科技第28课《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及课后习题
- 监理工程师借调合同协议书范本三方版5篇
- 培养“最好的我”新时代品质少年-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晶须碳纳米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犁底层重构施工方案
- 2025年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册基础知识点总结汇编(全册)
-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件
- Unit 1 Teenage life单词变形-学生背诵与默写清单-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铁路技术规章:018铁路军事运输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练习(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