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合作社撑开“致富伞”北镇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这里拥有生产食用菌的气候、原材料、劳动力等综合优势,但由于受传统“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方式制约,资源优势很难被完全转化成为产业优势。作为辽宁省优秀示范合作社的北镇市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领先打破传统束缚,告成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人以“标准化和产业化”模式种植食用菌,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进展,更拓宽了农人的致富渠道。
一栋栋温室大棚伫立田间,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香菇长势喜人……
这就是记者在闾山食用茵专业合作社所在地廖屯村见到的景象。
如今,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香菇、平菇、金针菇、滑子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当地农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说起进展食用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一个人。此人叫赵平和,是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正是他率领大家走上了这样一条“点草成金”的致富路。
闾山脚下“点草成金”
赵平和今年43岁,曾经是当地著名的运输大户。跑了20多年运输的他,不仅完成了资金积累,还成立了自己的车队。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他和蘑菇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年前的一个夏天,赵平和开车去本溪桓仁旅游,赶上那里正在召开“全国蘑菇大会”。“蘑菇大会”效快,一年四季,可循环生产。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土地利用价值、进展高效农业……”说起进展食用菌产业的好处来,赵平和津津乐道。
从种植食用菌中尝到了甜头的赵平和,没有只顾着自己抢占市场,而是想着要让这一“点草成金”的特色产业为更多农人带来丰饶的生活。2022年6月,他创办了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选中为合作社理事长。这也是《农人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后,北镇市成立的第一个农人专业合作社。
北镇农人多年从事棚菜生产,但在大棚里种蘑菇对他们来说,还是件崭新事。食用菌合作社成立之初,增加产品附加值。也就是在这一年,赵平和由于分身乏术,彻底道别了运输行业,全身心投入到了合作社日常工作中。
合作社成了菇农的靠山
赵平和介绍说,他们这个合作社现有固定职工78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18人,设有财务部、技术开发部、农资供给部、社员培训部、销售服务部。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社员通过资金、土地、大棚、技术等多种形式出资入股。按合作社章程规定,年终结算利润,将可调配让赵平和开了眼界,同时也使他对种植食用菌产生了浓重兴趣。回到北镇后,赵平和感觉自己的家乡也挺适合种植食用菌,再加上市场空白,前景理应不错。就这样,赵平和在2806年岁末投资建起了第一座食用菌大棚。
“种植食用菌是以农作物废弃物为原料,‘点草成金’的特色产业,又是个以菇棚、菇房、田块‘为车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本金低、效益高。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种植一亩蘑菇纯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而且蘑菇生产周期短,见只有12个人入社。经过几年的进展,合作社现在已经拥有农户285户,年产各类食用菌一级母种2万支,二级原种10万瓶,三级栽培种50万袋,生产棒600万袋:年产鲜菇4000吨,销售收入达3008万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2022年,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鲜菇生产示范基地,内建简易冷棚及温室暖棚98栋,建成拥有先进检测仪器、完善生产设备的标准化菌种厂。为拉长产业链条,合作社还成立了北镇市隆源菌业有限公司,对鲜菇举行烘干、盐渍、精品包装等深加工,盈余对社员举行二次盈余返还,其中按照销售额返还比例不低于60%,实现了社员人人合意,收入逐年增加。
最关键的是,合作社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方式,通过统一购买物料、统一供给菌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对外销售、分散经营的运作模式,组织社员进展食用菌产业,共同抗拒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为了保证模范运行,赵平和他们不仅推行民主管理,合作社一切重大事项均由全体社员通过投票审议抉择,而且实行了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和监视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原料保管制度、原料购买制度、出菇管理规章、运输管理制度、包装管理制度、培养棚管理制度、接菌车间管理制度、生产车间管理制度等一系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间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社、省级优秀农人专业合作社、锦州十佳科普示范基地。合作社所在地廖屯村也不仅被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创办示范村,而且被确立为锦州市农人技术员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合作社成立的隆源菌业有限公司被锦州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赵平和本人也被评为锦州市特等劳动模范。最让赵平和感到欣慰的是,菇农们现在已经从心眼里把合作社当成了进展生产和抗拒市场风险的靠山。
近年来,食用菌市场竞争越来越强烈,风险越来越大。合作社一方面统一注册了“兴闾”牌商标,并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一方面又通过加强菌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根基设施创办、实施鲜菇产品生产设施化全程监控、选用具有自主学识产权菌种,举行无公害生产,不断提高鲜菇产品质量。这些举措,使他们不仅在原有市场上站住了脚,而且还不断开疆拓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合作社的自身实力也越来越强,资产总额达成了1133万元。
合作社的进展不仅巩固了菇农们进展生产的底气,更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一位合作社社员报告记者:“合作社进展得越红火,咱们的收入就越高,今年平均每户能增收5万多元……”
持续进展凭什么
合作社在壮大,菇农们的收入在增加,赵平和想得更多的那么是合作社的持续进展问题。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间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就与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开展食用菌技术创新,并被确立为辽宁省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技术人员引进、筛选、提纯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生产的优势菌种,并告成总结出适合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鲜菇生产操作规程。更加是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的日臻成熟与应用,创造了夏季出产高质量、高产量香菇的记录。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客商前来驻地购买,远销北京、上海、福建、内蒙、吉林等多个大中城市。
2022年,他们又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的原那么,在北镇市南部的廖屯镇西珠村规划新建标准化温室大棚20栋,总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在北部的中安镇规划将原有46座棚室改建成标准化鲜菇生产棚室。总占地面积300亩,新增生产规模达200万公斤。
赵平和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每公斤6元计算,200万公斤鲜菇可创收2400万元,总本金费用1795万元,可实现盈余605万元。基地还能为周边农户供给一个食用菌模范种植的技术平台,通过以供给各种优质食用菌栽培种、供给栽培技术的形式间接带动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可增收3600万元。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还远不止于此。
据赵平和介绍,由于多年的棚菜重茬生产,造成北镇片面地区土壤板结化、盐渍化及土传病害不断加重,影响了农人种植棚菜的经济效益,导致大片面棚室处于闲置状态,种植食用菌恰恰能把原有闲置的棚室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食用菌产业能把大量废弃农副产品下脚料转化成可供人食用的优质健康食品,废菌渣还可作为有机肥返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儿童认知增强类保健品市场乱象与规范化管理对策
- 2025-2030儿童膳食脂肪酸构成比与认知测试得分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 2025-2030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早期筛查技术进展与规范化诊疗方案
- 2025-2030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非药物疗法临床效果观察报告
- 2025-2030儿童时间管理教育产品设计理论与市场验证
- 2025-2030儿童嗅觉功能与认知发育的神经相关性探讨
- 2025-2030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医学理论基础与实践
- 2025-2030健身APP与智能穿戴设备协同发展生态分析报告
- 2025-2030传统穴位刺激疗法在儿童智力促进中的医学机制探讨
- 2025-2030传统木器作坊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
- 九连环解法教学课件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 销售目标管理课件
- 物业三轮清扫车管理制度
- 生态水利工程概论课件
- 部队野战生存理论试题及答案
- 清场管理规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247国际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历程、产生机制、分布运输及其生理作用课件
- 狙击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拉利的创业理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