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有香不浮不腻_第1页
墨有香不浮不腻_第2页
墨有香不浮不腻_第3页
墨有香不浮不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墨有香,不浮不腻墨有香不浮不腻

御咏文渊阁诗墨最长15cm厚1.8cm高4.9cm清

风流才子郁达夫被徽州的风光所感染,写了一首《屯溪夜泊》: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镜头里的徽州,千数以上的大村小庄,依山傍水,葱翠入眼,山色连天,翘角的白墙,灰色的屋瓦,沿着青石板小路勾画出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

墨出徽州,独步天下。提到徽州,便会让人想到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在徽墨的故土,一边体验徽墨的制作过程,一边听徽墨大师陈述徽墨的前世今生,闻到的墨香仿佛还带着百年前的味道,让旅行有了一种极强的人文趣味。

墨,從字形上看,上“黑”下“土”,说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墨”因其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擅长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贵重的字画那么被称为“墨宝”。

“惜墨如金”“胸无点墨”“舞文弄墨”……是我们都熟知的成语,说明“墨”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了极致。

按照制墨的原料可将墨划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是以松枝烧烟配制,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松烟墨起于何时已不成考,但其在东汉时期已经盛行,曹植在乐府诗《长歌行》中就有“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一句。

油烟墨,是用油烧烟(主要是桐油,并和以麻油、猪油等)再参与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因桐油烧烟本金高,烟细而重,价格较松烟高大量。

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无意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苏东坡尤喜浓墨,对用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晴。”认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那么索然无神气。程君房制百子图墨直径12.7cm厚1.9cm明上海博物馆藏

淡墨那么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中国墨的传承延续

墨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前,商代或更早,我们的祖先就开头使用自然石墨及矿物颜料在甲骨文上书写文字。据史料记载,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成为人工制墨的发端。《述古书法纂》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春秋战国时期,从对出土的实物竹简、木牍、帛书上的文字的考证,有好多是用毛笔蘸墨书写的。

秦代有了人工制造的烟墨。湖北省的云梦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了迄今为止我国察觉最早的人工墨。墨呈丸状,由松烟不充分燃烧,加上鹿胶、牛胶等黏合剂手工捏制而成。济川式制墨7.8×1.9cm清仿晋人桼烟法制墨6.2×2cm清程君房兰亭修禊图圆墨直径13cm明

东汉时研发了墨模,使墨的样式趋于规整。墨模的展现为规模化制墨带来了可能,制墨业因此得到长足进展。

三国时魏国的墨分外精致,被誉为“百年如石、一点如漆”。魏国书法家韦诞在前人制墨的根基上举行了创新,制墨时在原料中参与了鸡蛋、珍宝粉和麝香等材料,使制成的墨香味独特、光泽耐久,具有“一点如漆”的效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墨进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以松枝或松树干烧烟制成的松烟墨完全取代了自然的石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已经对比细致地记载了墨的制作方法,在造墨技艺上总结了较为丰富的阅历。

唐代科举制度盛行,文化昌盛,社会上对墨的需求大增,同时展现了奚鼐、奚超等制墨名家。奚氏家族为河北易县人,奚超与其子奚廷圭皆为大师级人物,取易水石研墨,成就了易墨与易水砚,后易县却成了兵燹灾地,父子举家迁至歙州。歙州改为徽州后,奚墨成了徽墨的代表,也成为中国文房四宝不朽之经典。奚廷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提升调胶、捣杵等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因此得到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并封李廷圭为墨务官,李廷圭墨由此扬名天下,时有“天下第一品”“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美谈。

宋代,展现了油烟墨,也是最值得高傲的成就。宋以前根本采用松烟为主要原料,用松烟制墨要选择肥腻、雄壮的古松,因而大量古松被砍伐殆尽,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在墨源匮乏而用墨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