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轩。父亲留下的书香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一一这说来就话长了。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嗜好: 忧心忡忡:(2)“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一句话中“秉承〃指「父亲的精神〃指 (3)读“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为什么“苦〃字加引号?这个词意思是什么?(4)想一想,父亲还留给了我们什么?【答案】(1)特殊的爱好;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2)承受父亲的优良品格;父亲的精神是指热爱读书对家庭负责吃苦耐劳的精神。(3)因为这苦是父亲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功喜悦。“‘苦’不释手〃的意思是苦也舍不得放下。(4)父亲的用他的品格与行动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2)第一空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第二空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4)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嗜好:特殊的爱好。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2)承受父亲的优良品格;父亲的精神是指热爱读书对家庭负责吃苦耐劳的精神。(3)因为这苦是父亲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功喜悦。“‘苦’不释手〃的意思是苦也舍不得放下。(4)父亲的用他的品格与行动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2)第一空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第二空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第一空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童年的馒头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我〃家境贫穷?(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4)文中第三段写“娘也笑了〃,是因为。(5)第五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6)娘似乎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就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答案】(1)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2)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品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3)任劳任怨,宽容体谅,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善待孩子,维护孩子自尊心。(4)她为我的想法感到欣慰(5)指尽管我极力控制,口水却越咽越多,肚子叫的也越发的厉害。(6)为了让妹妹和“我〃吃多一点馒头,“撒了谎〃是因为“二丫娘在场,她想维护我的自尊心。〃【解析】【分析】(1)此题为概括故事内容。要通篇阅读,把握主要情节,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概括: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2)家境贫穷,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这是根据题干要求,筛选信息题: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味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3)分析人物形象方法,首先了解人物的生活环境,把握文章主旨,这是基础。抓住人物形态特点,感知其貌其情。抓住人物言语内容,领悟其心。抓住人物行为特点,品析其神。(4)、(6)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赏析语句"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从内容上去考虑不难理解,越是抑制自己的食欲,食欲越是增强:指尽管我极力控制,口水却越咽越多,肚子叫的也越发厉害。故答案为:(1)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2)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味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3)任劳任怨,宽容体谅,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善待孩子,维护孩子自尊心。(4)她为我的想法感到欣慰;(5)指尽管我极力控制,口水却越咽越多,肚子叫的也越发的厉害。(6)为了让妹妹和“我〃吃多一点馒头,“撒了谎〃是因为“二丫娘在场,她想维护我的自尊心。〃【点评】(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4)、(5)、(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阅读理解。回忆中的家(节选)当我还是个十岁孩子的时候,我非常想要一辆自行车。我父亲说我们穷得捉襟见肘。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提起此事……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从市场上跑回家,激动地告诉家里的人,摸彩的头奖是一辆自行车!而一张彩票只要二十芬尼!父亲笑了。我请求道:“我们买两张彩票,或者甚至买三张彩票,行吗?〃父亲回答说:“我们穷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我央求着,父亲摇摇头。我哭了起来,于是他让步了。"好吧,"他说,"明天下午我们赶年集。〃我高兴极了。第二天下午到了。谢天谢地,车子还在原地放着。我可以买一张彩票。摇奖的轮盘嘎吱嘎吱地转着。我没中彩。不要紧,车还在,没有人把它赢走……头奖。第二次开奖的时候,我从摇篮里拿了第二张彩票,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摇奖的轮子吱吱嘎嘎地响着。喀哒一声停了下来。中奖号正是27号一一我赢了。父亲死后不久,母亲才把当时的真相告诉我……父亲头一天去找房东借了150马克。然后又找摸奖处的人,按商店价格买下这部自行车,并对他说:“明天我带着一个小男孩来,请您让他的第二张彩票中奖。他应该比我更好地学会相信他的运气。〃摇彩轮的人手艺很熟练,他非常有把握,想让哪个号码中奖,哪个号码就能中奖。就这样,我得到了那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这笔钱是我父亲分很多期一点点还清的……而我却很高兴,只有孩子才会那么高兴。因为我的车确确实实只花了40芬尼。(选自《精致小品B》武汉出版社)(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相信一一熟练一_(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①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②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3)文中两处破折号作用相同,它们的作用是()A.表示插说。 B.补充说明。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4)文中“第二次开奖的时候,我从摇篮里拿了第二张彩票,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的中奖原因,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答案】(1)怀疑;生疏(2)梦寐以求;捉襟见肘(3)C(4)表达了作者紧张、兴奋、急切的心情。(5)父亲要给孩子希望,给孩子自信,让孩子相信努力去做一件事,很有可能取得成功,点燃了孩子心中进取向上的火花。【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o(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3)本题主要考查对破折号的作用的理解及判断能力。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4)“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表达了作者紧张、兴奋、急切的心情。(5)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怀疑、生疏(2)梦寐以求、捉襟见肘(3)C(4)表达了作者紧张、兴奋、急切的心情。(5)父亲要给孩子希望,给孩子自信,让孩子相信努力去做一件事,很有可能取得成功,点燃了孩子心中进取向上的火花。【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体会重要语句的意思,品味语言表达艺术。(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①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②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③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④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⑤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⑥老牛真会说话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下划线的词语。①成家立业:②恋恋不舍:(2)“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是对嫂子的什么描写?由此可以看出嫂子是个什么样的人?(3)“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怎么理解这句话?(4)离家后,牛郎是怎么生活的?请写出来,由此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5)“老牛真会说话了!〃这句话应该读出的语气。【答案】(1)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形容舍不得离开。(2)这是对嫂子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嫂子心肠歹毒,冷在心里,笑在面上。(3)对于牛郎来说,老牛是他最亲密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哥哥嫂子对他狠毒,他感觉不到家的温暖,所以只要和老牛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无所谓。(4)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由此可以看出牛郎是个不怕吃苦、勤劳的人。(5)惊喜【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3)理解句子的意思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4)①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②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5)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D.自信),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故答案为:(1)①成家立业: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②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2)这是对嫂子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嫂子心肠歹毒,冷在心里,笑在面上。(3)对于牛郎来说,老牛是他最亲密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哥哥嫂子对他狠毒,他感觉不到家的温暖,所以只要和老牛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无所谓。(4)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由此可以看出牛郎是个不怕吃苦、勤劳的人。(5)惊喜【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4)①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5.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脚比路长古老的阿拉比国位于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侵蚀,使城堡变得破烂不堪,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大儿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一个月后,三个王子一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又过了五天,小王子—地回来了,—报告父亲一一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国王_笑了:“。”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一一脚比路长。〃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一一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郑重:。勇往无前:。(2)请给文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A.满意地B.风尘仆仆C.兴奋地D.陆陆续续(3)通过阅读全文,我们知道“脚比路长〃中的“脚〃指的是、、,“路〃指的是。(4)请联系上下文把文中画线的地方补充完整。(5)“又过了五天……只需十八天的路程。〃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小王子?其他三个王子与他的探路过程有什么不同?(6)读了《脚比路长》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答案】(1)语重心长。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深沉教导;一直向前,无所阻挡。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2)D;B;C;A(3)勇气;热情;执着;目标(4)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5)仿佛看到小王子翻过崇山峻岭,穿过草地沼泽,涉过很多江河,一直向前,无所畏惧。前三个王子均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四王子却恰恰相反。(6)本文告诉人们: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3)依据课文内容可知,文中的“脚〃指的是勇气、热情、执着;“路〃指的是目标。(4)写句子就是把句子补充完整,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然后再根据句意来补充即可。(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郑重:语重心长。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深沉教导。勇往无前:一直向前,无所阻挡。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2)D;B;C;A(3)勇气、热情、执着;目标(4)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5)仿佛看到小王子翻过崇山峻岭,穿过草地沼泽,涉过很多江河,一直向前,无所畏惧。前三个王子均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四王子却恰恰相反。(6)本文告诉人们: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3)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6)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天才警察文/秦文君我有两个弟弟,他们只差一岁,一样的光头,一样的犟(jiang)脾气,连手劲都差不多大,又是相互不服气,所以,妈不在家时,我就得当警察,保卫家中的安全。他们两个每天都有可能爆发战争。比如走路都大摇大摆的,不小心就撞到一块,然后就吵起来,质问道:“你有什么了不起?〃相互都这么说同一句话,可是人却慢慢逼近,大有推翻对方的意思。好在我有这方面的小天才。我加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把骂对方的话全写下来。我说:“这样就不会漏掉想骂的话了〃他们怕吃亏,抢着写,写不出的生字还问来问去,问到后来,两个人就笑到一起了。这方法很快就用旧了,于是我又想了许多新点子。妈让他们每天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他们嫌烦,就成立互助组:每人轮一天洗两个人的手帕和袜子。大弟弟毕竟大了一岁,很快就想出了个偷懒的办法,比如该他洗的那天他就不换袜子,第二天才把袜底漆黑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小弟总是皱着眉头很痛苦地对付那穿了两天的袜子。这时,天才警察就得神不知鬼不觉地出来工作,因为假如大弟弟的心计让小弟发觉,这一架是必打无疑的。于是我抢先一步,或者故意在浇花时打湿大弟的袜子,逼他换下来,或是进他午睡时把他的袜子泡在盆内,总之,不让不公平的事在眼皮底下发生。大弟心中发虚,终于没有大喊起来。他们两个时好时坏了好几年,可是由于有了个智慧的警察,他们即使已经攥(zuan)紧了拳头,最终还是找不到恶战的时机。(1)画线句子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的作用。(请选出正确的词语)(2)用一句话概括这位天才警察的职责:(3)短文主要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我〃是一位天才警察呢?(4)读了短文,你想对这位天才警察说些什么呢?【答案】(1)承上启下(2)平衡两个弟弟的心态,保卫家中的和谐与安全。(3)让两个弟弟在纸上写骂人的话,成功制止了一场冲突;消除大弟弟耍赖的行为,让他们每天都能完成洗手帕和袜子的任务。(4)示例:你的机智、聪慧令人佩服,你真棒!【解析】【分析】(1)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故答案为:(1)承上启下(2)平衡两个弟弟的心态,保卫家中的和谐与安全。(3)让两个弟弟在纸上写骂人的话,成功制止了一场冲突;消除大弟弟耍赖的行为,让他们每天都能完成洗手帕和袜子的任务。(4)示例:你的机智、聪慧令人佩服,你真棒!【点评】(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触摸春天①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②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③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树丛中(穿梭穿越)。因为常常在花香中(流连欣赏),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④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⑤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⑥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⑦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1)给句中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张:A.铺排,陈设B.看,望C.使合拢的东西分开D.量词①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②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2)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树丛中(穿梭穿越)。因为常常在花香中(流连欣赏),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3)文章在开头点明安静是个盲童,文中有3处对安静的动作描写反映出她是双目失明的。请找出一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4)下面的提示,概括出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请你连一连。对春天珍爱生命对蝴蝶乐观面对对人生热爱生活(5)请用横线划出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答案】(1)C;B(2)穿梭;流连(3)①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③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4)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面对(5)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解析】【分析】(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①C;②B(2)穿梭、流连(3)①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③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4)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面对(5)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2)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3)(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荷花每当我去公园玩,总要去池子边观赏那洁白的荷花。荷花,它出污泥而不染,总是保持着自己洁净的本色。荷花的花瓣,呈瓜子形,洁白似玉,花里托出一个倒过来像个小窝头一样的深绿色莲蓬。远远看去,荷花的花瓣组成了一个精巧的五色摇篮,莲蓬像一个婴儿躺在里面。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左右摆动,就像慈爱的母亲在摇着摇篮,哄自己的孩子入睡。荷花下面是一杆碧绿的茎,一直插到水下的污泥里,再由粗壮的根长出一节节的鲜美的藕。清澈(ch爸)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荷叶,上面托着几颗水珠,那水珠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在玩耍,从荷叶这头滚到那头,真有趣。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爱。我爱荷花!(1)这篇短文是围绕来写的。(2)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花的可爱,作者先写了荷花的,接着写了、、、。(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赏一保持一精巧一慈爱_顽皮_洁净_(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再选一个抄下来,并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句:把比作。【答案】(1)“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爱。我爱荷花〃(2)样子;莲蓬;茎;藕;荷叶(3)欣赏;维持;精美;慈祥;调皮;干净(4)那水珠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在玩耍。;水珠;小孩子【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尾:“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爱。我爱荷花〃(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槛条幅,上而写着“煮书〃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辛()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我呢?煮热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难把语文学好。〃“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辛的情感。还可以牢记文中的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辛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是真有道理呢!(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爷爷书房里挂的条幅,上面写的是,“我〃对它的理解是。读完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它实际上指的是(3)文中用大诗人杜甫的例子说明了什么?(4)概括一下,爷爷是建议“我”如何煮书的?(5)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答案】(1),,。:“,?,?〃(2)煮书;书放在锅里煮;反复诵读品味书,把书读透(3)只有把书读透才能写出好文章,突出读透书的重要性。(4)早上读语文课文,仔细品味,体会文章情感记妙词佳句。(5)学无止境,我们读书、研究学问一定要把知识“煮”透。【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谈自己的看法,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故答案为:(1),,。:“,?,?〃(2)煮书;书放在锅里煮;反复诵读品味书把书读透。(3)只有把书读透才能写出好文章,突出读透书的重要性。(4)早上读语文课文,仔细品味,体会文章情感记妙词佳句。(5)学无止境,我们读书、研究学问一定要把知识“煮”透。【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0.课外阅读小黄牛找食吃小黄牛一天天长大了。有一天,牛妈妈对小黄牛说:“孩子,你已经长高了,长结实了,不能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合同履行总结与2025合同续签工作展望
- 2025年出版合同模板
- 2025企业并购合同模板
- 《梦》教学设计课件
- 2025临时合作协议并不构成合同关系
- 外贸销售技巧培训课程
- 2025自动化控制系统合同样本
- 怎样做好一个管理人员
- 2025装饰设计工程承包版合同范本
-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设计
- 团结班集体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选调生考试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
- 2025春国家开放大学《毛概》终考大作业答案
- 2025年时政100题(附答案)
-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
- 小学男生生理卫生健康教育讲座
- 电表更名协议书
- 入团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办中小学招聘教师真题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2025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