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以破坏正常的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数量B.常通过调查某种群的数量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捕捞湖泊中的鱼类使其数量维持在K/2,能持续获得最大产量D.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2.下图为北美某湿地草原泽鵟种群数量与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DDT(一种农药)处理时间。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C.1964年到1969年间田鼠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D.DDT的喷洒对草原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3.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牛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欲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加快高产奶的萨能山羊的繁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使萨能母羊超数排卵,可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促性腺激素B.卵裂期的细胞数量增加,但细胞的体积和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会减少C.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D.生产上可选用原肠胚细胞进行性别鉴定4.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律或日节律。研究发现,这种8节律同肌肉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等没有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生物节律。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与生物节律有关的中枢位于脑干B.体温在一昼夜内周期性波动说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散热也增多D.寒冷刺激时骨骼肌战栗属于条件反射5.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B.某些环境因素能引起突变,但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改变C.若无其他因素影响,一随机交配的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变化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6.科研工作者发现某核基因能控制p53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可以判断DNA损伤的程度,若损伤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大,则该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53蛋白被激活,则细胞会凋亡B.p53蛋白基因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复制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D.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缩短7.科学家对烟草细胞分别施加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后48h内的实验结果如图。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处理后12-24h期间淀粉增加量最多B.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调控具有协同作用C.缺少生长素会导致烟草细胞在实验时间内都不能积累淀粉D.若进一步探究这两种激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复合影响,可增设“同时添加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实验组8.(10分)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a、b、c三组,实验处理分别为:a组去除顶芽,侧芽用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b组保留顶芽,侧芽用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c组保留顶芽,侧芽用蒸馏水涂抹。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c组的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B.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C.若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的处理组D.用激动素处理植物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从而提高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二、非选择题9.(10分)已知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同学甲为了确定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将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回答相关问题:(1)依据同学甲的杂交结果能否做出准确判断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学乙用X射线处理F1后继续进行同学甲的实验,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1∶1∶2,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同学丙在重复同学甲实验过程中,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9∶1∶6∶4,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卡尔曼综合征(KS)是一种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目前,可利用GnRH脉冲泵定时定量的将戈那瑞林(一种药物)脉冲式输入皮下,刺激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起到治疗KS的效果。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患者体内染色体形态及数目正常,推测其变异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_____。(2)利用GnRH脉冲泵输入戈那瑞林,可以一定程度上治疗KS。推测戈那瑞林的作用与_____(填激素名称)相似,GnRH脉冲泵相当于发挥了图中的_______(填腺体名称)的作用。(3)戈那瑞林可在人体内发挥作用,最终会导致性激素的产生。正常情况下性激素的产生途径符合图中激素___(填甲、乙或丙)的方式,性激素可通过_____方式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11.(14分)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图中的某种细胞器,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但是功能不完全相同,该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4)若图示细胞表示乳腺细胞,用同位素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图中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____A.c和fB.c和dC.a和eD.a和d(5)若图示细胞表示口腔上皮细胞,现提取口腔上皮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口腔上皮细胞膜表面积的值(填“>”,“=”或“<”)____________S/2。(6)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度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___。(7)图中含有尿嘧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写图中1-5数字)12.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鲢鱼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池塘中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填“垂直”或“水平”)结构。(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_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某种浮游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4)后来,由于工厂废水排入池塘,造成该池塘水体环境严重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稳定性。(5)该生态系统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内的雌雄个体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因素。【详解】A、诱杀害虫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降低种群数量,A正确;B、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变化,B错误;C、为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水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D、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B。2、C【解析】

图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详解】A、由分析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B、互利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图中曲线变化不同步,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B正确;C、1964年到1966年间,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1966年到1969年间,田鼠种群数量大量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D、由图可知,DDT的喷洒后,草原泽鵟种群数量骤降,且难以恢复,DDT的喷洒对草原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D正确。故选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识别种间关系曲线图和数据分析,明确捕食关系曲线图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互利共生关系曲线呈现“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3、C【解析】

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详解】A、促性腺激素的本质是多肽,如果饲喂会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解,所以不能饲喂,A错误;B、卵裂期细胞内的有机物种类会增加,B错误;C、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C正确;D、性别鉴定是在囊胚期利用滋养层细胞作性别鉴定,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考生生要能够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两道屏障;识记卵裂期细胞的特点;明确原肠胚期已经发生了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4、C【解析】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详解】A、控制生物节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B、体温一昼夜的波动,是生物节律决定的正常现象,内环境稳态并未受到破坏,B错误;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加,为维持体温的稳态,散热也增加,C正确;D、寒冷刺激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注意理解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状态,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也属于稳态。5、A【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A错误;B、某些环境因素如辐射等能引起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改变,B正确;C、在种群较小时,即使无其他因素的影响,该随机交配的小种群也可能因为个别个体的死亡等原因丢失部分基因,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D正确。故选A。6、B【解析】

图中DNA发生损伤后,P53蛋白会和该DNA结合,此时细胞停止分裂,P53蛋白激活DNA修复酶;修复后的细胞再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详解】A、据题干信息显示,当DNA损伤较小时,p53蛋白能激活DNA修复酶,使细胞继续进行的细胞分裂,A错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B正确;C、当DNA没有损伤时,细胞还是正常的分裂,不需要p53蛋白的参与,C错误;D、DNA复制过程如出现受损,则P53蛋白修复过程需要相应的时间,使间期延长,D错误。故选B。7、D【解析】

分析题图:加入生长素后,淀粉的积累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生长素与淀粉积累无关;与未加激素相比较,加入细胞分裂素会促进淀粉的积累。【详解】A、加细胞分裂素组在36-48h内曲线的斜率最大,说明这段时间淀粉的增加量最多,A错误;B、总体来看,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作用效果相反,B错误;C、加入生长素才会导致不能积累淀粉,C错误;D、探究两种激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复合影响时,需同时添加2种激素到同一实验组中,D正确。故选D。8、D【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组和b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保留顶芽,b组和c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用激动素处理;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a组侧芽开始增长较快,b组开始增长较慢,但后期增长较快,c组基本不变。【详解】A、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从实验结果可知c组的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A正确;B、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故a组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B正确;C、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对照组,即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C正确;D、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降低,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特性,掌握顶端优势的原理及相关应用,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二、非选择题9、不能因为当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XY染色体同源区时均会出现上述杂交结果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染色体上含W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Y染色体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

根据“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可判断红眼为显性性状,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即只有雄果蝇出现了白眼,可说明该性状与性染色体有关,但不能判断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肯定不在常染色体上。假设W/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WXW×XwY→F1:XWXw、XWY,均表现红眼,F1雌雄交配,F2的基因型为XWXW、XWXw、XWY、XwY,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假设W/w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型为XWXW×XwYw→F1:XWXw、XWYw,均表现红眼,F1雌雄交配,F2的基因型为XWXW、XWXw、XWYw、XwYw,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由于当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XY染色体同源区时均会出现上述杂交结果,所以不能据此做出准确判断。(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学乙用X射线处理F1(XWXw、XWY)后继续进行同学甲的实验,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1∶1∶2,由该比例可推知,F1产生的雄配子中Y染色体上应含有W基因,而含有X的雄配子应不含W基因,这样子代的雌性才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雄性均为红眼,所以可推测X射线处理F1时,使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染色体上含W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Y染色体上。(3)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则F1的基因型为XWXw、XWYw,若不发生变异,由于雄性个体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基因型为XW,所以子二代不会出现白眼雌性果蝇,而丙同学在重复同学甲实验过程中,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9∶1∶6∶4,即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白眼雌性个体,说明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W的雄配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推理过程,要求学生能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假设和推理。10、基因突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甲自由扩散【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卡尔曼综合征(KS)是一种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可利用GnRH脉冲泵定时定量的将戈那瑞林(一种药物)脉冲式输入皮下,刺激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而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说明戈那瑞林的作用相当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泵的作用相当于下丘脑。【详解】(1)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其染色体形态及数目正常,其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2)戈那瑞林(一种药物)脉冲式输入皮下,刺激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这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类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此可知戈那瑞林的作用相当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泵的作用相当于下丘脑。(3)正常情况下性激素的产生途径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符合图中激素甲的方式。性激素属于脂质,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糖蛋白

(或蛋白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核糖体)14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4A小于增大2、3、5【解析】

分析图示:1表示内质网,2表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3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4是高尔基体,5是线粒体。图中①~⑤表示LDL-受体复合物通过胞吞最终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消化的过程,并且有用的养分被细胞吸收,没用的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图中⑥-⑨,衰老的线粒体进入内质网并与溶酶体结合,衰老的线粒体被水解,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细胞器功能。【详解】(1)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因此囊泡膜表面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或蛋白质)。(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核糖体合成)→1(内质网加工和运输)→4(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溶酶体。(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因为高尔基体还参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4)分泌蛋白首先出现在核糖体上,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后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变小,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因此b和d相同,c和f相同。(5)口腔上皮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占据面积为S,由于细胞中含有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则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则口腔上皮细胞表面积的值小于S/2。(6)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增大。(7)图1中含有尿嘧啶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包括附着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和线粒体。【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识记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从而判断图甲中字母表示的细胞结构,并且推测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细胞膜面积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2、种群密度垂直输入传递转换和散失生物群落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