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_第1页
师说教学设计_第2页
师说教学设计_第3页
师说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其写作背景。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翻译课文内容,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尊师重道的思想,感悟《师说》经久不衰的启迪价值。【教学难点】1、翻译课文内容,疏通文意。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尊师重道的思想,感悟《师说》经久不衰的启迪价值。【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刚刚学过了荀子的《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文中提到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物”指的就是“学习”,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从师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从师”的文章——韩愈的《师说》。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其写作背景。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3、翻译课文内容,疏通文意。4、理解作者尊师重道的思想,感悟《师说》经久不衰的启迪价值解题“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整体感知先请同学们将课前预习的字音再回顾一遍。全班朗读,检查字音预习情况。(第1段,齐读;第2段,女生读;第3段,男生读;第4段,齐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的第一段)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文言现象翻译(请3位同学翻译)文本内容探究1、第一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在第一段讲到了有关从师的哪些内容呢?从师的必要性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从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如何理解?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八、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