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_第1页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_第2页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_第3页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_第4页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SM-ZD-56044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Throughtheprocessagreementtoachieveaunifiedactionpolicyfordifferentpeople,soastocoordinateaction,reduceblindness,andmakethework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一:硫酸钾生产工艺简述采用曼哈姆法生产硫酸钾是以氯化钾、硫酸作为原料进行硫酸钾生产,其生产过程是将具有一定细度的氯化钾原料投入外加热的反应炉内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制造出硫酸钾产品并释放出氯化氢气体。产品硫酸钾经冷却,磨碎并中和游离酸后进行包装出售。气体氯化氢经过冷却,洗涤后既可进入全厂管网,供其它车间使用;也可用水吸收成为合格副产品盐酸出售。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概述如下第一阶段:硫酸和氯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氢钾及氯化氢第二阶段:晶体硫酸氢钾被加热成为熔融状态。第三阶段:硫酸氢钾与氯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第2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氯化氢。二:硫酸钾生产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硫酸、氯化氢、盐酸、重质碳酸钙。三:化学品及危险品的理化特性1:硫酸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溶解性: 与水混溶稳定性: 稳定熔点:10.5℃沸点:330.0℃密度:相对密度(水=1)1.83⑵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 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第3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⑶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⑷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 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 (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⑸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第4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 (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 `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⑺灭火方法:砂土。禁止用水。2:氯化氢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第5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溶解性: 易溶于水稳定性: 稳定熔点:-114.2℃沸点:-85.0℃密度:相对密度(水=1)1.19⑵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⑶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居毒的氰化氢气体。⑷泄漏应急处理第6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 30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⑸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第7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 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⑺灭火方法:本品不燃。但与其它物品接触引起火灾时,消防人员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关闭火场中钢瓶的阀门,减弱火势,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3:盐酸⑴物理性质外观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稳定性: 稳定熔点:-114.8℃/纯沸点:108.6℃/20%密度:相对密度(水=1)1.26⑵健康危害:第8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⑶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⑷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⑸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第9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 (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 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 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⑺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4:碳酸钙⑴物理性质第10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外观性状: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酸。稳定性: 稳定熔点:825℃(分解)密度:相对密度(水=1)2.70-2.95⑵健康危害:健康危害:从事开采加工的工人常出现上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可伴有肺气肿。X线胸片上出现淋巴结钙化,肺纹理增强。作业工人患尘肺主要与本品中所含有二氧化硅杂质有关。⑶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⑷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⑸防护措施第11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四:危险源分析⑴物料输送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①硫酸硫酸输送管线的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硫酸输送管线的本体腐蚀引起泄漏。硫酸输送管线的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硫酸输送泵本体腐蚀、填料磨损引起泄漏。第12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硫酸输送泵本体的原因引起泵的裂缝、打碎等产生泄漏。硫酸输送泵进口阀未开、出口阀未开产生泵的干摩擦或压力增高而引起泄漏。②盐酸盐酸输送管线的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盐酸输送管线的本体老化、裂缝引起泄漏。盐酸输送管线的阀门老化、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盐酸输送泵本体老化、填料磨损引起泄漏。盐酸输送泵本体的原因引起泵的裂缝等产生泄漏。盐酸输送泵进口阀未开、出口阀未开产生泵的干摩擦或压力增高而引起泄漏。③氯化氢氯化氢输送管线的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氯化氢输送管线的本体老化、裂缝引起泄漏。氯化氢输送管线的支架腐蚀引起输送管线本体弯曲、裂缝引发泄漏。氯化氢输送风机本体老化、机封磨损引起泄漏。第13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氯化氢输送风机本体的原因引起风机的裂缝等产生泄漏。氯化氢输送线的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氯化氢输送管线的鼓引风机运转不配合引起的压力增加引发泄漏。氯化氢输送管线积液引起的压力增加引发泄漏。④重油重油输送管线的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重油输送管线的本体腐蚀引起泄漏。重油输送管线的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重油输送泵本体腐蚀、填料磨损引起泄漏。重油输送泵本体的原因引起泵的裂缝、打碎等产生泄漏。⑵物料储存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储槽和计量槽)①硫酸硫酸储槽本体腐蚀引起泄漏。硫酸储槽进出口短接、排污短接等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硫酸储槽进出口短接、排污短接等腐蚀引起泄漏。第14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硫酸储槽进出口、排污等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②盐酸盐酸储槽本体老化或受撞击产生裂缝引起泄漏。盐酸储槽进出口短接法兰、液位计短接处因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盐酸储槽进出口短接、液位计短接老化或受撞击产生裂缝引起泄漏。盐酸储槽进出口、液位计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盐酸储槽液位计玻璃管碎裂、紧固螺栓腐蚀、垫圈老化引起泄漏。盐酸储槽玻璃管液位计防护罩未装、防护罩防护未到位、防护罩腐蚀断裂等引起玻璃管碎裂引发泄漏。盐酸储槽放空管处氯化氢气体排放失控。③重油重油储槽本体腐蚀引起泄漏。重油储槽进出口短接、排污短接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第15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圈老化引起泄漏。重油储槽进出口短接、排污短接腐蚀引起泄漏。重油储槽进出口、排污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⑶物料反应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①硫酸钾生产工序曼哈姆炉本体损坏引起氯化氢泄漏。加料量过多引起氯化氢泄漏。氯化氢风机故障引起氯化氢泄漏。送引风机的不配合引起氯化氢泄漏。复热器的堵塞引起氯化氢泄漏。碳精塔的堵塞引起氯化氢泄漏。碳精塔的失水损坏引起氯化氢泄漏。打粑引起氯化氢泄漏。重油的燃烧不充分、质量问题引起环境污染。②盐酸生产工序吸收塔本体老化裂缝等引起泄漏。吸收塔进出口短接、液位计短接法兰处因螺栓腐蚀、垫第16页/总19页FS精编解决方案 |SOLUTIONTEMPLATE圈老化引起泄漏。吸收塔进出口短接、液位计短接老化裂缝等引起泄漏。吸收塔进出口、液位计阀门腐蚀、填料磨损等原因引起泄漏。吸收塔失水引起氯化氢的大量排放。循环泵故障引起氯化氢的大量排放。循环管线阀门开启失误引起氯化氢的大量排放。⑷重要的危险源分析本工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