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1页
京口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2页
京口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3页
京口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4页
京口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口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单项选择题:

A、十四周岁[来源'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B、十八周岁

C、十二周岁

D、十六周岁

2: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单项选择题:

A、同学工作管理

B、老师工作管理

C、教学工作管理

D、德育工作管理

3:讨论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

单项选择题:

A、前提

B、基础

C、手段

D、目的

4:老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颜色对比等,对同学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单项选择题: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单项选择题:

A、学问的传授

B、进展同学的力量

C、培育同学乐观的心理品质

D、培育同学良好的思想品德

6: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7:教学具有教育性,所以教学中永久有德育。()

推断题

8:任课老师在同学个体的进展中有不行替代的作用,必需对全班同学的状况非常了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养成同学的素养。()

推断题

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同学的品德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劝说法

B、陶冶法

C、实际熬炼法

D、榜样示范法

10:素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育

B、智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进展教育

11:胜利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同学的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推断题

12:“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详细任务”就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方针

D、教学目标

13: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

14: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推断题

15:允许成果优秀的同学跳级,体现了()原则。

单项选择题: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16:宋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单项选择题:

A、对

B、错

17:()是秦代的官方文字。

单项选择题:

A、大篆

B、隶书

C、小篆

D、楷体

18:诊断性评价只限于在学科教学开头的时候进行。()

推断题

19:聘任老师的形式有()。

多项选择题

A、聘请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2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单项选择题: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21: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进展()

单项选择题: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22:新课程以()为理论基础。

多项选择题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然主义理论

D、实践主义理论

23: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单项选择题: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4:教育在人的进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多项选择题

A、教育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进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

25:周总理在同学时代,曾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26: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

多项选择题

A、行动对抗

B、认知失调

C、拉帮结伙

D、情感冲突

E、认知协调

27:同学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28:学校对同学进行德育的特别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9:对个体身心进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多项选择题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30: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嘹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单项选择题: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31: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需具有明显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理解层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

多项选择题

A、记忆

B、解释

C、证明

D、复述

E、推导

32: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

单项选择题:

A、阅历阶段

B、观看与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验证阶段

33:老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源,也是教学过程中的特别媒体。()

推断题

3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同学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留意准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同学供应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单项选择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35:把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后,再学习英语字母“a、b”时发生了混淆,这种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36: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

A、思维

B、想象

C、留意

D、复述

37:导致儿童言行不全都的缘由有()。

多项选择题

A、虚荣心强

B、不加选择地盲目仿照

C、只会说,不会做,缺乏行为技能

D、缺乏主动调控自己言行的意识

38: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以下哪些功能?()

多项选择题

A、做出推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掌握

D、激励

E、情感沟通

39:在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今日,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共性化。

推断题

40:价值观辨析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

A、皮亚杰的道德进展阶段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柯尔柏格的道德进展理论

D、认知心理学

41: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推断题

42:“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所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看学习说

43:一个孩子消失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负强化

B、消退

C、惩处

D、强化

44:个体身心进展的动因有()。

多项选择题

A、内发论

B、动机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5: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三维目标”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学问、情感、意志

B、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面对世界、面对将来、面对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6: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多项选择题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47: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过程。

单项选择题: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48:假如风很大,我们就会放飞风筝。假如天空不晴朗,我们就不会放飞风筝。假如天气很温和,我们就会放飞风筝。假定上面的陈述属实,假如我们现在正在放飞风筝,则下面的哪项也必定是真的?()I.风很大。Ⅱ.天空晴朗。Ⅲ.天气温和。

单项选择题:

A、仅I

B、仅I、Ⅲ

C、仅Ⅲ

D、仅Ⅱ

49: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全都程度是()。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50: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多项选择题

A、的确评估目标

B、搜集有关的资料

C、描述并分析资料

D、形成价值推断

E、作出打算

51: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教材为学习供应了基本材料,也是最佳的典型设计方案。()

推断题

52:基础型课程注意同学基础学力的培育,即培育同学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53: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老师成为同学学习的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单项选择题:

A、学问的传授者

B、公平中的首席

C、教学的组织者

D、行为的示范者

54: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E、德育内容

5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养,依据()制定本法。

单项选择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

56: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推断题

57:依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动机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高尚的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8:当一位新手型老师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同学搞好个人关系上时,那么在老师成长过程中他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同学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59: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单项选择题:

A、《难夫难妻》

B、《桥》

C、《生死恨》

D、《定军山》

60: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讲解

B、观看

C、示范

D、练习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答案C

解析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其中,教学工作管理是其中心工作。

3:答案B

解析讨论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提倡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进展同学自身的力量。

6: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又被誉为产婆术,这种教育方式被记载在《抱负国》中。

7:答案正确

解析:

8:答案错误

解析:

9:答案B

解析见学习精要中陶冶法的定义。

10:答案C

解析【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略。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目标的概念特点,即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

13: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经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因此,本题选B。

14:答案错误

解析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B

解析八股文是近代以后才被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17:答案C

解析【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A,B,C,E

解析聘任老师的形式包括聘请、续聘,解聘和辞聘,不聘不包括在内。

20:答案C

解析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21:答案C

解析C依据埃里克森的进展阶段理论,12~18岁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进展任务是培育自我同一性。

22:答案A,B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A,B,C,D

解析略。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A,B,D

解析略。

27:答案B

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28: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校对同学进行德育的特别途径。

29:答案B,C,E

解析孟子是内发论者,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30:答案A

解析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嘹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31:答案B,C,E

解析:

3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反思的过程。其中,观看与分析阶段是在详细阅历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是什么,与自己所提倡的理论是否全都.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全都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该阶段.故选B。

33:答案正确

解析:

34:答案C

解析略

35:答案B

解析负迁移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当进行以及学问的正确把握;反之,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属于正迁移。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B,C,D

解析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全都;随着年龄的增加,渐渐消失言行全都和不全都的分化。以上选项均为导致言行不全都的缘由。

38:答案B,C,D,E

解析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信息传递、掌握、激励和情感沟通的功能。

39:答案正确

解析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面积培育人才,但不能够满意共性化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能够满意学习者的个别需要,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依据学习者的状况自动调整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共性化,使因材施教的抱负真正变成现实。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正确

解析略。

42:答案D

解析:

43:答案C

解析惩处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退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惩处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解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处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不准孩子吃肯德基来消退孩子打人的行为,属于惩处。

44:答案A,C,D

解析人的身心进展的动力,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5:答案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