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拓展积累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拓展积累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拓展积累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拓展积累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拓展积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拓展积累课件科目:语文适用范围:【教师教学】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14圆明园的毁灭拓展积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个字指同一类事物的词语:亭台楼阁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梅兰竹菊描写建筑物的词语: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雕栏玉砌

带“举”字的词语:举世闻名举世瞩目

举重若轻

举足轻重举一反三

不胜枚举词语积累描写圆明园的句子:1.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2.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3.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课内美句积累关于古诗中的园林建筑:(1)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2)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王庚言《游狮子林》(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4)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路畅《题独孤少府园林》(5)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汪琬《再题姜氏艺圃》美句拓展积累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在我国西北部的荒漠中,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石窟。敦煌石窟是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总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敦煌石窟的壁画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站在那连绵不绝的画作前,我们仿佛回到古人生活的时代。无论是行笔还是用色,每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都历历在目。如汉代出猎图的古朴,唐代服饰的绚丽,宋代人物的拘谨……正如国画大师张大千所说:“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史。”敦煌壁画美文拓展阅读敦煌壁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壁画大体可分为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山水画等七种。其中,故事画又分为五种,画面生活气息浓郁,情节动人有趣,反映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顺序绘制的八十七幅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另外,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绘制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有的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的描绘了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敦煌壁画巧夺天工,技艺精湛。在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中,有一组壁画描述了九色鹿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在根据经文绘制的莫高窟壁画中,它是最完美的连环故事画。这组壁画分为九个横向的场面,人和动物多取侧面,背景山水了无皴擦,线条有力,色彩浓重,造型具有装饰性。故事的画面从两头开始,画到中间结束,真可谓别具一格。更令人惊奇的是,那时候的画家就已经吸收外来艺术中的“凹凸法”来用色:用深色染外缘,中间渐浅,用白粉点最亮的部分。这样,整幅画面如同一块精美的浮雕,远近高低,层次清晰。这些体现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艺术瑰宝,令人叹为观止。为了向世人介绍璀璨夺目的敦煌壁画,让精湛的敦煌绘画艺术永久流传于世,许多著名的画家都为之耗尽心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狭窄的洞窟里,就着昏黄的烛光,孜孜不倦地临摹壁画,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近三百件作品。张大千的这一工作对敦煌艺术的传承、对民族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弘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摹壁画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临摹的过程中,张大千深深地感受到古代画师工作的辛苦。他感慨地说:“我在敦煌工作,有多方面帮忙都感觉非常困难,揣想起来,古人比我们更困难。我们在敦煌的时候还有洋蜡烛,虽然不太好,总比油灯好得多。古人在洞中绘画,由于光线不够,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天花板往往几丈高,要画屋顶,一定要躺着才能够画。但古人的画虽然在天花板顶上,也没有一处软弱的。还有靠近地面的地方,离地只有二尺高,要画一尺或八寸的人物,画的还是一个大故事。这么小的人物,叫我们放在桌子上来画,已经觉得很辛苦了,而他们却在地上侧躺着画,比仰天画还要难。”然而,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古代的画师们却创造出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他们的精神和意志,让我们感慨万千。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藏有敦煌壁画的莫高窟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同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等世界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思考:敦煌壁画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敦煌壁画中的什么内容?说说理由。敦煌壁画的特点有:(1)规模宏大,风格各异;(2)内容丰富,种类繁多;(3)巧夺天工,技艺精湛。我最喜欢壁画上的飞天。因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些飞天绘制精美,形态各异,让我们看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女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虎门销烟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恭听,连声称是。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思考:1.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2.你觉得林则徐是个怎样的人?1.一方面,这次销烟是由中国钦差大臣林则徐亲自监督的,而且是当着外国烟贩的面把近两万箱鸦片销毁的,使那些外国侵略者看到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另一方面,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都是世界罕见的。所以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2.林则徐是一个爱国的官员,具有大无畏的民族气节,敢于和帝国主义作斗争。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拓展积累课件科目:语文适用范围:【教师教学】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16太阳拓展积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形容荒凉的词语:寸草不生荒无人烟不毛之地穷山恶水荒郊野外描写太阳的词语: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风和日丽旭日东升日上三竿如日中天词语积累描写太阳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句子: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2.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课内美句积累含有太阳的诗句:(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美句拓展积累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美文拓展阅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思考: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人们过渡消耗地球上的资源。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该河床宽达上百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从宇宙飞船拍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