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P2-5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
需要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出汗、呼吸、排尿)。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略:生物的归类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
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生物圈P11-13
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生物圈范围:生物圈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层。以海平面为标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大气圈:由多种气体组成;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间。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MT8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种内斗争r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cL
生物因素捕食干系Jr
竞争关系
环境因素J〔种间关系J合作关系
I寄生关系
I互利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一加、空气、水、湿度、温度等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9-21
1.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如仙人掌的叶刺,鱼类的流
线型体型等。典型事例:冬眠、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2.生物的生命活动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能疏松土壤,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一些植物还能
净化空气,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风固沙,植物蒸腾作用可增加空气湿度等。
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略: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6c才会出汗;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
达60毫米。
五、生态系统P22-27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
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r「生产者一绿色植物
I生物部分|消费者一动物
生态系统组成]人解者一细菌、真菌
I非生物部分一光、空气、水、湿度、温度等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初中阶段分解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
组成部分)。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注意:在画食物链或食物网时,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捕食
食物链的起点是植物。数食物链时要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
3.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一些有毒的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
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在食物链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
累越多。
在生态系统中,为了保证充足的食物,生产者数量)初级消费者数量〉高级消费者数量。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
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动态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
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28-32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一“绿色水库”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
生物共同的家园,也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P36-39
1.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U镜
(视察)
镜筒
(连接目镜和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换器
(一般调节)(转换镜头)
物镜
(观察)
细准焦螺旋
压片夹
(精细调节)
(夹持玻片标本)
通光孔
(通过光线)
镜臂-载物台
(连接)(放置破片标本)
遮光器
(调节把线强弱)
镜柱一反光镜
(支持)(反射光线)
镜座
(艾持)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距边缘7厘米处),安装
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将较大
以免损坏镜头
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左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
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平面反光镜和凹面反光镜以及遮光器上大小不同的光圈可调节视野的亮度。
(3)观察:①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②从侧面注视物
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离波片标本2-3mm为止。③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双
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④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尝试通过移动玻片的位置,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需要整理和存放显微镜。
3.相关问题
显微镜成倒像,例如:破片向左移,物像向右移;右下方的物像要移到视野的中央,破片标本就要向
右下方移动,即偏哪儿向哪儿移。显微镜下观察的是透明的物体,镜头如果不干净,要用擦净纸擦拭。显
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大,细胞个体大,但细胞数目少,视野暗;放
大倍数小,细胞个体小,但细胞数目多,视野亮。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雅平面镜。对光时,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要对齐,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视野中亮白,但仍观察
不到物像,可能的原因是:玻片没放好,标本没有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应进行移动;观察时上升镜筒太快,
应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
(二)观察植物细胞P42-45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1.玻片标本的种类:陷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太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2.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
(1)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擦:用洁净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清水
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展:在水滴中展平,防止细胞重叠
盖:盖玻片一端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稀碘液
7吸:促进标本完全着色
(2)观察:在低倍物镜下仔细观察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支持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J细胞质:膜内核外的结构,新陈代谢的的场所
|细胞核:近似球形,内含遗传物质
液泡:含有细胞液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进行光合作用
(三)观察动物细胞P46-48
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擦:用洁净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0.9%的生理盐水眼
J舌口腔内侧壁
[涂:分散细胞
染:稀碘液
、叫:碗窗蝴螭豳瞪里勾: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结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细胞壁没有有
细胞膜有有
细胞质没有液泡和叶绿体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细胞核有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二、细胞的生活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P51-54
-水'
无机物无机盐不朝碳,分子较小,不可以燃烧
氧等〔一
糖类「]
1.细胞中的物质,类
有机物蛋白质含碳,少子较«可以燃烧;
核酸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有选择地从外界环境吸收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又能够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外界环中。
3.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1)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为线粒体。
(2)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动力车间。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P54-57
1.遗传信息: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
来的,因而叫遗传信息
2.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细胞的控
制中心。克隆羊多莉的问世,向世人证明了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多
莉羊因患有进行性肺炎,20XX年辞世,说明利用生物技术克隆高等动物还存在
一系列问题.
3.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DNA分子上
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4.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蛋
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的数量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非常重
要。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多了和少了都会得遗传病。
5.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DNA既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又是遗传
信息的载体。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6.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DNA唠示意图
(三)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58-59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过程: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一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
中各含有一个细胞核f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加倍。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中,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三、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P62-64
1.细胞分化: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
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
4.人体基本组织比较
组织名称结构特点分布主要功能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体表、腺体保护、分泌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骨骼肌、心脏壁、消化道壁收缩、舒张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种类多,包括骨组织和血液等分布广泛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5.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6.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八大系
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P65-67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腌‘的幽务体里巴丝A
2.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及其功能和分布及特点
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根、茎、叶的表皮等)
储藏和制造营养物质(果肉、叶肉、幼嫩茎、贮藏根、木本植物茎的髓、草本
营养组织
植物茎的内部等);壁薄,液泡较大,有些含有叶绿素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根、茎、叶、花、果实内的导管、筛管等)
分生组织分裂(根尖的分生区、茎内的形成层);细胞小,细胞壁薄,核大,细胞质浓
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P68-70
1.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常见种类: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
2.全态:倒置的草鞋
纤毛:运动c厂
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口沟:食物由此进入
食物泡:消化食物的场所;睡着细胞质流动
结构和功能可肛:排出食物则渣
草履虫细胞战、
细胞核:大核,小核
收集管收集多余的水分和痰物,并排出体处。
伸缩泡,
V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草履虫
有利:鱼的饵料,净化污水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寄生在人体内危害人类健康,赤潮
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一一病毒P72-74
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种类植物病膏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烟草花叶病毒
[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2.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里,离开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4.有害:致病”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利:利用病毒,」研制疫苗
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II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藻类、苔辞和蕨类植物P78-82
1.藻类植物、苔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
植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特征与人类关系代表植物
大都在水单细胞(衣藻)或多
释放氧气,为中生淡水藻类:衣藻、水绵
中,少数在细胞,结构简单,没
藻类植物物提供食物,可供海洋藻类:海带、紫菜
陆地上的阴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食用和药用等。裙带菜等。
湿处。无输导组织。
阴湿的地面植株低矮弱小。一般能够作为监测空
苔解植物和背阴的墙具有茎和叶,根为假气污染程度的指墙薛、葫芦群等。
壁上。根。无输导组织。示植物。
植株比苔辞植物高大变成了煤,食用
森林和山野
得多。具有根、茎、(蕨)、药用(卷肾蕨、江南星蕨、胎
蕨类植物的潮湿环境
叶,有专门的输导组柏、贯众),绿肥生狗脊、满江红等。
中。
织。和饲料(满江红)。
2.藻类植物、苔辞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通过抱子繁殖。
(二)种子植物P83-88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
种子名称种子结构不同点
“种皮:保护幼嫩的胚
子吐:储部营养
种子《[胚芽
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无胚乳
胚胚轲j
、血根
种皮、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一片子叶)和胚乳
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
(储存营养)
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
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愈合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玉米粒实际上是果实。
种子植物比苔群、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比较
植物类型主要特征常见种类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无果皮包被松树、柏树、杉树、苏铁、银杏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杨树、柳树、苹果、花生、小麦等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
切的植物类群。
二、被子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萌发P90-94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对水分、温度和空气的需要是不同的。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的胚是完整、饱满的、有生命力的;种子已度过休眠期。
3.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收水分一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至胚根、胚轴、胚芽一胚根首先
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逐渐破土而出,发育成茎和叶;子叶逐
渐消失。种子中的胚将发育成一株新植物体。
(二)植株的生长P96-99
1.根的生长产
幼根(根尖)的结构及功能一一从尖端向上依次是:
辅长区
「根冠一一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像一顶帽子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
喉宛
用
分生区一一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补充伸长区的细
胞数量
伸长区一一细胞来自分生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成熟区一一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根生
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这对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是十分有利的。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根尖的纵剖面
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被称为叶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被称为花芽。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植株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由根尖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由叶的光合
作用制造。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俗称氮肥、磷肥、钾肥。
种类植物缺少时的症状作用
植株叶片
氮肥矮小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磷肥特别矮小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
和种子成熟
钾肥茎杆软弱,容易倒伏边缘和尖端呈绿色,并逐渐焦枯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秆健壮
(三)开花和结果P101T05
1.花的结构
/性头
花柱一
:心"
珠被,
携核」
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雌蕊和雄蕊统称为花蕊,它是植物繁衍后代最重要的结构。
2.传粉和受精
传粉概念:花粉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方式:昆虫传播、风传播、人工辅助授粉(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
受精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
受精过程:(1)花粉落在柱头上,在柱头黏液刺激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内生有两枚精子;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最终到达胚珠;
(3)进入胚珠后的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一个与极核结合形
成受精极核。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都将凋落,子房继续发育。
r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隼-------------------------种皮果实】L
i胚珠J卵细胞+精子——受精卵——胚种$_
[极核+精子一一受精极核一一胚乳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P107T09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可以保持植物体的固有姿态,使枝、叶挺立,叶面舒展,花朵绽放,色泽鲜艳等
3.水是植物体内吸收和运输无机盐及有机物等物质的溶剂
4.水参与了植物体内的代谢活动
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器
官含水量也不同。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应
根据植物的需求,给与适量的水,进行合理灌溉。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P110-112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尖成熟区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成熟区细胞生有大量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
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2.水分的运输途径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
树皮(内侧部分叫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里面有导管)、髓。
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茎中无形
成层,因此茎不能长得很粗。
导管: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导管。
运输途径:
导管: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内的导管回上输送到茎的导管,再通过茎运输到叶、花、果实等
器官。
筛管: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中的筛管向下输送到茎的筛管,再由茎输送根、花、果实等器官中。
植物体(除藻类和苔葬类)的各个器官甫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以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通过
这些“管道”,使植物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H2T16
1.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
散失的。
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一一叶片
叶片的结构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上、下表皮表皮上有气孔,一般植物下表皮上的气孔数较多。
叶肉一一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
气孔的结构一一由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气孔腔的外
壁厚,不易伸展;背气孔腔的内壁薄,较易伸展。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
使气孔张开;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
气
孔
的
张
开
和
闭
合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一般情况下,白天气孔张开,
夜晚气孔缩小或闭合。
2.蒸腾作用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
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可降低植物的温度,避免植物被灼伤。
(2)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可提高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增加降水量。大量的绿色植物有利于将更多的降水转
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四、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119-121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及原理
(1)将盆栽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
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后,再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目的:设置对照实验,看看见
光部位和遮光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摘掉黑纸片后(4)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之脱色后便于
观察。(5)清水漂洗叶片后再滴加碘液,(6)稍候清洗碘液,目的:通过染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结论: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实际是淀粉遇碘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一一淀粉;
叶片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没有淀粉产生,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的过程、条件及意义
光合作用的过程: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
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
等其他有机物。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制造有机物。但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
要器官。
(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P123-125
1.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构建植物体;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作用概念、公式、意义
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
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公式:有机物+氧--------五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着能量)
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生长、种子萌发、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
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氧的参与。在特殊情况下,没有氧的参与也能分解有机物,
但分解得不够彻底,释放出的能量也比较少。
3.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五、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127T30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氧气。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人类生产、生活等也要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
化碳。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
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4.植物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
6.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部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光照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二氧化碳、水氧、有机物
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二氧化碳、水
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有机物(主要
物质变化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以淀粉形式存在)并放出氧
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释放并转化成
能量变化各种形式的能(热能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
光各种能量)
二氧化碳+水_______►有机物(储藏着能量)
公式+氧叶绿体-
有机物+筑一►二氧化碳+水+能量
自然界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和能量的直接或间接
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
来源
7.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
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
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六、爱护植被,绿化祖国P132-136
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主体。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4.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措施:依法治理,科学管理,全民参与。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一、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2-5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三方面的变化: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一直立行走;使用工
具:不会使用工具一使用天然工具一制造并使用工具一能够用火;大脑越来越发达,产生了语言和意识。
(二)人的生殖P8-12
1.生命的起点: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受精的部位:输卵管。胎儿发育的场所:子宫。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器官):胎盘。
2.主要性器官: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怀孕过程:受精卵一►胚泡——少胚胎一>8周成胎儿,现人形一►40周后分娩
4.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5.胎儿生活在子宫里半透明的液体一一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6.胎盘呈扁圆形,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三)青春期P14T6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矛盾心理;性意识萌动。
(四)计划生育P18-19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目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具体
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二、人体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21-26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物质。
2.为生命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
是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3.水的功能:营养物质及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肌70%
4.无机盐:包括含铁、钙、磷、碘、锌等。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缺碘
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磷易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缺锌易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
5.维生素:需要量少,但不能缺少。缺少V,、—夜盲症;Vm—脚气病;Vc—坏血病;%一佝偻病。
6.植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
嘉装A;黄星装员和海星裹C至壬永孤薪靠A盘雇至装工则灌壬血脂电琵至装C面注虚石
高.温氮调和长时.同贮应笠容易.遭到破摭一
7.看iS膏寡翥显孱餐恭羸
(二)消化和吸收P29-34
消化道夕。大消化腺:唾液腺一分泌唾液、肝脏一分泌胆汁、胰腺一分泌
「消化腺:胰液。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内,小消化腺:胃腺一分泌胃液、肠腺一分泌肠液
消化道:口腔一咽匚食道一胃一小肠(小肠的起始部位是十二指肠)一大肠一肛
门。
分例♦液.*
册化捷怆
食物的逋路)«
一J
。懵人W中
6HK.分海N/.
"液中含4&眩国
XClM.
化津门政
通过研动!«鸣
也.假食沟W4*的四的晶分.
俄充分双介.松度相纤I•二
个「招用在一a
【的曲t
・过口由.a
遣而忆nft
食。推人大妁MKW.分泌场
《液,物液中欠"
浙化第美.mn
喳和断防的那
U
通过嫌功.«
食物残法推向厂
un.我便“
itinm出
分泌腆液.胰液中含仃
消化嫡类、蛋白质和脂
肪的的,腆液通过中管
海入十二指肠
2.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唾液淀粉酶酶开始消化的部位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口腔
蛋白酶
蛋白质氨基酸置
胆汁脂肪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小肠
3.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被
称为消化。消化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
4.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被称为吸收。
5.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器官:小肠。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和吸收相适应的特点:(1)小肠很长,上面有皱
裳和小肠绒毛(增大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2)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小肠绒毛壁、毛细
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3)小肠能蠕动,且内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
液、胆汁。肠液、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利于消化)
6.消化和吸收的有关问题: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用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喝酒最先损伤的部位是置。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解毒作用,可以分泌胆汁(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消化
食物的酶,储存在胆囊内),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怕吃油腻食物,可能是肝脏有问题。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最终进入组织细胞
(三)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P35-39
1.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人们
的营养必需合理,这叫合理营养。
2.为了保持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t―\
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
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3.食品安全
水果可以用结水浸泡、冲洗•也可以削去外皮!
以防蔬果和水果被喷洒过农药
图IV-2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宋塔
(从“塔基”到“塔顶”
表示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
别大森,不能吃有声的食品!买肉时一定野若肉是否是检授含怖的
(发芽的马特若和南踏磕等)后房和炊且只有经常保持干净才不金污染食品
三、人体的呼吸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P43-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浸渍纸层压板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碱盐水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密封件金属钻孔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颗粒剂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控制燃烧第3节碳达峰与碳中和练习试题以及答案(适合鲁教版)
- 园林技术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经纪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应试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资产评估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中级法规试题及答案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乡村文旅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 小学挫折教育《生活的挫折成长的礼物》课件
- 眼科学分类概述
- 小学特色课程《口风琴课程》校本教材
- 2024年医院肠胃内镜科带教计划
- 作业设计大赛模板
- 手功能康复医学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 脑外伤急救与护理课件
- 微顶施工方案
- JCT908-2013 人造石的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