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监测技术第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概述-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温故而知新)定义: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第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分类:1.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第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1.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第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化学因素包括:①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②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物理因素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第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续):生物因素如引起职业性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等,引起谷痒症、稻田皮炎等的昆虫和尾蚴。职业损伤性因素如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度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如职业性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因素等。第6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职业病与分类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第7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职业病与分类分类: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115种。职业病的10大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疾病,生物因素所致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第8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样品采集及检测方法123化学物质检测职业接触限值4采样粉尘检测5物理因素检测第9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职业接触限值1.定义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第10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职业接触限值2.分类(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2)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化学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
第1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第1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高温作业、射频辐射、工频电场、振动、采光和照明、紫外辐射、激光、体力劳动分级和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时间有直接关系,可以理解为时间加权平均能量值。第1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我国的职业接触限值接触限值分类物质(因素)总数MACTWASTEL化学物质33056284286粉尘47-7070生物因素16×107(孢子数/m3)物理因素*9*包括:电磁辐射、高温作业气象条件、高温作业分级、激光辐射、局部振动、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作业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紫外辐射第1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使用范围: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状况、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于监督监测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接触物理因素职业危害状况和生产装置的泄漏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对职业接触限值的正确使用做以下6点说明:第1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代表性采样,劳动者各时间段与对应浓度之积的总和除以8。E=ΣCiTi/8(i=1ton)E为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i为第i时间段的浓度Ti为第i时间段持续时间个体采样器采样测定的浓度,直接计算主要为防止长期接触导致的慢性健康损害第16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配合使用,当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符合要求时,仍不应超过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对职业危害因素变化幅度大的情况下,要求进行采样测定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采样15分钟。防止劳动者接触波动的高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和其它有害效应。第17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
最高容许浓度作业场所和地点采集的有代表性样本,不允许超过的限值。对急性毒性、刺激作用和危害性较大的有毒物质制订此标准。保护劳动者免于急性毒性和刺激作用。第18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
经皮吸收物质对标有“皮”字的有毒物质,应当防止经皮肤污染而导致的危害。应当采用个人防护措施,防止经皮肤吸收而导致的中毒。第19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5)
总尘与可吸入尘分别制订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PC-TWA和PC-STEL。建议尽可能进行呼吸性粉尘的评价,当不具备测定呼吸性粉尘的条件时,可以测定总粉尘浓度。第20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6)
存在两种以上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无联合作用的资料时,分别测定浓度,与标准对比进行分析评价;当存在联合作用时,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和相同的作用。或者已知存在相加作用时,应当分别测定浓度,按照下述公式计算联合作用系数:I=C1/OEL1+C2/OEL2+…+Cn/OELnI>1超过接触限值I=1或者<1未超过接触限值存在其它联合作用模式时,尚无明文规定。第2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采样采样前准备12采样方法第2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采样1.采样前准备:(1)现场调查(2)采样仪器的准备第2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采样前准备(1)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第2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第2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现场调查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第26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采样仪器的准备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GB/T17061要求。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第27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采样方法(1)定点采样(2)个体采样第28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定点采样①采样点的选择原则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③采样时段的选择第29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定点采样①采样点的选择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第30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定点采样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第3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定点采样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上条确定。第3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定点采样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第3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定点采样③采样时段的选择: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第3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采样方法(2)个体采样①采样对象的选定②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第3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个体采样①采样对象的选定: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第36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个体采样②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3~526~103>104第37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个体采样②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岗位不足6名劳动者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劳动者数采样对象657~9610~14715~26827~50950~11第38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化学物质检测1.实验室检测2.现场检测第39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实验室检测将现场采集的样品送至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第40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1)分光光度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红外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2)原子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用于金属和类金属的测定。第4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续):(3)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多种离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测定。(4)电化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催化极谱法、电位溶出法)测定氟及一些金属化合物时灵敏度高。第4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实验室检测优点:适用范围广,可测定各种毒物和各类样品;测定灵敏度高和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第4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实验室检测使用注意事项:与职业卫生标准配套的国家标准方法多是实验室检测方法,可实验室检测方法并非都是标准方法;要严格执行实验室质量控制。第4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现场检测用于需要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作出迅速的判断评价,例如,发生事故后的工作场所的检测,有剧毒物质存在的工作场所的常规检测等。
常用方法:检气管(气体检测管)法、气体测定仪法第4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现场检测优点: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操作比较容易。第46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现场检测使用注意事项:检测方法是否成为我国的标准方法,能否用于职业卫生状况的评价。主要用于事故检测和日常检测。第47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粉尘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包括:粉尘浓度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石棉纤维的测定。遵循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8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粉尘检测1.总粉尘浓度的测定:滤膜称量法。2.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预分离-滤膜称量法。3.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线衍射法。5.石棉纤维粉尘计数浓度的测定:滤膜/相差显微镜法。第49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五)物理因素的检测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测量,不同于化学性有害因素,必须使用特别的仪器,根据其有害因素的特点进行测量。
1.噪声
2.高温
3.射频辐射
4.振动
5.照明第50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噪声(1)测量参数。稳态及其他非脉冲噪声:A计权声级、等效声级、频谱。(2)测量仪器。作业场所噪声测量:精密声级计或0、Ⅰ型(IEC)声级计;作业场所频谱分析;倍频程滤波器。(3)测量方法及要求。详见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当噪声强度超标时,应对噪声声源进行频谱分析。第5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高温(1)测量参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黑球温度、定向辐射热、风速、体力劳动强度。(2)测量仪器。WBGT指数仪、通风干湿球温度计、风速仪、定向辐射热计、肺通气量计。(3)测量方法及要求。详见GBZ2-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有关高温测量的规定。第5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射频辐射(1)测量参数高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2)测量仪器。近区场强测量仪、微波漏能仪。(3)测量方法及要求超高频测量详见GB1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高频测量详见GB18552-2001《作业场所高频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微波测量详见GB1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第5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振动(1)测量参数:加速度、频率。(2)测量仪器:振动测试仪。(3)测量方法及要求:局部振动的测量详见GB11523-1989《手传振动测量规范》、GB10434-19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中有关局部振动测量的规定。全身振动的测量详见GB/T13441-1992《人体全身振动》中有关全身振动测量的规定。第5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5.照明(1)测量参数:照度、均匀度。(2)测量仪器:照度计。(3)测量方法及要求:照明的测量详见GB5700-19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第5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监测结果分析和统计分析报告编写(一)监测数据处理
检出结果的处理未检出结果的处理测量结果的修约方法测量结果的计算方法采样体积的计算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的计算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的计算最高容许浓度(MAC)的计算噪声的计算高温的计算第56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环境监测报告相关的技术服务信息受检单位名称与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告书唯一性编号、样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类别、样品来源、采样、检测或委托日期、样品数量、编写者、校核者、批准者以及报告日期。采样依据、检测依据、评价依据:列出检测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具体的相关标准。检测与采样仪器:本次检测与采样的仪器名称与唯一性编号。第57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现场情况的描述主要包括企业的概述如建厂时期、地理位置、工作性质、生产产品与规模、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车间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检测(监测)的类别、现场生产状况、工作制度、个体与工作环境的防护设施的情况等。样品采集通过对作业方式(流动、固定、工作周期性)、毒物在空气中变化规律的描述,选择个体或长时间定点采样,短时间和最高浓度样品采集。根据企业使用的仪器设备或接触毒物的作业人员,按采样规范选择检测对象。对采样时机和采样时段进行表述。第58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结果评价以列表方式或文字表述对各类型的有毒物质是否符合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说明,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计算其超标倍数。检测结果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地点、检测项目、检测对象、样品编号、检测方式、检测结果、职业卫生限值按种类或检测对象以表格形式表述,也可以将结果的评判与检测结果及相关信息以同一表格进行表述。如涉及特别情形及要求的检测信息,将在该项目检测结果页的附注中列出。建议根据客户的要求、现场卫生学调查,从生产车间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现场生产状况、工作制度、个体与工作环境的防护设施的情况等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以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第59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职业卫生与事故调查第60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职业卫生调查的目的意义目的1、了解工厂企业的基本情况;2、了解工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3、了解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情况;4、了解工厂企业职业卫生防护情况;5、初步了解劳动者健康状况;6、了解职业病危害的程度。第6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职业卫生调查的目的意义意义1、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基本资料;2、为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对工厂企业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3、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制订和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提供依据;4、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必要的信息;5、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第6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②职业卫生专题调查;③与职业有关的事故调查①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第6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①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调查目的了解企业本身职业卫生基本情况,为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提供基础资料;了解辖区或管理范围内或系统行业内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和需求,为建立所管辖企业的职业卫生档案提供基础资料。第6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①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对象和要求调查对象:目标工厂企业。要求:按设计好的表格统一标准填写;每3年复核1次;在日常职业卫生工作中,应及时将工作场所监测资料、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发病情况、生产工艺及企业变迁情况录入职业卫生档案中。第6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①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内容见调查表。第66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①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调查方法通过“听、看、问、测、查、算”的方法获取信息。听:听企业介绍;看:现场观察和查看有关资料;问:口头询问;测: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查:健康检查;算: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第67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②职业卫生专题调查;调查目的有目的对某系统、行业或某一特定工厂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状况调查,探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或就其他一些问题(如病因探讨,发病率、患病率分析,早期监测指标筛选,预防措施效果评价,卫生标准研制或验证等)进行专项调查研究。第68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②职业卫生专题调查;如何确定专项调查有某危害因素引起较大的危害;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已知的有害因素引起新病例;有关研究项目的需要。第69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②职业卫生专题调查;专项调查的立项有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调查:揭示接触水平-反应的关系;与工作有关疾病或职业人群中其他疾病的调查:探讨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导致非特异性疾患高发或加剧的因果关系;环境监测方法研究:确定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质量控制要求;生物监测研究:阐述指标敏感性、特异性、预示值、符合率,确定早期筛检的价值。预防措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第70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③与职业有关的事故调查调查目的计划外的应急性调查,目的是为了查清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的对策,吸取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第71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③与职业有关的事故调查调查内容基本情况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发生事故单位具体情况处理结果第72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职业卫生调查步骤厂企室向委托方介绍程序客户填写委托书厂企室填写受理表制定调查方案现场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一式两份)存档委托方交费领取调查报告客户委托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流程图第73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职业卫生调查步骤客户填写委托书模板厂企室填写受理表模板第74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职业卫生调查步骤准备阶段1、制订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对照选择、样本大小和抽样原则;调查方法;调查项目、观察客观指标、检查方法、所需仪器设备和物资,经费和人力;组织机构、人员培训现场联系及时间安排;预期结果;数据处理、资料整理、分析和总结等。第75页,共8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职业卫生调查步骤2、查阅文献充分掌握现有资料,借鉴别人经验,使调查工作更有效。3、拟订表格调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带锯床考试题及答案
- 大专化工制图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体育脚步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河北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招聘真题
- 船舶驾驶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施工现场管理协议书
- 初中老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 使用蜂巢协议书
- 机电专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2月水利技术和管理测试题
-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
- 保安员政审表
- GB/T 2078-2019带圆角圆孔固定的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尺寸
- 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课件
-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第5章
- 教学第六章-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课件
- 三国全面战争秘籍大全
- DBJ50-112-2016 现浇混凝土桥梁梁柱式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 武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2021智慧树答案运动安全与健康-研究生校内课 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