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8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8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8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8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8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资源、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1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2§8.1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和可持续发展讨论§8.2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8.3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8.4全球能源互联推动能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第一节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和可持续发展讨论3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经济活动对全球的资源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不仅极大的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还污染和侵扰周边生态系统。在北美的最大问题是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在欧洲,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资源存在着开发过度的问题,而且农药、硝酸盐、重金属以及各种烃类物质也在不断的严重污染地下水。在西亚,人类正面临若干严重的重大环境问题,而水资源问题和土地资源退化问题是其中最为紧迫的问题。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人口过多是最为严重、最为突出的问题,人口密度大、基数大使环境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一、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4

在非洲,“主要的挑战是减轻贫困,使穷人的问题在环境和发展议程中占据首要地位,就可能开发和释放非洲人的潜力和才能,实现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上可持续的发展”。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有两方面的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是如何找到有效办法以解决城市化问题;另一方面是面临日益严峻的森林资源枯竭和被摧毁问题,和与此关联生物多样性威胁问题。北极和南极地区都受到极地外区域的环境以及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全球变暖使极地的冰盖、冰架和冰川溶化,同时还带来诸如“海上冰覆盖面缩小、海平面升高以及永冻层解冻等问题。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5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环境恶化源于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张。这种扩张没有考虑到环境的价值和资源的稀缺性。迅速增长的人口也是破坏环境的另一重要原因。一方面,人口的迅速增加会引起人类对资源的过度需求,而现行的有关土地和相关资源的管理制度很难适应人类过度利用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的迅速增长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生活必需品以及就业的需求,而现行的制度和政府很难很好的应付和处理这种状况。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密切相关。全世界大约半数的穷人都居住在环境易遭破坏的农村,他们对赖以为生的自然资源没有法定的控制权,也没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周边自然环境的意识。总之,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容量和对环境破坏的吸收、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6三、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

在资源方面,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持续利用是我们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找到资源开采的最优路径,还要借助市场和技术的进步逐步减少对枯竭性资源的依赖。在环境方面,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应有所作为。在人口问题上,我们应把人口与发展的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解决人口问题。彻底消除贫困。从政策措施来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改变环境压力。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7

综上,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节约使用资源,并有效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宏微观政策措施,并把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结合起来,采取合适的方法鼓励经济部门以更为有效、合理和负责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将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第二节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8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水多地少;北方自然条件较差,水少地多;东部自然条件优越,人多地少;西部生态环境脆弱,人少地多。也就是说,我国的区域水土资源状况和条件与我国现在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明显的不匹配,我国的粮食流向格局已由历史上的“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导致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我国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不平衡状况加剧。.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9一、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分析①耕地和播种面积呈减少趋势。耕地数量的减少将直接造成粮食产量的降低,同时,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粮食的产量。②耕地质量不容乐观。优等土地占比少,生产力提升困难,而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中等地、差等地的生产力提升空间也非常有限。人为与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质量呈现下降趋势。③耕地资源空间格局变化对食物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一)耕地资源后续支撑能力不足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0农业用水量减少、“水减粮增”矛盾突出。我国的农业用水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全国用水总量持续快速上升,主要是工业和生活用水。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分布错位,使得“北粮南运”难以为继。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紧缺,且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而耕地资源则正好相反。分布严重错位将进一步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压力。①化肥利用率低,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长。②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业环境风险增大。③畜禽水产养殖环境管理水平低下。(二)“水减粮增”矛盾突出,“北粮南运”难以为继(三)农业内源性环境问题突出,防治难度较大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1农业生态超载,抑制其生态功能的发挥。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荒漠化和沙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而且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贫困程度,使地区间差异继续扩大。农产品品种单一与外来物种威胁问题并存,农业生物多样性退化。一些新研制的高产量产品种已取代了与野生亲缘种共存的地方品种,使它们陷入灭绝的状态,造成了农业景观千篇一律,品种单调。外来生物入侵也正成为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四)生态问题依然严峻,潜在威胁堪忧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2二、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从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入手,将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主要是构建“南扩、北稳、西平衡”的均衡生产新格局,逐步降低“北粮南运”规模,避免二次浪费和污染。主要是指在立足国内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适当进口部分农产品,以替代国内高能耗(如水、土及时间等)的农产品,形成国际贸易增加虚拟水和虚拟土地资源的替代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我国水土资源的需求压力。(一)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战略(二)粮食生产区域再平衡战略(三)替代战略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3三、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生态耕作模式的农田能够提供更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例如,稻鱼共生系统的农田。推动和大规模发展多功能的生态农业,加快建立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加快基层农技网络的恢复与建设;加强对农民及基层农药经销商的培训,加强农用化学品的合理科学管理。对大量进口的农作物,如大豆,要继续保持合理的库存和生产能力,以防范市场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可能事件带来的风险。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国外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一)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二)重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积极进口国外农产品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4立法划定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粮田,同时制订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指导准则。通过整合系统结构功能和调整种间生态关系,从而有效控制农田病虫害、增加作物抗倒性,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这积极构建并积极推广新的基于物种间生态关系的生态种植和养植技术模式。着力加强高效利用工程与农牧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开发工程;要积极实施生态产业金字塔工程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按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个层次,梯度推进,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四)建立农业资源红线,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种植制度(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六)实施相关的工程措施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15一、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大幅降低。充分重视森林资源的建设工作,合理进行植树造林,不断扩展我国的森林面积。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能对森林资源起到合理有效的保护作用。国家的资金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很难取得有效进展。仍有一些政府部门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意识不强,相关工作开展和落实不到位。(一)森林资源匮乏(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健全(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6二、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完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从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土壤、地质、气候等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林业产业。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当前林业建设的事业中,构建系统、科学的林业发展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大幅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思想意识。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对林业建设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切实保障林业建设事业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要重点保护林业生态地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一)完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三)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工作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第四节全球能源互联推动能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7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水多地少;北方自然条件较差,水少地多;东部自然条件优越,人多地少;西部生态环境脆弱,人少地多。也就是说,我国的区域水土资源状况和条件与我国现在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明显的不匹配,我国的粮食流向格局已由历史上的“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导致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我国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不平衡状况加剧。.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8一、推进“两个替代”,把握能源革命新机遇清洁能源替代是在能源开发上要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实现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的状态转变为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的状态。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问题依然严重。为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问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是个包含“电源、电网、负荷”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要在规划前期进行合理布局,促进实现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统筹协调,更要充分考虑需求侧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一)清洁能源替代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19(二)电能替代电能替代的内涵是在能源消费上实施以电代油、以电代煤、以电代气等,提高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的比重,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电能替代战略不仅统筹兼顾了各类能源以及能源发展各环节间的关系,同时还对构建以安全发展、高效发展、清洁发展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至关重要;不仅充分考虑了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间的普遍联系,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两个替代”,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实施的关键。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20二、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电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实施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跨区、跨洲际电网的输送能力、输送距离、网架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互联网也需要坚强智能电网为大量的新能源并网消纳提供了可靠依托。一方面,智能电网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电源和其他分布式电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智能电网技术能够与物联网、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等相互融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推动全球能源的优化配置,为实现全球能源互联、全球能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力保障,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离不开特高压、坚强智能电网的依托。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21三、树立全球能源观树立全球能源观是能源发展观念上的重大变革。要以全球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前瞻的思维、系统的方法来研究解决能源问题,转变能源的发展方式,统筹能源与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提高电能的配置效率。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能实现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还能降低能源生产成本,促进能源技术更新,避免能源浪费。全球能源观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是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树立全球能源观,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22四、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全区域能源互联网模型的建立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的重要前提。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将全球的能源配制和传输从“点对点”的模式变革为“网对网”的传输模式,需要先在区域建立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