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_第1页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_第2页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_第3页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_第4页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实验目的之勘阻及广创作1)掌握用电导法测定概略活性剂CMC的方法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二、实验原理SAA溶液的很多物化性质跟着胶束的形成而发生突变,所以临界胶束浓度(CMC)是SAA概略活性的重要量度之一。测定CMC,掌握影响CMC的要素关于深入研究SAA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重要。CMC是在必定温度下某SAA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往常以mol/L或g/L示意之。一般离子SAA的CMC大概在10-2-10-3mol/L之间,非离子SAA的CMC则在10-4mol/L以下,CMC是权衡SAA的概略活性和SAA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因为CMC越小,则示意此种SAA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所以改变概略性质,起到湿润,乳化,增溶,起泡等作用所需的浓度也越低。右图概略一典型的SAA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随C更改的关系。可显然看出:在全部物理性质的更改中皆有一转折点。而此较转折点又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这就说明概略现象(概略张力及界面张力随浓度更改有转折点)。与内部性质(如当量电导、浸透压、以及去浑浊度等)有一致的内在联系。离子型SAA是由亲水的无机离子和亲油的有机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好像典型的无机盐同样,其在稀水溶液中分别以正负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在稀水溶液中,电导率随C上涨,但抵达必定浓度后,出现一转折点,直线渐渐变缓。三、实验仪器、药品仪器:电导率仪

烧杯(

100ml、7

个)

温度计(2支)容量瓶(250ml,7只)药品:SAA(1631)、蒸馏水四、实验步伐1、-4-4-4-4-4-4-4mol/L的溶液各250ml2、将其在25℃、30℃、35℃恒温→测定各溶液的电导率(由稀→浓)→取3次测量值的均匀值3、作K-C曲线4、由K-C曲线求分歧t下的CMC值五、药品常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是阳离子SAA、分子式:C16H33CH3)3NBr分子量:364.446熔点:250-237℃,水溶性:13g/L20℃)性质: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至粉末状,易溶于异丙醇、可溶于水、振荡时发生大批泡沫,拥有优秀的浸透、柔化、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消毒等功能。用途:橡胶、硅油和沥青乳化剂、纤维的抗静电剂,护发素的调治剂、相转移催化剂、乳液起泡剂、概略活性剂六、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称取1631药品,应用已洗净、干燥的烧杯,并编好号码;称获得物质质量应与各浓度对应,偏差不应太大。2、配制个溶液时,应先在烧杯中加入较少许的水将1631溶解,后移入容量瓶中定容3、℃且测量温度时最好用同一支温度计且测定试样的温度为准。装试样的烧杯也应先洗净、干燥。4、数据应用Origin软件办理,正确度较高。5、使用电导率仪时,应按使用说明使用,测分歧温度下的试剂,都要切记调理温度和常数。6、测电导率时,应从稀浓度试样挨次测到高浓度试剂,可减少浓度的影响,还可节俭时间。七、实验数据办理与剖析(一)实验数据办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M=364.446g/mol试样浓度计算结果见原始数据表;经过作K-C曲线(K为三次电导率测定的均匀值),如各温度下的K-C图可得:25℃-4mol/L30℃-4mol/L35℃-4mol/L(二)实验数据剖析1)从实验数据和K-C图可看出,在所测得系列稀溶液中,电导率随1631的浓度增添而上涨,但达到必定浓度(CMC)后,电导率上涨的趋向渐渐变缓;同一浓度下,分歧温度时,电导率之间没有显然规律。2)从CMC温-度图中,可得。温度高升,CMC亦高升。八、思虑题1、或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还有哪些?对同一种SAA,用分歧的方法测出的CMC能否同样?为何?答:求CMC的方法还有:概略张力法、染料增溶法、光散射法等。、关于同一种SAA,用分歧的方法测出的CMC也不同样,因为SAA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有胶束形成前后发生突变,能够借助此类更改来做SAA的CMC所在,可是分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SAA浓度的更改的响应范围和敏捷度有所分歧,进而会致使用分歧方法测同一物质的CMC不同样。2、有些概略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电导率曲线转折点不明项,怎样求出

CMC?答:从数据和

K-C

图中可知,电导率随

SAA的浓度增大而上涨,但达到必定浓度后,(大概处于曲线的第

4-5

点之间),直线逐渐变缓,即电导率上涨的趋向变缓,可用

Origin

软件,作

2,3,4

三点连线的趋向延伸线,和

5,6,7

三点连线的趋向延伸线,两趋向延伸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SAA浓度即为该SAA在该T下的CMC。3、概略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为何发生正汲取?答:若溶质在溶液概略层的浓度大于其在溶液体内的浓度时,则称发生正吸附,也就是概略活性剂在溶液概略层齐集的现象——正吸附因为SAA拥有两亲构造(亲水基、疏水基),当SAA溶解在水中时,SAA分子会此刻水溶液的表层齐集,亲水亲朝向水溶液中,疏水基朝向空气,当SAA浓度较低时,SAA几乎完整集中在溶液表层形成单分子层,降低溶液概略层的概略张力,进而发生了正吸附4、临界胶束浓度与那些要素相关?答:(1)构造要素:①碳链的长度,CMC随疏水基碳链的增添而降低,②支链的影响,当疏水基连构造有支链存在,CMC增大;③亲水基的种类:亲水基的急性增大,CMC也增大:-SO3Na,-SO4Na>-COONa,-PO4Na>-O-,-OH;亲水基多,CMC增大④极性基团的温志:极性基团越凑近C链中间地点,CMC越大,⑤混淆SAA,因为分子间互相作用发生共同效应,其CMC较单调SAA的低3)环境要素:①T:对离子型SAA,T高升,CMC高升,②反离子价数及极性③电解质,在离子型SAA中,加电解质,一方面有同离子效应,中和一部分电荷,此外降少水化率,使CMC降落,④长链有机物:加入长链的有机物(如醇、酰胺等),能吸附在胶束多层,减少胶束化所需的功,减少离子在胶束中的斥力。⑤水构造改良剂:(如尿素、乙醇,甲酰胺等),能损坏水构造,使CMC增大。九、心得领会1、在实验中,烘干烧杯是为了减少因为少许水份对已配的溶液稀释而惹起的偏差,因为此实验是经过测分歧浓度的SAA的电导率来求CMC;在测电导率K时,应从稀浓度挨次测到高浓度溶液,此间电极不用洗净如润洗,因为从低到高浓度时低浓度液体对高浓度液体的稀释极少,可忽视不计,又可节俭实验操控时间。2、同一温度下,1631的浓度越大,K就越大,是因为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