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教学设计两篇
1、把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
2、深入体会的离愁别恨及对生平遭受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1、介绍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
豪放派,壮丽。婉约派,美丽。
2、教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
教师朗读指导:
A.读时要留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亮;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哀思气塞。
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B.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
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
1、学生个别读。
2、同座争论:
①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现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寒蝉晚长亭骤雨兰舟烟波(烟雾覆盖的江湖水面)暮霭楚天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
一开头就点明白季节。什么季节?秋季。
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卑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颜色”,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难过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
③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
师问:这句怎样表现简单细腻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想象,借景抒情)
问1:“去去”应当怎样读才好,为什么?
问2: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这个画面,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
(二)下阕:
①学生齐读下阕。概括大意:设想别离后的凄清,是虚写。
②学生逐句品读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白主旨“伤离别”。
2、从“今宵”开头到词的完毕,按什么挨次写,分几层?(按时间挨次,分两层)
3、争论: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写哀情的写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照体会名句的美。
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明与上文的照应关系,写法:照应,虚写,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听录音小声读。学生然后大声齐读。
(三)师生共同归结小结:
这首词,句句、层层写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手法多样,章法谨严,毫无拖沓、重复之处。就手法来说,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叙事寓情,有时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写景,但有的景与情合,以哀景写哀;有的景与情违,以乐景写哀,却都把抒情仆人公的别情曲曲传出,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就章法来说,全词委婉铺叙,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既有时间的挨次,又有适当的剪裁,前后照应,层层深入,构思完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柳永曾长期过着羁旅生活,和歌女乐工们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写爱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色情倾向的,消极颓废的颜色较浓,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还是很安康的,虽比拟伤感,但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真实的感情。
(四)小组沟通争论:
你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并且说出好在哪里。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1,运用本节学到的学问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拟,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约词。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2,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后作业:
1、背诵《雨霖铃》。
2、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受的一段愁,可写成诗。
附:教学流程图: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铃》的音乐美、语言美、特色美。
在诵读指导上,我指出韵脚要读得鲜亮,尾音读长能抒情,留意拖音、词句中短暂的停顿,从重音、节奏、语速、感情方面读《雨霖铃》,指导得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这首词婉约哀怨的情感。固然,在时间允许的状况下,可以多安排两分钟。
在对《雨霖铃》语言美的理解方面,我运用了讲解、问答、联想、想象、争论探究、朗读等方法,学生扣住了字、词、句,能品尝到词中饱含的离愁别恨,与产生了共鸣。
采纳比照阅读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把握了《雨霖铃》细腻含蓄、婉丽多姿、缠绵哀怨的风格。
《雨霖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着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育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学问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把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力量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展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学问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根底上背诵《雨霖铃》
教学方法
美读法争论法问答法诵读法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模式
双主导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曾在网上的对联雅座里和一位朋友对对子的时候,他出给我一副上联:“狂风大作雨淋淋(雨霖铃)”,初看此联好象很简洁,认真琢磨才发觉里面有个“机关”,我对了一个下联:乌云漫卷天尽沙(天净沙)”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发觉其中的“机关”是什么了吗------由此引出词牌名-
二、检查预习
1、了解词牌(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预备)
教师简要概括后提出疑问过渡:在封建时代,歌伎是很没有地位的,是受卑视、受迫害的社会底层市民。那么作为封建文人学士的柳永,一个上层的文化人,与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谈起恋爱来,岂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贱?这似乎有点不行思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2、了解词人(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预备)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简要点拨: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常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怜悯她们的不幸遭受。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予,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正是“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他的许多佳作中,许多取材于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3、预习字词疑难生生对答
教师预备内容:帐饮、无绪、竟、凝噎、暮霭、堪、纵
三、听读全词感受离别
第一步:教师范背全词
其次步:学生初读全词,读准字音
第三步:师生听多媒体范读
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要留意的问题:感情基调:悲戚消沉
断句
语意的连贯
(学生集体朗读全词)
四、品读全词体会感情
1、学生分小组争论重点分析上下阕写景抒情局部,并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板书:《雨霖铃》
叙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情景交合
情语实写:寒蝉骤雨长亭兰舟虚实相济
思别后(虚)--景语虚写: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
2、学生观看FLASH图片,进一步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3、依据词上下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送别场景或回忆自己亲身经受过的`惜别大事。
4、在本词中抒发了什么情感?他和我们的情感一样或是相像吗?(学生再次集体朗读全词,留意读出感情,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五、赏析名句体会意境
1、本词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从哪些词句最简单看出这种情感?
2、还有几句不能直接看出与情人难舍难分之情,那么这几句究竟有没有这种情感(引导学生赏析名句,精确把握词中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教师明确:开首这三句,简洁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黄昏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风光特殊鲜亮刺眼,四周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地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根底,以增加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教师明确:江面上,轻烟覆盖,浩淼空旷,黄昏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还没有离别,便想象行程遥远,空旷广漠中布满着漂泊无依的愁绪。想到从今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争论3分钟,谈谈看法。
教师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躲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古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工程中级系统应用与设计模拟题详解
- 2025年高级心理咨询师面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大全
- 甲醇特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甲状腺引流管护理
- 田径运动会培训课件
- 江苏苏州2018-2021年中考满分作文45篇
- 用电漏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湖南省2025-2026学年高考生物实验综合能力检测分类试卷(有解析)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十九中八年级(下)4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四单元》真题及答案(2025年新版)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试卷一
- 2025年公共卫生检验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危化品泄漏的应急处置流程
- 中专入学班会课件
- 2025-2030中国机场酒店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医保基金监管与支付资格管理专题培训
- 员工关系管理培训课件
- 2023秸秆类生物质能源原料储存规范第1部分:存放
- 餐厅收货流程
- 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调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