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税收制度有效性浅谈_第1页
产业税收制度有效性浅谈_第2页
产业税收制度有效性浅谈_第3页
产业税收制度有效性浅谈_第4页
产业税收制度有效性浅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税收制度有效性浅谈

一、引言

运用税收政策引导和支持产业构造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进展是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近年来,我国政府渐渐意识到产业构造优化调整在国民经济进展中的战略地位,制定了与中国经济进展阶段相适应的产业政策,而且力图通过相关税收政策的实施到达推动产业构造升级的目的。但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经济转型及产业构造调整升级仍步履缓慢。这就促使我们进一步思索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问题①,比方我国的税收政策的目标是否明确、作用点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博弈的理性化要求?产业税收政策是否有利于产业构造合理化、高级化?而对我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进展评价,正是本文所要讨论和答复的问题。当前正值强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时候,尤其是在争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否失灵的时候,对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讨论就更加必要,这对于改良政策制定系统,克制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加政策的活力和效益,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具有重大意义。此外,2023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加快了新一轮世界范围内产业构造调整的步伐,这为我国产业构造调整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讨论如何有效发挥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政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对于加快产业构造调整步伐,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参加产业国际竞争,支撑我国经济新一轮进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进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财税鼓励手段来实现产业构造优化调整的政策目标。从能够查阅到的国内外文献,我们发觉针对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方面的讨论成果并不多。HallandJorgenson(1967)利用1929~1963年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设备和建筑投资时间序列数据,讨论美国战后三次税收政策调整对投资的影响,结果发觉,1954年国内收入法案采纳加速折旧法大大促进了企业对建筑业投资,推动了美国建筑行业的进展;1962年国内收入法案主见缩短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及对设备和机器实行投资税收抵免政策,对设备投资的鼓励效应很大。[1]C.Jhonsnog(1982)认为,日本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税收政策对重化学工业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崛起具有重要奉献。[2]R.Minami(1994)认为,通过将公共资金配置到某些特定的私人产业,政府能够使其选定的产业规模化,这也鼓舞了私人金融机构对这些产业的信贷。[3]Rajagopal和Shah(1995)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评价了墨西哥、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RD的税收鼓励效应,发觉税收鼓励措施仅对局部行业的RD有效。[4]固然,不同的讨论样本及样本数据差异可能得出不同甚至相左的结论,如Alim.Ei-Agraa(1997)通过对日本不同产业承受日本进展银行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待及增长速度数据的分析发觉,1974~1990年期间政府下大力气扶持和爱护的产业部门的增长率明显低于获得政策支持较少的部门。获得的银行贷款最多且得到较多税收优待的周密仪表业在产业增长率上明显落后于获得较少产业支持的电子机械和通用机械产业。[5]我国学者特地针对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讨论起步较晚,相关讨论主要集中于税收政策与产业构造某一方面的关系,如RD税收鼓励效应的讨论方面等。李丽青(2023)建立回归模型对我国现行RD税收优待政策的有效性进展讨论发觉,现行RD税收优待政策对企业RD投入具有正的影响,但鼓励作用不明显,缘由在于RD税收优待政策存在优待范围较窄、与现行税制不协调等问题。[6]戴晨、刘怡(2023)利用面板数据对税收优待和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对企业RD活动的鼓励效果进展比拟发觉,税收优待比财政补贴对企业RD具有更强的鼓励作用。[7]曾光芒(2023)运用AHP分析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的有效性进展了评价,认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但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的生存环境较差及税务执法人员的制造力欠缺在肯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8]综上文献回忆可知,关于产业税收政策效应方面的讨论已经取得了肯定的成果,而且相关的讨论成果被间接转化在各国产业税收政策规划之中。但客观地讲,与国外有关讨论相比拟,国内讨论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存在肯定的差距,本文试图在此方面进展突破性讨论。

三、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

众所周知,产业构造优化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进展过程,因此税收政策要依据现实不断作出调整,而调整的依据就是产业税收政策是否有效,能否适应产业构造调整的需要,能否推动产业构造升级的步伐。所以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进展客观地评价,以取得政策实施的相关信息,作为打算该政策变化、政策改良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一)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展政策有效性讨论的根底,该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的各类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可以采纳政策制定有效指标、政策执行有效指标和政策效果有效指标来衡量。政策制定有效指标包括政策目标的科学性、政策工具的科学性、政策的可操作性;政策执行有效指标包括政策对经济的适应性、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和政策运行环境的支撑性;政策效果有效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现代效劳业的进展速度、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的层次构造指标如表1所示。

(二)计算指标权重集并确定权向量

为了对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进展评价,我们采纳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形式,邀请财税政策方面的学者、税务工及企业治理人员对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状况进展赋值评分。此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5份,回收率达92.5%,其中有效问卷180份。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展统计整理的根底上,采纳层次分析法构造出各指标的推断矩阵、权重并进展全都性检验(详细过程略)。表2中的单、总排序就是依据相关推断矩阵确定的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上述指标权重,确定目标层、准则层的权向量。目标层权向量:W=(0.346,0.328,0.326)准则层权向量:W1=(0.343,0.331,0.326);W2=(0.337,0.329,0.334);W3=(0.335,0.332,0.333)

(三)建立评语等级的模糊尺度集和评价矩阵

定义评语集为V=(V1,V2,V3,…,Vi,…,Vp),此处p=5,用“较强、强、一般、弱、较弱”5个等级评语来表述,则V1、V2、V3、V4、V5分别代表评语为较强、强、一般、弱、较弱。将V={较强,强,一般,弱,较弱}作为产业构造财税政策有效性各指标的评价等级。评分采纳百分制,“较强”为[90,100],“强”为[75,89],“一般”为[60,74],“弱”为[40,59],“较弱”为[0,39]。在对回收的问卷进展整理的根底上确定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二级评价指标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并对其进展归一化处理,得到单因素等级评价矩阵如下(Ri分别表示评价因素集Ai到选择评语集V的模糊关系,其中:i=1,2,3):R1=0.1120.5000.3880.0000.0000.0560.4440.4720.0280.0000.0550.5000.3900.0550.00000R2=0.1460.3770.4380.0330.0060.0740.3270.4440.1160.0390.0500.2770.5000.1730.00000R3=0.0500.3330.4860.1230.0000.1010.4440.4110.0440.0000.0560.5000.4440.0000.00000

(四)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对目标层各指标做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果:对政策制定有效的评价为:B1=W1R1(0.074,0.4810.418,0.009,0.000)对政策执行有效的评价为:B2=W2R2(0.090,0.324,0.465,0.107,0.014)对政策效果有效的评价为:B3=W3R3(0.069,0.425,0.447,0.059,0.000)2.经过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目标层综合评价集为:B=WB1B2B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8,0.411,0.443,0.057,0.011)3.计算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值为:D=BVT=73.85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分值为73.85,根据评语集及其对应的分值段[60,74],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分值属于一般。

(五)简要评析

本文在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发觉,中国产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性一般。那么制约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因素是什么呢?一是从准则层的单排序值排名来看,在影响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三大因素中,各要素对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相对而言还是比拟均衡的,依次为政策制定有效(0.346)、政策执行有效(0.328)和政策效应有效(0.326)。从我们分析的结果可知,我国产业税收政策制定是有效的,这构成了产业税收政策执行有效和效应有效的根底。因此,产业税收政策作用能否充分发挥、预期目标能否顺当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政策本身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受制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相关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二是从指标层中各指标对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总排序值来看,作用最大的前三个指标分别是政策目标的科学性、政策工具的科学性、政策的可操作性,作用最弱的后三个指标分别是产业税收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性、产业税收政策运行环境的支撑性、产业税收政策对经济的适应性。这说明现行产业税收政策目标确实定根本上是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进展水平和进展阶段相适应的,而且各种政策手段的组合与配置对于推动我国产业构造升级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进一步论证了我国产业税收政策制定是科学有效的。但与此同时,上述分析结果也反映出制约我国产业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薄弱点,这些薄弱点也是我们提高税收政策有效性的着力点,即通过增加产业税收政策对产业构造变化的适应性、强化产业税收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性、优化产业税收政策的运行环境,有效发挥税收政策对产业构造调整的调控作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产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性进展考察,发觉我国税收政策对产业构造优化调整还可以释放更多的潜能,还有较大的作用空间;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发觉,我国产业税收政策的制定是合理有效的,但是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制度环境和非制度环境的不健全,降低了政策的有效性,制约了税收政策调控功能的发挥。为了强化我国税收政策对产业构造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要精确定位财税政策的作用领域。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可以介入并促进一国产业构造的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财税政策应包揽一切,财税政策应在找准自身作用领域的前提条件下,依据经济进展的不同阶段安排相应的财税政策,并在敬重和成认产业构造的合理化、高度化要发挥市场机制根底性作用的根底上,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以保证产业构造调整有序、顺当地推动。

二是要优化产业税收政策运行的环境,以保证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财税政策应与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外贸政策、价格政策、科技政策等亲密协作,综合运用,削减政策内耗,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合力作用,推动产业构造调整。

三是要构建适应产业构造升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