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第1页
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第2页
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第3页
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第4页
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裕安区固镇镇杨桥小学邱雪钦老师2022-12-10《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调入感情,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有没有爸妈出去打工的?那你们想念他们吗?眼看新年就要来临了,我想同学们一定天天都在期盼着他们赶紧回来吧?对,这就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初读古诗,走近文本1、课文用人们最熟悉的一句诗作为课题,大家说这句诗来自那首诗啊?是哪位诗人提笔写的?(这首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2、这里的九月九日指的就是——(重阳节)。这里的“山”指的是华山,“山东”就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不是今天的山东省。王维的家乡和亲人就在华山的东面。“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想念)3、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请同学们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孩子们虽然你们现在能够比较准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但这首诗的感情你读出来了吗?好,那这节课就跟着老师走进课文,去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吧!三、诗文对照,读文悟情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文包诗,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介绍作者写诗时的背景和阐述了诗句的意思。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能解释古诗,用铅笔划出来。(师巡视)●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1)课文中哪个句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第一行诗句的意思?(生读句子: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2)王维多大了?15岁,还是一个孩子,就离开家乡,而且是孤身一人,爸爸妈妈没有陪伴他身边。一天、两天、三天······365天,一天、两天、三天······365天,不觉已经两年了。王维已经有2年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他该有多想念他们啊!那时交通不发达,没有火车、汽车甚至飞机,只能骑马或者步行。。千里迢迢,要想回家看望爸妈,谈何容易?(3)假设现在你是诗人王维,孤独一人,漂泊他乡,没有亲朋好友,高兴了不能和家人分享,难过了不能向家人倾诉,那心里是什么感受?(凄凉、孤独、着急)(4)现在谁能读一读这句诗?(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哪些字最能表现王维内心的悲凉?(独、异)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就要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现在你就是那个孤独的王维,让我们一起发出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1)一个人漂泊他乡,总是忍不住想起亲人朋友,特别是每逢过节,看到家家户户团圆热闹的情景,就更加思念亲人朋友,于是王维发出了感慨“每逢佳节倍思亲”!(2)什么叫佳节?(就是指美好的节日。)这里面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啊?(重阳节)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佳节?(春节、元霄节、端午节、中秋节、儿童节、圣诞节等等)你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3)对,过节很热闹。那我们接下来看看重阳节有哪些好玩的风俗习惯?(出示资料,介绍重阳节)(4)原来重阳节是这样子的。那我们接下来看看长安的人怎么过重阳节?(生默读第二自然段,举手回答。)(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5)师: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人们有的搀扶着老人去赏菊,一个小孩说:“奶奶,看,这菊花好漂亮,好香啊!”;有的抱着小孩去买冰糖葫芦,小孩子乐得嘴巴都歪了;还有的全家带着重阳糕外出郊游,一路上欢歌笑语……真是热闹呀!这就是重阳节热闹的场景,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感到特别高兴)对,这就是这句话中的词语——(生接:兴高采烈)(热闹、扶老携幼、兴高采烈)(6)刚老师说人们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小孩,这可以用这句话中得哪个词语代替?(扶老携幼:扶着老人,带着小孩。)(7)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去逛街的时候吗?(走到一个学生身边):你们全家人扶老携幼逛街时,你的心情怎样?你们现在能读出这种高兴,读出重阳佳节大街上的热闹吗?请试一试。(自由练读,指名读。)(8)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只在重阳节那天倍思亲吗?不是,是每逢佳节他都会倍思亲。端午了,到处粽子飘香,他会倍思亲;中秋来临,对着明月,他会倍思亲;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他会倍思亲!)●理解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此时的他独在异乡,只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这时的王维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2)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指名回答。(他想到了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想到了他们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想到了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想到了如今他们不能相聚,还想到了兄弟们此时此刻正在聚会,只是少了他一人。)(3)他想了这么多这么多,这就叫做思绪万千。(4)他想起了与兄弟们共度重阳的画面,头插茱萸、手挽着手、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高兴吗?谁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你的高兴?(生读,齐读。)(5)回忆着,此时的王维还想到了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6)王维在长安,兄弟们在家乡蒲州,他们如今却天各一方。什么叫“天各一方”(指各人在不同的地方)(7)课文中说“他们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想一想,他们还不能一起干什么了?(不能一块头插茱萸,不能手挽着手……饮酒作诗)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忧愁、难过、低落、无奈、悲伤)。课文用一个省略号,表达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8)你们看,诗人王维思念兄弟们多么深切,既想到了过去,又想到了现在;既想到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学生读: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这真是——(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就少了我一个人!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王维是多么的想家啊。他恨不得马上就能见到兄弟们,望眼欲穿啊,但他能怎么办呢?所以他很无奈、很难过。王维的难过你能体会到了吗?谁能把王维的难过读出来?(指名朗读)四、情感涌现,吟诗抒情1、其实这样的乡愁不只是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所有不能见到自己亲人朋友们的共同心声!外出打工的父母,思念儿女,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求学的学子,想起父母,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前几天公布了2022年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表,很遗憾,除夕那天不将放假。可想而知,有多少远在他乡的人们,将不能很亲人一起包饺子,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联欢晚会······,他们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学习、工作等等,儿时的伙伴也都各奔东西,与爸妈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所以,同学们,请珍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