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基础练习17乙醇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基础练习17乙醇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基础练习17乙醇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基础练习17乙醇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基础练习17乙醇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乙醇(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过关练]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类型是 ()ABCDD[乙醇是一种优良的燃料。]2.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 D.金属钠B[因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3.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是()A.乙醇 B.苯C.四氯化碳 D.直馏汽油A[碘在乙醇、苯、四氯化碳、直馏汽油中的溶解度均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苯、四氯化碳、直馏汽油三者与水互不相溶,故它们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而乙醇与水互溶无法从碘水中萃取碘。]4.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是 ()A.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mol水B.乙醇可以制饮料C.1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molH2D.1mol乙醇可生成1mol乙醛C[乙醇分子中共有6个氢原子,其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较特殊,A项中所有的氢原子参与反应,B项无法证明,D项中有C—H键参与了反应,只有C项表明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另外5个不同。]5.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C2H5OH②H2CO3溶液③H2O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②>③>①D[H2CO3溶液中c(H+)大于H2O中c(H+)的浓度,故Na与H2CO3溶液反应产生H2的速率大于Na与H2O反应产生H2的速率;又因CH3CH2OH羟基氢的活泼性小于H2O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故Na与C2H5OH反应产生H2的速率小于与H2O产生H2的速率;D项符合题意。]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羟基与氢氧根有相同的化学式和电子式B.乙醇是含—OH的化合物C.常温下,1mol乙醇可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1.2LH2D.已知乙醇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则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的化学键为②③B[羟基的化学式是—OH,电子式是,氢氧根的化学式是OH-,电子式是[]-,A项错误;1mol乙醇与足量的Na反应可以生成0.5molH2,在标准状况下是11.2L,C项错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时断裂的化学键应为①③,D项错误。]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外焰、内焰、焰心,若把一根洁净的铜丝,由外焰逐渐深入到内焰,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始终是红色B.由红色变为黑色C.在外焰变为黑色,到内焰变为红色D.在外焰是红色,到内焰变为黑色C[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被氧化而变为黑色,渐渐深入到内焰时,由于内焰温度低,一些没有燃烧的乙醇蒸气将氧化铜还原而变为红色。]8.在常压下和100℃条件下,把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A.2VL B.2.5VLC.3VL D.无法计算C[1体积乙醇和乙烯均消耗3体积氧气。]9.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右,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A[香叶醇分子中含,故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CH3,故能发生取代反应。]10.某有机物6g与足量Na反应,生成0.05molH2,该有机物可能是()A.CH3CH2OH B.C.CH3OH D.CH3—O—CH2CH3B[有机物能与Na反应放出H2,由题意可知该有机物为醇,排除D。6g有机物提供0.1molH原子,则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60,故选B。]11.现有下列物质:①CH3CH3②CH2=CH2③④CH3CH2OH试用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1)能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与Na反应生成H2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烃类物质都不溶于水,只有乙醇溶于水。(2)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的有机物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3)烃基中的氢原子都不能与Na反应生成H2。(4)烷烃和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答案](1)④(2)②③(3)④(4)②④12.聚乙二醇滴眼液的商品标签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问题。聚乙二醇滴眼液【成分】主要成分:聚乙二醇,丙二醇【适应症】用于暂时缓解由于眼睛干涩引起的灼热和刺痛症状【用法用量】根据病情需要滴眼,每次1~2滴,使用前摇匀【注意事项】如发生溶液变色或浑浊,请勿使用,为避免污染,请勿接触滴嘴【药理作用】属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和成膜性,在适宜浓度下,能起类似人工泪液的作用【贮藏】室温保存(1)乙二醇和丙二醇属于什么关系?________。(2)乙二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二醇也能像乙醇一样加热时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乙二醇与丙二醇的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CH2,互为同系物。(2)乙二醇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据此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OCH2CH2OH→NaOCH2CH2ONa+H2↑(3)乙二醇催化氧化的产物应该是OHC—CHO,反应为HOCH2CH2OH+O2eq\o(→,\s\up9(催化剂),\s\do10(△))OHC—CHO+2H2O[答案](1)同系物(2)2Na+HOCH2CH2OH→NaOCH2CH2ONa+H2↑(3)HOCH2CH2OH+O2eq\o(→,\s\up9(催化剂),\s\do10(△))OCH—CHO+2H2O13.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甲: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产生的气体。乙:设法检验甲收集到的气体。丙:向试管中加入3mL水,并加入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丁:向试管中加入3mL乙醚(CH3CH2OCH2CH3),并加入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发现无明显变化。回答以下问题:(1)乙中检验气体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结构上分析,该实验选取水和乙醚做参照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_;丁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_;根据丙和丁的结果,可以证明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乙醇与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有两种可能:H2或O2,若检验该气体,可收集后靠近明火,若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则该气体是氢气,否则是氧气。根据乙醇的结构分析知,选取水和CH3CH2OCH2CH3做参照物的原因是它们分别含有—OH和CH3CH2—;然后再证明羟基上的氢和钠能反应,乙基上的氢与钠不能反应。[答案](1)将收集到的气体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该气体是氢气(2)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羟基,而水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3)羟基氢可和钠发生置换反应乙基上的氢不能和钠发生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拓展培优练]14.(素养题)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②④ B.②③C.①③ D.①④C[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故可以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被还原成Cr3+。]15.等物质的量的CH3CH2OH、、分别与足量的Na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 B.2∶1∶1C.1∶2∶3 D.2∶3∶3C[—OH与Na反应:2—OH~2Na~H2,故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实际为三种醇分子中所含—OH数目之比,即1∶2∶3。]16.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表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未标出来。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B.维生素A易溶于水C.维生素A的分子中有苯环结构并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1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D[A项,据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知分子式为C18H26O,故错;B项,维生素A分子中烃基较大,故不易溶于水;C项,维生素A分子中的环状结构为环烯,不是苯环。]17.(易错题)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A.1.4g B.2.2gC.4.4g D.在2.2g与4.4g之间A[运用C2H5OH中C与H原子个数列方程组解答。此题要利用元素的质量守恒定律。先利用乙醇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守恒,由水的质量计算出乙醇的物质的量:eq\f(10.8g,18g·mol-1)×eq\f(1,3)=0.2mol。再由乙醇中碳与CO、CO2中所含碳元素守恒,列式计算。设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eq\b\lc\{(\a\vs4\al\co1(x+y=0.2mol×2,28g·mol-1·x+44g·mol-1·y=27.6g-10.8g))解得eq\b\lc\{(\a\vs4\al\co1(x=0.05mol,y=0.35mol))则m(CO)=0.05mol×28g·mol-1=1.4g。]18.某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乙醇被氧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①按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②关闭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③打开a、b、c,通过控制a和b,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4)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将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中可能收集到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分液的方法将E中收集到的物质分离?(填“能”或“不能”)________。[解析](1)A为氧气的简易制备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eq\o(=,\s\up9(MnO2))2H2O+O2↑,B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