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教学设计_第1页
《促织》教学设计_第2页
《促织》教学设计_第3页
《促织》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本课的教学创意在于将评书艺术与文言小说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大部分的中同学而言,文言文从情感上说,始终是他们阅读视野中的盲区,而现实却是新教材中文言文的份量陡增,几乎成了教材中的半壁江山。因而如何消解同学对文言文的这份尴尬成了我在教学中常常思索的一个课题。通过研读新课标,结合同学实际,思索的定位在于:转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激发同学的阅读热忱,因而在教以故事性强见长的《促织》一文时,我作了这样的尝试:将中国传统的评书艺术引入课堂,开拓文言小说教学的新天地。

[教学依据]

1、新课标着重强调了“加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而评书恰恰能充分运用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把人物与故事表达得绘声绘色、神气活现,这是教学文言小说的一种很重要的资源。

2、“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将评书艺术引入课堂,有利于加强同学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从而多方面地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

3、能有效地促进同学借助语调、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达作品内容,加强口语表达技能。

[平台展示]

下面是依据此创意设计的《促织》简案。

一、教学目标:

1、归纳文言现象,掌控学习规律。

2、理清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3、分析描写方法,体会情感。

二、课前预备:

1、同学预习课文,疏通文意,熟识本文情节进展。

2、同学查阅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相关资料。

3、介绍同学收听广播书场或观看电视书场等节目。

4、同学公推一位表达技能强且有肯定表演天赋的同学提前做好预备,包括预备好服装、醒木、讲台布置饰物等道具。

三、教学过程:

(一)激疑入文:依据一文言材料改编成的动画短片,醒目地提出一疑问:

一只蟋蟀=两条人命

附材料: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貴至十金。枫桥(地名)一粮长(官职人员)以郡督遴觅,得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且惧法,亦自经焉。

这可真是怪胎社会,无怪不有。一只小小的蟋蟀竟可以掌控黎民百姓的生死大权,无独有偶,在同一时,《促织》也上演了这样一个故事,欲知详情,且听渐渐分解。

(二)知人论世(方式:同学先自主介绍而后老师总结)

1、蒲松龄:〔1〕清代闻名文学家,字留仙,别名柳泉居士。〔2〕刻苦好学,知识广博,工于诗文,善制俚曲。〔3〕仕途之忧怨化而为孤愤之书―――《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1〕借談狐说鬼讽喻社会,熔铸蒲松龄一生的心血。〔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沬假设语〕

(三)质疑解惑:同学交相问难,提出疑难问题,全班集体争论。

(四)评书叙由: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经过仔细的彩排,演绎该故事的同学应能通过自己的“评说”,让听众熟识每一个环节,同时能真实、生动地呈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五)对话明旨:阅读课文最末一段,完成以下对话。

1、找出并分析文段中说明观点的句子。

(1)“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2)天将以酬长厚者。

(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2、续写对话评点人事。

[与对话]

[与皇上对话]

[与官吏对话]

四、教学小结: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性注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与鲜活。对于一篇文章,假如我们仅停留在文字的理解上,那么我们猎取的知识就难免显得单调而贫乏,然而假如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与此契合的相关资源,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